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術法,也會提升功法的熟練度麽?葉霖陷入了沉思。

    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原理。

    說白了,術法想要運行出去,就需要靈力。

    也就相當於汽油對於車子的作用。

    但是靈力在經脈中是按照一定路線進行運行的。

    春風細雨術作為水雲宗基礎雜役功夫,在運行的時候,自然會按照一部分的元水決的路線運行。

    而作為元水決,顧名思義,自然是一門水係功法。

    十分適合在潮濕的環境中運行。

    這些都是功法修煉的小技巧,也是之前這大半年時間之中,張蘭青為葉霖解惑的。

    自然的,當運行春風細雨術的時候,元水決的熟練度也會提高。

    弄清楚了原理,葉霖精神一振。

    如果這樣的話……

    看樣子在獲得外門弟子的身份之後,需要搬到小溪旁或者找一處水汽充足的地方進行修行了。

    葉霖心中有了打算。

    不出意外,元水決的熟練度提升到了96。

    靈力消耗完畢之後,葉霖繼續修煉起元水決來。

    【……元水決熟練度+1】

    【……元水決熟練度+1】

    第二個周天運行完,葉霖隻感覺經脈開始刺痛,這才停了下來。

    元水決(初成二重98100)

    自己的經脈實在是太脆弱了。

    葉霖有些頭疼。

    雜役弟子並不是真正的弟子。

    說白了,就是奴仆而已。

    隻是作為修真者,有一個比較體麵的稱唿而已。

    但實際上,這樣的弟子自然是不可能學會什麽具體的知識的。

    實際上,如果不是張蘭青嘴饞,為人又不錯,葉霖是絕對不可能隻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就修煉到靈元三重,元水決也不可能即將進階。

    畢竟作為雜役弟子,往往任務繁重,平日裏忙著工作都來不及,自然別想著什麽修煉。

    實際上,能夠在成為雜役弟子之後,修煉到靈元三重並不難。

    但難得是將元水決修煉到三重。

    除非找到一名好的“主人”,否則隻能慢慢熬。

    然而問題是,這個時間可就長了。

    任何門派顯然不可能養閑人。

    試問一個人忙了一整天的工作之後,眼看著就隻有兩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就又要開工了,你能願意趁著這一點時間去修煉麽?

    而且要知道元水決的修煉,一個周天搬運起來是十分費力的。

    靈元二重的時候,一炷香一個周天,都算是快的了。

    甚至有些資質差一些的,恐怕要半個時辰!

    到了靈元三重,這個速度會加快一倍。

    但就算是如此,因為身體經脈的緣故,一天也不可能搬運超過六個周天。

    因為靈力在經脈裏運行的時候,會造成損耗。

    這也是為什麽明明葉霖修煉元水決之後,靈力是滿了,可經脈卻有些刺痛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他的經脈太脆弱了。

    而修煉經脈顯然不是低級修真者能夠做到的。

    隻有到達靈元四重之後,才可以用靈力不斷洗練經脈,強化、提升之後,才能夠逐漸加強運行周天數。

    修行,本來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夠成長的。

    正打算去提水澆地,葉霖的腳步卻微微一頓。

    他好像有什麽地方忘記了一樣。

    左右看了看,卻始終沒有發現什麽。

    拿起水桶,葉霖去打水了。

    雖然許多日子已經不再打水了,不過因為修煉伏牛拳這門煉體拳法的緣故,他的體力有了長足的進展。

    以前提著二十斤左右的水迴來,需要一炷香的時間。

    如今提著一百斤左右的水迴來,卻隻需要一盞茶的時間。

    不但速度更快,每次拎的也更多了。

    這顯然是大半年以來經過鍛煉的功勞。

    莫名的,葉霖的腦海裏浮現出了前世《少林寺》裏麵的畫麵。

    嗬嗬直樂。

    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

    說起來,還真的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嘖嘖。

    提著水,葉霖開始了澆地。

    沉浸在工作之中的葉霖並沒有發現,就在很遠的地方,有人正在觀察著他的舉動。

    “什麽啊!一個奴才連個地都澆不完?還要提水過來親自澆?”一個身材瘦瘦高高的麵相普通的男人,不屑地說道:“剛哥你也太小心了,不就是一個奴才嘛?”

    “瘦猴,別小看他,能夠被張蘭青看中的奴才,必然不會是普通人。”剛哥,也就是絡腮胡一臉奇怪地看著忙碌中的葉霖,嘴上隨口迴道。

    “那不是跟乞丐中的皇帝一個意思麽?”瘦猴不滿地說道。

    “什麽意思?”剛哥奇怪地看了對方一眼。

    “那還是乞丐啊。”

    “哈,有趣,有趣。”剛哥笑哈哈地說道:“你小子最近在外麵過得挺滋潤啊。”

    “嘿嘿,那也不能跟剛哥您比啊,您現在可是整個別院外門前十五的大高手,我可不如您。”瘦猴笑嗬嗬地拍著馬屁。

    “行了,你看著他,時間到了叫我一聲,我還有事,先走一步。”看到葉霖忙著種地,剛哥也沒在意,擺了擺手,轉身走了。

    瘦猴等到剛哥走後,臉色一下子就拉了下來。

    輕蔑地唾了一口口水,瘦猴不屑地說道:“什麽東西!要不是之前的十位弟子升入內門,你能排進前二十?呸!”

