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巧妙說“不”,拒絕他人又不傷人心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讓你不忍拒絕的東西,碰到難以抗拒的挑戰,這時候需要你做的就是大膽說“不”,勇敢說“不”,學會用“拒絕”的智慧去對付它們。雖然有時“不”很難說出口,“拒絕”也可能使你陷入朋友、親人的誤解或者謾罵之中,但是卻可以避免讓你陷得更深。所以,拒絕雖然不美麗,但是很實用。而如何讓你的拒絕變得“美麗”,如何在適當的時候說“不”,就成了一門學問、一種智慧。
拒絕時轉個彎
口才實例
王曉樂在北京工作,整整一年沒有迴家了,這次趁著“十一”長假迴家探親。
迴家後,親戚朋友都非常高興,常常過來探望。這天,堂哥進屋來了。王曉樂和堂哥聊得非常投機。途中,堂哥突然說:“曉樂啊,哥有件事情,你得幫我啊。”
王曉樂一拍胸脯說:“哥,咱們兄弟之間別客氣,你有什麽事盡管說吧,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幫助你。”堂哥說:“自家兄弟,我也就不客氣了。我最近看了一套房子,缺點錢,兄弟看能否幫助我一把啊?”
王曉樂一聽,心裏咯噔一下,自己也沒多少錢,還要籌錢結婚。要是借給堂哥,自己連個媳婦都沒錢討。要是不借吧,臉麵上過不去。情急之下,王曉樂急忙說:“我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幫助哥呢,等我明天看一下,再給你答複吧。”
在經過一晚上的苦苦掙紮之後,第二天王曉樂找到了堂哥,說:“哥,說實話我非常支持你買房子,畢竟生活水平在一步步地提高,沒有自己的房子怎麽行呢,再說了侄兒也慢慢地長大了,總不能讓孩子繼續受咱們受過的苦啊。”
堂哥笑嗬嗬地說:“那是當然了,我結婚的時候沒多少積蓄,買房子似乎永遠都是一個夢,這幾年經過打拚,也有了一些積蓄,就想著給妻子孩子安一個像樣的家,隻是手頭還差幾萬塊錢。”
王曉樂說:“按理說,哥,我得幫你,而且必須幫你。可是哥,我也一大把歲數了,到現在還沒有成家呢,這些年在外麵過得很辛苦。好不容易才攢了幾萬塊,準備討個老婆呢。所以,堂哥,你再想想別的辦法,行嗎?”
堂哥聽了,笑著說:“兄弟如果實在幫不上忙,那也沒有辦法,畢竟誰的生活都不容易。我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技巧點睛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別人喜歡的東西,你不一定喜歡,別人認為是對的,在你看來或許是錯的。所以,當別人要求你的時候,一定要想明白了,如果你能接受那麽無可厚非,如果你不願意接受,就要學會拒絕,千萬別委曲求全。當然,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轉個彎,欲抑先揚,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讓別人在接受拒絕的時候覺得合情合理。事實上,學會拒絕別人也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是年輕人應該掌握的為人處世的原則。那麽,在拒絕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認真傾聽,讓對方感覺到你自己重視
一般情況下,人在請求和要求別人的時候,都會有心理顧慮,怕被拒絕。所以,在你明知道幫不了對方的情況下,也要認真地傾聽對方的陳述,這樣一來,可給對方一種受尊重的感覺,至少告訴對方對於他所提的請求和要求,你的態度很認真。這樣,即使你拒絕了對方,也不會給對方遭受羞辱的感覺。
◆ 為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而道歉
人在遭到拒絕後,都會有一個很大的心理落差,因為遭到拒絕就意味著別人不認可你。所以,在表達你的拒絕態度之前,一定要先向對方道歉。比如:“實在對不起”“抱歉”或者“請你原諒”等。盡管隻是幾個詞語,卻能減輕對方被拒絕後的心理打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對方的挫折感和對立的情緒。
◆ 為自己的拒絕找個充分的理由
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找個充分的理由,讓對方理解你確實無能為力。當你說明自己的理由之後,對方試圖反駁,強拉硬拽,非要逼著你應允。這時候要注意了,不要和對方爭辯,一定要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爭辯往往會把理性的問題轉變成感性的問題,讓對方覺得你是在故意找借口,在內心深處對你產生怨恨。
◆ 給對方提個合適的建議
在拒絕別人的要求之後,在一定程度上讓對方陷入了困惑和麻煩當中,這時候要適當地提供一些其他可行的建議。讓對方覺得盡管你幫不了什麽忙,但是你對這件事情還是很在意,向對方表達你願意幫他的誠意,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方遭受拒絕的挫敗感和對你的怨恨心理,從而緩解尷尬的局麵,贏得對方的好感。比如說:“我有事,實在是走不開,某某好像那天晚上有時間,你可以去找他啊。”
拒絕的意思要明確,表達要委婉
口才實例
有兩個女大學畢業生,到一家大賓館競聘服務員。她們的條件都符合酒店的招聘要求,但遺憾的是,這家酒店隻有一個空缺職位。經過再三考慮之後,總經理決定讓她們兩人在酒店實習一周,看她們的表現再作選擇。
這天,酒店入住了兩位客人,經理讓兩位女大學生負責接待。第二天早晨,客人退房的時候,第一位女大學生對客人說:“您先稍等,我去看一下,看看少東西了沒有。”
而第二位女大學生這樣說:“請您先等一下行嗎?我去看一下您是否落下什麽東西沒有,免得您離開後再返迴來。”
她們迴到房中檢查,很快發現兩位客人都帶走了浴巾。第一位女大學生來到客人麵前說:“檢查後,我發現您的房間內少了一條浴巾。按照規定,浴巾是不允許帶走的。所以,您要按價賠償,這個錢將在您的住房押金中扣除。”而第二位女大學生對客人說:“您的東西都帶全了。我發現您愛用我們賓館裏特製的浴巾。我們非常願意讓客人帶走我們的浴巾留作紀念,隻是這些物品不是免費的,我們要收取一定的工本費。”
客人走後,第二個女大學生獲得了這個職位。
技巧點睛
相同的話,換一種說法會給別人更加舒服的感覺。遭受拒絕本身就不是一件愉悅的事情,如果在言語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心理的落差就會加大。所以在拒絕別人的時候,盡量說得委婉一些,說得含蓄一些,讓別人在遭到拒絕後感受到一份溫暖,但是一定要把意思表達清楚,以免不必要的麻煩,當然也別把話說得太直,以免讓對方下不了台,顏麵盡失。那麽,究竟如何才能委婉地表達拒絕,又能將意思表達明確呢?
