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秦局親自給我打來電話。
“小陸同誌,經過高層人員商議決定,以及xx機關的同意,已把你們正式列為體製內的編外人員。
你們對外的秘密稱唿為,海外安保大隊!”
“海外安保大隊?”
這個名字怎麽感覺像是,保安公司的保安呢?
我心裏有點不悅,怎麽感覺就跟二狗子似的。
但是這隻是我的個人情緒,我不能把這個情緒暴露出來,畢竟算是體製內的了,總比沒有強吧。
好在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自由的,想做什麽生意,搞什麽動作,隻要不侵犯國家利益,秦局都是隨我們的便。
一旦有特殊任務,我們必須堅決執行。
不管咋說,從今天開始,我們也算是有“名分”的人了。
秦局還告訴我,為了免除我的後顧之憂,在我姥姥居住的社區裏,他已經派人跟社區工作人員,還有所屬的派出所民警都打過招唿了。
他們會重點照顧我姥姥,這個獨居老人。
隻要有人照顧姥姥,我也算是放心了。雖然這裏麵還有其他的用意,我也不是不明白。
不就是想通過控製我姥姥,讓我不敢亂來嗎?
他們應該很清楚,我和陸振陽的關係不好,用陸振陽控製不了我,但是姥姥是我相依為命的親人,我不能不管。
人活在世,就不得不去麵對這些惡心事。
凡事都有兩麵性,一麵善,一麵惡。我們也隻能盡量,棄惡從善吧。
接下來秦局的話,讓我心裏稍微舒服點。
他給我們申請了五千萬的經費,還說是他就任期間,最高的經費了。
這一點我並不意外,我們這次死了那麽多的人,還解救出尖端人才。
單憑這個尖端人才,怎麽也值五千萬了吧?
這麽想來,五千萬也不多啊,我還覺得少了呢!
反正一下多了五千萬,樺姐和吉琳肯定會很高興。
秦局說,這隻是一部分,後麵還有,分批付。
這次的武器裝備,秦局也算是大方,第一批先給我們六架民用直升機,六輛老式步兵車。
不同口徑的榴彈炮沒少給,雙響炮,火箭筒,還有機槍、步槍的槍支也沒少給。
光是子彈炮彈,就拉來了兩大卡車。
猛地一聽,好像東西不少,可是仔細一想,不對啊!
我點名要的東西,一樣都沒有啊!
我又冒火了,對著秦局質問。
“秦局,你這是逗我玩呢?
六架民用直升機,也頂不了一架軍用直升機啊!
六輛步兵車,也沒有一輛坦克有威力啊!
你這是忽悠誰呢?”
明明是他自己保證有武裝直升機和坦克的,現在怎麽又變成了民用機和步兵車?
“小陸啊,你別急嘛!
你要的東西太敏感了,想要運輸過來,有點難辦。
就是民用機和步兵車,也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過來的。
這畢竟是過境運輸,而且是軍用設備,哪個國家都會查得很嚴。
這要是在國內,還不是幾天就能給你送去了。
最好的辦法,是動用關係在本地采購。
我想辦法給你們在緬甸采購,你有點耐心,等一等吧。
等下一個批次,肯定給你安排。”
“秦局,你給我們痛快話,下一個批次要等多久?”
“別激動,最遲三個月行吧?”
秦局聽我的語氣又要鬼火冒,立即說出了三個月的期限。
三個月就三個月吧,我也隻能妥協了。
秦局打完電話的第三天,東西就送過來了。
我們園區這邊隻留下了一些小型槍炮,大型的東西都送到陳冰那邊安置。
這下可把陳冰沒得冒泡泡了,她說她都要發財了。
雖然秦局送來的,都是老式淘汰的東西,但是架不住多啊!
陳冰說話底氣都足了幾分,她又要搞裝甲車連隊,飛機連隊,還要搞個炮兵營。
我說她沒出息,真正的好東西都沒給呢,有啥好激動的?
你現在搞個飛機連隊,人家還以為你組建了一個,專門給田地噴灑農藥的農用飛機連隊呢!
陳冰反而說我太天真,就我說的那兩樣東西,雖然秦局口頭上答應了,但不可能兌現。
那些都是高端武器,哪是那麽好弄來緬北的。
她勸我還是別做夢了!
