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日記中,曉芸繼續寫到:
“我有時,真的很羨慕我身邊的同學,她們多幸福啊!她們父母為子女營造了多麽優越的環境!
我羨慕她們無憂無慮,輕鬆快樂的樣子,羨慕她們隻需好好學習,充分享受美妙的大學時光……
可我,卻不行。
除了緊張的學習,我必須去外出做家教,打工掙錢!
我有時累了,甚至都在想,假如把我賣了,可以把五十萬元一下子還清,那麽,索性就把我賣了吧!”……
心酸之意,溢於日記的字裏行間。最後一句話,雖然是一種自嘲,從中卻讀到了曉芸麵對巨大債務陰影的無奈和悲哀……讀著讀著,李力仿佛見到一位瘦削、單薄的曉芸,正坐在電腦前流淚……
無論是誰,遇到這種難解的問題,或者說是難以逾越的障礙,都會頭發豎起,痛苦抓狂!
曉芸的日記,是發自心底的沉重歎息:
“我本不是一個喜歡錢的人……
我向往簡單,簡樸的生活。作為從小吃過苦的人,我對生活品質也沒有什麽要求。我隻希望,我能順利讀完大學,在大學期間,努力幫爸爸媽媽掙錢還債……
可是,我現在終於發現,錢,真不是那麽好掙的。那五十萬巨款,需要我教多少個學生,花費多小時才能掙出來啊!
當貧窮成為災難,道德便成為一種奢侈……
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如果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證,整天被人追債訓斥,那麽,還有什麽尊嚴可言?
這幾天,當我拖著疲倦的身體迴到宿舍時,我感覺好累好累……
我很羨慕我的同學們,他們有個好爸爸,可以幫他們遮風擋雨,可以幫他們把生活安排的好好的。可我的爸爸媽媽,為什麽這麽軟弱和無能呢!
天哪!我怎麽會如此苛刻地責怪我的父母?
我還是人嗎?
媽媽為了生下我,連死都不怕。如果沒有她,我也不可能來到這個世界。對此,我還有什麽好埋怨的……
曉芸,你要堅強起來!”……
這天的日記中,黏貼著一張曉芸靠在宿舍上下床沿的照片。
照片上的她,眼神憂鬱,表情凝重。有些像自拍照……
讀到這,李力心裏也是沉甸甸的。曉雲在日記中提出了一個沉重的問題:
當貧窮成為災難時,道德便成為一種奢侈……
這句話,使李力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天,在家裏和小尤針鋒相對的一次爭論。
當時,小尤無意在網上瀏覽到的一個熱帖——《關於“貧窮,究竟是不是一種災難”》的討論。
其中,一位女孩公然在網上宣稱:《寧做二奶不嫁窮人》……數日來,這個帖子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點擊率近百萬……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女孩發出的“唿喊”,竟然得到了相當多人的共鳴,有不少人甚至表示支持。
就此,當時小尤和李力展開了熱議。
“你看,雖然國家和社會對扶助貧困生,采取了很多措施,從小學到大學,各種獎學金、助學金政策,確實也扶助和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但不可否認的是,‘貧困’,讓很多孩子不斷麵對生活中難以逾越的‘壁壘’,給他們精神和心理上,造成各種負麵效應。”小尤說。
“我有時,真的很羨慕我身邊的同學,她們多幸福啊!她們父母為子女營造了多麽優越的環境!
我羨慕她們無憂無慮,輕鬆快樂的樣子,羨慕她們隻需好好學習,充分享受美妙的大學時光……
可我,卻不行。
除了緊張的學習,我必須去外出做家教,打工掙錢!
我有時累了,甚至都在想,假如把我賣了,可以把五十萬元一下子還清,那麽,索性就把我賣了吧!”……
心酸之意,溢於日記的字裏行間。最後一句話,雖然是一種自嘲,從中卻讀到了曉芸麵對巨大債務陰影的無奈和悲哀……讀著讀著,李力仿佛見到一位瘦削、單薄的曉芸,正坐在電腦前流淚……
無論是誰,遇到這種難解的問題,或者說是難以逾越的障礙,都會頭發豎起,痛苦抓狂!
曉芸的日記,是發自心底的沉重歎息:
“我本不是一個喜歡錢的人……
我向往簡單,簡樸的生活。作為從小吃過苦的人,我對生活品質也沒有什麽要求。我隻希望,我能順利讀完大學,在大學期間,努力幫爸爸媽媽掙錢還債……
可是,我現在終於發現,錢,真不是那麽好掙的。那五十萬巨款,需要我教多少個學生,花費多小時才能掙出來啊!
當貧窮成為災難,道德便成為一種奢侈……
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如果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證,整天被人追債訓斥,那麽,還有什麽尊嚴可言?
這幾天,當我拖著疲倦的身體迴到宿舍時,我感覺好累好累……
我很羨慕我的同學們,他們有個好爸爸,可以幫他們遮風擋雨,可以幫他們把生活安排的好好的。可我的爸爸媽媽,為什麽這麽軟弱和無能呢!
天哪!我怎麽會如此苛刻地責怪我的父母?
我還是人嗎?
媽媽為了生下我,連死都不怕。如果沒有她,我也不可能來到這個世界。對此,我還有什麽好埋怨的……
曉芸,你要堅強起來!”……
這天的日記中,黏貼著一張曉芸靠在宿舍上下床沿的照片。
照片上的她,眼神憂鬱,表情凝重。有些像自拍照……
讀到這,李力心裏也是沉甸甸的。曉雲在日記中提出了一個沉重的問題:
當貧窮成為災難時,道德便成為一種奢侈……
這句話,使李力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天,在家裏和小尤針鋒相對的一次爭論。
當時,小尤無意在網上瀏覽到的一個熱帖——《關於“貧窮,究竟是不是一種災難”》的討論。
其中,一位女孩公然在網上宣稱:《寧做二奶不嫁窮人》……數日來,這個帖子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點擊率近百萬……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女孩發出的“唿喊”,竟然得到了相當多人的共鳴,有不少人甚至表示支持。
就此,當時小尤和李力展開了熱議。
“你看,雖然國家和社會對扶助貧困生,采取了很多措施,從小學到大學,各種獎學金、助學金政策,確實也扶助和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但不可否認的是,‘貧困’,讓很多孩子不斷麵對生活中難以逾越的‘壁壘’,給他們精神和心理上,造成各種負麵效應。”小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