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搭褳裏裝的雜物可不少,大多是麻子進入大漠荒原以來拾撿的特產,形態奇異色澤絢麗的玉筋石,體格如野萘大小,若是到魏國定是文人墨客書桌上的賞玩之物。
可惜這裏是大漠,賣不上價的,索性試上一試,萬一有人奪愛呢。
再者就是幾枚骨雕牙雕飾品玩物,來自一心靈手巧的牧民之手,多是取材於豹骨狼牙,絕少有羊骨。
哦,對了還有一件殘缺的銅燈台,還是麻子夜宿大漠時被一頭沙蟲偷襲,幾道劍光將其分成幾段後從胃囊裏滑落出來的。
因此類知識匱乏,麻子認不出來這玩意兒具體是個啥,不過從外表推測該是一盞銅燈,極有可能是法器呢。
巴掌大的青銅燈座,燈座肚腹上浮雕的是一頭齜牙咧嘴的異獸,寬口尖牙,頭頂獨角,猙獰恐怖,豹身虎尾,尾巴末端作火焰狀,極類古書上描述的兇獸—猙的模樣。
每逢月圓之夜將其暴露在月華之下會通體散發淡淡紅光,隻是可惜燈座的異獸猙被幾道裂口破壞,透過裂口還能看到燈座腹中的內壁呢,燈台更是剩下小半個,燈心也沒了。
殘器,殘缺的法器,不知名的燈類法器。
手裏的物件兒還是太少,好在自己不是那攜包流竄的倒貨販子。
眼下天色尚早,金不換閑著無聊索性先去逛逛牟那山下的暗墟“早市”。
暗墟開市時間未到,來早的老客新客便在牟那山的山腳一處平坦河灘邊架秧子紅活氣氛,這自行湊的小散攤可不受暗墟門“保護”也不用向暗墟門交份子錢。
暗墟門組織的暗墟開市的方式奇異,唱歌的小鳥隻在一千裏以內“宣傳”,引來的不是附近的奇人異人就是修為在身的正修邪道。
金不換一踏進河灘一角就瞅見一位牧民裝扮的異族老漢騎乘一頭雪山犛牛剛來此間擺攤,渾身棕毛的雪山犛牛目測有兩千多斤重,寬大的牛背上綁著幾隻藤籠,幾頭毛絨絨的雪山豹幼崽蜷縮在其中。
金不換打他老人家身邊經過時,隻是略微掃了一眼這堪稱巨獸的大犛牛背上的“小貓崽”便掠身而過。倒是那雪山大犛牛睜起鵝蛋大的眼睛目送他的身影遠去。
“怎麽了?老夥計?不要惹事,這裏可不是咱家。”
跨坐在牛背上的老漢見身下的老夥計駐足不走還直盯著人看便用長煙杆輕磕下大牛角,惹來雪山犛牛一聲雙鼻噴熱氣。
“走咯,往裏走。這外邊風寒,老子抗不住這風。”
早市就意味著人少攤少,逛走個頭尾還不費一炷香功夫。如果說跟在河陽老家那次逛鬼市的雜亂比起來,這裏更“顯”平淡些。
許是正經的暗墟未開之由,早來的都是些“不上台麵”的小人物,嗯,麻子自認自己就是個不起眼的小遊俠金不換。
閑逛一圈確實比老家那邊的鬼市多點意思,至少這裏不會擺一頭大野豬現殺現賣。
麻子非典籍充庫的宗門中人,僅憑劉大先生書房中幾本閑語怪談遊記補充“課外知識”再加刑房老哥收集的碎片化的江湖小道。
嗯,勉強能知曉攤前擺的是些啥東西。
就比如現在金不換蹲身在一處小攤前盯著一塊烏黑的石頭,渾身坑坑窪窪的,光溜得很。
六眼碧眼金蟾在懷中驚醒不時蹬腿提醒他,這是個寶貝,看著像一塊礦石,要是何老爺子在就好了。
“老丈,會說魏話嗎?”金不換抬頭看著一身破皮襖的攤主,胡須花白,眼角的魚尾紋好幾道,鼻尖紅通通的不知是凍的還是怎地。
“略講些,惠主說慢些就成。”嘴裏不停嚼著茶葉沫子的老攤主“憨厚”地笑著。
“成。那這塊石頭咋個章法?”金不換雖不是小狐狸但出門在外也有兩年,又就任近一年的一縣縣尉,身上的稚氣不存在的。
能來暗墟的能有但夫俗子。憨厚?打死他都不信。
“暗墟早市老規矩,第一單你開口。”老攤主嘴裏不停嚼茶,嘴角還殘留淡青色的茶漬。他一眼就看出這位“俊傑”乃是識貨人。
金不換聞聲後笑眯眯給老攤主比劃了一個指頭。
喲嗬。
有意思。
老攤主瞅見小遊俠不語隻比劃的迴應後,便嗬嗬咧嘴輕笑起來。
伢子,小看你了。
