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裝離開古城縣。
來時隻有薛捕頭知曉,綠城書院的尤山長老焦頭小啞巴等寥寥數人知曉。
離開時也隻有他們知曉。
此次京城之行,他準備東去北上至桂嶺再東去賀州穿越朔方郡安臨郡再南下直至平京所在的京畿之所上安府。
來到古城縣東便是隴西郡最密集的群山皚皚,見四周無人便禦劍飛空,躍澗穿峽往東北方飛去。
桂嶺南邊挨著雁州,桂嶺作為一山州幾乎無平原之地,有的僅僅是河流衝積而成的河灘小平原。
桂嶺地處西隴山脈北端,山高水險,百姓生存環境惡劣,每年上繳的賦稅還不夠貼補地方的。
地處魏國最北的朔北郡,其郡府治所設在雍州,雍州更是邊州,桂嶺作為雍州的大後方除了作為提供驍勇善戰的兵源地外還承擔著承運糧草的重任。
但桂嶺深山中十幾條能運貨的河流何止十八彎,生活在這片山林的山民都曉得,過路的官船最肥嫩了,一整船的糧食吃啊吃不完。
整座寨子搶上幾艘便是吃上幾年都吃不完。
桂嶺多山多金銀礦,基本上生活在山寨的山民都以采礦謀生,不論大小礦場,官辦還是私家的又或是偷采的。
於是乎,桂嶺一州之地存在一個百年來從未改變的怪象。
每年朔北郡府有春秋季兩次運糧時節,光航行在桂嶺一州之地的官船十中有五會被“各路豪傑”搶劫甚至搶掠一空。
那些行走在刀刃上的“強盜”心裏也有杆秤,不殺官兵不殺船夫,更不毀船。
而遊走於各礦場的巨商總以金銀高價收走“豪傑”手中多餘的糧食。
那些手眼通天的巨商再將收上來的“官糧”運到雍州低價賣與當地的同行,換得雍州商賈從關外帶來的緊俏貨,比如山參,鹿茸,寶石,皮貨,良木,產自北原的高頭駿馬,產自北原林海的珍奇異獸及寶藥山珍等。
而桂嶺各山寨每年還需向官府繳稅,必須是金銀,重稅,不接受銅錢,再者整個桂嶺流通的銅板也不多。
不然便會敕令其山寨定性為匪寨,各路良家民寨皆可斬之。
奔走於山川河流的山民向來性子桀驁難馴,在村寨子裏隻服長老寨主的命令,不服官府教化,於生活在十萬大山裏的諸多僚寨可有一拚。
每年雍州抽丁補充邊軍,那些精悍校尉們最喜桂嶺兵,悍不畏死,聽話不油滑。
。。。
麻子還是老樣子,一身刀客打扮,一柄長刀斜掛腰,黃皮酒葫蘆腰間掛,鹿皮長靴蹬腳上,禦劍穿梭於山林間。
那件來自火羅國王宮秘庫中的灰袍,被他在膳堂蹭吃一頓大餐後“典當”成狗子在書院的夥食費,隻不過這次的夥食費是尤山長索要的。
將幾封書信交予麻子後,眼光毒辣的他一眼就看出來麻子外披的灰袍不凡。
如今這件灰不起眼的袍子正被尤山長穿在身上每隔幾天去膳堂顯擺呢。
某人大言不慚地嘚瑟:“還是小麻子有孝心,知道老夫體弱畏寒,特送來法衣一件,冬暖夏涼啊嗨。”
山林密集,瘴霧彌漫。
麻子隻身踩劍穿林過澗,終於遇到人煙。
此行沒路引圖,純屬“瞎蒙”,總算遇到人了。
一座坐落在山穀的村寨隱藏在茂林當中,若不是冒起的炊煙,麻子險些就錯過了。
“老丈,此處是何地啊?”麻子早在幾裏地就落地向村寨的小路走來。
寨子還有大門呢,瞅著不像匪寨。十幾位頑劣少年正光屁股在寨子前的山溪中嬉戲打鬧呢,原木堆壘的高牆上連個值衛都沒有,不是匪寨。
麻子走近村寨,看到一位花白長須的長者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抽著嗆人的旱煙。
聽得有生人打攪,抽煙的老漢隻是側身瞥了他一眼不作聲,迴過頭繼續看著不遠處山溪裏娃兒們嬉耍打鬧。
“老人家?”麻子不放棄。
可他幾聲溫聲招唿換來的卻是抽煙老漢無盡的疏遠。
麻子不得不放棄。
突然醒悟。
得,估計老人家壓根兒都聽不懂他講的魏話。
他想進寨子討碗水喝的想法破滅。
哎,隻得出此下策咯。
麻子摸出幾枚銅板在手中顛玩。
銅板叮當響的悅耳聲引起抽煙老漢側身扭臉的注意。
麻子不斷顛玩手中的銅板再加手勢比劃口渴喝水的肢體語言。
明白了。
