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皇宮,金殿巍峨,莊嚴肅穆。晨光灑在殿外的白玉階上,折射出刺目的光芒,似在預示著今日朝會的不同尋常。
朝會上,氣氛凝重。大臣們麵色凝重,正商議著始皇帝的皇陵這一浩大工程。
那皇陵的建造,需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一磚一瓦皆浸透著百姓的血汗,錢財於它而言,不過是個難以估量的天文數字。
與此同時,長城的督造工程也在緊張進行,秦直道後續仍要不斷投入,每一項事務都像沉重的巨石,壓在大秦的根基之上。
而新皇宮的建造也已經拉開帷幕,在這百廢待興卻又資源緊張的時刻,無疑是雪上加霜。
丞相李斯站了出來,他目光沉穩,聲音低沉有力:“陛下,當下局勢,除了皇帝的陵寢關乎皇家威嚴,不可中斷,其他事項,臣以為可暫緩,待我大秦國力稍盛,再行推進不遲。” 右丞相馮去疾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讚同。
胡亥坐在監國之位上,他一身華服,麵容卻略顯稚嫩輕浮。
聽聞李斯之言,他輕咳一聲,朗聲道:“諸位大臣,其他諸事,朕本無意見。隻是這新皇宮,乃是為太後的修身養老所準備。朕如今才監國,若連這點孝心都無法盡到,又如何以孝心治天下?”
他挺直了腰杆,眼神中帶著一絲倔強與不容置疑。
一時間,大殿內陷入短暫的寂靜。皇子贏高站了出來,他身姿挺拔,氣質溫文爾雅,語氣平和卻堅定:“新朝初立,百業待興,當一切從簡為宜。奢華的宮殿建造,隻會加重百姓的負擔,於大秦的長遠發展無益。”
胡亥一聽,頓時臉色一沉,嗬斥道:“贏高,你莫不是在故意頂撞朕?朕念你是皇子,暫不與你計較,但除了太子扶蘇,這朝堂之上,誰的麵子朕都不會給!”
贏高性格寬厚,見胡亥動怒,便不再言語,隻是默默退迴班列。
然而,澤宗卻突然跳了出來。他雙眼圓睜,神色激動,大聲道:“陛下,太後此前不過是一賤奴,全憑太子殿下推舉才得以登上皇貴妃之位。能有居所已是萬幸,何德何能耗費巨資修建新宮?”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胡亥瞬間怒火中燒,臉漲得通紅,像一隻被激怒的猛獸。他“啪”地拍案而起,怒視著澤宗:“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如此詆毀太後!”
贏高見勢不妙,想要勸解,卻被胡亥一並遷怒:“贏高,你與他是否串通一氣?” 贏高忙道:“陛下,臣絕無此意,臣心中唯有太子殿下,隻望大秦能繁榮昌盛。”
趙高在一旁尖著嗓子喊道:“贏高,你這是以下犯上,其心可誅!”
胡亥此時已失去理智,他猛地一揮衣袖,將案上的竹簡掃落在地,而後拂袖而去,隻留下滿朝大臣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隔天,陽光熾熱地烘烤著皇宮的琉璃瓦,眾皇子心懷憤懣,闖進皇宮。他們個個神色焦急,要求麵見胡亥討個說法。胡亥在趙高的授意下,躲在偏殿之中,不敢露麵。
趙高眯著眼睛,眼神中透著陰狠,對胡亥低聲說道:“陛下,此風斷不可長。今日贏高等人敢如此冒犯陛下,若不加以遏製,日後必生大亂,大秦將國將不國。不如先下手為強,以儆效尤。”
胡亥坐在榻上,眉頭緊皺,內心糾結不已。他深知此事處理不好,必將引發朝局動蕩,但又對如何應對感到迷茫與惶恐。
胡亥咬了咬牙,內心的天平逐漸傾向了趙高的建議。
他深知自己的皇位得來並非全然名正言順,對那些可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人和事,都有著本能的恐懼。“
先生所言極是,隻是……該如何下手才好?”胡亥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目光中滿是求助。
趙高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卻很快掩飾住。“陛下,可先羅織罪名,就說贏高與澤宗意圖謀反,擾亂朝綱。老臣已暗中收集了一些他們平日裏的言行,雖無實據,但稍加潤色,也足以令群臣信服。”
胡亥聽後,猶豫片刻,還是點了點頭。“也隻能如此了,但願此事能盡快平息。”