我也懶得跟陳冰爭論,等三個月以後,要是秦局不把軍用飛機和坦克給我弄來,我就鬧得他不得安寧。
我也豁出去了,為了飛機和坦克,撒潑打滾我也不怕丟臉了。
這次秦局送給我們的裝備,都是老徐親自送過來的。
老徐到底是什麽人,我們已經心照不宣了。
時光匆匆,轉眼間幾個月就過去了。
我們在園區裏,安心發展,恢複元氣。
讓我們感到挫敗的是,緬北的園區越來越多了。
好像我們的打壓與對抗,反而成了園區野蠻生長的催化劑。
園區數量變多,偷渡到緬北的豬仔,也出現了倍增的趨勢。
緬北不惜聘請明星給自己站台代言,讓更多的國人,對緬北產生了無限的美好幻想。
信息大隊帶迴來的消息是,妙瓦底那邊的園區,並沒有因為兩個最大園區被滅而收斂,反而又有幾個大規模的園區開張營業了。
三個月早就過去了,眼瞅著就要半年了,秦局答應的第二批裝備遲遲未到。我催了他不知道多少次,他隻會說有困難不好辦。
最可恨的是,秦局就要用高升了,把跟我們對接的事兒,交給了一個姓白的副局長負責。
要是在秦局調任前,還不能落實第二批裝備,那以後就更別想要了。
都說商人奸詐,怎麽官人也這麽奸詐?
秦局這事兒搞得我十分心煩,好在園區裏出現了添丁的喜事,多少能緩解我的鬱悶。
我們園區裏的一位兄弟的媳婦,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東順的媳婦阿一,也懷孕了。
周琦給阿一檢查過,說她懷的是雙胞胎。
在周琦的努力下,我們的衛生大隊,如今已經是有模有樣的衛生院了。
在園區的一角,我們專門按照周琦的要求,給她建了兩棟連體樓,一棟是門診,另一棟是住院部。
要不是我們低調不顯擺,我們的衛生院比小鎮上的那個衛生院,不知道高級多少個段位。
在醫療設備這方麵,我們從不心疼投入。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保證不生病。
尤其是我們本就是武裝組織,整天都是跟槍啊炮啊地打交道,受傷都是家常便飯。
周琦通過和本地衛生院聯係,得知本地有個有名的老大夫,技術不錯。她找到老大夫的住址,親自去把老大夫,請來我們園區的衛生院坐診。
我們本以為周琦要三顧茅廬,才能請動老大夫出山,沒想她到剛說出薪資待遇,老大夫就答應了。
還是鈔能力的力量不可小覷啊!
你別看周琦這個女人平時話不多,她的心裏的主意還真不少。她在門診部二樓,還開設了一個中醫館。
非得讓我在國內給她弄中藥材過來,反正也在跟薑斌做生意,順便也讓他把中藥材給我弄過來了。
因為我們園區的衛生院,比鎮上的衛生院更加幹淨正規,小鎮上的居民有個頭疼腦熱,大病小情都往我們園區這邊跑。
一開始,我們也沒攔著,都是鄉裏鄉親的,讓這個進來就得讓那個也進來,總不能厚此薄彼。
為此,我們還把衛生院升級了,掛上了正規醫院的牌子,心華醫院。
可是後來,我們發現了問題。
看病的人裏竟然有很多是濫竽充數的,他們都是來打探我們園區消息的。
這可不行,我一氣之下,把園區和醫院之間砌了一堵圍牆,留了一個隻能讓園區人進出的小門。在醫院的另個一方向,直接開了一個麵向外麵的大門。
這道對外的大門,還有那個對內的小門,每天都由東順安排的人把守。
進入大門的條件是,必須有小鎮上的藍本,證明是小鎮居民才放行。
進入小門的條件是,必須是我們園區的人,否則一律勸退。
要是不聽勸地執意要進入園區也行,放進來。反正劉冬他們業務大樓,永遠都缺豬仔。
我告訴周琦,凡是小鎮上的居民來看病,小病小情的都不用收費。都是街坊鄰居,能幫襯就幫襯一下。
為此,小鎮上的居民,都更加尊敬我們了。我們在小鎮上的威信,也越來越高了。
好多小鎮上的居民,都主動跑來我們園區找活路。女人想進紡織服裝廠上班,踩縫紉機做衣服。男人想進木材廠,做工人。還有一些小年輕,在廠裏待不住,都去找東順的小舅子,加入了我們信息大隊。
在當地居民眼裏,能進入我們園區工作,就跟國內考公上岸一樣,有了鐵飯碗。
誰家要是有人能進入我們園區工作,都是值得驕傲的事兒。
也正是因為小鎮上居民的廣而告之,我們的小鎮成了遠近聞名的平安鎮。
這兩個月,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人,都往我們小鎮上遷徙。他們也想在我們小鎮上,生活工作。
小鎮上的人口,出現直線增長的態勢。
大人多了,孩子也跟著多了。
眼下有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小鎮上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麽辦?
