久居深宮,顧相思已經習慣了孤身一人,也習慣了皇宮裏所謂的規矩,沒想到蕭令天會主動提及此事,心裏多少有些感動。
不過,她也不忘打聽一下馮端已。蕭令天最初的目的也是為了促成這二人,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眉目。
他倒沒有注意信裏的內容,經顧相思這麽一提,才發現其中的怪異。
信是顧相宜寫的,那與馮端已就沒有什麽幹係了,不知道他是什麽個想法。
蕭令天解釋道:“他的確是馮玄的兒子,年紀尚小的時候,不願意頂著丞相之子的光芒,索性就搬了出來。”這也是他佩服馮端已的地方,夠決絕。
坊間傳言居然是真的!顧相思不知道該不該告訴相宜,顧家雖然可以稱得上是南盛國的首富,但是官商地位的差距不是一般大,隻怕門不當戶不對。
見她又在出神了,蕭令天歎了口氣,他的相思總是愛操心,不說馮端已對相宜有沒有心意,就連顧相宜本身也隻是她的一種猜測而已。
他從身後抱住她,抵住她的腦袋道:“還不知道相宜的真實想法,切莫斷章取義。”
話一出,顧相思也不禁自嘲地笑了笑,她好像急了些。
聽著蕭令天的話,她也暫且放下這事,不再去想。“不知道那封信什麽時候能到。”她忽然又開口道。
這丫頭真的是該打!蕭令天也哭笑不得,總算是放下了顧相宜,現在又分心到家書上了。她什麽時候能全心全意地想著自己呢?
這份醋意他沒有說出來,藏在了心底。
顧夫人收到女兒的信時,已經到了深秋,顧南風離開家去西域也快一月了。
收到那封信時,顧相許還有些難以置信。她拿著信跑去顧夫人的房裏,瞪大眼睛問道:“娘親,這真的是姐姐的信嗎?”
她不比兩個姐姐那麽活潑,相較之下她性情溫婉,也更聽話些,像二姐那般地瘋狂行徑,她是做不出來。
這也是她第一次收到信鴿送來的信,不管怎樣,心裏的激動是難以名狀的。
看到小女兒這樣興奮,顧夫人也受到了感染,她拍了拍女兒的手,應道:“不是你姐姐,難不成還是你哥哥?”
顧相許靦腆地笑了笑,臉上浮起兩朵紅霞。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信封,信紙上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父親親啟:爹爹,女兒與姐姐到了京城已月餘,姐姐進宮,皇上親封為貴人,備受恩寵……”
她清潤的聲音將這封信讀了出來,顧夫人聽到信的內容,心裏也是喜憂參半。
等她讀完信,顧夫人問她道:“相許,你怎麽看?”相許雖然離這些事很遠,可是她的親姐姐身處皇宮,她也該學著思考了。
這突如其來的問話讓顧相許一愣,她沒想過娘親會問自己這件事,沉默了一會兒,抬頭道:“姐姐才剛進宮不久,受皇上恩寵是好事,但……姐姐在宮裏根基不牢,一旦失去了皇上的恩寵,恐怕會牆倒眾人推。”
雖然顧相許沒有經曆過這些事,但好在看的很清楚,顧夫人聞言滿意地點點頭。
“好孩子,你看得倒是清楚。”她毫不吝嗇地誇讚顧相許,這個小女兒安靜且聰慧,她和顧南風看在眼裏也疼愛得很。
相思走了之後不久,顧南風也離開了家,顧府裏冷冷清清的,隻有喬陌偶爾來看看顧夫人。
想到喬陌,顧夫人探頭詢問道:“相許,你喬大哥可知道來信的事情?”
當初若是沒有皇帝的出現,她原本有意把相思許配給喬陌的,可惜被皇帝半路劫走了。喬陌對相思應該是有男女之情,這樣想來,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顧相許最近也鮮少見到喬陌,平日裏,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知道他做些什麽。
如實告訴娘親後,她又道:“娘親,姻緣是天注定,既然皇上出現了,也許就是老天注定的,您不必過於自責。”
自己的娘親自己最了解,娘親最為重情重義,心裏肯定感到愧疚。
不過這些天不見喬大哥來看娘親,的確有點奇怪。見娘親情緒依舊低落,她便提議道:“娘親若是還覺得過意不去,那就讓人去看看吧。”
顧夫人不放心,還是選擇親自去看看。但是走了沒幾步,遠遠望去,心裏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油然而生。
她轉身對相許道:“你是多久見到喬陌的?”