◆ 盡量少用否定詞
一般情況下,否定詞直觀地表達否定的意思,比如說:“不行”“不允許”等。在使用這些詞以後,會給對方一種接受命令的感覺。事實上,誰也不喜歡別人高姿態地命令自己。尤其在被拒絕的時候,更加反感。所以,要想含蓄地表達拒絕的意思,又盡可能不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就少用甚至不用否定詞。比如故事中的第一個女大學生用了好幾個否定詞,讓說出來的話變得生硬,而第二個女大學生基本上沒有用否定詞,說出來的話溫暖得體。
◆ 站在對方的角度說話
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般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這樣無形之中就和別人形成了一個對抗體。所以,要想委婉地拒絕別人,首先要化解這個強大的對抗體,這時候不妨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讓別人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對他好。這樣一來,彼此對抗的情緒就會迅速地化解。故事中的第一個女大學生站在酒店的立場檢查客房,第二個女大學生站在客人的立場、查看是否落下東西,盡管最終兩人都在檢查客房,但第一個女大學生和客人之間存在對抗的情緒,而第二個女大學生和客人之間更像朋友。
◆ 為對方的要求找個理由
被別人拒絕是件非常尷尬的事情,尤其是在公眾場合之下,如果處理不好,往往會讓人顏麵盡失。這時候要學會給對方提出這樣的要求找個合情合理的理由,讓對方明白你的態度和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在這個合理理由的引導下,對方找到了台階下,便會自然放棄要求,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平衡。盡管結果是被拒絕了,但是在這個理由的暗示之下,就不會被拒絕帶來的心理落差所傷害。比如故事中的客人偷偷拿走了浴巾,第一個女大學生直接將這事說了出來,讓客人非常尷尬,但是第二個女大學生卻說客人留作紀念。在這個理由之下,客人自然是“留作紀念”了。
用柔和的言語拒絕不傷人心
口才實例
小文高三畢業了,本想著高高興興地去上大學,可是在報誌願的問題上和媽媽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小文想到北京去上大學,所以想報考北京的院校,可是媽媽卻希望她報考省城的大學。
這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討論小文報誌願的事。媽媽的態度非常堅決,執意要讓小文報考省城的大學。她對小文說:“我還是希望你在省城報個好大學,北京實在太遠了。人生地不熟,平日裏我們也照顧不到你,要是遇到什麽事情,誰來幫你啊!”
小文氣唿唿地說:“我就是要報北京的大學,我都這麽大的人了,需要你們照顧什麽啊?! ”媽媽也來了脾氣:“好啊,你翅膀硬了,愛往哪飛往哪飛,我以後都不管了!”
就這樣,每次一提到報誌願的問題,小文就會和媽媽產生激烈的爭吵。眼看著報誌願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爸爸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這天,他把小文悄悄地叫進了屋裏,叮囑了幾句。第二天,填報誌願的時候,媽媽依然態度強硬地要求小文選擇省內的高校。小文一反常態,不再和媽媽頂撞了,而是笑嘻嘻地說:“我親愛的老媽,我知道你是愛我,疼我,舍不得我離開。但是媽媽,你不能守護我一輩子啊!北京的高校不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設施都是一流的。再說了,北京的機遇多,對我將來的發展很有幫助啊!”
小文沒有和媽媽頂嘴,媽媽想要發脾氣也沒處可發,再加上小文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說得媽媽心裏暖暖的。她歎了口氣說:“你說的這些道理媽媽都懂,可是媽就是不放心你,怕你受委屈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文眼圈一熱,哭了起來。
技巧點睛
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當你情緒穩定的時候,對方也會心平氣和。當你暴跳如雷的時候,對方也會大發雷霆。所以,當別人態度強硬地要求你做你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態度一樣蠻橫,那麽不但拒絕不了別人,還會讓對方更加強硬。在這種情況下,不妨用軟化的策略。對於你所表現出來的和藹態度,即使對方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也會和你心平氣和地交談。在交談中,對方明白了你的態度。知道你不肯妥協,自然就會放棄。那麽,在用柔軟的言語拒絕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要有和藹的態度
和藹的態度是柔和地拒絕對方的保證。試想如果一個人的態度不和藹,又怎麽可能和別人和藹地交談呢?所以,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有和藹的態度。本來別人遭到了拒絕,內心很受打擊,如果你的態度不好,則往往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你的和藹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對方的好情緒。尤其是拒絕領導和上司的時候,和藹的態度不會激怒對方,不會將請求變為命令。所以,我們在拒絕別人的時候,要有和藹的態度。即使你幫不了別人,也不會影響別人的心情。
◆ 要記得永遠保持微笑