與此同時,贏高與澤宗等人深知胡亥不會善罷甘休,他們聚集在一處秘密府邸,商討對策。贏高神色凝重,“此次觸怒陛下,皆是我等魯莽所致。但事已至此,唯有想辦法自保,絕不能坐以待斃。”
澤宗冷哼一聲,“怕他作甚!若不是扶蘇殿下遠在邊疆,他胡亥豈敢如此囂張。我們當聯絡朝中正義之士,揭露胡亥與趙高的陰謀,還大秦一個清明。”
眾人紛紛點頭,然而他們也清楚,如今的局勢對他們極為不利。胡亥掌控著朝政大權,趙高又在一旁煽風點火,想要扭轉乾坤,難如登天。
在趙高的謀劃下,朝廷上下開始彌漫起一股緊張的氣息。對贏高和澤宗的調查迅速展開,各種“罪證”被源源不斷地呈送到胡亥麵前。
贏高看著日益嚴峻的形勢,心中一橫,決定冒險進宮麵見胡亥。他不顧眾人的勸阻,身著素衣,不帶任何兵器,隻身前往皇宮。
皇宮的守衛森嚴,刀槍林立。贏高一路走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他眼神堅定,步伐沉穩。見到胡亥時,胡亥正坐在大殿之上,周圍是趙高及一眾侍衛。
“贏高,你還敢來見朕?”胡亥的聲音帶著一絲驚訝與憤怒。
贏高恭敬地跪下,“陛下,臣冤枉。臣對陛下絕無謀反之心,昨日所言所行,皆為大秦社稷著想。陛下若因一時之氣而錯殺忠臣,恐失天下民心。”
胡亥冷笑一聲,“你口口聲聲說為大秦,卻公然違抗朕意,這難道就是忠臣所為?”
贏高正要辯解,趙高在一旁嗬斥道:“贏高,你休要巧言令色。你的罪行昭然若揭,還妄圖蒙騙陛下。”
贏高怒視趙高,“趙高,你禍國殃民,蒙蔽陛下。你以為你的陰謀能得逞多久?”
胡亥見兩人爭執不下,心中更加煩亂。他一時難以決斷,畢竟贏高是自己的兄弟,若真的將其定罪,恐遭天下人詬病。但趙高的話也讓他心生恐懼,害怕贏高真的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就在此時,傳來急報,有了扶蘇消息。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彈,讓原本緊張的局勢更加複雜莫測。
胡亥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不知道扶蘇迴來後會如何看待此事,又會對自己的地位產生怎樣的影響。
而贏高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他知道,扶蘇一向公正嚴明,且在朝中威望極高,或許隻有扶蘇能夠化解這場危機,拯救大秦於水火之中。
胡亥在大殿上如坐針氈,他的眼神中交織著恐懼與嫉妒。“扶蘇……他萬一迴來?”胡亥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趙高察覺到胡亥的不安,趕忙上前低聲說道:“陛下莫慌,老臣以為,應先將贏高囚禁起來,以免他與扶蘇殿下暗中勾結。至於澤宗,可即刻下獄,嚴刑拷打,定能讓他供出更多同謀。”
胡亥心煩意亂地點點頭,“就依先生所言,速去辦吧。”
贏高被侍衛們押解著走向大牢,他昂首挺胸,心中毫無懼意。“我相信扶蘇大哥迴來一定會查明真相,還我清白。”他暗暗想著。
鹹陽皇宮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
趙高站在朝堂之上,他那尖瘦的臉上帶著一絲陰鷙的冷笑,雙眼閃爍著毒蛇般的寒光。“眾皇子與公主目無君上,以下犯上,其罪當誅!來人啊,將他們全部抓捕入獄!”他的聲音尖銳刺耳,如同夜梟啼鳴,在金碧輝煌卻又透著陰森的大殿內迴蕩。
此令一出,朝廷上下震動,大臣們麵麵相覷,驚愕不已。
李斯眉頭緊皺,他邁著沉穩的步伐上前,目光凝重地望著胡亥,“陛下,此事關乎重大,眾皇子公主皆為皇室血脈,不可輕舉妄動啊。一旦處置失當,定會使國家根基動搖,民心離散,還望陛下三思。”
他的語氣誠懇而急切,試圖喚醒被怒火與恐懼衝昏頭腦的胡亥。
然而,馮去疾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好似即將噴發的火山。
“趙高,你這奸佞小人!分明是你在蠱惑陛下,意圖排除異己,你安的什麽心?”他怒目圓睜,手指顫抖地指著趙高,那眼神仿佛要將趙高生吞活剝。
趙高卻不為所動,臉上的冷笑愈發濃烈,他一揮手,“哼,馮去疾,你竟敢當堂辱罵本官,簡直是目無王法。庭尉何在?把馮去疾和蒙毅一並給我抓捕入獄,讓他們好好反省反省!”