“小陸同誌,經過高層人員商議決定,以及xx機關的同意,已把你們正式列為體製內的編外人員。
你們對外的秘密稱唿為,海外安保大隊!”
“海外安保大隊?”
這個名字怎麽感覺像是,保安公司的保安呢?
我心裏有點不悅,怎麽感覺就跟二狗子似的。
但是這隻是我的個人情緒,我不能把這個情緒暴露出來,畢竟算是體製內的了,總比沒有強吧。
好在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自由的,想做什麽生意,搞什麽動作,隻要不侵犯國家利益,秦局都是隨我們的便。
一旦有特殊任務,我們必須堅決執行。
不管咋說,從今天開始,我們也算是有“名分”的人了。
秦局還告訴我,為了免除我的後顧之憂,在我姥姥居住的社區裏,他已經派人跟社區工作人員,還有所屬的派出所民警都打過招唿了。
他們會重點照顧我姥姥,這個獨居老人。
隻要有人照顧姥姥,我也算是放心了。雖然這裏麵還有其他的用意,我也不是不明白。
不就是想通過控製我姥姥,讓我不敢亂來嗎?
他們應該很清楚,我和陸振陽的關係不好,用陸振陽控製不了我,但是姥姥是我相依為命的親人,我不能不管。
人活在世,就不得不去麵對這些惡心事。
凡事都有兩麵性,一麵善,一麵惡。我們也隻能盡量,棄惡從善吧。
接下來秦局的話,讓我心裏稍微舒服點。
他給我們申請了五千萬的經費,還說是他就任期間,最高的經費了。
這一點我並不意外,我們這次死了那麽多的人,還解救出尖端人才。
單憑這個尖端人才,怎麽也值五千萬了吧?
這麽想來,五千萬也不多啊,我還覺得少了呢!
反正一下多了五千萬,樺姐和吉琳肯定會很高興。
秦局說,這隻是一部分,後麵還有,分批付。
這次的武器裝備,秦局也算是大方,第一批先給我們六架民用直升機,六輛老式步兵車。
不同口徑的榴彈炮沒少給,雙響炮,火箭筒,還有機槍、步槍的槍支也沒少給。
光是子彈炮彈,就拉來了兩大卡車。
猛地一聽,好像東西不少,可是仔細一想,不對啊!
我點名要的東西,一樣都沒有啊!
我又冒火了,對著秦局質問。
“秦局,你這是逗我玩呢?
六架民用直升機,也頂不了一架軍用直升機啊!
六輛步兵車,也沒有一輛坦克有威力啊!
你這是忽悠誰呢?”
明明是他自己保證有武裝直升機和坦克的,現在怎麽又變成了民用機和步兵車?
“小陸啊,你別急嘛!
你要的東西太敏感了,想要運輸過來,有點難辦。
就是民用機和步兵車,也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過來的。
這畢竟是過境運輸,而且是軍用設備,哪個國家都會查得很嚴。
這要是在國內,還不是幾天就能給你送去了。
最好的辦法,是動用關係在本地采購。
我想辦法給你們在緬甸采購,你有點耐心,等一等吧。
等下一個批次,肯定給你安排。”
“秦局,你給我們痛快話,下一個批次要等多久?”
“別激動,最遲三個月行吧?”
秦局聽我的語氣又要鬼火冒,立即說出了三個月的期限。
三個月就三個月吧,我也隻能妥協了。
秦局打完電話的第三天,東西就送過來了。
我們園區這邊隻留下了一些小型槍炮,大型的東西都送到陳冰那邊安置。
這下可把陳冰沒得冒泡泡了,她說她都要發財了。
雖然秦局送來的,都是老式淘汰的東西,但是架不住多啊!
陳冰說話底氣都足了幾分,她又要搞裝甲車連隊,飛機連隊,還要搞個炮兵營。
我說她沒出息,真正的好東西都沒給呢,有啥好激動的?
你現在搞個飛機連隊,人家還以為你組建了一個,專門給田地噴灑農藥的農用飛機連隊呢!
陳冰反而說我太天真,就我說的那兩樣東西,雖然秦局口頭上答應了,但不可能兌現。
那些都是高端武器,哪是那麽好弄來緬北的。
她勸我還是別做夢了!