微笑傳遞給對方的信息是和藹、可親。當你在和對方的談話中始終報以微笑時,即使對方一時情緒失控,對你也發不起火來。相反,你的微笑會讓別人覺得不好意思勉強你。即使你想要對別人發火,你的微笑也會抑製你的火氣。所以,一臉真誠的微笑是拒絕別人的法寶。一定要學會微笑,學會用微笑抑製自己的脾氣,學會用微笑來拒絕別人。但是微笑並不代表軟弱,在報以微笑的同時,一定要把自己的態度表明,而且暗示對方沒有商量的餘地。
◆ 放慢講話的速度
通常,一個人講話的速度和情緒起伏是相應的。說話的速度越慢,語氣越平緩,語言才會越柔和。說話的速度越快,語氣就會越急促。減慢說話的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對方的心理抗拒能力,穩定對方的情緒,同時也會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所以,要想用緩和的策略來成功地拒絕對方,不妨放慢你說話的速度。我們要學會用放慢講話速度的策略來打亂對方想要把握你的談話節奏,把整個談話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不要不好意思拒絕
口才實例
張茵是高三的學生。由於學習緊張,她常常忙得顧頭顧不了尾。這天放學後,她正準備做作業,鄰居劉阿姨過來了,對張茵說:“茵茵,你能幫我看一下孩子嗎?我要抓緊時間做飯,孩子鬧得我沒法做飯。”
張茵很為難,如果幫助了劉阿姨看孩子的話,當天的學習就會受影響,可是拒絕劉阿姨又覺得特別不好意思,畢竟是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這確實讓張茵非常為難,最終她還是拒絕了劉阿姨的要求。劉阿姨氣唿唿地走了。
從那之後,張茵時常覺得自己傷害了劉阿姨,對不起劉阿姨。這種愧疚感讓她寢食難安,嚴重地影響了她的學習和生活。張茵的奇怪表現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他單獨找張茵談話,當他得知張茵因為拒絕幫助劉阿姨,而陷入愧疚自責的心理困惑中時,對她說:“其實,你大可不必為拒絕幫助劉阿姨而深感愧疚,因為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啊。每個人都愛自己勝過愛別人,當完成了自己的事情之後,才會去考慮幫助別人,所以你做得沒有錯。”
聽了班主任的話後,張茵的心結終於解開了。
技巧點睛
拒絕別人,意味著傷害了別人的心,這給很多人帶來內心的愧疚,尤其是一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為此而困擾。事實上,沒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幫助別人的前提是自己有這個精力,而且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一味地為了幫助別人,不懂得拒絕,這樣盡管成全了別人,卻委屈了自己。所以,我們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要學會拒絕別人。那麽,如何才能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呢?
◆ 樹立正確的意識
在社交的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意識,要明白自己有應允別人的權利,同樣也有拒絕別人的權利。這種權利本身沒有好與壞、對與錯的分別,也沒有應該或者不應該之分,所以,你拒絕了別人,不用承擔過多的道德壓力。當然,這是在不違背社會道德和公眾利益的前提之下。如果你不喜歡或者是不願意,那麽就要理直氣壯地拒絕對方。當然,在拒絕的時候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給對方帶來的失望和遺憾降到最低。你要明白,你隻能減少這種傷害,否則你就會傷害自己。
◆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
人有個特性,那就是忠於自己,所以更在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社交活動中更要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果別人提的要求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或者是要自己付出時間和精力,而又得不到相應的補償,那麽無意之中就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拒絕對方。在拒絕的時候,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就會忽略自己,就會委屈自己而成全別人。事實上,這會讓你更加難受,因為違背了你的意願。所以,如果你不喜歡,或者不願意,那麽就要果斷地拒絕,不要害怕和擔心別人怎麽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要學會換位思考
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很少對某個人做的一件無關自己痛癢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因為每個人更加在乎自己,更加關注對自己有影響的事情。所以不必為拒絕別人而感到不好意思,說不定你拒絕了對方,別人會找另外的人幫忙,或許結果比你幫忙要好得多。你拒絕了別人,擔心別人會說你“自私”,說你“不近人情”,或許對方根本就沒有這麽想呢。再說每個人是為自己活著,不是為了別人活著,所以不要有“不好意思”的想法,勇敢地說出“不行”或者是“我不同意”等,讓對方盡快作出別的選擇。
如何讓對方不會因拒絕而心裏不舒服
口才實例
小汪的孩子得了急性闌尾炎,可是一時半會兒湊不夠那麽多錢交醫藥費,情急之下,小汪敲開了鄰居劉阿姨家的門。
小汪不好意思地說:“劉阿姨,我有個急事需要你的幫助。”
劉阿姨滿臉堆笑地說:“哎喲,大家都是老鄰居了,低頭不見抬頭見,有什麽事你就說吧。”
小汪說:“我的孩子病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動手術,可是我手頭沒有那麽多的現金。您要是方便的話先借給我2000元,我明天立即還給您,您看行嗎?”
