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年輕人的模樣像極了她心裏久久沒放下的人兒。


    誰說村姑不懷春?


    十六七歲的青春是欲望熾烈的青春。


    眉毛,眼角,鼻梁,嘴巴,都很像一位故人,就跟一個模子裏翻出的那種像。


    真像啊。


    當年她出事時有十七歲,還雲英未嫁,雖是遠近鄉裏的一枝花但在她們那裏已經算是村裏老姑娘了,要被村中長舌婦說閑話的,能拖到十七歲自然有緣由的。


    也不知沈郎考中秀才沒。


    嗬嗬,也是啊。


    如今怕是連沈郎的孫孫都埋土了。


    大概他早忘記了吧。


    傘女凝望著遠處碧空懸而不動的白雲,一時看的癡了。


    那朵白雲忽而變成沈郎的笑臉,似乎在跟她說悄悄話,忽而散開又變成山溪巨石邊一對男女偷偷摸摸的甜蜜場景。


    愛情的甜比蜂蜜還甜。


    愛情的苦甚過黃連。


    誰說鬼物無情,誰言鬼物無淚。


    而歲月悠悠常常帶來一種恍惚感。


    這年頭百姓活得累,更不提山裏的村落,女孩早嫁,男孩早早成家,舉目遇到的大家都透出一副早早被生活壓抑的成熟。


    難得山村有幾家家境可以能養得起讀書的娃,更難得的是讀了書知曉了好多道理的男孩依舊與土裏土氣的山村姑娘兩情相悅。


    隻是世事無常啊。


    有珍惜的,留戀不舍的,遺憾於懷的,甚至怨恨的,但總歸在歲月漫漫中釋然的。


    傘女眼角滴落的鬼淚還未落地便化作一團團鬼煙消融在淡淡的林霧中。


    鬼淚出自傘女的本元,但傘女的本元並未隨著幾滴淚而減少,反而真身中的鬼骨又凝練化實了些許,半虛半實的雙臂在鬼霧縈繞中不斷潰散凝實。


    此間,傘女猶不知自身的道行蹭蹭地漲了一波。


    。。。


    明達公辭罷魏皇於皇宮的酒宴,步履安然,一隊使團影從,迴到弘文館歇息。


    兩國聯姻的大事算是十拿九穩了,具體細節就是下麵人該接洽的事兒了。


    婚期吉日,送婚使團如何定,兩國的習俗規製等等,就該下麵人頭疼數日咯。


    可憐明達公堂堂公族名宿一把年紀竟不顧舟船顛簸遠赴魏國京都為楚國一位皇子的婚姻大事操心。


    嗯,這位皇子的母親是明達公的大女兒。


    接下來的時間盡可以好好瀏覽下魏國平京的風華了。


    弘文館一處上房。


    “這幾日推辭下宴請,把在平京的幾家商號召集下,老夫同他們吃個飯。”


    明達公坐在橫案上,案桌上放滿了關於張牧之的諜報,俱是潛藏魏國多年的資深暗子或是與楚國交好的魏人努力的成果。


    “敬遵主公。”


