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善用修辭,讓言語增添感染力

    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句表達出來,會讓人有不同的感覺。而其中的關鍵就在幹語句的修辭。有時候,有些情感用生硬的“普通話”表達出來會讓人覺得平淡無味,溫暖不了聽者的內心。而這時候我們如果給它加以恰當的修辭,通過對話語的修飾描摹不但可以將內心深處的情感真實地呈現出來,而且會讓聽話者感覺更舒服。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恰當的修辭不但可以增強表達效果,而且還能夠加深彼此的情感。讓聽者感覺是一種享受、一種迴味,更是一種感動。

    擬人和比喻讓表達更精彩

    口才實例

    小王的爸爸得了胃病,看了很多醫生都沒有效果。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王得知小鎮有一位老中醫,專治疑難雜症,而且藥到病除。為此,小王請了長假,千裏迢迢前去尋找老中醫。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了這位老中醫,並且花重金將對方請到了家裏。

    經過一番診斷,老中醫開出了方子,並且向小王的家人承諾,一定能藥到病除。三服藥吃下去之後,還真的出現了奇跡。小王爸爸的病奇跡般地好了。全家人可謂是感激涕零。小王忍不住激動地說:“老先生,你可真是華佗再世啊!我代表我們全家真誠地感謝你了。”說罷,給老中醫深深地鞠了一躬。小王的一番話說得老中醫眉開眼笑,他婉言謝絕了小王家人贈予的重金,隻收下了基本的診療費。

    小王把老中醫送迴了小鎮,並且送上了親自製作的錦旗。

    技巧點睛

    有時候,有些情感用普通的話說出來平淡無味,溫暖不了聽者的內心,這時候就需要恰當地運用比喻和比擬。通過比喻和比擬將內心深處的情感真實地呈現出來,這樣聽的人聽著舒服,說的人說得高興,可謂兩全其美的事。由此可見,會用比喻和比擬愉悅人心,對於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非常重要。那麽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麵的問題呢?

    ◆ 要和實際情況吻合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恰當的比喻能增進彼此的情感。但是在運用比喻的時候,一定要和具體的情況相吻合。比如對方做事情總是很精明,你不妨說:“你可真是諸葛亮再世啊,以後咱們就叫你小諸葛吧!”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的代表人物,說對方是諸葛亮再世,也就是說對方很聰明,善於謀略。如果這時候你把諸葛亮換成另外一個人,比如說周瑜或者魯肅,那麽對方聽了自然很不高興。因為你的比喻不恰當,周瑜心胸狹隘,魯肅老實呆板,你這麽比喻,聽起來像是在表揚,實際上是在諷刺。明明對方骨瘦如柴,你卻說他虎背熊腰,像一堵牆,想想別人能高興嗎?所以,運用比喻和比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和實際情況相吻合,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要在比喻中暗含讚美

    沒有人不喜歡別人恭維自己,所以要想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妨在和對方的交流當中,時不時地恭維對方。當然可以用“好”“美”“棒”等詞語,但是總說這些詞未免有些枯燥乏味。所以要適當地運用比喻和比擬,讓對方聽到你的讚美更加開心,更加愉悅。比如,你可以這樣說:“聽了你的這番話,內心舒服多了。”你也可以這樣說:“聽了你的這番如沐春風的話,我的內心如湖水般平靜。”聽了前麵的話,對方可能會很欣慰。聽了後麵的話,對方會很高興,因為後麵的話在比喻中恭維了對方。同時,運用比喻的時候要用在對方的身上,不要用在天氣或者心情上,這樣就缺少了恭維的含義,起不到相應的作用。

    ◆ 運用比喻要抓準時機

    在運用比喻的時候,一定要抓準機會,不能隨便用、亂用。用得不合適不但起不到預期的作用,還會讓別人生厭。一般情況下,當對方表現突出的時候,要及時地讚美和誇獎,在讚美和誇獎的時候,適當地運用比喻。比如對方想要唱一首歌,在唱之前,把你的希望表達出來,唱完之後,一定要讚美和恭維。即使他唱得不好,也要適度地給予肯定。當然,如果能在讚美的時候用個合適的比喻,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借代和象征的運用顯示知識底蘊

    口才實例

    王絮是北京一所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平日裏人緣特別好,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喜歡她。

    在這年元旦晚會上,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借助這個機會,王絮站起來說:“我有一個節目,想要臨時穿插表演,不知是否可以啊?”