一聽到要借錢,劉阿姨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還沒等小汪說完,就迫不及待地迴了一句:“我們家沒錢。”
小汪尷尬地站在門口不知所措,臉上一陣發紅。劉阿姨把小汪留在門口,迴到沙發上繼續看電視去了。無可奈何的小汪隻好到樓下王大爺家借了2000元交了住院費。
從那以後,小汪再也沒有和劉阿姨說過一句話。
技巧點睛
任何人都不喜歡遭受別人的拒絕。因為在請求之前,心裏有很強的希望應允的期待。當遭受拒絕之後,這個期待落空了,就會遭受巨大的心理創傷。隨之而來的便是難受,自尊心受到踐踏。在這種心靈的傷害之餘,便是對拒絕者的抱怨,甚至憎恨。但是,有些人在拒絕了別人之後,卻能讓對方感激,這到底是為什麽呢?因為他們在拒絕別人的時候,注意了忌諱,沒有傷害到別人的尊嚴。那麽,在拒絕的時候,到底如何做才能不傷害對方呢?以下幾點,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 不要當場拒絕
在拒絕別人的要求或者是請求的時候,等對方把話說完之後,要向對方提出要用一定的時間來考慮,這樣會給對方一種受重視的感覺。即使後來還是拒絕了對方,但是在別人的心裏,你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不是草率決定的。即使在聽到對方的要求時就知道自己不會答應,也不要直接拒絕,要向對方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段實際上是人心理的緩衝帶,盡管最終是被拒絕了,但是答應考慮本身就是一種應允,對方內心深處會依然感激你、尊敬你,依然把你當作朋友。比如在街上發宣傳頁的人,盡管知道你接受資料並不一定選擇合作,但是如果你接受了,就是給對方的一種鼓勵,同樣的道理,你向對方要時間來考慮也是一種對對方的支持。在你們遇到自己不能滿足的要求時,一定要表示拒絕,但向對方討要一定的時間,給對方應有的尊重是必要的。
◆ 切忌拖泥帶水
有一些人在拒絕了別人之後,內心深處總感覺愧對他人,覺得虧欠別人什麽。在他人的軟磨硬泡之下,態度就會緩和,意念就會有所動搖。這樣會給對方一種錯覺,覺得你是默許了,而實際上你並沒有答應對方什麽。接下來,別人始終對你抱有幻想,始終覺得你應該能答應,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還是被你拒絕了。可想而知,對方有多麽生氣,對你有多麽憎恨。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的態度再明朗一些,或許對方會找到新的人選,或許在這段時間內,別人已經完成了所囑托的事情。結果你模棱兩可的態度貽誤了別人,帶給別人比拒絕更讓人無法忍受的傷害。年輕人做決斷的時候要果斷一些,不要拖泥帶水,要知道你的善良會害了別人。
◆ 忌諱第三者代拒
在不願意答應別人的請求時,要告訴對方,最好是自己來表達拒絕的意思,切忌讓第三者代為轉達。有些人心地善良,膽子小,不好意思當著對方的麵來拒絕。實際上,這樣會給對方一種不受尊重的感覺,覺得你架子很大,沒有誠意,同時對方還會懷疑,你是否真的是拒絕?是否有別人指示你拒絕?所以,在表達拒絕的時候,最好是自己出麵告訴當事人,表明你的態度和立場,這樣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方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內心也不會再犯嘀咕。如果一個人害怕拒絕別人,害怕傷害別人,那麽這個人永遠也不會長大。人們在走向成熟前,一定要先學會拒絕別人。
拒絕術在談判中的應用
口才實例
邵宇是某鋼材公司的銷售員,他代表公司和一家建築企業就采購建築鋼材進行談判。
在談判中,對方對邵宇所在公司提供的鋼材質量非常滿意,對他們的合作方案也很欣賞,隻是在價格問題上,雙方存在著極大的分歧,談判一度陷入了僵局。對於邵宇所在公司開出的價格,對方覺得太高,承受不起。隨即對方報了所能承受的最高價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了對方的價格,邵宇覺得非常好笑,這個價格比公司的生產成本還低呢。他輕鬆地說:“可以啊。”
對方公司代表一聽,喜上眉梢,拿出合同,推到了邵宇的麵前。邵宇瞥了一眼,繼續說:“但是,我們以這樣的價格合作了,你們要為我們提供衣服和食物,總不能讓我們的員工餓著肚子為你們幹活吧。”
對方代表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邵宇在嘲笑他們開的價格過低呢。
技巧點睛
談判就是一場博弈,當對方的要求能滿足自己的利益時,當然要應允。但是,當對方提出的要求或觀點與自己相反或相差太大時就需要拒絕。但是拒絕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就會傷害對方,導致合作的失敗。所以,在談判中,一定要審時度勢,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拒絕,該妥協的時候一定要妥協。關於談判中拒絕的問題,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和學習。
◆ 拒絕的時候要帶點幽默
談判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可以說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其中的爭鬥是難免的事情,當然拒絕和妥協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當對方所提出的要求遠遠達不到自己的期望的時候,就要拒絕對方。由於雙方都存在備戰的心理,所以神經繃得很緊。如果態度過於嚴肅,就會讓雙方的談判陷入僵局。這時候不妨在拒絕的時候帶點幽默,通過玩笑的形式告訴對方他們的要求是多麽地不合理。這樣既緩和了雙方備戰的緊張氛圍,也給緊繃的神經鬆了綁。因為是開玩笑,對方也不會太在意,自然也不會傷害到對方。所以,年輕人在社交的時候多注意,如果不能接受別人的要求,那麽不妨開個玩笑,讓對方明白你的意思,避免雙方因為拒絕而陷入尷尬。
◆ 要適當地轉移注意力
談判的雙方在一個問題上不停地糾結,而且似乎都觸到了底線的時候,如果對方提出的觀點還不能被自己接受,不妨把談話的注意力移開。你把話題移開,意味著不想再談,對方自然明白你無法接受他們的條件。這樣不用直接向對方說出“不”字,又能很好地把拒絕的意思表達出來。如果對方非要問出個結果,那麽不妨直接說:“這個問題暫且放下,我們談下一個問題。”這樣沒有拒絕,也沒有應允。當過一段時間,再次談起的時候,對方對這個問題的注意力沒有先前那麽專注,自然意誌也沒有之前那麽堅定了。所以,如果你不願意答應對方的要求,那麽轉移話題是個不錯的選擇。
◆ 要學會曲線補償
往往談判的雙方各執己見,誰也不肯讓步。談判陷入僵局時,你可以采取曲線補償的方式,先對不合理的建議表示接受,然後再建設性地提出補償的方法。盡管表麵上看起來,似乎對方占據了上風,但實際上曲線補償之後,自己並沒有損失什麽。既然自己作出了讓步,對方也會適當地妥協,這樣就會使合作順利地進行下去。盡管變了個花樣,但是對方依然付出了同等的代價。所以,相較直白的拒絕來說,曲線補償更能促進雙方的合作。
◆ 用不可能的事實來否定
在談判中,如果對方所提的要求非常過分,那麽不妨舉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來表達不滿和拒絕。比如說:“對不起,我們接受不了你的意見,除非我們采用……”當然後麵所提及的情況是絕對不可能成立的。在不可能的事實麵前,對方也不好意思再堅持。所以,在談判過程中,如果覺得對方的意見和建議很離譜,不妨把對方的意見和有違常理的事實結合在一起,用事實的不可能性反過來證明他們所提的要求不合理。
巧妙說“不”,拒絕他人又不傷人心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讓你不忍拒絕的東西,碰到難以抗拒的挑戰,這時候需要你做的就是大膽說“不”,勇敢說“不”,學會用“拒絕”的智慧去對付它們。雖然有時“不”很難說出口,“拒絕”也可能使你陷入朋友、親人的誤解或者謾罵之中,但是卻可以避免讓你陷得更深。所以,拒絕雖然不美麗,但是很實用。而如何讓你的拒絕變得“美麗”,如何在適當的時候說“不”,就成了一門學問、一種智慧。
拒絕時轉個彎
口才實例
王曉樂在北京工作,整整一年沒有迴家了,這次趁著“十一”長假迴家探親。
迴家後,親戚朋友都非常高興,常常過來探望。這天,堂哥進屋來了。王曉樂和堂哥聊得非常投機。途中,堂哥突然說:“曉樂啊,哥有件事情,你得幫我啊。”
王曉樂一拍胸脯說:“哥,咱們兄弟之間別客氣,你有什麽事盡管說吧,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幫助你。”堂哥說:“自家兄弟,我也就不客氣了。我最近看了一套房子,缺點錢,兄弟看能否幫助我一把啊?”