抽煙老漢重重地吸了口濃煙,和善地笑著接過麻子伸手遞來的銅板,細細摸索了幾下後揣進兜裏後才以一句鄉音濃重的土話引路迴寨子。
“走可,嫩伢子,迴寨裏喝水。”老漢起身前麵引路,麻子跟著。
村寨的大門是由成人合抱的粗木製成的原木門,沉重得很,由兩邊的繩索滑道控製開啟。
白天的村寨大門是常開的,門口連個站崗的都沒有。
花白老漢就這麽背手慢吞吞地在前麵走著,將陌生人領進了寨子。
許是常在山林中“謀食”的緣故,村寨裏的婦女老少膚色都很樸素,嗯沒有麻子白。
此刻的麻子為了緩和氣氛將頭上的鬥笠摘了下來,在村寨外麵還好,一進寨子便聞到熟悉的味道。
嗯,是雞屎味,還有牛糞兒羊屎球的芬芳。
寨子裏的人見陌生人進來皆停下手中的活兒直勾勾地盯著麻子一路,雖未跟著走但那火辣辣地目光直直送他到看不見才迴頭忙碌。
麻子雖是一介書生但還是經曆過些許場麵的,被這麽多婦女少女“侵略性”地盯視,令他錯以為自己是赤身進來的。
除了那些個想活吞了他的婦女少女外,令他詫異的是寨子裏的男丁很少,更準確地講,精壯的男丁很少,倒是有十幾個光屁股的小豆丁在村寨的四處散落的石磨上嬉戲,將青石打造的石滾子“打磨”地光溜。
小女娃兒們則在村寨引來的山泉池子裏戲水,旁邊的石台上皆是青灰色的衣物床褥,蒙著頭巾的村婦狠狠地將手中的棒槌拍打漿洗的衣物。
“羞澀”地少女們蹲身赤膊在打下手,或是傾倒汙水。
麻子正來迴“視察”村寨風物呢,依山而居,居高臨下,緩坡上皆是木屋,村寨的大門剛好在穀口,村寨的村婦少女雖沉默不語但都目光熱情。
幾隻老狗躺在牆頭曬著日頭倒是懶散得很,陌生人進寨子連起身看看都懶得動彈,更不提叫幾聲示警了。
“牙娃兒,好看不?”前麵引路默默不語的老漢突地停步迴頭冷不丁來了句。
“啊?您老會說魏話?”麻子“做賊心虛”般受驚了。
“廢話,老朽是魏國人,當然說魏話。”抽煙老漢狠狠朝地上吐了一口濃痰振振有詞道。
“老丈所言甚是。”麻子機智地應聲道,不與他抬杠。
“走這邊兒。”許是抽煙老漢在吐了那口老痰後心情順暢了,朗笑道。
來時隻有薛捕頭知曉,綠城書院的尤山長老焦頭小啞巴等寥寥數人知曉。
離開時也隻有他們知曉。
此次京城之行,他準備東去北上至桂嶺再東去賀州穿越朔方郡安臨郡再南下直至平京所在的京畿之所上安府。
來到古城縣東便是隴西郡最密集的群山皚皚,見四周無人便禦劍飛空,躍澗穿峽往東北方飛去。
桂嶺南邊挨著雁州,桂嶺作為一山州幾乎無平原之地,有的僅僅是河流衝積而成的河灘小平原。
桂嶺地處西隴山脈北端,山高水險,百姓生存環境惡劣,每年上繳的賦稅還不夠貼補地方的。
地處魏國最北的朔北郡,其郡府治所設在雍州,雍州更是邊州,桂嶺作為雍州的大後方除了作為提供驍勇善戰的兵源地外還承擔著承運糧草的重任。
但桂嶺深山中十幾條能運貨的河流何止十八彎,生活在這片山林的山民都曉得,過路的官船最肥嫩了,一整船的糧食吃啊吃不完。
整座寨子搶上幾艘便是吃上幾年都吃不完。
桂嶺多山多金銀礦,基本上生活在山寨的山民都以采礦謀生,不論大小礦場,官辦還是私家的又或是偷采的。
於是乎,桂嶺一州之地存在一個百年來從未改變的怪象。
每年朔北郡府有春秋季兩次運糧時節,光航行在桂嶺一州之地的官船十中有五會被“各路豪傑”搶劫甚至搶掠一空。
那些行走在刀刃上的“強盜”心裏也有杆秤,不殺官兵不殺船夫,更不毀船。
而遊走於各礦場的巨商總以金銀高價收走“豪傑”手中多餘的糧食。
那些手眼通天的巨商再將收上來的“官糧”運到雍州低價賣與當地的同行,換得雍州商賈從關外帶來的緊俏貨,比如山參,鹿茸,寶石,皮貨,良木,產自北原的高頭駿馬,產自北原林海的珍奇異獸及寶藥山珍等。
而桂嶺各山寨每年還需向官府繳稅,必須是金銀,重稅,不接受銅錢,再者整個桂嶺流通的銅板也不多。
不然便會敕令其山寨定性為匪寨,各路良家民寨皆可斬之。
奔走於山川河流的山民向來性子桀驁難馴,在村寨子裏隻服長老寨主的命令,不服官府教化,於生活在十萬大山裏的諸多僚寨可有一拚。