    同學們玩得正高興,便隨聲附和讓她表演。王絮走上台說:“大家可能都忘記了,明天是王老師的生日,我在這裏即興發表一下我的感慨,以此為王老師祝賀生日。”大家立即鼓起掌來。

    “您是辛勞的園丁,我們是含苞未放的花朵,您在精心培育,花朵在茁壯成長。除草、施肥、澆水。不管刮風下雨,辛勞的園丁,您始終不曾淡忘,花在寒冷和疼痛。您默默付出汗水,花朵豔麗芳香,但是辛勞的園丁……”

    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王老師激動地流下了淚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技巧點睛

    在人際交往當中,適當地讚美別人不但能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還會為自己的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機遇。但是讚美的時候,說得太直白,不但讓別人覺得你在拍馬屁,還會讓聽的人肉麻惡心,起不到相應的效果。這時候不妨用一些象征和借代,把讚美的話通過象征和借代的手法巧妙地表達出來。聽的人很舒服,而且還沒有溜須拍馬的嫌疑。當然用象征和借代的方式來讚美別人的時候,一定要選準時機。不能隨便亂說,更不能隨口胡說。那麽,在利用象征和借代讚美別人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運用要恰當

    在應用象征和借代的手法來讚美別人的時候,要準確把握好所要讚美的人和所托的物之間一定要有某種共性。比如以園丁指代老師,是因為老師在培育學生,含辛茹苦,園丁在守護花朵,風雨無阻,老師的愛和園丁的愛有共性,通過謳歌園丁的大愛來表達對老師的敬愛。切不可不了解對方胡亂恭維一通,把戰士比喻成大象、把長輩比喻成大雁這樣通過紀念和肯定別人,這樣不但不能取悅人心,還會因此而得罪別人,成為笑料。所以,在應用象征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

    ◆ 要形象生動

    象征和借代不像比喻和比擬,用華麗的修辭來裝飾,所以聽上去美感減少了很多。但是如果應用合適,一樣能牢牢地吸引別人,取悅別人。比如高爾基的《海燕》中,將革命比作海燕,將發動的白色恐怖象征為暴風雨,通過暴風雨的肆虐來體現海燕的堅強和不屈不撓。“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唿嘯著,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堆巨浪,惡狠狠地扔在峭崖上,把這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水沫。”通過對一些狂風和巨浪細節的刻畫,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所以,在使用象征手法恭維別人的時候,不妨在一些細節上做足了功夫,讓別人把你說的恭維話當作一種享受,迴味無窮。

    ◆ 要“看客上菜”

    用象征和借代手法恭維別人的時候,一定要察言觀色,看客上菜。什麽時候該說什麽話,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當你所要恭維的人興致盎然的時候,這時候千萬別吝嗇你的一個恰當的象征。比如迎接一位上級領導的時候,你可以說:“太陽出來了,將會溫暖每一個人。”對方一聽,自然是在歌頌他的偉大和不可替代。當對方遭遇了事業挫折的時候,你可以說:“征途的溝壑怎麽能阻擋勇敢者的心呢?”這樣對方受到了你象征的鼓勵,自然會銘記在心。同時,還要注意,象征和借代隨時要改變,不能一個詞說好幾遍,讓人聽著厭煩。有時候還需要在同一個場合恭維好幾個人,這時候就要注意了,所借代的物之間一定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否則就是在為別人劃分三六九等,不但不能取悅人心,還會因此而引來禍患。

    排比和誇張,讓語勢更強烈

    口才實例

    小強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進入大學後不久,他就喜歡上了隔壁班的一個女孩,可是對方似乎對他沒有多大的興趣。費了很大的勁,小強始終不能贏得對方的芳心。

    後來,他的好朋友知道後,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寫了一份非常感人的情書,然後一字不差地背誦了下來,而且達到可以朗誦的程度。這天傍晚,在朋友的幫助下,小強成功地將對方約到了學校的小花園裏。

    小強單刀直入地說:“我有話要對你說。”

    女孩笑了笑,說:“那就說唄。”

    小強開始有聲有色地朗誦了起來,他說:“我喜歡你,這是不爭的事實,是我的心、我的身體、我的思維意識告訴我的。所以,我會堅持不懈地追求你。我相信你能感受到我,感受到我對你濃濃的愛意,感受到我對你的牽掛,感受到我對你的思念。我願意,願意在寒冷的冬天給你溫暖,給你依靠,給你安全,給你一個男人的肩膀,給你一個停靠的港灣。即使是到了世界的末日,我依舊會用我的生命來捍衛你,至死不渝。”