王曉樂一聽,心裏咯噔一下,自己也沒多少錢,還要籌錢結婚。要是借給堂哥,自己連個媳婦都沒錢討。要是不借吧,臉麵上過不去。情急之下,王曉樂急忙說:“我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幫助哥呢,等我明天看一下,再給你答複吧。”
在經過一晚上的苦苦掙紮之後,第二天王曉樂找到了堂哥,說:“哥,說實話我非常支持你買房子,畢竟生活水平在一步步地提高,沒有自己的房子怎麽行呢,再說了侄兒也慢慢地長大了,總不能讓孩子繼續受咱們受過的苦啊。”
堂哥笑嗬嗬地說:“那是當然了,我結婚的時候沒多少積蓄,買房子似乎永遠都是一個夢,這幾年經過打拚,也有了一些積蓄,就想著給妻子孩子安一個像樣的家,隻是手頭還差幾萬塊錢。”
王曉樂說:“按理說,哥,我得幫你,而且必須幫你。可是哥,我也一大把歲數了,到現在還沒有成家呢,這些年在外麵過得很辛苦。好不容易才攢了幾萬塊,準備討個老婆呢。所以,堂哥,你再想想別的辦法,行嗎?”
堂哥聽了,笑著說:“兄弟如果實在幫不上忙,那也沒有辦法,畢竟誰的生活都不容易。我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技巧點睛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別人喜歡的東西,你不一定喜歡,別人認為是對的,在你看來或許是錯的。所以,當別人要求你的時候,一定要想明白了,如果你能接受那麽無可厚非,如果你不願意接受,就要學會拒絕,千萬別委曲求全。當然,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轉個彎,欲抑先揚,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讓別人在接受拒絕的時候覺得合情合理。事實上,學會拒絕別人也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是年輕人應該掌握的為人處世的原則。那麽,在拒絕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認真傾聽,讓對方感覺到你自己重視
一般情況下,人在請求和要求別人的時候,都會有心理顧慮,怕被拒絕。所以,在你明知道幫不了對方的情況下,也要認真地傾聽對方的陳述,這樣一來,可給對方一種受尊重的感覺,至少告訴對方對於他所提的請求和要求,你的態度很認真。這樣,即使你拒絕了對方,也不會給對方遭受羞辱的感覺。
◆ 為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而道歉
人在遭到拒絕後,都會有一個很大的心理落差,因為遭到拒絕就意味著別人不認可你。所以,在表達你的拒絕態度之前,一定要先向對方道歉。比如:“實在對不起”“抱歉”或者“請你原諒”等。盡管隻是幾個詞語,卻能減輕對方被拒絕後的心理打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對方的挫折感和對立的情緒。
◆ 為自己的拒絕找個充分的理由
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找個充分的理由,讓對方理解你確實無能為力。當你說明自己的理由之後,對方試圖反駁,強拉硬拽,非要逼著你應允。這時候要注意了,不要和對方爭辯,一定要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爭辯往往會把理性的問題轉變成感性的問題,讓對方覺得你是在故意找借口,在內心深處對你產生怨恨。
◆ 給對方提個合適的建議
在拒絕別人的要求之後,在一定程度上讓對方陷入了困惑和麻煩當中,這時候要適當地提供一些其他可行的建議。讓對方覺得盡管你幫不了什麽忙,但是你對這件事情還是很在意,向對方表達你願意幫他的誠意,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方遭受拒絕的挫敗感和對你的怨恨心理,從而緩解尷尬的局麵,贏得對方的好感。比如說:“我有事,實在是走不開,某某好像那天晚上有時間,你可以去找他啊。”
拒絕的意思要明確,表達要委婉
口才實例
有兩個女大學畢業生,到一家大賓館競聘服務員。她們的條件都符合酒店的招聘要求,但遺憾的是,這家酒店隻有一個空缺職位。經過再三考慮之後,總經理決定讓她們兩人在酒店實習一周,看她們的表現再作選擇。
這天,酒店入住了兩位客人,經理讓兩位女大學生負責接待。第二天早晨,客人退房的時候,第一位女大學生對客人說:“您先稍等,我去看一下,看看少東西了沒有。”
而第二位女大學生這樣說:“請您先等一下行嗎?我去看一下您是否落下什麽東西沒有,免得您離開後再返迴來。”
她們迴到房中檢查,很快發現兩位客人都帶走了浴巾。第一位女大學生來到客人麵前說:“檢查後,我發現您的房間內少了一條浴巾。按照規定,浴巾是不允許帶走的。所以,您要按價賠償,這個錢將在您的住房押金中扣除。”而第二位女大學生對客人說:“您的東西都帶全了。我發現您愛用我們賓館裏特製的浴巾。我們非常願意讓客人帶走我們的浴巾留作紀念,隻是這些物品不是免費的,我們要收取一定的工本費。”
客人走後,第二個女大學生獲得了這個職位。
技巧點睛
相同的話,換一種說法會給別人更加舒服的感覺。遭受拒絕本身就不是一件愉悅的事情,如果在言語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心理的落差就會加大。所以在拒絕別人的時候,盡量說得委婉一些,說得含蓄一些,讓別人在遭到拒絕後感受到一份溫暖,但是一定要把意思表達清楚,以免不必要的麻煩,當然也別把話說得太直,以免讓對方下不了台,顏麵盡失。那麽,究竟如何才能委婉地表達拒絕,又能將意思表達明確呢?