老攤主本來想詐詐這小遊俠呢,結果遇到小狐狸咯。暗墟早市從來沒有第一單由顧客在開口喊價的慣例。
“好寶貝,真眼好就讓你小子,三百銀幣不二價。”老攤主笑罷用帶有巴蜀口音的魏話笑道。
“這還沒我吃飯的碗大,就一黑圪墶,二百?三十。”金不換睜眼說瞎話。
誰家吃飯用這麽大碗,八寸盤子那麽大的海碗。
老攤主低眉瞅了一眼攤前的黑石頭,迴想起自己吃飯時用的碗,微微收縮眼神。
“一百。”
“成交。”金不換快言快語,將兩枚金幣摁在攤主身前,將那入手極重的黑石頭拿起。
本來老攤主還想看小遊俠出醜呢,結果又是失敗。
八寸大的扁圓黑石竟有八十多斤重,此石望之無奇,重量驚人除外。
初提時險些出醜還好他反應快,青筋不露便將重石拿起,還“嘚瑟”般在手裏顛玩,令老攤主目生豔羨,年輕真好。
想當年,他也是這般有力氣。
老攤主是粗懂煉藥的藥漢,隻不過他煉製的藥隻能讓有修為的人吃,渾身淡淡的藥草味兒把金不換吸引住。
這“熟悉”的藥草味兒金不換早在廖爺身上聞到過,驟然想念故人,遂蹲在他老人家的攤前,未成想還能尋到寶貝。
這重量驚人的黑石頭是老攤主在橫斷山脈裏采藥時在一條幹涸的溪流底坑發現的。許是山體滑坡導致溪流上遊阻塞,無來水的溪流逐漸幹涸,將深藏在水坑底的黑石露了出來。
此石乃是天外飛石,隕鐵無疑。
老攤主不是不知道這是隕鐵,隻是隕鐵也有優劣顏色之分,最數烏黑色的隕鐵價廉。
講真,大漠荒原真不缺這類玩意兒,也就在魏國比較稀罕,到楚國嘛一般的稀罕。
在魏國要被珍藏的隕鐵到了大漠,可謂是“隨處可見”,在古城縣麻子收到何縣君贈送的淺藍隕鐵可比這貴多了。
在六眼金蛤蟆那兒存放不少物件兒呢,這塊黑石頭就當是給它的辛苦費。雖是最“普通”的天外玄鐵,但能令無金不歡的六眼金蛤蟆消停幾月。
藏在它腹中還有幾百個金銀錢幣呢,惹得它饞嘴狠了,敢一口氣吞沒了。
既然隕鐵在大摸這裏“物美價廉”,金不換尋思著再挨個逛一遍掃掃貨。不光能當六目碧睛金蟾的口糧,還能當輔材熟習煉器融金秘術淬煉下親自煉製的百鈞劍。
可惜這裏是大漠,賣不上價的,索性試上一試,萬一有人奪愛呢。
再者就是幾枚骨雕牙雕飾品玩物,來自一心靈手巧的牧民之手,多是取材於豹骨狼牙,絕少有羊骨。
哦,對了還有一件殘缺的銅燈台,還是麻子夜宿大漠時被一頭沙蟲偷襲,幾道劍光將其分成幾段後從胃囊裏滑落出來的。
因此類知識匱乏,麻子認不出來這玩意兒具體是個啥,不過從外表推測該是一盞銅燈,極有可能是法器呢。
巴掌大的青銅燈座,燈座肚腹上浮雕的是一頭齜牙咧嘴的異獸,寬口尖牙,頭頂獨角,猙獰恐怖,豹身虎尾,尾巴末端作火焰狀,極類古書上描述的兇獸—猙的模樣。
每逢月圓之夜將其暴露在月華之下會通體散發淡淡紅光,隻是可惜燈座的異獸猙被幾道裂口破壞,透過裂口還能看到燈座腹中的內壁呢,燈台更是剩下小半個,燈心也沒了。
殘器,殘缺的法器,不知名的燈類法器。
手裏的物件兒還是太少,好在自己不是那攜包流竄的倒貨販子。
眼下天色尚早,金不換閑著無聊索性先去逛逛牟那山下的暗墟“早市”。
暗墟開市時間未到,來早的老客新客便在牟那山的山腳一處平坦河灘邊架秧子紅活氣氛,這自行湊的小散攤可不受暗墟門“保護”也不用向暗墟門交份子錢。
暗墟門組織的暗墟開市的方式奇異,唱歌的小鳥隻在一千裏以內“宣傳”,引來的不是附近的奇人異人就是修為在身的正修邪道。
金不換一踏進河灘一角就瞅見一位牧民裝扮的異族老漢騎乘一頭雪山犛牛剛來此間擺攤,渾身棕毛的雪山犛牛目測有兩千多斤重,寬大的牛背上綁著幾隻藤籠,幾頭毛絨絨的雪山豹幼崽蜷縮在其中。
金不換打他老人家身邊經過時,隻是略微掃了一眼這堪稱巨獸的大犛牛背上的“小貓崽”便掠身而過。倒是那雪山大犛牛睜起鵝蛋大的眼睛目送他的身影遠去。
“怎麽了?老夥計?不要惹事,這裏可不是咱家。”
