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蕪湖,發財咯。勞煩幾位警戒,趁天光明亮定將皮子剝得幹淨利落。”三寶欣喜招唿道。
躺了一夜的狼屍凍得邦邦硬,但再硬能硬過剝皮老手兒們手中的剝皮小刀?
僵硬的狼屍反而更利於剝皮,不用費勁將其懸吊掛起,隻需一人束縛一端,另一端開了口子便可將整張皮子“脫下”。
哈哈,都是品相極佳的好皮子啊,沒個洞洞破損的。每隻狼甭管個頭大小,通通都是一擊致命,而且都傷在頭骨。
好幹淨利落的身手。
號稱銅頭的沙狼頭骨俱碎。
剝皮的老手俱是出門跑江湖多年的老鳥,即使心中驚訝萬分但手中小刀劃肉剝皮時穩當得很。
商隊裏小百號人馬幾乎人人受惠,即使幾人“無功”湊份子得一整張皮子也舍不得割成幾片分開。
如此品相上佳且完整的皮子拿迴魏境甚是搶手,大漠出產的沙狼皮子要比魏國出產的山狼皮子柔軟滑手得多。
再者,沙狼多土黃色灰黃色,鞣製好後的皮子在陽光下多偏向金色,更得那些商賈老爺的喜愛。
富貴女眷多喜貂皮狐皮,而那些大腹便便的商賈更喜一身的沙狼大氅。
三寶等人的剝皮手藝精湛,連狼頭狼尾都完整剝下來,不帶斷的那種。
此後迴魏途中無驚無險,隻是麻子的駱駝背上的貨物越來越少。
期間路過幾個小鎮或是小綠洲,麻子除了那所剩無幾且基本都被灌進腹中的果釀外,別提尋思運到邊關的鹽塊了,連那十幾張羊皮子都脫手個幹淨。
離魏境越近,魏國來的商販越多。
別看那些個支個破羊皮帳篷就開收皮貨的販子,他們大多背後是“背景深厚”的巨商。
自己拉到邊關還得收過關稅呢,賣與他們興許多賺點,當然也賺不肥那種。
這也是莫管事瞅著鐵哥兒那頭背了一座“大山”的駱駝千裏迢迢不卸貨的緣故。
他更看出來了,鐵哥兒對這販東賣西的商事不是那麽“精通”。
在快到入鎮西關時,麻子的駱駝隻剩馱人了,連最後一壇果釀也灌進黃皮酒葫蘆去了。
光禿禿的,沒貨背了。
羊皮子,鹽疙瘩,精巧的首飾小刀都在路經的鎮集上以合適的價格出手。
麻子細算下,毛利潤五十兩銀子。
一路上貼著麻子“不離不棄”的狗子此行算是撞大運了,一張沙狼皮子足夠他買三把刀了。
可惜這貨有孝心,沙狼皮子可是稀罕玩意兒,他要拿迴家給他爺爺做狼皮褥子。
可把莫管事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時就賞了他兩枚銀幣。
。。。
這是麻子第二次來到高牆聳立的鎮西關了。
隴西新政得到了魏國中樞平京幾位高瞻遠矚大佬的鼎力支持,鎮西關施行“寬進嚴出”的政策。
故而麻子牽著光禿禿的駱駝也能入關,甚至關稅也隻是象征性地交了十個銅板,理由是提前收的力畜糞便清理費。
如此寬鬆的入關政策,令鎮西關產生虹吸大漠諸族資產的宏大效應,如今的鎮西關關城儼然同北邊的鎮北關一樣已成商貿氣息濃重的商業邊城。
無數牛羊被趕往隴西各地牧場,由各家工坊出品的毛氈正在逐步替代羊皮狼皮在大漠諸多部族間的流通。
而所謂的毛氈的原材料僅僅需要羊毛牛毛,從大漠中輸送過來的羊皮牛皮卻被商人收集送至工坊製作成各類皮革再轉銷內地,尤其是各州縣用量大的府庫武備。
以毛換皮隻是隴西新政中“微不足道”的一項。
入關後,麻子便與商隊諸位辭別,最後還來到狗子跟前兒,將腰間牛尾刀解下摁在他手中。
突兀其來的喜悅充斥著狗子的腦子,激動得他連半句感激都緊張得磕巴。
麻子笑嗬嗬拍了拍他的肩旁便迴身牽著駱駝消失於大街人流當中。
麻子半路打聽來到馬市將駱駝出手,因品相佳緣故,拋去年齡大還能到手八十兩銀子,這是他沒料到的。
要知道他在火羅國的王城不夜城,花了不到三十枚銀幣入手的。
喲嗬,這販賣力畜也能翻幾番呢。
可迴想起這一路來的“艱辛”,他知這暴利的背後更有未知的風險。
此地諸事已了,先迴古城縣。
衛師自上次遭遇那長明王“戲耍”後與青城劍門的太上長老竹劍仙同遊極北之地未歸呢。
如今的綠城書院是尤山長一人“當家做主”,再有韓夫子出的那檔子事,更令山長對散落四處的皇族貴胄嗤之為蛀蟲。
素愛茶的文壇名宿如今獨愛酒,且胃口甚是刁,整日想盡辦法“偷”酒喝,偷的正是同院同僚,圈子裏戲稱酒徒的高陽高夫子。
於是綠城書院又多一景,善火法的高夫子將偷酒喝的尤山長燒得衣衫不整。
夜裏曾有在涼亭借月讀書的學子傳言,曾看到山長光屁股從高夫子的院裏逃離,是拔腿就跑,撒開腳丫子跑的那種逃離。
不巧,麻子在古城縣尋得老熟人薛捕頭將那萬管事置辦家業一事托付後便來到綠城書院拜訪山長,大早上的看到尤山長褲子都沒穿好越牆而過。
堂堂一山之長,綠城書院一屆院首,隴西文壇名宿,露著半個屁股爬牆?