我也懶得跟陳冰爭論,等三個月以後,要是秦局不把軍用飛機和坦克給我弄來,我就鬧得他不得安寧。
我也豁出去了,為了飛機和坦克,撒潑打滾我也不怕丟臉了。
這次秦局送給我們的裝備,都是老徐親自送過來的。
老徐到底是什麽人,我們已經心照不宣了。
時光匆匆,轉眼間幾個月就過去了。
我們在園區裏,安心發展,恢複元氣。
讓我們感到挫敗的是,緬北的園區越來越多了。
好像我們的打壓與對抗,反而成了園區野蠻生長的催化劑。
園區數量變多,偷渡到緬北的豬仔,也出現了倍增的趨勢。
緬北不惜聘請明星給自己站台代言,讓更多的國人,對緬北產生了無限的美好幻想。
信息大隊帶迴來的消息是,妙瓦底那邊的園區,並沒有因為兩個最大園區被滅而收斂,反而又有幾個大規模的園區開張營業了。
三個月早就過去了,眼瞅著就要半年了,秦局答應的第二批裝備遲遲未到。我催了他不知道多少次,他隻會說有困難不好辦。
最可恨的是,秦局就要用高升了,把跟我們對接的事兒,交給了一個姓白的副局長負責。
要是在秦局調任前,還不能落實第二批裝備,那以後就更別想要了。
都說商人奸詐,怎麽官人也這麽奸詐?
秦局這事兒搞得我十分心煩,好在園區裏出現了添丁的喜事,多少能緩解我的鬱悶。
我們園區裏的一位兄弟的媳婦,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東順的媳婦阿一,也懷孕了。
周琦給阿一檢查過,說她懷的是雙胞胎。
在周琦的努力下,我們的衛生大隊,如今已經是有模有樣的衛生院了。
在園區的一角,我們專門按照周琦的要求,給她建了兩棟連體樓,一棟是門診,另一棟是住院部。
要不是我們低調不顯擺,我們的衛生院比小鎮上的那個衛生院,不知道高級多少個段位。
在醫療設備這方麵,我們從不心疼投入。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保證不生病。
尤其是我們本就是武裝組織,整天都是跟槍啊炮啊地打交道,受傷都是家常便飯。
周琦通過和本地衛生院聯係,得知本地有個有名的老大夫,技術不錯。她找到老大夫的住址,親自去把老大夫,請來我們園區的衛生院坐診。
我們本以為周琦要三顧茅廬,才能請動老大夫出山,沒想她到剛說出薪資待遇,老大夫就答應了。
還是鈔能力的力量不可小覷啊!
你別看周琦這個女人平時話不多,她的心裏的主意還真不少。她在門診部二樓,還開設了一個中醫館。
非得讓我在國內給她弄中藥材過來,反正也在跟薑斌做生意,順便也讓他把中藥材給我弄過來了。
因為我們園區的衛生院,比鎮上的衛生院更加幹淨正規,小鎮上的居民有個頭疼腦熱,大病小情都往我們園區這邊跑。
一開始,我們也沒攔著,都是鄉裏鄉親的,讓這個進來就得讓那個也進來,總不能厚此薄彼。
為此,我們還把衛生院升級了,掛上了正規醫院的牌子,心華醫院。
可是後來,我們發現了問題。
看病的人裏竟然有很多是濫竽充數的,他們都是來打探我們園區消息的。
這可不行,我一氣之下,把園區和醫院之間砌了一堵圍牆,留了一個隻能讓園區人進出的小門。在醫院的另個一方向,直接開了一個麵向外麵的大門。
這道對外的大門,還有那個對內的小門,每天都由東順安排的人把守。
進入大門的條件是,必須有小鎮上的藍本,證明是小鎮居民才放行。
進入小門的條件是,必須是我們園區的人,否則一律勸退。
要是不聽勸地執意要進入園區也行,放進來。反正劉冬他們業務大樓,永遠都缺豬仔。
我告訴周琦,凡是小鎮上的居民來看病,小病小情的都不用收費。都是街坊鄰居,能幫襯就幫襯一下。
為此,小鎮上的居民,都更加尊敬我們了。我們在小鎮上的威信,也越來越高了。
好多小鎮上的居民,都主動跑來我們園區找活路。女人想進紡織服裝廠上班,踩縫紉機做衣服。男人想進木材廠,做工人。還有一些小年輕,在廠裏待不住,都去找東順的小舅子,加入了我們信息大隊。
在當地居民眼裏,能進入我們園區工作,就跟國內考公上岸一樣,有了鐵飯碗。
誰家要是有人能進入我們園區工作,都是值得驕傲的事兒。
也正是因為小鎮上居民的廣而告之,我們的小鎮成了遠近聞名的平安鎮。
這兩個月,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人,都往我們小鎮上遷徙。他們也想在我們小鎮上,生活工作。
小鎮上的人口,出現直線增長的態勢。
大人多了,孩子也跟著多了。
眼下有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小鎮上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