◆ 盡量少用否定詞
一般情況下,否定詞直觀地表達否定的意思,比如說:“不行”“不允許”等。在使用這些詞以後,會給對方一種接受命令的感覺。事實上,誰也不喜歡別人高姿態地命令自己。尤其在被拒絕的時候,更加反感。所以,要想含蓄地表達拒絕的意思,又盡可能不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就少用甚至不用否定詞。比如故事中的第一個女大學生用了好幾個否定詞,讓說出來的話變得生硬,而第二個女大學生基本上沒有用否定詞,說出來的話溫暖得體。
◆ 站在對方的角度說話
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般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這樣無形之中就和別人形成了一個對抗體。所以,要想委婉地拒絕別人,首先要化解這個強大的對抗體,這時候不妨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讓別人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對他好。這樣一來,彼此對抗的情緒就會迅速地化解。故事中的第一個女大學生站在酒店的立場檢查客房,第二個女大學生站在客人的立場、查看是否落下東西,盡管最終兩人都在檢查客房,但第一個女大學生和客人之間存在對抗的情緒,而第二個女大學生和客人之間更像朋友。
◆ 為對方的要求找個理由
被別人拒絕是件非常尷尬的事情,尤其是在公眾場合之下,如果處理不好,往往會讓人顏麵盡失。這時候要學會給對方提出這樣的要求找個合情合理的理由,讓對方明白你的態度和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在這個合理理由的引導下,對方找到了台階下,便會自然放棄要求,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平衡。盡管結果是被拒絕了,但是在這個理由的暗示之下,就不會被拒絕帶來的心理落差所傷害。比如故事中的客人偷偷拿走了浴巾,第一個女大學生直接將這事說了出來,讓客人非常尷尬,但是第二個女大學生卻說客人留作紀念。在這個理由之下,客人自然是“留作紀念”了。
用柔和的言語拒絕不傷人心
口才實例
小文高三畢業了,本想著高高興興地去上大學,可是在報誌願的問題上和媽媽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小文想到北京去上大學,所以想報考北京的院校,可是媽媽卻希望她報考省城的大學。
這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討論小文報誌願的事。媽媽的態度非常堅決,執意要讓小文報考省城的大學。她對小文說:“我還是希望你在省城報個好大學,北京實在太遠了。人生地不熟,平日裏我們也照顧不到你,要是遇到什麽事情,誰來幫你啊!”
小文氣唿唿地說:“我就是要報北京的大學,我都這麽大的人了,需要你們照顧什麽啊?! ”媽媽也來了脾氣:“好啊,你翅膀硬了,愛往哪飛往哪飛,我以後都不管了!”
就這樣,每次一提到報誌願的問題,小文就會和媽媽產生激烈的爭吵。眼看著報誌願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爸爸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這天,他把小文悄悄地叫進了屋裏,叮囑了幾句。第二天,填報誌願的時候,媽媽依然態度強硬地要求小文選擇省內的高校。小文一反常態,不再和媽媽頂撞了,而是笑嘻嘻地說:“我親愛的老媽,我知道你是愛我,疼我,舍不得我離開。但是媽媽,你不能守護我一輩子啊!北京的高校不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設施都是一流的。再說了,北京的機遇多,對我將來的發展很有幫助啊!”
小文沒有和媽媽頂嘴,媽媽想要發脾氣也沒處可發,再加上小文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說得媽媽心裏暖暖的。她歎了口氣說:“你說的這些道理媽媽都懂,可是媽就是不放心你,怕你受委屈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文眼圈一熱,哭了起來。
技巧點睛
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當你情緒穩定的時候,對方也會心平氣和。當你暴跳如雷的時候,對方也會大發雷霆。所以,當別人態度強硬地要求你做你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態度一樣蠻橫,那麽不但拒絕不了別人,還會讓對方更加強硬。在這種情況下,不妨用軟化的策略。對於你所表現出來的和藹態度,即使對方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也會和你心平氣和地交談。在交談中,對方明白了你的態度。知道你不肯妥協,自然就會放棄。那麽,在用柔軟的言語拒絕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要有和藹的態度
和藹的態度是柔和地拒絕對方的保證。試想如果一個人的態度不和藹,又怎麽可能和別人和藹地交談呢?所以,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有和藹的態度。本來別人遭到了拒絕,內心很受打擊,如果你的態度不好,則往往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你的和藹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對方的好情緒。尤其是拒絕領導和上司的時候,和藹的態度不會激怒對方,不會將請求變為命令。所以,我們在拒絕別人的時候,要有和藹的態度。即使你幫不了別人,也不會影響別人的心情。
◆ 要記得永遠保持微笑