真是有辱斯文!
“山長!”
麻子故意一聲厲喝,令忙於學事的幾位學子皆抬首瞅見半個屁股閃過牆。
嗯,挺白,白得晃眼那種。
尤山長聞聲羞憤難當,頭也不迴的奔迴自己的院子,閉門不見客。
誰來都不見的那種。
麻子追到院子門口了,試了試,山長真不見人。
他靜立片刻轉身迴膳堂,找老焦頭去。
。。。
綠城書院的膳堂還是老樣子,愛沒事飲幾杯的老焦頭依然如故,隻是院子裏多了隻神俊的狗子,踏浪。
作為老暗諜的焦老幹了半輩子“生孩子沒屁眼子”的黑活兒,在綠城書院這幾年算是活得明白咯,從膳堂的經費裏“克扣”些銀錢足以養活手下幾個“苦命人”。
自己吃飽喝足不提還能將衛師留在膳堂的狗子“喂”得壯實得很,又不缺那甩手掌櫃尤山長的靈虎口糧。
膳堂大執事,老焦頭可謂是“持家有道”。
膳堂後院,單窗的小屋裏,當年被麻子救迴的小啞巴如今一副小廚娘的打扮,正在後廚將一盤一盤令人胃口大開的小炒如蝴蝶戀花兒般上桌子呢。
“哎喲喂,我的小祖宗喂,簡單炒幾樣就成咯,可別把我的心頭肉都炒了給麻子吃?”老焦頭半眯著眼心疼自己積攢的食材,好多是山中珍味。
尤其是那幾支長得像雞腿兒的雞樅,難得很,味道鮮美,平日裏舍不得吃,放冰窖裏藏著。
麻子一來,小啞巴竟然把存貨都下鍋炒了。
躺了一夜的狼屍凍得邦邦硬,但再硬能硬過剝皮老手兒們手中的剝皮小刀?
僵硬的狼屍反而更利於剝皮,不用費勁將其懸吊掛起,隻需一人束縛一端,另一端開了口子便可將整張皮子“脫下”。
哈哈,都是品相極佳的好皮子啊,沒個洞洞破損的。每隻狼甭管個頭大小,通通都是一擊致命,而且都傷在頭骨。
好幹淨利落的身手。
號稱銅頭的沙狼頭骨俱碎。
剝皮的老手俱是出門跑江湖多年的老鳥,即使心中驚訝萬分但手中小刀劃肉剝皮時穩當得很。
商隊裏小百號人馬幾乎人人受惠,即使幾人“無功”湊份子得一整張皮子也舍不得割成幾片分開。
如此品相上佳且完整的皮子拿迴魏境甚是搶手,大漠出產的沙狼皮子要比魏國出產的山狼皮子柔軟滑手得多。
再者,沙狼多土黃色灰黃色,鞣製好後的皮子在陽光下多偏向金色,更得那些商賈老爺的喜愛。
富貴女眷多喜貂皮狐皮,而那些大腹便便的商賈更喜一身的沙狼大氅。
三寶等人的剝皮手藝精湛,連狼頭狼尾都完整剝下來,不帶斷的那種。
此後迴魏途中無驚無險,隻是麻子的駱駝背上的貨物越來越少。
期間路過幾個小鎮或是小綠洲,麻子除了那所剩無幾且基本都被灌進腹中的果釀外,別提尋思運到邊關的鹽塊了,連那十幾張羊皮子都脫手個幹淨。
離魏境越近,魏國來的商販越多。
別看那些個支個破羊皮帳篷就開收皮貨的販子,他們大多背後是“背景深厚”的巨商。
自己拉到邊關還得收過關稅呢,賣與他們興許多賺點,當然也賺不肥那種。
這也是莫管事瞅著鐵哥兒那頭背了一座“大山”的駱駝千裏迢迢不卸貨的緣故。
他更看出來了,鐵哥兒對這販東賣西的商事不是那麽“精通”。
在快到入鎮西關時,麻子的駱駝隻剩馱人了,連最後一壇果釀也灌進黃皮酒葫蘆去了。
光禿禿的,沒貨背了。
羊皮子,鹽疙瘩,精巧的首飾小刀都在路經的鎮集上以合適的價格出手。
麻子細算下,毛利潤五十兩銀子。
一路上貼著麻子“不離不棄”的狗子此行算是撞大運了,一張沙狼皮子足夠他買三把刀了。
可惜這貨有孝心,沙狼皮子可是稀罕玩意兒,他要拿迴家給他爺爺做狼皮褥子。
可把莫管事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時就賞了他兩枚銀幣。
。。。
這是麻子第二次來到高牆聳立的鎮西關了。
