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不是打架,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那些吵架的人,你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管是吵得多厲害,恨不得能講對方的撕開來吃了才解恨,但就是沒有人動手。

    同時,吵架是有高潮的。到了這個高潮的時候,吵架的雙方其實並不是因為之前的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之所以還能維持這麽長的時間,原因是兩方麵都想贏得這場吵架的最終勝利,至於一開始的原因,反倒不重要了。

    吵架為什麽能讓人那麽高嗓門。從醫學角度來講,這也是可以解釋的,因為這個時候雙方的腎上腺激素猛增,這種興奮是吵架的時候所獨有的,平常事情順利的時候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的。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種激素,有不少人看見吵架的場景就躲得遠遠的,他們很害怕爭吵,這並不能說明這個人的但膽子就很小,隻是因為他們很害怕和別人其爭執而已。不同的人在吵架中有不同的表現,從這個表現中,我們也能對他的性格進行解讀。

    言語犀利型的人。這種人一開始爭吵就表現的像是一個上了戰場的鬥雞一樣,隨時準備開始進行戰鬥,不過不是肢體上的衝突,而是言語上的你來我往,他們已經做好最充分的準備了。這種人一旦遇到類似的場合,就會變得像是野貓一樣,嗷嗷亂叫,他們激烈的言辭是自己感受不到的,非常過分的話一再重複,而且下一句可能更加厲害,平時他的反應估計沒有這麽好。就是這個時候,你才能發現,原來語言也可以這麽有用,他竟然能將語言發揮的如此淋漓盡致。

    如果是這種類型的人,他們一般很容易惱怒,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有可能惹惱他們,所以這類人多半在生活中給人一種無理取鬧的印象,而且人緣極差。因為如果和他爭吵的人是自己的至親或者是朋友熟人的話,他們的嘴也是沒有把門的,什麽話都能往外倒,一開始是小火慢燉,很快就變成野火燎原了,他能將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罵個狗血噴頭,你的家庭,親人,如此等等都有可能被他罵個遍。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人是比較可惡的。

    麵臨即將要輸掉這場架的時候,有些人開始很不安,他們不僅僅是語言攻擊,嘴不閑著,身體也不閑著,既然是吵架輸了,肯定就是在語言上吃虧了,沒有辦法了,就隻好用自己的身體做出反抗的行為。這種人一般很容易衝動,隻要是事情稍有不順心,就會大發脾氣,而且他的挫敗感是別人不能理解的。其實在別人的眼裏,根本就不值一提的事情,在他那裏可能就是天要塌下來了。通常情況下,如果他輸掉了這次爭吵,他自己會和自己過不去,狠狠地踢自己的車子,亂摔東西等。

    有一類人在和你別人爭吵的時候,表現得比較異於常人。他們對這種事情無所謂,不管對手怎麽挑釁,怎麽張牙舞爪,他就是不動聲色。對手看看可能也沒什麽意思了,鬧一會兒也就鳴金收兵了。這類人一般心態很好,其實當時他有那樣的表現並不是因為他的確已經控製了全場,這類人的能力隻是在於自己願意處理的一些問題上,以及自己完全相信能夠控製局麵的事情上。不管他們一般會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任何問題隨著時間流失都能得到解決,不過這個解決到底是什麽樣的形式,並不在他們的預料範圍內。

    還有一類人爭吵的時候,總是喜歡擺出一副無辜的架勢來。這種人在麵對對手的挑釁時,總是喜歡說“你可能太過在意了”“我想你還沒有完全了解事情的真相,不信你和你家人聊聊”。這種人多數情況下在麵對爭吵的時候很喜歡用沉默來化解對方的進攻,不管你怎麽表現,怎麽過激,隻要還在相對正常的爭吵範圍內,他都不會在意的。這類人一般心態比較高,他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他也很希望自己能贏得這場爭吵,但是方式是以自己的洋洋自得而結束,不是彼此臉紅脖子粗的互掐之後才完事。

    再有一種就是博取同情。這種人的技巧很好,不管一開始爭吵的原因是什麽,或者幹脆就完全怪他。一旦開始爭吵,他就會擺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樣出來,他很希望能有人出來為自己抱打不平,如果有人能替自己將這場爭吵終結,那是再好不過了。不管是什麽理由,對方是什麽人,他總是在想辦法,讓自己看上去像是個受害者。他們很富有表演技巧,如果轉行當演員,應該前途一片光明。

    爭吵時不動任何感情。這種人即便是麵對已經開始的爭吵了,也會和對方說,“你先別激動”不管是在什麽情況,他都不會讓自己的感情輕易流露出來。這種人非常冷靜,很理智,而且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他們清楚地知道這樣的爭吵沒有絲毫的意義,最終的結果還是不了了之。這樣的爭吵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就懶得和對方進行下去,隻是希望能盡快將這個場麵收拾了,了結完事。這種人在麵對這樣的情況時,後來基本上都會是贏家,因為他很理智,對方則已經完全亂了陣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本書讀懂微表情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真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真慕並收藏一本書讀懂微表情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