    麵對小強充滿愛意的話語和眼神,女孩羞澀地笑了,這一笑讓小強明白了女孩的意思。隨後他們順利牽手,走到了一起。

    技巧點睛

    誇張和排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語言的氣勢,增強語言的情感色彩。所以,與其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不妨用一些誇張和排比,把你的情感通過語言如實地表達出來。這樣,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更好地恭維別人,能成功地俘獲對方的心,對於擴大社交圈子,為自己贏得機遇來說有很大的幫助。那麽,對於年輕人來說,在使用誇張和排比來恭維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麵的問題呢?

    ◆ 用誇張和排比的時候要適度

    適當的誇張能增強語言的情感色彩,但是如果誇張過度就會顯得虛假。所以在使用誇張手法的時候,一定要適度,要符合基本的生活規律。排比的應用也是一樣的,用詞要恰當,排比的長短也要合適。不適合用過於誇大的詞語,也不能無限製地排比下去。否則不但不能增強語言的氣勢,還會引起聽者的厭惡。應用誇張和排比手法的目的是增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和語勢。所以,在社交的過程中,年輕人要學會用誇張和排比的手法來增強氣勢,增加感情色彩。讓你周圍的朋友因為你口吐蓮花而更加喜歡你,讓你的長輩和領導因為你精彩絕倫的說辭而對你另眼相看。

    ◆ 用誇張和排比的時候要注意場合

    有些場合適當的誇張能增強語言表達的效果。但是有些場合說話一定要嚴謹,來不得半點兒馬虎。例如在作述職報告的時候,對方希望聽到的是真實的情況,這時候就要如實地迴答。如果稍加誇張,就會給別人留下不誠實、油腔滑調的感覺。跟領導和長輩談話的時候,如果對方不主動調節談話的氣氛,不要隨便用誇張和排比,這樣會讓對方感覺到不受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對方的情感。在談論嚴肅話題的時候,也不宜用誇張和排比的手法,否則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厭惡。因為誇張和排比包含了過多的主觀感情,與嚴肅的氛圍格格不入。

    ◆ 用誇張和排比的時候要帶上感情

    用誇張和排比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情色彩,但是如果在表述的時候隻是幹癟地讀出來,不但不能增加語言的情感,還顯得畫蛇添足,滑稽可笑。所以,應用誇張和排比來表達的時候,一定要附帶豐富的感情。這樣,你所說出來的話才能在排比和誇張等手法的作用下,增強感情色彩。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管對方是誰,都要以飽滿的熱情對待。適當的時候可以用點誇張和排比,讓對方感受到你一顆熾熱的心。尤其是麵對一生的貴人時,更需要表達一腔熾熱的情懷,這對於年輕人來說非常重要。學會用適當的誇張和排比,學會在恰當的時候恭維別人,對於年輕人來說一生受益無窮。

    雙關語的運用讓表達的內容更深刻

    口才實例

    王三這幾年做生意發了筆小財,家裏裝飾得非常豪華。但是王三卻是個非常吝嗇的家夥,遠近聞名,可謂是鐵公雞——一毛不拔。

    這天,一位遠房親戚前來造訪。王三兩口子還算熱情,聊了兩三個小時,到了吃飯的時候,王三對親戚說:“你先坐一會兒,我有點事要忙一下。”親戚以為他去準備飯菜了,誰知過了半個多小時,遲遲不見王三迴來。親戚肚子餓得咕咕叫,但又無可奈何。事實上,這時候王三鑽到別的屋子裏正大吃大喝呢。

    吃完以後,王三迴到了客廳,繼續陪著親戚聊天,絕口不提吃飯的事情。親戚見他這副待客的嘴臉,心中著實不是滋味,便故意大聲說:“哎呀,真是可惜,好好一座廳堂,許多梁柱卻被蛀蟲蛀壞了!”

    王三聽了,非常吃驚地說:“不是吧,在哪裏,我怎麽看不見啊?”

    親戚看了一眼王三說:“它在裏麵吃,外麵怎麽知道?”