庭尉帶著一群侍衛匆匆上前,他們的盔甲在大殿內的燭光下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
馮去疾掙紮著,他的身軀雖然被侍衛們擒住,但仍破口大罵:“趙高,你這禍國殃民的賊子,大秦的江山遲早會毀在你手裏!”
蒙毅則一臉沉靜,他隻是靜靜地看著趙高,眼神中帶著深深的鄙夷,“趙高,你以為你能隻手遮天,今日之舉,定會遭到報應。”
胡亥坐在龍椅上,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與不安,但在趙高那看似堅定的目光注視下,又很快將頭轉向一旁,默認了趙高的所作所為。
大殿內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隻剩下馮去疾和蒙毅被拖走時那沉重的腳步聲,聲聲敲打著忠臣良將們的心。
金碧輝煌的天朝大殿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
趙高臉上掛著那一貫讓人捉摸不透的陰鷙笑容,一揮手,侍從們便抬上了一個精致的籠子。
那籠子裏,一隻梅花鹿正瑟縮著,它那靈動的眼睛裏滿是驚恐與不安,身上的梅花斑點在大殿璀璨的光輝下卻顯得有些黯淡。
趙高拖著長腔,聲音尖銳得如同夜梟啼鳴:“眾愛卿,且看這籠中之物,此乃何物啊?若能答對,吾皇定有重賞。”
說罷,他那雙眼珠子滴溜溜地轉,掃視著眾人,眼神裏透著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威脅。
馮去疾和蒙毅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憂慮與無奈。馮去疾眉頭緊皺,拳頭在袖中緊握,心中暗忖:“這趙高又要耍什麽陰謀詭計,如此明目張膽,實在是欺人太甚。”蒙毅則麵色冷峻,猶如雕像一般佇立,可那微微顫抖的衣角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原來,太子此前已有交待,一旦朝中出現這等指鹿為馬的荒唐事,切不可莽撞,要速速帶著家人趕往長安縣尋求庇護。馮去疾輕咳一聲,打破了沉默,低聲對蒙毅說:“蒙兄,看來今日之事難以善了,太子之言,不可不聽。”蒙毅微微點頭,沉聲道:“馮兄所言極是,隻是這朝堂竟被奸佞把控到如此地步,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說罷,兩人皆在心中默默盤算著如何才能全身而退,逃離這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
就在此時,朝堂之上一片死寂,眾人皆不敢輕易開口。趙高見無人應答,臉上的笑意愈發濃烈,卻透著絲絲寒意,猶如一條暗處吐信的毒蛇。
“怎麽?諸位大人莫非皆是肉眼凡胎,連這等常見之物都辨認不出?”趙高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聲聲入耳,似重錘般敲打著眾人的心。
馮去疾心中雖怒,卻強壓怒火,上前一步,恭敬地作揖道:“趙大人,此乃梅花鹿,乃世間常見之獸,大人為何有此一問?”他的語氣盡量平穩,但仍難掩其中的一絲顫抖,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趙高聽聞,突然發出一陣狂笑,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中顯得格外刺耳:“馮大人,您怕是老眼昏花了吧!此乃馬,絕非鹿也!”他眼神兇狠地盯著馮去疾,仿佛要將其生吞活剝。
蒙毅見狀,挺身而出,大聲說道:“趙大人,莫要顛倒黑白,此鹿有角有斑,怎會是馬?大人此舉,莫不是故意擾亂朝堂,欺君罔上!”蒙毅雙目圓睜,身姿挺拔,正氣凜然,話語如利刃般刺向趙高。
趙高臉色一沉,冷哼道:“蒙將軍,您這是在質疑我?陛下聖明,自會明察。陛下,您看這是何物?”趙高轉身麵向龍椅之上的皇帝,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皇帝坐在龍椅上,麵色略顯蒼白,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與無奈,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朕……朕看這像是馬。”皇帝的聲音微弱,卻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朝堂上下頓時一片嘩然。