    雖然口中罵罵咧咧的,不過瘦猴並不敢離開。

    幹脆坐在地上,開始打坐起來。

    葉霖自然不知道這些,他在澆完了地之後,轉身去喂了雞、鴨、豬。

    時間就到了晚上。

    簡單的用過晚餐之後,葉霖這才提著張蘭青留下的百鍛劍來到了那顆飽受摧殘的小樹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站定,手中的劍立了起來。

    不過葉霖並沒有立刻使用,而是開始迴憶起張蘭青當初使用的第二式。

    也就是劍二。

    劍一的熟練度已經突破了小成。

    意味著葉霖已經徹底掌握了這門武技的使用訣竅。

    剩餘的,就隻是不斷修煉,提高熟練度和威力了。

    再繼續修煉下去,意義不大。

    趁著如今時間沒過去多久,葉霖打算將劍二掌握了。

    然而拿起百煉劍之後,葉霖卻有些茫然了。

    記憶力就算再好,一天一夜的時間過去,記憶也已經消退了大半。

    此時此刻,葉霖甚至有一種記不清了的感覺。

    第二招是什麽來著?

    前世葉霖隻是一個撲街寫手,自然不可能了解什麽叫做基本劍招。

    自然的,也不可能用過劍。

    今生雖然有了大半年的時間進行熟悉,但兵器也是首次觸碰。

    自然不可能有多熟悉。

    撓了撓頭,葉霖無奈了。

    算了算了,學會一招也挺好的。

    葉霖幹脆就拿起了百煉劍繼續開始修煉劍一。

    然而讓葉霖有些無奈地事情出現了。

    此時的劍一,已經是小成程度了。

    然而當他動用全身的力氣進行刺擊的時候,熟練度竟然不漲了!

    這是怎麽迴事?

    葉霖不信邪的又用了幾次,一直嚐試到了第十次,才終於增加了一點熟練度。

    葉霖的臉色,當時就變了。

    十次增加一點熟練度?

    那豈不是說,一千點熟練度,要刺一萬劍?

    這還是一重。

    二重是兩千,三重是三千。

    也就是前後需要六萬劍才能升級?

    這可不是一劍刺一劍那種隨便的胡來。

    劍一的精髓是將全身的氣力全都凝聚在劍尖上。

    換句話說,這一劍用出去,就要用十成的力氣!

    而一個人十成的力氣用出去,能刺幾劍?

    恐怕一次最多也就刺個兩三劍,體力就會耗光。

    就算是靈米可以補充體力,可是為了防止出現肌肉酸痛等問題,一個時辰裏麵,最多也就刺九劍。

    換句話說,六萬劍要刺……

    556天?

    一年半的時間?

    而且這還是滿打滿算,每天什麽也不做的情況下。

    然而現實卻是,每天最多也就能練五個時辰撐死了。

    也就是1334天?

    三年半?

    葉霖瞬間無語了。

    這也太誇張了。

    心中一歎,葉霖收劍而立,一時之間,反倒是有些心灰意冷起來。

    劍一的進度太過渺茫,葉霖繼續練下去,恐怕短時間之內收效不大。

    既然如此……

    那就繼續修煉伏牛拳吧。

    反正馬上要圓滿了。

    也不知道圓滿程度的伏牛拳,會不會發生什麽變化。

    葉霖帶著好奇,開始修煉伏牛拳。

    作為鍛體拳法,伏牛拳其實消耗的力氣並不少。

    全部打完一遍,基本上也是需要全部的體力。

    而相對於劍一,伏牛拳的熟練度漲的就很快了。

    雖然是兩三次才能夠漲一點熟練度,但因為本身就距離圓滿不遠的緣故,葉霖還是很快就將其修煉到了瓶頸。

    伏牛拳(大成9991000)

    達到了瓶頸之後,伏牛拳再打已經不再增加任何的熟練度,葉霖也就選擇了放棄。

    輕輕一歎,補充好體力之後,葉霖拿起百煉劍,開始了繼續練習劍一。

    一夜很快過去。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張蘭青離去之後的第三天清晨。

    剛哥找到了正在打坐的瘦猴。

    “怎麽樣了?”

    “他一直在練武。”瘦猴如實迴答。

    “練武?”剛哥奇怪地問道:“他一個奴才,練什麽?”

    “伏牛拳,不過現在又開始了練劍。”瘦猴如實迴答。

    “練劍?”剛哥將目光移了過去。

    伏牛拳那種垃圾沒有什麽可在意的,但是練劍……

    “噗……嗤!哈哈!這是在臨陣磨槍嗎?”剛哥看到葉霖的動作,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

    瘦猴聳了聳肩,也有些無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熟練度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動豆魚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動豆魚叉並收藏我有一個熟練度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