    王三聽了,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恨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

    親戚的話表麵上是說蛀蟲,其實暗指王三。王三心知肚明,羞愧難當。

    技巧點睛

    一語雙關,通常用暗含和延伸的意義表達情感。一般情況下,應用於不方便直說,但是又需要表達這個意義的時候,是一種含蓄的表達情感的方式。在人際交往中,用一語雙關來恭維別人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年輕人要學會用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恭維和讚美之情傳達給對方。那麽,在使用一語雙關的時候具體要注意哪些方麵呢?以下幾點值得學習和借鑒。

    ◆ 表達要準確

    用一語雙關來恭維別人的時候,表達一定要準確,既不能說得太直白,也不能說得太含蓄。說得太直白了,讓對方覺得你是在拍馬屁,尤其是在人多的場合下,會招致別人的疏遠和鄙視。但是也不能說得太含蓄,說得太含蓄,對方聽不明白,就會憑借主觀臆斷來猜測你的心思。如果猜對了,那還好辦;要是猜錯了,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用雙關語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用詞,既能把恭維之意表達出來,又能讓別人心領神會。

    ◆ 要有所指

    在用一語雙關來恭維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指。也就是說要找準對方值得驕傲的地方,或者是出眾的才能來適當地恭維。比如和領導一起參觀新建大橋的時候,不妨借助具體的情景,通過讚歎橋來恭維領導。“大橋穩如固,全靠大梁頂得住。”通過肯定大橋大梁的作用,來讚揚領導的氣魄和才能。在場的領導自然能聽明白其中的意義,受得別人的恭維,自然心情愉悅。所以,在使用一語雙關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頭來,不但不能成功地恭維別人,還有可能因為表達錯誤而得罪別人。

    ◆ 眼神要到位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眼神在哪裏,注意力也會在哪裏。恭維別人的時候,由於是雙關語,所以說得比較隱晦。如果眼神不到位,就會讓受恭維的人誤會你的意思,覺得你或許在恭維別人,尤其在人多的場合下,更要和對方有個眼神的交流。用眼神告訴對方,我在讚美你。對方接到你的眼神傳達的信息,自然就會明白你話裏所隱含的意思。所以,在用雙關語恭維別人的時候,眼神一定要到位。

    引用典故,顯示學識和內涵

    口才實例

    陳斌是奶製品公司的營銷策劃師,這次公司成功進軍東北市場,陳斌可謂功不可沒。他提出的分銷到戶的營銷策略與東北的市場非常吻合,在短短的三個月之內,為公司創造了數百萬元的利潤。

    但是,在剛開始進入東北市場的時候並不順利。因為陳斌的營銷策略是考慮到東北天氣冷,預訂牛奶和送奶一定要送到家門口。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戶數量,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之後,他手下的銷售員開始嚐試新的營銷模式,把原來的將良好的服務帶給客戶的營銷思想轉變成幫助客戶進行消費。在上門服務的前提下,開展上門推銷。很多原先並沒有消費欲望的客戶被開發了出來。客戶數量迅速上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大幅度增加。

    在慶功宴上,陳斌感慨地說:“真是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啊!要是沒有各位齊心協力出謀劃策,這次進軍東北很有可能以失敗告終。來,我敬你們!”說著舉杯站了起來。

    業務員們紛紛舉杯,共同享受成功的榮耀。

    技巧點睛

    有些時候,直白地表達情感不但會讓表達的人不好意思,聽的人也覺得有些難為情。所以,適當地借助典故來說話,將所要表達的情感用典故表達出來,這樣聽的人明白什麽意思,說的人也不會不好意思。同樣,在恭維別人的時候,不妨也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典故,將你的恭維和讚美之情通過曆史故事傳送到對方的耳中,自己與曆史人物相媲美,自然是一件高興的事情。那麽,在利用典故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麵呢?

    ◆ 了解清楚典故的全部意義

    在應用典故來恭維別人的時候,要弄明白采用的典故所要表達的具體意義,典故中的人物有沒有明顯的劣跡,這個典故的曆史評價是什麽。隻有充分地了解這些,才能在具體情況下合理地利用典故。比如,隻有了解了關羽千裏走單騎的故事,了解了這個典故體現了關羽武藝高強和膽識驚人,用在恭維領導有能力、決策有魄力才會名副其實。如果用“三英戰呂布”的典故,盡管也是在用呂布的英勇善戰恭維領導,但同時也把呂布的背信棄義、言而無信等劣跡貼到了領導身上。試想,領導怎麽可能高興呢?因為你在恭維領導的時候,也辱罵了領導。盡管你沒有這個意思,但是典故卻傳達了這個意思。所以,在應用典故來恭維別人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所選用典故的全部意義,避免應用不當而得罪別人。

