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主義者

    4號骨子裏透著孤獨、淒涼。他喜歡陰鬱的天氣和憂鬱的感覺,喜歡格調憂鬱、淒涼的詩詞。4號容易被痛苦和悲傷的事情所吸引,表情憂鬱、幽怨,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情主義者。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悲情主義者。她寫過一首《葬花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獨特另類和悲情,得不到別人的寬容,得不到別人理解的情懷。即使如此,她的心依然是浪漫的:“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這是怎樣的一種浪漫的境界啊。當然,她的心裏也是悲觀的。在葬花的時候,她想到了自己的家境、自己的身世:“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一個悲劇的情結。就連紫鵑都經常說她:太浮躁,小性子。4號性格內向、憂傷、敏感。所以大觀園裏的人都認為林黛玉尖酸、刻薄、小家子氣。

    4號的直覺非常敏銳,而且忠於自己的感受。寶玉把皇上親賜的、北靜王贈的香念珠送給林黛玉。她卻說:“什麽臭男人用過的,我不要。”皇帝、王爺,這些當年炙手可熱的人物,在她眼裏卻是一文不值的臭男人。

    在大觀園裏隻有黛玉不會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也不會說這樣的話,因此深得寶玉的敬重。黛玉的老師賈雨村說過:“這個女子言語舉止另是一套,與凡女子是不同的。”

    林黛玉希望引人注意,以表現自己的悲情和落寞。她言語行為,皆希望成為眾人的焦點。比如,她被晴雯攔在門外,又聽見賈寶玉和薛寶釵在門內笑談,她會萬般委屈,在門外獨自灑淚。她跟賈寶玉有了言語不快,會絞香囊、剪穗子,會大哭、吐藥,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心情。她高興得意的時候亦是神采飛揚。賈寶玉揶揄薛寶釵,她心中大快,得意地奚落一番。史湘雲取笑她,她追著要擰湘雲的嘴,湘雲滿屋子亂逃,又逃到屋外躲在寶釵身後,黛玉被寶玉攔在屋內,又笑又跳的。林黛玉愛哭愛笑,敢說敢做,玲瓏剔透,毫不矯情做作,是一個真性情的女子。這也是4號的本色。

    她寫的一首詩《秋窗風雨夕》中的“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連宵脈脈複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給我們的感覺是她非常孤獨、寂寞、憂愁、悲涼。第七十迴的《桃花行》:“淚眼觀花淚易幹,淚幹春盡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把桃花和人作比,展現憂憤、苦悶、消沉、寂寞、痛苦的心情。從早晨到黃昏,整日都是以淚洗麵。《柳絮詞》也可以說是對《桃花行》的注腳:“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歎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可以看出她內心的愁苦、自憐。

    眾人初進大觀園的時候,林黛玉選的是曲徑通幽、前麵有幾根竹子的瀟湘館,而且把居住的房間布置得比上等書房還漂亮。她還教鸚鵡讀詩,應該說是非常有品位的。

    4號對待感情的方式是欲迎還拒,總想保持距離,但又想測試對方對自己的感情。第二十三迴當寶玉用《西廂記》中曲文向她表白愛情時,她哭了,說寶玉用淫詞豔賦“欺負”她,要向舅舅、舅母告寶玉。第二十六迴寶玉到瀟湘館又以張生自比,她登時沉下臉來哭道:“如今新興的,外頭聽了村話來,也說給我聽,看了混賬書,也來拿我玩笑兒,我成了爺們解悶的。”她愛寶玉,但又不肯接受;當寶玉與寶釵走得近一點,她又非常嫉妒,4號就是喜歡這樣的若即若離。在現實生活中,4號比較喜歡異地戀,保持點距離,不要時刻黏在一起。

    林黛玉的性格讓我們完完全全地看到了一個為追求愛的女子那種癡情、那種執著。她愛寶玉愛得真誠,愛得執著,至死不渝。當愛沒了,她焚稿以身相許。最後結局的時候,她像李清照一樣,發出悲歎:“寶玉,寶玉,你好……”沒有講完,留下了千古不消的遺憾。

    這是一個悲劇的結局。什麽叫悲劇?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最終落得個香消玉殞,這就是悲情浪漫主義的4號性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型人格讀人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源並收藏九型人格讀人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