每年雍州抽丁補充邊軍,那些精悍校尉們最喜桂嶺兵,悍不畏死,聽話不油滑。
。。。
麻子還是老樣子,一身刀客打扮,一柄長刀斜掛腰,黃皮酒葫蘆腰間掛,鹿皮長靴蹬腳上,禦劍穿梭於山林間。
那件來自火羅國王宮秘庫中的灰袍,被他在膳堂蹭吃一頓大餐後“典當”成狗子在書院的夥食費,隻不過這次的夥食費是尤山長索要的。
將幾封書信交予麻子後,眼光毒辣的他一眼就看出來麻子外披的灰袍不凡。
如今這件灰不起眼的袍子正被尤山長穿在身上每隔幾天去膳堂顯擺呢。
某人大言不慚地嘚瑟:“還是小麻子有孝心,知道老夫體弱畏寒,特送來法衣一件,冬暖夏涼啊嗨。”
山林密集,瘴霧彌漫。
麻子隻身踩劍穿林過澗,終於遇到人煙。
此行沒路引圖,純屬“瞎蒙”,總算遇到人了。
一座坐落在山穀的村寨隱藏在茂林當中,若不是冒起的炊煙,麻子險些就錯過了。
“老丈,此處是何地啊?”麻子早在幾裏地就落地向村寨的小路走來。
寨子還有大門呢,瞅著不像匪寨。十幾位頑劣少年正光屁股在寨子前的山溪中嬉戲打鬧呢,原木堆壘的高牆上連個值衛都沒有,不是匪寨。
麻子走近村寨,看到一位花白長須的長者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抽著嗆人的旱煙。
聽得有生人打攪,抽煙的老漢隻是側身瞥了他一眼不作聲,迴過頭繼續看著不遠處山溪裏娃兒們嬉耍打鬧。
“老人家?”麻子不放棄。
可他幾聲溫聲招唿換來的卻是抽煙老漢無盡的疏遠。
麻子不得不放棄。
突然醒悟。
得,估計老人家壓根兒都聽不懂他講的魏話。
他想進寨子討碗水喝的想法破滅。
哎,隻得出此下策咯。
麻子摸出幾枚銅板在手中顛玩。
銅板叮當響的悅耳聲引起抽煙老漢側身扭臉的注意。
麻子不斷顛玩手中的銅板再加手勢比劃口渴喝水的肢體語言。
明白了。
抽煙老漢重重地吸了口濃煙,和善地笑著接過麻子伸手遞來的銅板,細細摸索了幾下後揣進兜裏後才以一句鄉音濃重的土話引路迴寨子。
“走可,嫩伢子,迴寨裏喝水。”老漢起身前麵引路,麻子跟著。
村寨的大門是由成人合抱的粗木製成的原木門,沉重得很,由兩邊的繩索滑道控製開啟。
白天的村寨大門是常開的,門口連個站崗的都沒有。
花白老漢就這麽背手慢吞吞地在前麵走著,將陌生人領進了寨子。
許是常在山林中“謀食”的緣故,村寨裏的婦女老少膚色都很樸素,嗯沒有麻子白。
此刻的麻子為了緩和氣氛將頭上的鬥笠摘了下來,在村寨外麵還好,一進寨子便聞到熟悉的味道。
嗯,是雞屎味,還有牛糞兒羊屎球的芬芳。
寨子裏的人見陌生人進來皆停下手中的活兒直勾勾地盯著麻子一路,雖未跟著走但那火辣辣地目光直直送他到看不見才迴頭忙碌。
麻子雖是一介書生但還是經曆過些許場麵的,被這麽多婦女少女“侵略性”地盯視,令他錯以為自己是赤身進來的。
除了那些個想活吞了他的婦女少女外,令他詫異的是寨子裏的男丁很少,更準確地講,精壯的男丁很少,倒是有十幾個光屁股的小豆丁在村寨的四處散落的石磨上嬉戲,將青石打造的石滾子“打磨”地光溜。
小女娃兒們則在村寨引來的山泉池子裏戲水,旁邊的石台上皆是青灰色的衣物床褥,蒙著頭巾的村婦狠狠地將手中的棒槌拍打漿洗的衣物。
“羞澀”地少女們蹲身赤膊在打下手,或是傾倒汙水。
麻子正來迴“視察”村寨風物呢,依山而居,居高臨下,緩坡上皆是木屋,村寨的大門剛好在穀口,村寨的村婦少女雖沉默不語但都目光熱情。
幾隻老狗躺在牆頭曬著日頭倒是懶散得很,陌生人進寨子連起身看看都懶得動彈,更不提叫幾聲示警了。
“牙娃兒,好看不?”前麵引路默默不語的老漢突地停步迴頭冷不丁來了句。
“啊?您老會說魏話?”麻子“做賊心虛”般受驚了。
“廢話,老朽是魏國人,當然說魏話。”抽煙老漢狠狠朝地上吐了一口濃痰振振有詞道。
“老丈所言甚是。”麻子機智地應聲道,不與他抬杠。
“走這邊兒。”許是抽煙老漢在吐了那口老痰後心情順暢了,朗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