隴西新政得到了魏國中樞平京幾位高瞻遠矚大佬的鼎力支持,鎮西關施行“寬進嚴出”的政策。
故而麻子牽著光禿禿的駱駝也能入關,甚至關稅也隻是象征性地交了十個銅板,理由是提前收的力畜糞便清理費。
如此寬鬆的入關政策,令鎮西關產生虹吸大漠諸族資產的宏大效應,如今的鎮西關關城儼然同北邊的鎮北關一樣已成商貿氣息濃重的商業邊城。
無數牛羊被趕往隴西各地牧場,由各家工坊出品的毛氈正在逐步替代羊皮狼皮在大漠諸多部族間的流通。
而所謂的毛氈的原材料僅僅需要羊毛牛毛,從大漠中輸送過來的羊皮牛皮卻被商人收集送至工坊製作成各類皮革再轉銷內地,尤其是各州縣用量大的府庫武備。
以毛換皮隻是隴西新政中“微不足道”的一項。
入關後,麻子便與商隊諸位辭別,最後還來到狗子跟前兒,將腰間牛尾刀解下摁在他手中。
突兀其來的喜悅充斥著狗子的腦子,激動得他連半句感激都緊張得磕巴。
麻子笑嗬嗬拍了拍他的肩旁便迴身牽著駱駝消失於大街人流當中。
麻子半路打聽來到馬市將駱駝出手,因品相佳緣故,拋去年齡大還能到手八十兩銀子,這是他沒料到的。
要知道他在火羅國的王城不夜城,花了不到三十枚銀幣入手的。
喲嗬,這販賣力畜也能翻幾番呢。
可迴想起這一路來的“艱辛”,他知這暴利的背後更有未知的風險。
此地諸事已了,先迴古城縣。
衛師自上次遭遇那長明王“戲耍”後與青城劍門的太上長老竹劍仙同遊極北之地未歸呢。
如今的綠城書院是尤山長一人“當家做主”,再有韓夫子出的那檔子事,更令山長對散落四處的皇族貴胄嗤之為蛀蟲。
素愛茶的文壇名宿如今獨愛酒,且胃口甚是刁,整日想盡辦法“偷”酒喝,偷的正是同院同僚,圈子裏戲稱酒徒的高陽高夫子。
於是綠城書院又多一景,善火法的高夫子將偷酒喝的尤山長燒得衣衫不整。
夜裏曾有在涼亭借月讀書的學子傳言,曾看到山長光屁股從高夫子的院裏逃離,是拔腿就跑,撒開腳丫子跑的那種逃離。
不巧,麻子在古城縣尋得老熟人薛捕頭將那萬管事置辦家業一事托付後便來到綠城書院拜訪山長,大早上的看到尤山長褲子都沒穿好越牆而過。
堂堂一山之長,綠城書院一屆院首,隴西文壇名宿,露著半個屁股爬牆?
真是有辱斯文!
“山長!”
麻子故意一聲厲喝,令忙於學事的幾位學子皆抬首瞅見半個屁股閃過牆。
嗯,挺白,白得晃眼那種。
尤山長聞聲羞憤難當,頭也不迴的奔迴自己的院子,閉門不見客。
誰來都不見的那種。
麻子追到院子門口了,試了試,山長真不見人。
他靜立片刻轉身迴膳堂,找老焦頭去。
。。。
綠城書院的膳堂還是老樣子,愛沒事飲幾杯的老焦頭依然如故,隻是院子裏多了隻神俊的狗子,踏浪。
作為老暗諜的焦老幹了半輩子“生孩子沒屁眼子”的黑活兒,在綠城書院這幾年算是活得明白咯,從膳堂的經費裏“克扣”些銀錢足以養活手下幾個“苦命人”。
自己吃飽喝足不提還能將衛師留在膳堂的狗子“喂”得壯實得很,又不缺那甩手掌櫃尤山長的靈虎口糧。
膳堂大執事,老焦頭可謂是“持家有道”。
膳堂後院,單窗的小屋裏,當年被麻子救迴的小啞巴如今一副小廚娘的打扮,正在後廚將一盤一盤令人胃口大開的小炒如蝴蝶戀花兒般上桌子呢。
“哎喲喂,我的小祖宗喂,簡單炒幾樣就成咯,可別把我的心頭肉都炒了給麻子吃?”老焦頭半眯著眼心疼自己積攢的食材,好多是山中珍味。
尤其是那幾支長得像雞腿兒的雞樅,難得很,味道鮮美,平日裏舍不得吃,放冰窖裏藏著。
麻子一來,小啞巴竟然把存貨都下鍋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