喬府大門緊閉,看上去不像是有人的模樣,難不成喬陌一家搬走了?
顧相許見狀也覺得不對勁,想了一會兒道:“大約十天前了。”
兩人走到大門前,門上寫著喬府的牌匾已經不見了,門也已經上了鎖,果然已經走了。
兩家十多年的鄰居情誼,喬家人卻說走就走,顧夫人心底多少有點難以置信。
原本想讓娘親開心些的,卻讓她更加難過了。顧相許低頭不語,害怕又做錯事。
這一低眉,卻在門檻下發現了一封信,她扯扯顧夫人的袖子道:“娘親,你瞧!”
信是喬陌放的,有門檻蓋著,遠看看不出來。
他在信中說道,是家裏其他地方的店鋪出了問題,孫伯帶著他們舉家搬遷,時間匆忙,才沒來得及告訴顧夫人一家。
知道不是因為自己,顧夫人心裏通暢許多,但是喬家的家業不都在寧城嗎?十多年了也沒聽過他有別處的鋪子。
這些就是別人的家事了,她不知道也正常,好壞有個解釋。
雖然心裏還有些疑問沒能解決,但現在人已經離開這裏了,這些也隻能埋在心底了。
比起她的淡然,顧相許就顯得有些低落,喬陌也是她為數不多的玩伴,卻這麽不辭而別,她一時半會兒心裏還接受不了。
那封信上說喬大哥家裏還有別處的店鋪,可是孫伯明明說過喬家所有的店鋪都在寧城,怎麽又多出別的地方了?
她越想越覺得其中有貓膩,卻又不知道哪裏不對勁。瞥見一旁的顧夫人也是一臉懷疑的意味,她鼓起勇氣問道:“娘親,你真的相信喬大哥信上的話嗎?”
既然她都能看出來,那娘親也定然不會不知道的。
顧夫人牽著女兒的手,語重心長道:“傻孩子,他的話真真假假誰又知道?隻要你信就是真的,再說,他也是顧家這麽多年的鄰居了,不會不辭而別的。”
她是老江湖了,當然知道喬家不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離開,但是既然他們沒有向她求助,那她便不會多管閑事。
不過,她也不忘打聽一下馮端已。蕭令天最初的目的也是為了促成這二人,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眉目。
他倒沒有注意信裏的內容,經顧相思這麽一提,才發現其中的怪異。
信是顧相宜寫的,那與馮端已就沒有什麽幹係了,不知道他是什麽個想法。
蕭令天解釋道:“他的確是馮玄的兒子,年紀尚小的時候,不願意頂著丞相之子的光芒,索性就搬了出來。”這也是他佩服馮端已的地方,夠決絕。
坊間傳言居然是真的!顧相思不知道該不該告訴相宜,顧家雖然可以稱得上是南盛國的首富,但是官商地位的差距不是一般大,隻怕門不當戶不對。
見她又在出神了,蕭令天歎了口氣,他的相思總是愛操心,不說馮端已對相宜有沒有心意,就連顧相宜本身也隻是她的一種猜測而已。
他從身後抱住她,抵住她的腦袋道:“還不知道相宜的真實想法,切莫斷章取義。”
話一出,顧相思也不禁自嘲地笑了笑,她好像急了些。
聽著蕭令天的話,她也暫且放下這事,不再去想。“不知道那封信什麽時候能到。”她忽然又開口道。
這丫頭真的是該打!蕭令天也哭笑不得,總算是放下了顧相宜,現在又分心到家書上了。她什麽時候能全心全意地想著自己呢?
這份醋意他沒有說出來,藏在了心底。
顧夫人收到女兒的信時,已經到了深秋,顧南風離開家去西域也快一月了。
收到那封信時,顧相許還有些難以置信。她拿著信跑去顧夫人的房裏,瞪大眼睛問道:“娘親,這真的是姐姐的信嗎?”
她不比兩個姐姐那麽活潑,相較之下她性情溫婉,也更聽話些,像二姐那般地瘋狂行徑,她是做不出來。
這也是她第一次收到信鴿送來的信,不管怎樣,心裏的激動是難以名狀的。
看到小女兒這樣興奮,顧夫人也受到了感染,她拍了拍女兒的手,應道:“不是你姐姐,難不成還是你哥哥?”