    ◆ 所選用的典故要通俗易懂

    在利用典故來恭維別人的時候,所采用的典故一定要通俗易懂,是大家生活中常聽到的。這樣,你說出來,別人才會明白你所表達的意思,恭維才會起到相應的作用。如果用一些生僻的典故,聽的人聽不懂,也就沒有了實際的意義。如果對方不懂裝懂,再鬧出什麽笑話,那就會給你惹來不小的麻煩。你所說的典故無疑顯出對方沒有文化,覺得你是在故意為難他,出他的醜。所以,選用典故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生活中常用的,讓對方聽明白你的意思,理解你的這份恭維之情。比如,恭維對方能力強,辦事效率高,可以用“溫酒斬華雄”,將對方比作關羽,可見能力非凡。對方了解這個典故,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 應用典故要分人

    並不是恭維任何人都需要典故。如果對方是領導,而且有一定的學識,那麽恭維的時候,不妨適當地應用典故。如果對方學識淺,理解能力有限,或者是對典故不了解,這時候一定要把話說得盡可能直白一些,對方容易理解,而且交流起來也不會有障礙,事實上這也是對方所希望和需要的。所以,在恭維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該用典故的時候一定要用得及時,用得合適,不該用的時候千萬別亂用。

    對偶和對照,顯示語言的韻律美

    口才實例

    這一天是王兵的初中老師八十大壽的日子,他準備了一份厚禮前去參加宴席。

    宴席上,老師的學生們紛紛上前祝壽,等輪到王兵祝壽的時候,能用的詞都被別人用過了,再用就顯得有些不禮貌了。正在他發愁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盡管有些詞被別人用過了,但是如果用對偶的方式說出來,感覺肯定也不一樣。

    輪到王兵的時候,他說:“老師您可真是桃李滿天下,學子遍神州,您看看今天來的這麽多同學,個個都很有出息,您老人家一定非常高興。我祝您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老師聽了笑得合不攏嘴。在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兩個對偶句,而這位老師正好又是一位酷愛中國古詩詞的人。他將王兵叫到身邊,親切地和他交談起來。宴席開始後,老師特意將王兵叫來坐在自己的身邊。

    技巧點睛

    對偶句能將平淡無味的話說得人心花怒放,通過幾句對偶,不但使恭維別人的話聽起來更加有韻律美,而且表意凝練,抒情酣暢。對於受恭維的人來說是一種享受,一種迴味,更是一種感動,因為有人將你的成就說得如此工整,想必是費了一番心思的。除此之外,工整的對偶也能讓對方更好地記住你,這對於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至關重要。那麽,在應用對偶來恭維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對偶一定要工整

    利用對偶能增加話語的美感和節奏,但是一定要工整,每一個詞都要相對,這對說話者是個很高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想要思考一個對偶的句子,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對於語感不好、知識積累不夠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不要隨便應用,以免說不好鬧出笑話。但是一旦即興發揮,表達出來,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掌聲,從而鶴立雞群。被恭維的人聽到了,對你更加重視。所以,年輕人要多讀書,多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多培養自己的文化底蘊,以便在關鍵時刻用得恰到好處,不但能為自己事業的發展贏得機遇,還會融洽人際關係。

    ◆ 不妨背誦一些詩句

    對偶的句子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出來的,即使做出來也不會做得特別好。所以,在多讀書的前提之下,不妨多背誦一些古人的詩詞,流傳到今天的古詩詞基本上都是精華。多背誦一些,一來可以感受古人詩詞的那種韻律美,增加自己的語感;二來可以為自己即興發揮準備素材。積累一定的古詩詞和優美的對偶句以便在關鍵的時候能夠用上,對於一些恭維和讚美別人的古詩詞和對偶句要著重留意。

    ◆ 把握好具體的情境

    應用對偶來恭維別人的時候,要多加留意具體的環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情境下恭維對方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隻能徒增無趣,同時還要把握好使用的度。由於對偶很多情況下是在抒發情感,往往有很大的誇張成分,或者是為了刻意的工整而增大了語言的量,有的人把握不好度,讓受恭維的人感覺很別扭,覺得你是在諷刺他。所以,用對偶來恭維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具體的情境,把握好恭維的度,讓別人在聽到你恭維的時候能夠被感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話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譯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譯夫並收藏說話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