馮去疾和蒙毅聽聞皇帝之言,心中大驚,他們深知這朝堂已被趙高的黑暗勢力所籠罩,再留於此,恐有性命之憂。兩人互遞一個眼色,趁著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悄然退出朝堂,匆匆向著宮外奔去。
他們深知,此刻的長安縣是他們唯一的希望,那裏或許有一線生機,能讓他們躲過趙高的迫害,等待撥雲見日之時。而朝堂之上,趙高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一場更大的陰謀似乎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馮去疾與蒙毅快馬加鞭,一路揚塵,直奔長安縣。馬蹄聲如驟雨般敲打著地麵,似也在為這顛倒黑白的朝局而憤懣。
二人抵達長安縣後,尋得一處隱蔽居所,暫作安頓。蒙毅緊握著拳頭,在屋內來迴踱步,咬牙切齒道:“趙高這賊子,竟敢如此肆意妄為,蒙蔽聖聽,我等絕不能坐視不管!”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怒火,仿佛能將這黑暗燒盡。
馮去疾坐在一旁,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蒙兄,莫要衝動。如今趙高在朝中權勢滔天,黨羽眾多,我們需從長計議。長安縣雖可暫避風頭,但也絕非長久之計。”他的麵容冷峻,目光中透著堅毅與睿智。
就在此時,一位神秘的老者悄然來訪。老者身著一襲黑袍,麵容清瘦,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看穿世間一切虛妄。他見到馮去疾與蒙毅,微微拱手道:“二位大人,老夫早聞你們遭遇,特來相助。”
馮去疾起身相迎,疑惑道:“敢問老先生是何方神聖?為何要助我等?”老者微微一笑,道:“老夫久居山林,然心係天下蒼生。趙高亂政,天下將亂,老夫不忍見百姓受苦,故來與二位共商大計。”
蒙毅急切地問道:“老先生有何良策?但說無妨。”老者緩緩踱步,輕聲說道:“當下,需先聯絡朝中尚有正義感的大臣,暗中積聚力量。同時,收集趙高罪行證據,以待時機,呈於皇上,讓皇上看清趙高真麵目。”
馮去疾與蒙毅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希望。馮去疾點頭道:“老先生此計甚妙。我等這就著手去辦,定要將趙高繩之以法,還朝堂清明,保天下太平。”
於是,在這長安縣的小小角落裏,一場針對趙高的秘密謀劃悄然展開。他們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雖前路艱難,但心中的信念卻如明燈般照亮著前行的道路,時刻準備著衝破這黑暗的籠罩,迎接曙光的到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馮去疾、蒙毅與神秘老者四處奔走,秘密聯絡朝中忠義之士。他們借著夜色掩護,派出心腹之人,將寫滿密信的竹簡悄悄送往各地。每一封密信都承載著對正義的堅守和對趙高的討伐決心。
在長安縣,他們也沒閑著,一方麵訓練招募來的勇士,這些勇士來自民間,個個對趙高的惡行義憤填膺,他們在城郊的山穀中,日夜操練,喊殺聲震天動地,仿佛在向趙高宣告正義的力量正在凝聚;另一方麵,積極收集趙高的罪證,派專人深入市井,探尋那些被趙高迫害之人的冤屈,將一個個血與淚的故事記錄成冊。
而朝堂之上,趙高越發地張狂,他以為馮去疾和蒙毅的離去會讓他再無阻礙,開始大肆排除異己,稍有不順從他的大臣,便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投入大牢。整個朝廷被一片恐怖的陰霾所籠罩,大臣們人人自危,朝堂議事時也隻是唯唯諾諾,不敢有絲毫違逆。
然而,趙高不知道的是,他的一舉一動都被馮去疾等人暗中監視著。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收集的罪證越來越多,反抗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
在李斯那雕梁畫棟卻又透著幾分凝重壓抑的府邸之中,燭光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蕩不安。李由滿臉焦急,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疾步走到李斯麵前,聲音帶著幾分顫抖與急切:“父親,如今趙高在朝堂之上肆意妄為,指鹿為馬,顛倒黑白,這京城已非久留之地。舉家前往長安縣尋求庇護,實乃當務之急啊!”