微笑傳遞給對方的信息是和藹、可親。當你在和對方的談話中始終報以微笑時,即使對方一時情緒失控,對你也發不起火來。相反,你的微笑會讓別人覺得不好意思勉強你。即使你想要對別人發火,你的微笑也會抑製你的火氣。所以,一臉真誠的微笑是拒絕別人的法寶。一定要學會微笑,學會用微笑抑製自己的脾氣,學會用微笑來拒絕別人。但是微笑並不代表軟弱,在報以微笑的同時,一定要把自己的態度表明,而且暗示對方沒有商量的餘地。
◆ 放慢講話的速度
通常,一個人講話的速度和情緒起伏是相應的。說話的速度越慢,語氣越平緩,語言才會越柔和。說話的速度越快,語氣就會越急促。減慢說話的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對方的心理抗拒能力,穩定對方的情緒,同時也會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所以,要想用緩和的策略來成功地拒絕對方,不妨放慢你說話的速度。我們要學會用放慢講話速度的策略來打亂對方想要把握你的談話節奏,把整個談話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不要不好意思拒絕
口才實例
張茵是高三的學生。由於學習緊張,她常常忙得顧頭顧不了尾。這天放學後,她正準備做作業,鄰居劉阿姨過來了,對張茵說:“茵茵,你能幫我看一下孩子嗎?我要抓緊時間做飯,孩子鬧得我沒法做飯。”
張茵很為難,如果幫助了劉阿姨看孩子的話,當天的學習就會受影響,可是拒絕劉阿姨又覺得特別不好意思,畢竟是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這確實讓張茵非常為難,最終她還是拒絕了劉阿姨的要求。劉阿姨氣唿唿地走了。
從那之後,張茵時常覺得自己傷害了劉阿姨,對不起劉阿姨。這種愧疚感讓她寢食難安,嚴重地影響了她的學習和生活。張茵的奇怪表現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他單獨找張茵談話,當他得知張茵因為拒絕幫助劉阿姨,而陷入愧疚自責的心理困惑中時,對她說:“其實,你大可不必為拒絕幫助劉阿姨而深感愧疚,因為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啊。每個人都愛自己勝過愛別人,當完成了自己的事情之後,才會去考慮幫助別人,所以你做得沒有錯。”
聽了班主任的話後,張茵的心結終於解開了。
技巧點睛
拒絕別人,意味著傷害了別人的心,這給很多人帶來內心的愧疚,尤其是一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為此而困擾。事實上,沒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幫助別人的前提是自己有這個精力,而且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一味地為了幫助別人,不懂得拒絕,這樣盡管成全了別人,卻委屈了自己。所以,我們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要學會拒絕別人。那麽,如何才能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呢?
◆ 樹立正確的意識
在社交的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意識,要明白自己有應允別人的權利,同樣也有拒絕別人的權利。這種權利本身沒有好與壞、對與錯的分別,也沒有應該或者不應該之分,所以,你拒絕了別人,不用承擔過多的道德壓力。當然,這是在不違背社會道德和公眾利益的前提之下。如果你不喜歡或者是不願意,那麽就要理直氣壯地拒絕對方。當然,在拒絕的時候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給對方帶來的失望和遺憾降到最低。你要明白,你隻能減少這種傷害,否則你就會傷害自己。
◆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
人有個特性,那就是忠於自己,所以更在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社交活動中更要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果別人提的要求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或者是要自己付出時間和精力,而又得不到相應的補償,那麽無意之中就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拒絕對方。在拒絕的時候,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就會忽略自己,就會委屈自己而成全別人。事實上,這會讓你更加難受,因為違背了你的意願。所以,如果你不喜歡,或者不願意,那麽就要果斷地拒絕,不要害怕和擔心別人怎麽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要學會換位思考
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很少對某個人做的一件無關自己痛癢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因為每個人更加在乎自己,更加關注對自己有影響的事情。所以不必為拒絕別人而感到不好意思,說不定你拒絕了對方,別人會找另外的人幫忙,或許結果比你幫忙要好得多。你拒絕了別人,擔心別人會說你“自私”,說你“不近人情”,或許對方根本就沒有這麽想呢。再說每個人是為自己活著,不是為了別人活著,所以不要有“不好意思”的想法,勇敢地說出“不行”或者是“我不同意”等,讓對方盡快作出別的選擇。
如何讓對方不會因拒絕而心裏不舒服
口才實例
小汪的孩子得了急性闌尾炎,可是一時半會兒湊不夠那麽多錢交醫藥費,情急之下,小汪敲開了鄰居劉阿姨家的門。
小汪不好意思地說:“劉阿姨,我有個急事需要你的幫助。”
劉阿姨滿臉堆笑地說:“哎喲,大家都是老鄰居了,低頭不見抬頭見,有什麽事你就說吧。”
小汪說:“我的孩子病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動手術,可是我手頭沒有那麽多的現金。您要是方便的話先借給我2000元,我明天立即還給您,您看行嗎?”