跨坐在牛背上的老漢見身下的老夥計駐足不走還直盯著人看便用長煙杆輕磕下大牛角,惹來雪山犛牛一聲雙鼻噴熱氣。
“走咯,往裏走。這外邊風寒,老子抗不住這風。”
早市就意味著人少攤少,逛走個頭尾還不費一炷香功夫。如果說跟在河陽老家那次逛鬼市的雜亂比起來,這裏更“顯”平淡些。
許是正經的暗墟未開之由,早來的都是些“不上台麵”的小人物,嗯,麻子自認自己就是個不起眼的小遊俠金不換。
閑逛一圈確實比老家那邊的鬼市多點意思,至少這裏不會擺一頭大野豬現殺現賣。
麻子非典籍充庫的宗門中人,僅憑劉大先生書房中幾本閑語怪談遊記補充“課外知識”再加刑房老哥收集的碎片化的江湖小道。
嗯,勉強能知曉攤前擺的是些啥東西。
就比如現在金不換蹲身在一處小攤前盯著一塊烏黑的石頭,渾身坑坑窪窪的,光溜得很。
六眼碧眼金蟾在懷中驚醒不時蹬腿提醒他,這是個寶貝,看著像一塊礦石,要是何老爺子在就好了。
“老丈,會說魏話嗎?”金不換抬頭看著一身破皮襖的攤主,胡須花白,眼角的魚尾紋好幾道,鼻尖紅通通的不知是凍的還是怎地。
“略講些,惠主說慢些就成。”嘴裏不停嚼著茶葉沫子的老攤主“憨厚”地笑著。
“成。那這塊石頭咋個章法?”金不換雖不是小狐狸但出門在外也有兩年,又就任近一年的一縣縣尉,身上的稚氣不存在的。
能來暗墟的能有但夫俗子。憨厚?打死他都不信。
“暗墟早市老規矩,第一單你開口。”老攤主嘴裏不停嚼茶,嘴角還殘留淡青色的茶漬。他一眼就看出這位“俊傑”乃是識貨人。
金不換聞聲後笑眯眯給老攤主比劃了一個指頭。
喲嗬。
有意思。
老攤主瞅見小遊俠不語隻比劃的迴應後,便嗬嗬咧嘴輕笑起來。
伢子,小看你了。
老攤主本來想詐詐這小遊俠呢,結果遇到小狐狸咯。暗墟早市從來沒有第一單由顧客在開口喊價的慣例。
“好寶貝,真眼好就讓你小子,三百銀幣不二價。”老攤主笑罷用帶有巴蜀口音的魏話笑道。
“這還沒我吃飯的碗大,就一黑圪墶,二百?三十。”金不換睜眼說瞎話。
誰家吃飯用這麽大碗,八寸盤子那麽大的海碗。
老攤主低眉瞅了一眼攤前的黑石頭,迴想起自己吃飯時用的碗,微微收縮眼神。
“一百。”
“成交。”金不換快言快語,將兩枚金幣摁在攤主身前,將那入手極重的黑石頭拿起。
本來老攤主還想看小遊俠出醜呢,結果又是失敗。
八寸大的扁圓黑石竟有八十多斤重,此石望之無奇,重量驚人除外。
初提時險些出醜還好他反應快,青筋不露便將重石拿起,還“嘚瑟”般在手裏顛玩,令老攤主目生豔羨,年輕真好。
想當年,他也是這般有力氣。
老攤主是粗懂煉藥的藥漢,隻不過他煉製的藥隻能讓有修為的人吃,渾身淡淡的藥草味兒把金不換吸引住。
這“熟悉”的藥草味兒金不換早在廖爺身上聞到過,驟然想念故人,遂蹲在他老人家的攤前,未成想還能尋到寶貝。
這重量驚人的黑石頭是老攤主在橫斷山脈裏采藥時在一條幹涸的溪流底坑發現的。許是山體滑坡導致溪流上遊阻塞,無來水的溪流逐漸幹涸,將深藏在水坑底的黑石露了出來。
此石乃是天外飛石,隕鐵無疑。
老攤主不是不知道這是隕鐵,隻是隕鐵也有優劣顏色之分,最數烏黑色的隕鐵價廉。
講真,大漠荒原真不缺這類玩意兒,也就在魏國比較稀罕,到楚國嘛一般的稀罕。
在魏國要被珍藏的隕鐵到了大漠,可謂是“隨處可見”,在古城縣麻子收到何縣君贈送的淺藍隕鐵可比這貴多了。
在六眼金蛤蟆那兒存放不少物件兒呢,這塊黑石頭就當是給它的辛苦費。雖是最“普通”的天外玄鐵,但能令無金不歡的六眼金蛤蟆消停幾月。
藏在它腹中還有幾百個金銀錢幣呢,惹得它饞嘴狠了,敢一口氣吞沒了。
既然隕鐵在大摸這裏“物美價廉”,金不換尋思著再挨個逛一遍掃掃貨。不光能當六目碧睛金蟾的口糧,還能當輔材熟習煉器融金秘術淬煉下親自煉製的百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