李斯身著華麗的丞相官服,身姿依舊挺拔,可麵容卻略顯憔悴與疲憊。他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著一股堅定與執著,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由兒,我乃大秦左丞相,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此身已許國,怎能因奸佞當道便怯懦逃離,置身世外?我當留在此處,與那趙高周旋,守護大秦的根基。”
李由望著父親那視死如歸的神情,眼眶不禁泛紅。他深知父親的脾性,一旦決定,九頭牛也拉不迴。無奈之下,他隻得重重地歎了口氣,轉身開始指揮家人收拾行囊。他的動作略顯遲緩,每拿起一件物品,都忍不住迴頭望向李斯,眼神裏滿是擔憂與不舍。
李斯靜靜地站在原地,看著兒子忙碌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雖不懼趙高的陰謀詭計,但對家人的安危也並非全然不掛心。隻是在他心中,丞相的職責與使命如同巍峨高山,不可撼動。此刻,府邸內一片慌亂嘈雜,仆人們匆忙地搬運著物品,腳步聲、唿喊聲交織在一起。而李斯卻仿若置身事外,他的思緒飄向了朝堂,思索著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為大秦尋得一線生機,哪怕要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
朝會上,氣氛凝重。大臣們麵色凝重,正商議著始皇帝的皇陵這一浩大工程。
那皇陵的建造,需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一磚一瓦皆浸透著百姓的血汗,錢財於它而言,不過是個難以估量的天文數字。
與此同時,長城的督造工程也在緊張進行,秦直道後續仍要不斷投入,每一項事務都像沉重的巨石,壓在大秦的根基之上。
而新皇宮的建造也已經拉開帷幕,在這百廢待興卻又資源緊張的時刻,無疑是雪上加霜。
丞相李斯站了出來,他目光沉穩,聲音低沉有力:“陛下,當下局勢,除了皇帝的陵寢關乎皇家威嚴,不可中斷,其他事項,臣以為可暫緩,待我大秦國力稍盛,再行推進不遲。” 右丞相馮去疾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讚同。
胡亥坐在監國之位上,他一身華服,麵容卻略顯稚嫩輕浮。
聽聞李斯之言,他輕咳一聲,朗聲道:“諸位大臣,其他諸事,朕本無意見。隻是這新皇宮,乃是為太後的修身養老所準備。朕如今才監國,若連這點孝心都無法盡到,又如何以孝心治天下?”
他挺直了腰杆,眼神中帶著一絲倔強與不容置疑。
一時間,大殿內陷入短暫的寂靜。皇子贏高站了出來,他身姿挺拔,氣質溫文爾雅,語氣平和卻堅定:“新朝初立,百業待興,當一切從簡為宜。奢華的宮殿建造,隻會加重百姓的負擔,於大秦的長遠發展無益。”
胡亥一聽,頓時臉色一沉,嗬斥道:“贏高,你莫不是在故意頂撞朕?朕念你是皇子,暫不與你計較,但除了太子扶蘇,這朝堂之上,誰的麵子朕都不會給!”
贏高性格寬厚,見胡亥動怒,便不再言語,隻是默默退迴班列。
然而,澤宗卻突然跳了出來。他雙眼圓睜,神色激動,大聲道:“陛下,太後此前不過是一賤奴,全憑太子殿下推舉才得以登上皇貴妃之位。能有居所已是萬幸,何德何能耗費巨資修建新宮?”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胡亥瞬間怒火中燒,臉漲得通紅,像一隻被激怒的猛獸。他“啪”地拍案而起,怒視著澤宗:“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如此詆毀太後!”
贏高見勢不妙,想要勸解,卻被胡亥一並遷怒:“贏高,你與他是否串通一氣?” 贏高忙道:“陛下,臣絕無此意,臣心中唯有太子殿下,隻望大秦能繁榮昌盛。”
趙高在一旁尖著嗓子喊道:“贏高,你這是以下犯上,其心可誅!”
胡亥此時已失去理智,他猛地一揮衣袖,將案上的竹簡掃落在地,而後拂袖而去,隻留下滿朝大臣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隔天,陽光熾熱地烘烤著皇宮的琉璃瓦,眾皇子心懷憤懣,闖進皇宮。他們個個神色焦急,要求麵見胡亥討個說法。胡亥在趙高的授意下,躲在偏殿之中,不敢露麵。
趙高眯著眼睛,眼神中透著陰狠,對胡亥低聲說道:“陛下,此風斷不可長。今日贏高等人敢如此冒犯陛下,若不加以遏製,日後必生大亂,大秦將國將不國。不如先下手為強,以儆效尤。”
胡亥坐在榻上,眉頭緊皺,內心糾結不已。他深知此事處理不好,必將引發朝局動蕩,但又對如何應對感到迷茫與惶恐。
胡亥咬了咬牙,內心的天平逐漸傾向了趙高的建議。
他深知自己的皇位得來並非全然名正言順,對那些可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人和事,都有著本能的恐懼。“