    站在門口靜靜侍奉的親信應聲後,靜悄悄地後退離開。


    明達公在魚油燈的亮光下把情報看了一遍又一遍。


    在楚國號稱算無遺策的老狐狸明達公最信奉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


    運籌帷幄不光憑實力還有諜報。


    在魏都做大買賣的楚商基本都是楚國貴族出身要麽就是大族出身的旁支幹將,隻要來魏國經商就肩負著一項使命,替背後的主家收羅各種諜報,以便遠在幾萬裏之外的主家乾坤決斷。


    可以這麽講,麻子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性格倒是啥樣子。


    此刻橫案上堆著一堆由諸多善揣摩人性的楚國暗子各抒己見,將自己查到的關於張牧之的生平及秉性匯集成諜報以供明達公參閱。


    可以誇張地講,此間的明達公要比小書生還了解自己的性子。


    身手不凡疑似是劍道好手;府中豢養一頭異驢,疑似蛟種;與蘇左相的嫡孫蘇元交好;奇貨居的北原土特產大部分由北地某部落經手;奇貨居的掌櫃的是一位符師,疑似乃是樾山堂棄徒;任皇城衛驍勇都都衛一職後便與京中將門勳貴交惡,在皇城衛被孤立;安喜伯府遭難疑似背後有此人之功;京兆尹與此人相交莫逆,但樞密院上下與此人不遠不近,不知為何;黑冰台的幾位將軍與此人敬而遠之不知何故等等諸多猜測加推論。


    放下情報,摁了摁眼角的明達公心裏暗暗念叨著。


    是個不可多得的俊才,可惜不是我楚國人。


    明達公出身楚國名門公族,族中自然不缺才貌俱全的大家閨秀,若小書生是楚國人士的話,綁也要綁到自家府中作婿。


    與勳貴們不和,無非是搶了他們的錢袋子。


    與樞密院淡如水,無非是以為他是尚書台蘇相的班底,純屬立場問題,當然難免有個人情緒深藏。


    嫉賢妒能是人之天性,如此優秀的人才難免被上麵某些人打壓一番,被左右明裏暗裏詆毀中傷。


    明達公,一位大權在握的公族族長,楚國實權國公,當然對此等人性洞若觀火。


    那件文寶妥妥的。


    。。。


    要不說那宣瓏娘是個寵壞的刁蠻郡主呢,她隨著她母親進宮看望娘家老輩兒時竟敢提出讓一位年輕的大魏舉子作為一名護轎使跟著她去楚國。


    腦子秀逗了。


    朝中袞袞諸公怎麽會允許?


    尚書台樞密院等六部諸衙怎能應允?


    大魏治下二十多個郡,約一百三十餘州府,三十多個羈縻州,七百餘正縣,府衙縣衙治所無數,哪裏不缺人才?


    甚至大多地處偏遠郡州轄下的下縣中縣都是縣令一擔子挑,連個縣丞輔助都沒的,了不起請來一主簿幫忙打理縣事,若是文風不濟的文教荒漠的話,估計連一縣學政的擔子也得扛上肩。


    一人身兼數職,雖違背官場俗定但也是形勢所迫。


    不少縣治鄙遠的縣尊是累死在任上的,別看縣雖小但事兒真不少。


    有那能耐輕鬆玩轉一縣諸事的人才早升官了,何至於輾轉於諸多偏遠小縣中沒日沒夜地案牘勞形?


    比如魚鮮稻花香的江南幾多富裕郡州,幾乎個個皆是上縣嘉名,商貿繁榮,上到船運鹽酒,下到絲竹織錦,哪怕會種瓜果鮮花,普通老百姓但凡能動彈些可保衣食無憂。


    縣衙中的縣令,縣丞,縣尉,主簿,典史等縣衙一應土官流官一個不缺,配置得齊齊整整的。


    還因鄉鎮商貿發達,帶來的文風昌盛,諸多外置的鎮衙又是個縮小版的縣衙配置。


    至於臨近江南郡州的某些名為上縣實為中縣的縣衙也是跟風打腫臉充胖子,咬牙“跟風”搞起了鎮衙那一套瓜分權力,實為不智。


    大魏官府太缺人才了,尤其是窮地方的縣衙。


    可好多秀才舉人隻願風花雪月,嗯,遊山玩水,他不想當官啊。


    這可愁壞了郡府州府的官老爺們。


    誰不願往州府郡府甚至上京城裏擠擠?


    領略下京華的盛況,無定河畔的胭脂芳香,咳咳,瞅瞅那京城勝地的名姬紅顏有沒有自己懷裏這位恁般嬌嫩體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劍酒一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沙拍雲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沙拍雲崖並收藏玄幻:劍酒一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