顧相許靦腆地笑了笑,臉上浮起兩朵紅霞。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信封,信紙上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父親親啟:爹爹,女兒與姐姐到了京城已月餘,姐姐進宮,皇上親封為貴人,備受恩寵……”
她清潤的聲音將這封信讀了出來,顧夫人聽到信的內容,心裏也是喜憂參半。
等她讀完信,顧夫人問她道:“相許,你怎麽看?”相許雖然離這些事很遠,可是她的親姐姐身處皇宮,她也該學著思考了。
這突如其來的問話讓顧相許一愣,她沒想過娘親會問自己這件事,沉默了一會兒,抬頭道:“姐姐才剛進宮不久,受皇上恩寵是好事,但……姐姐在宮裏根基不牢,一旦失去了皇上的恩寵,恐怕會牆倒眾人推。”
雖然顧相許沒有經曆過這些事,但好在看的很清楚,顧夫人聞言滿意地點點頭。
“好孩子,你看得倒是清楚。”她毫不吝嗇地誇讚顧相許,這個小女兒安靜且聰慧,她和顧南風看在眼裏也疼愛得很。
相思走了之後不久,顧南風也離開了家,顧府裏冷冷清清的,隻有喬陌偶爾來看看顧夫人。
想到喬陌,顧夫人探頭詢問道:“相許,你喬大哥可知道來信的事情?”
當初若是沒有皇帝的出現,她原本有意把相思許配給喬陌的,可惜被皇帝半路劫走了。喬陌對相思應該是有男女之情,這樣想來,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顧相許最近也鮮少見到喬陌,平日裏,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知道他做些什麽。
如實告訴娘親後,她又道:“娘親,姻緣是天注定,既然皇上出現了,也許就是老天注定的,您不必過於自責。”
自己的娘親自己最了解,娘親最為重情重義,心裏肯定感到愧疚。
不過這些天不見喬大哥來看娘親,的確有點奇怪。見娘親情緒依舊低落,她便提議道:“娘親若是還覺得過意不去,那就讓人去看看吧。”
顧夫人不放心,還是選擇親自去看看。但是走了沒幾步,遠遠望去,心裏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油然而生。
她轉身對相許道:“你是多久見到喬陌的?”
喬府大門緊閉,看上去不像是有人的模樣,難不成喬陌一家搬走了?
顧相許見狀也覺得不對勁,想了一會兒道:“大約十天前了。”
兩人走到大門前,門上寫著喬府的牌匾已經不見了,門也已經上了鎖,果然已經走了。
兩家十多年的鄰居情誼,喬家人卻說走就走,顧夫人心底多少有點難以置信。
原本想讓娘親開心些的,卻讓她更加難過了。顧相許低頭不語,害怕又做錯事。
這一低眉,卻在門檻下發現了一封信,她扯扯顧夫人的袖子道:“娘親,你瞧!”
信是喬陌放的,有門檻蓋著,遠看看不出來。
他在信中說道,是家裏其他地方的店鋪出了問題,孫伯帶著他們舉家搬遷,時間匆忙,才沒來得及告訴顧夫人一家。
知道不是因為自己,顧夫人心裏通暢許多,但是喬家的家業不都在寧城嗎?十多年了也沒聽過他有別處的鋪子。
這些就是別人的家事了,她不知道也正常,好壞有個解釋。
雖然心裏還有些疑問沒能解決,但現在人已經離開這裏了,這些也隻能埋在心底了。
比起她的淡然,顧相許就顯得有些低落,喬陌也是她為數不多的玩伴,卻這麽不辭而別,她一時半會兒心裏還接受不了。
那封信上說喬大哥家裏還有別處的店鋪,可是孫伯明明說過喬家所有的店鋪都在寧城,怎麽又多出別的地方了?
她越想越覺得其中有貓膩,卻又不知道哪裏不對勁。瞥見一旁的顧夫人也是一臉懷疑的意味,她鼓起勇氣問道:“娘親,你真的相信喬大哥信上的話嗎?”
既然她都能看出來,那娘親也定然不會不知道的。
顧夫人牽著女兒的手,語重心長道:“傻孩子,他的話真真假假誰又知道?隻要你信就是真的,再說,他也是顧家這麽多年的鄰居了,不會不辭而別的。”
她是老江湖了,當然知道喬家不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離開,但是既然他們沒有向她求助,那她便不會多管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