先生所言極是,隻是……該如何下手才好?”胡亥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目光中滿是求助。
趙高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卻很快掩飾住。“陛下,可先羅織罪名,就說贏高與澤宗意圖謀反,擾亂朝綱。老臣已暗中收集了一些他們平日裏的言行,雖無實據,但稍加潤色,也足以令群臣信服。”
胡亥聽後,猶豫片刻,還是點了點頭。“也隻能如此了,但願此事能盡快平息。”
與此同時,贏高與澤宗等人深知胡亥不會善罷甘休,他們聚集在一處秘密府邸,商討對策。贏高神色凝重,“此次觸怒陛下,皆是我等魯莽所致。但事已至此,唯有想辦法自保,絕不能坐以待斃。”
澤宗冷哼一聲,“怕他作甚!若不是扶蘇殿下遠在邊疆,他胡亥豈敢如此囂張。我們當聯絡朝中正義之士,揭露胡亥與趙高的陰謀,還大秦一個清明。”
眾人紛紛點頭,然而他們也清楚,如今的局勢對他們極為不利。胡亥掌控著朝政大權,趙高又在一旁煽風點火,想要扭轉乾坤,難如登天。
在趙高的謀劃下,朝廷上下開始彌漫起一股緊張的氣息。對贏高和澤宗的調查迅速展開,各種“罪證”被源源不斷地呈送到胡亥麵前。
贏高看著日益嚴峻的形勢,心中一橫,決定冒險進宮麵見胡亥。他不顧眾人的勸阻,身著素衣,不帶任何兵器,隻身前往皇宮。
皇宮的守衛森嚴,刀槍林立。贏高一路走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他眼神堅定,步伐沉穩。見到胡亥時,胡亥正坐在大殿之上,周圍是趙高及一眾侍衛。
“贏高,你還敢來見朕?”胡亥的聲音帶著一絲驚訝與憤怒。
贏高恭敬地跪下,“陛下,臣冤枉。臣對陛下絕無謀反之心,昨日所言所行,皆為大秦社稷著想。陛下若因一時之氣而錯殺忠臣,恐失天下民心。”
胡亥冷笑一聲,“你口口聲聲說為大秦,卻公然違抗朕意,這難道就是忠臣所為?”
贏高正要辯解,趙高在一旁嗬斥道:“贏高,你休要巧言令色。你的罪行昭然若揭,還妄圖蒙騙陛下。”
贏高怒視趙高,“趙高,你禍國殃民,蒙蔽陛下。你以為你的陰謀能得逞多久?”
胡亥見兩人爭執不下,心中更加煩亂。他一時難以決斷,畢竟贏高是自己的兄弟,若真的將其定罪,恐遭天下人詬病。但趙高的話也讓他心生恐懼,害怕贏高真的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就在此時,傳來急報,有了扶蘇消息。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彈,讓原本緊張的局勢更加複雜莫測。
胡亥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不知道扶蘇迴來後會如何看待此事,又會對自己的地位產生怎樣的影響。
而贏高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他知道,扶蘇一向公正嚴明,且在朝中威望極高,或許隻有扶蘇能夠化解這場危機,拯救大秦於水火之中。
胡亥在大殿上如坐針氈,他的眼神中交織著恐懼與嫉妒。“扶蘇……他萬一迴來?”胡亥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趙高察覺到胡亥的不安,趕忙上前低聲說道:“陛下莫慌,老臣以為,應先將贏高囚禁起來,以免他與扶蘇殿下暗中勾結。至於澤宗,可即刻下獄,嚴刑拷打,定能讓他供出更多同謀。”
胡亥心煩意亂地點點頭,“就依先生所言,速去辦吧。”
贏高被侍衛們押解著走向大牢,他昂首挺胸,心中毫無懼意。“我相信扶蘇大哥迴來一定會查明真相,還我清白。”他暗暗想著。
鹹陽皇宮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
趙高站在朝堂之上,他那尖瘦的臉上帶著一絲陰鷙的冷笑,雙眼閃爍著毒蛇般的寒光。“眾皇子與公主目無君上,以下犯上,其罪當誅!來人啊,將他們全部抓捕入獄!”他的聲音尖銳刺耳,如同夜梟啼鳴,在金碧輝煌卻又透著陰森的大殿內迴蕩。
此令一出,朝廷上下震動,大臣們麵麵相覷,驚愕不已。
李斯眉頭緊皺,他邁著沉穩的步伐上前,目光凝重地望著胡亥,“陛下,此事關乎重大,眾皇子公主皆為皇室血脈,不可輕舉妄動啊。一旦處置失當,定會使國家根基動搖,民心離散,還望陛下三思。”
他的語氣誠懇而急切,試圖喚醒被怒火與恐懼衝昏頭腦的胡亥。
然而,馮去疾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好似即將噴發的火山。
“趙高,你這奸佞小人!分明是你在蠱惑陛下,意圖排除異己,你安的什麽心?”他怒目圓睜,手指顫抖地指著趙高,那眼神仿佛要將趙高生吞活剝。
趙高卻不為所動,臉上的冷笑愈發濃烈,他一揮手,“哼,馮去疾,你竟敢當堂辱罵本官,簡直是目無王法。庭尉何在?把馮去疾和蒙毅一並給我抓捕入獄,讓他們好好反省反省!”