一聽到要借錢,劉阿姨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還沒等小汪說完,就迫不及待地迴了一句:“我們家沒錢。”
小汪尷尬地站在門口不知所措,臉上一陣發紅。劉阿姨把小汪留在門口,迴到沙發上繼續看電視去了。無可奈何的小汪隻好到樓下王大爺家借了2000元交了住院費。
從那以後,小汪再也沒有和劉阿姨說過一句話。
技巧點睛
任何人都不喜歡遭受別人的拒絕。因為在請求之前,心裏有很強的希望應允的期待。當遭受拒絕之後,這個期待落空了,就會遭受巨大的心理創傷。隨之而來的便是難受,自尊心受到踐踏。在這種心靈的傷害之餘,便是對拒絕者的抱怨,甚至憎恨。但是,有些人在拒絕了別人之後,卻能讓對方感激,這到底是為什麽呢?因為他們在拒絕別人的時候,注意了忌諱,沒有傷害到別人的尊嚴。那麽,在拒絕的時候,到底如何做才能不傷害對方呢?以下幾點,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 不要當場拒絕
在拒絕別人的要求或者是請求的時候,等對方把話說完之後,要向對方提出要用一定的時間來考慮,這樣會給對方一種受重視的感覺。即使後來還是拒絕了對方,但是在別人的心裏,你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不是草率決定的。即使在聽到對方的要求時就知道自己不會答應,也不要直接拒絕,要向對方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段實際上是人心理的緩衝帶,盡管最終是被拒絕了,但是答應考慮本身就是一種應允,對方內心深處會依然感激你、尊敬你,依然把你當作朋友。比如在街上發宣傳頁的人,盡管知道你接受資料並不一定選擇合作,但是如果你接受了,就是給對方的一種鼓勵,同樣的道理,你向對方要時間來考慮也是一種對對方的支持。在你們遇到自己不能滿足的要求時,一定要表示拒絕,但向對方討要一定的時間,給對方應有的尊重是必要的。
◆ 切忌拖泥帶水
有一些人在拒絕了別人之後,內心深處總感覺愧對他人,覺得虧欠別人什麽。在他人的軟磨硬泡之下,態度就會緩和,意念就會有所動搖。這樣會給對方一種錯覺,覺得你是默許了,而實際上你並沒有答應對方什麽。接下來,別人始終對你抱有幻想,始終覺得你應該能答應,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還是被你拒絕了。可想而知,對方有多麽生氣,對你有多麽憎恨。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的態度再明朗一些,或許對方會找到新的人選,或許在這段時間內,別人已經完成了所囑托的事情。結果你模棱兩可的態度貽誤了別人,帶給別人比拒絕更讓人無法忍受的傷害。年輕人做決斷的時候要果斷一些,不要拖泥帶水,要知道你的善良會害了別人。
◆ 忌諱第三者代拒
在不願意答應別人的請求時,要告訴對方,最好是自己來表達拒絕的意思,切忌讓第三者代為轉達。有些人心地善良,膽子小,不好意思當著對方的麵來拒絕。實際上,這樣會給對方一種不受尊重的感覺,覺得你架子很大,沒有誠意,同時對方還會懷疑,你是否真的是拒絕?是否有別人指示你拒絕?所以,在表達拒絕的時候,最好是自己出麵告訴當事人,表明你的態度和立場,這樣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方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內心也不會再犯嘀咕。如果一個人害怕拒絕別人,害怕傷害別人,那麽這個人永遠也不會長大。人們在走向成熟前,一定要先學會拒絕別人。
拒絕術在談判中的應用
口才實例
邵宇是某鋼材公司的銷售員,他代表公司和一家建築企業就采購建築鋼材進行談判。
在談判中,對方對邵宇所在公司提供的鋼材質量非常滿意,對他們的合作方案也很欣賞,隻是在價格問題上,雙方存在著極大的分歧,談判一度陷入了僵局。對於邵宇所在公司開出的價格,對方覺得太高,承受不起。隨即對方報了所能承受的最高價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了對方的價格,邵宇覺得非常好笑,這個價格比公司的生產成本還低呢。他輕鬆地說:“可以啊。”
對方公司代表一聽,喜上眉梢,拿出合同,推到了邵宇的麵前。邵宇瞥了一眼,繼續說:“但是,我們以這樣的價格合作了,你們要為我們提供衣服和食物,總不能讓我們的員工餓著肚子為你們幹活吧。”
對方代表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邵宇在嘲笑他們開的價格過低呢。
技巧點睛
談判就是一場博弈,當對方的要求能滿足自己的利益時,當然要應允。但是,當對方提出的要求或觀點與自己相反或相差太大時就需要拒絕。但是拒絕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就會傷害對方,導致合作的失敗。所以,在談判中,一定要審時度勢,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拒絕,該妥協的時候一定要妥協。關於談判中拒絕的問題,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和學習。
◆ 拒絕的時候要帶點幽默
談判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可以說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其中的爭鬥是難免的事情,當然拒絕和妥協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當對方所提出的要求遠遠達不到自己的期望的時候,就要拒絕對方。由於雙方都存在備戰的心理,所以神經繃得很緊。如果態度過於嚴肅,就會讓雙方的談判陷入僵局。這時候不妨在拒絕的時候帶點幽默,通過玩笑的形式告訴對方他們的要求是多麽地不合理。這樣既緩和了雙方備戰的緊張氛圍,也給緊繃的神經鬆了綁。因為是開玩笑,對方也不會太在意,自然也不會傷害到對方。所以,年輕人在社交的時候多注意,如果不能接受別人的要求,那麽不妨開個玩笑,讓對方明白你的意思,避免雙方因為拒絕而陷入尷尬。
◆ 要適當地轉移注意力
談判的雙方在一個問題上不停地糾結,而且似乎都觸到了底線的時候,如果對方提出的觀點還不能被自己接受,不妨把談話的注意力移開。你把話題移開,意味著不想再談,對方自然明白你無法接受他們的條件。這樣不用直接向對方說出“不”字,又能很好地把拒絕的意思表達出來。如果對方非要問出個結果,那麽不妨直接說:“這個問題暫且放下,我們談下一個問題。”這樣沒有拒絕,也沒有應允。當過一段時間,再次談起的時候,對方對這個問題的注意力沒有先前那麽專注,自然意誌也沒有之前那麽堅定了。所以,如果你不願意答應對方的要求,那麽轉移話題是個不錯的選擇。
◆ 要學會曲線補償
往往談判的雙方各執己見,誰也不肯讓步。談判陷入僵局時,你可以采取曲線補償的方式,先對不合理的建議表示接受,然後再建設性地提出補償的方法。盡管表麵上看起來,似乎對方占據了上風,但實際上曲線補償之後,自己並沒有損失什麽。既然自己作出了讓步,對方也會適當地妥協,這樣就會使合作順利地進行下去。盡管變了個花樣,但是對方依然付出了同等的代價。所以,相較直白的拒絕來說,曲線補償更能促進雙方的合作。
◆ 用不可能的事實來否定
在談判中,如果對方所提的要求非常過分,那麽不妨舉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來表達不滿和拒絕。比如說:“對不起,我們接受不了你的意見,除非我們采用……”當然後麵所提及的情況是絕對不可能成立的。在不可能的事實麵前,對方也不好意思再堅持。所以,在談判過程中,如果覺得對方的意見和建議很離譜,不妨把對方的意見和有違常理的事實結合在一起,用事實的不可能性反過來證明他們所提的要求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