庭尉帶著一群侍衛匆匆上前,他們的盔甲在大殿內的燭光下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
馮去疾掙紮著,他的身軀雖然被侍衛們擒住,但仍破口大罵:“趙高,你這禍國殃民的賊子,大秦的江山遲早會毀在你手裏!”
蒙毅則一臉沉靜,他隻是靜靜地看著趙高,眼神中帶著深深的鄙夷,“趙高,你以為你能隻手遮天,今日之舉,定會遭到報應。”
胡亥坐在龍椅上,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與不安,但在趙高那看似堅定的目光注視下,又很快將頭轉向一旁,默認了趙高的所作所為。
大殿內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隻剩下馮去疾和蒙毅被拖走時那沉重的腳步聲,聲聲敲打著忠臣良將們的心。
金碧輝煌的天朝大殿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
趙高臉上掛著那一貫讓人捉摸不透的陰鷙笑容,一揮手,侍從們便抬上了一個精致的籠子。
那籠子裏,一隻梅花鹿正瑟縮著,它那靈動的眼睛裏滿是驚恐與不安,身上的梅花斑點在大殿璀璨的光輝下卻顯得有些黯淡。
趙高拖著長腔,聲音尖銳得如同夜梟啼鳴:“眾愛卿,且看這籠中之物,此乃何物啊?若能答對,吾皇定有重賞。”
說罷,他那雙眼珠子滴溜溜地轉,掃視著眾人,眼神裏透著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威脅。
馮去疾和蒙毅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憂慮與無奈。馮去疾眉頭緊皺,拳頭在袖中緊握,心中暗忖:“這趙高又要耍什麽陰謀詭計,如此明目張膽,實在是欺人太甚。”蒙毅則麵色冷峻,猶如雕像一般佇立,可那微微顫抖的衣角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原來,太子此前已有交待,一旦朝中出現這等指鹿為馬的荒唐事,切不可莽撞,要速速帶著家人趕往長安縣尋求庇護。馮去疾輕咳一聲,打破了沉默,低聲對蒙毅說:“蒙兄,看來今日之事難以善了,太子之言,不可不聽。”蒙毅微微點頭,沉聲道:“馮兄所言極是,隻是這朝堂竟被奸佞把控到如此地步,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說罷,兩人皆在心中默默盤算著如何才能全身而退,逃離這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
就在此時,朝堂之上一片死寂,眾人皆不敢輕易開口。趙高見無人應答,臉上的笑意愈發濃烈,卻透著絲絲寒意,猶如一條暗處吐信的毒蛇。
“怎麽?諸位大人莫非皆是肉眼凡胎,連這等常見之物都辨認不出?”趙高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聲聲入耳,似重錘般敲打著眾人的心。
馮去疾心中雖怒,卻強壓怒火,上前一步,恭敬地作揖道:“趙大人,此乃梅花鹿,乃世間常見之獸,大人為何有此一問?”他的語氣盡量平穩,但仍難掩其中的一絲顫抖,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趙高聽聞,突然發出一陣狂笑,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中顯得格外刺耳:“馮大人,您怕是老眼昏花了吧!此乃馬,絕非鹿也!”他眼神兇狠地盯著馮去疾,仿佛要將其生吞活剝。
蒙毅見狀,挺身而出,大聲說道:“趙大人,莫要顛倒黑白,此鹿有角有斑,怎會是馬?大人此舉,莫不是故意擾亂朝堂,欺君罔上!”蒙毅雙目圓睜,身姿挺拔,正氣凜然,話語如利刃般刺向趙高。
趙高臉色一沉,冷哼道:“蒙將軍,您這是在質疑我?陛下聖明,自會明察。陛下,您看這是何物?”趙高轉身麵向龍椅之上的皇帝,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皇帝坐在龍椅上,麵色略顯蒼白,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與無奈,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朕……朕看這像是馬。”皇帝的聲音微弱,卻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朝堂上下頓時一片嘩然。
馮去疾和蒙毅聽聞皇帝之言,心中大驚,他們深知這朝堂已被趙高的黑暗勢力所籠罩,再留於此,恐有性命之憂。兩人互遞一個眼色,趁著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悄然退出朝堂,匆匆向著宮外奔去。
他們深知,此刻的長安縣是他們唯一的希望,那裏或許有一線生機,能讓他們躲過趙高的迫害,等待撥雲見日之時。而朝堂之上,趙高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一場更大的陰謀似乎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馮去疾與蒙毅快馬加鞭,一路揚塵,直奔長安縣。馬蹄聲如驟雨般敲打著地麵,似也在為這顛倒黑白的朝局而憤懣。
二人抵達長安縣後,尋得一處隱蔽居所,暫作安頓。蒙毅緊握著拳頭,在屋內來迴踱步,咬牙切齒道:“趙高這賊子,竟敢如此肆意妄為,蒙蔽聖聽,我等絕不能坐視不管!”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怒火,仿佛能將這黑暗燒盡。
馮去疾坐在一旁,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蒙兄,莫要衝動。如今趙高在朝中權勢滔天,黨羽眾多,我們需從長計議。長安縣雖可暫避風頭,但也絕非長久之計。”他的麵容冷峻,目光中透著堅毅與睿智。
就在此時,一位神秘的老者悄然來訪。老者身著一襲黑袍,麵容清瘦,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看穿世間一切虛妄。他見到馮去疾與蒙毅,微微拱手道:“二位大人,老夫早聞你們遭遇,特來相助。”
馮去疾起身相迎,疑惑道:“敢問老先生是何方神聖?為何要助我等?”老者微微一笑,道:“老夫久居山林,然心係天下蒼生。趙高亂政,天下將亂,老夫不忍見百姓受苦,故來與二位共商大計。”
蒙毅急切地問道:“老先生有何良策?但說無妨。”老者緩緩踱步,輕聲說道:“當下,需先聯絡朝中尚有正義感的大臣,暗中積聚力量。同時,收集趙高罪行證據,以待時機,呈於皇上,讓皇上看清趙高真麵目。”
馮去疾與蒙毅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希望。馮去疾點頭道:“老先生此計甚妙。我等這就著手去辦,定要將趙高繩之以法,還朝堂清明,保天下太平。”
於是,在這長安縣的小小角落裏,一場針對趙高的秘密謀劃悄然展開。他們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雖前路艱難,但心中的信念卻如明燈般照亮著前行的道路,時刻準備著衝破這黑暗的籠罩,迎接曙光的到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馮去疾、蒙毅與神秘老者四處奔走,秘密聯絡朝中忠義之士。他們借著夜色掩護,派出心腹之人,將寫滿密信的竹簡悄悄送往各地。每一封密信都承載著對正義的堅守和對趙高的討伐決心。
在長安縣,他們也沒閑著,一方麵訓練招募來的勇士,這些勇士來自民間,個個對趙高的惡行義憤填膺,他們在城郊的山穀中,日夜操練,喊殺聲震天動地,仿佛在向趙高宣告正義的力量正在凝聚;另一方麵,積極收集趙高的罪證,派專人深入市井,探尋那些被趙高迫害之人的冤屈,將一個個血與淚的故事記錄成冊。
而朝堂之上,趙高越發地張狂,他以為馮去疾和蒙毅的離去會讓他再無阻礙,開始大肆排除異己,稍有不順從他的大臣,便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投入大牢。整個朝廷被一片恐怖的陰霾所籠罩,大臣們人人自危,朝堂議事時也隻是唯唯諾諾,不敢有絲毫違逆。
然而,趙高不知道的是,他的一舉一動都被馮去疾等人暗中監視著。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收集的罪證越來越多,反抗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
在李斯那雕梁畫棟卻又透著幾分凝重壓抑的府邸之中,燭光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蕩不安。李由滿臉焦急,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疾步走到李斯麵前,聲音帶著幾分顫抖與急切:“父親,如今趙高在朝堂之上肆意妄為,指鹿為馬,顛倒黑白,這京城已非久留之地。舉家前往長安縣尋求庇護,實乃當務之急啊!”
李斯身著華麗的丞相官服,身姿依舊挺拔,可麵容卻略顯憔悴與疲憊。他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著一股堅定與執著,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由兒,我乃大秦左丞相,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此身已許國,怎能因奸佞當道便怯懦逃離,置身世外?我當留在此處,與那趙高周旋,守護大秦的根基。”
李由望著父親那視死如歸的神情,眼眶不禁泛紅。他深知父親的脾性,一旦決定,九頭牛也拉不迴。無奈之下,他隻得重重地歎了口氣,轉身開始指揮家人收拾行囊。他的動作略顯遲緩,每拿起一件物品,都忍不住迴頭望向李斯,眼神裏滿是擔憂與不舍。
李斯靜靜地站在原地,看著兒子忙碌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雖不懼趙高的陰謀詭計,但對家人的安危也並非全然不掛心。隻是在他心中,丞相的職責與使命如同巍峨高山,不可撼動。此刻,府邸內一片慌亂嘈雜,仆人們匆忙地搬運著物品,腳步聲、唿喊聲交織在一起。而李斯卻仿若置身事外,他的思緒飄向了朝堂,思索著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為大秦尋得一線生機,哪怕要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