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平京長樂坊主樓七層。


    留給百歲老人長明王的時日不多了,連殺四位醫師後,長明王盯著最後一枚迴春丹盯了一整夜。


    他不想死,雖然作為凡夫活了百歲,但他依然求生欲熾熱。不想死的話,隻能服用迴春丹偷生,但目前跟魔門交惡,丹藥供應是成了。


    許是這迴春丹愈服用效果愈差得緣故,平日裏一枚丹藥能挺三月呢,現在一枚迴春丹隻能挺一月了,不知這最後一枚能挺幾天呢?


    長樂坊雖還是日夜笙歌紙醉金迷,但細心的貴客會發現常出場露麵的幾位管事已經“銷聲匿跡”數月了。


    長明王已經對仿製迴春丹徹底失去興趣,轉而盜竊或是搶掠迴春丹。他知曉大魏還有好多人手裏藏有迴春丹,這些人或是一方名宿或是當地豪強,甚至是文壇宿老,他無所顧忌亦無所畏懼。


    將死之人的求生欲念迫使他做任何決定時不用瞻前顧後,甚至連“起屍迴生”的煉屍絕陣的陣物落寶銅鏡一煉製就是七枚。


    落寶銅鏡是由銅精煉製,而銅精取自萬千民間流通十年之久的銅錢銅子兒。流轉十年的銅錢沾滿民間煙火生氣,十萬枚銅錢才能湊得一枚落寶銅鏡的銅精。


    而落寶銅鏡本不是邪器,隻是煉製成品後被邪道稍加改動由萬人怨煞血氣供養鑄成邪器。


    屆時將祭煉成功的銅鏡貼放在屍體印堂,屍體葬於絕陰地穴,十年內無“意外”即能起屍還靈。


    長明王自知壽盡且貪生,想起走上“屍修”的捷徑來。可“正宗”的屍修是祭煉屍體玩弄屍體的,是將屍體蘊生的屍煞引於體內的一種邪道修行法門。


    長明王看上那種煉屍的法門,別出心裁想要“被玩”,自己主動屍變。


    他曾與魔門深度“合作”過,自然聽聞過西南魔門有位靈屍前輩名喚夜王。生前也是一位凡夫,機緣巧合起屍還靈後實力大增,短短數年成魔門一方巨擘。


    至於在屍體中“蘇醒”的意識是不是本來的自己,不重要,長明王隻想活且固執認為在自己體內蘇醒的就是自己。


    近百位鬼影祟祟的黑衣人在百壑山大開殺戒,除溫仙子外無人知曉這幫嗜殺成性的黑衣人是在祭煉邪器落寶銅鏡。


    西方魔門又一元老斃命,死於狄戎諸多部落圍攻,屍修童元老來自西方魔門中勢力較弱的屍修金屍門。金屍門的駐地靠近百壑山的狄戎勢力方向,門中精英無一人逃出,俱被一一襲殺,甚至還有黑衣人在側查漏補缺。


    金屍門的屍修修行功法被黑衣人帶走送往大魏京城某處以供百歲王爺左右參詳。


    西方魔門合歡宗宗主魚薇薇介於百壑山亂局迷亂無奈下達撤退令,百壑山境內諸多合歡宗門徒偷偷西逃。鐵煞門被滅門,合歡宗退場,金屍門滿門被圍殺,狄戎諸部落見幾多大佬退場不顧百族大會協定血殺不止爭搶肉食。


    大魏涼州北山縣的鎮北關,麵向百壑山。


    大魏西軍威揚將軍曾不言陳兵兩萬精兵強卒於鎮北關枕戈待旦,等候來自內廷的軍令挺進百壑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來自玉州古城縣隴川縣的米糧加急運往邊陲小縣北山縣,其中來自古城縣的富戶最熱情。他們大多是在涼州邊縣或是州府打拚,古城縣隻是他們的老家。


    商人逐利,運送米糧的隊伍熱情高漲。


    對於百壑山的混亂煉獄,他們看到的不是血氣怨煞更不是刀劍無眼而是開采不完的礦產,挖掘不盡的金銀銅鐵。連殺紅眼的狄戎部落也不會截殺商隊,因為隻有來往的商隊才能帶走他們手中的礦產換成各種美輪美奐的精美用品。


    此時如若得邊軍官家青睞,說不得“打下來”的江山就讓自己開采經營呢。


    兵戈一啟,不打出個腦袋開花不會停下。起碼來自西漠北原的狄戎諸族源源不斷的騎兵往百壑山“進軍”,赤狄和北戎西戎諸族開啟了徹底的百族血殺,甚至荒地上的沙土在飽飲人血後待來年春天也會綻放最豔麗的花。


    遠在七百裏之外的橫山諸多部落舉族遷徙進百壑山地界,引起百壑山諸族亂戰。


    橫山地區溝壑密布,衝刷後的河穀泥土肥沃,養育了幾十萬眾大小部落。今年初春氣候多變,陰雨霏霏數月,本來半農半牧的諸部落還能扛一扛。


    但自入夏來,橫山地區大雨傾盆數日,山洪暴發,泥石流頻發。諸多部落一夜之間消失於山洪泥石流中,僥幸逃過一劫的部落們在諸位頭人的帶領隻得舉族遷移它處,將全部家當打包遠離故土。


    大魏是不能去的,貿然接近大魏邊陲是在尋死。此次舉族遷徙隻為求活。諸位頭人摒棄前嫌,自願犧牲個人名利組建成一支部落橫山部,選出部族勇士嘉斯羅當族長。


    橫山地區民風剽悍,部族勇士驍勇善戰,重貴種。而嘉斯羅族長乃是雪域高原青蕃王族之後,所在的八穀部是橫山勢力最強盛的部族,占有八道河穀,此次遭受洪災最重,但恢複力量最快。


    作為半遊牧的橫山部每日的行程不慢,作為部族的先行軍一萬四千人早已先行開拔去往百壑山替部族打下一片能容部族繁衍生息的憩息地。


    橫山部派往百壑山的先行軍由族長親領,軍中有四千鐵騎,一萬橫山步卒均是部落中悍勇之士。一路奔襲東北,路遇的小部落皆被輕鬆搶掠充作軍糧。


    百壑山自桃花眼兒書生退去後,大魏對其糜爛態勢不感興趣,隻想著在眾勢力血殺疲憊不堪時重拳出擊啃下一塊肥肉。


    在百壑山四處偷偷摸摸的諸多黑衣人甚至不用費力屠殺“無辜”的底層鬣狗,就能將落寶銅鏡喂到飽。


    許是來自大魏京城百歲老王爺日漸暴虐的緣故,平日裏藏首藏尾的黑衣人如今正大光明的進出鎮北關,鎮守此關的大魏西軍連查都不查。鎮北關的威揚將軍曾不言會文會武,對那位百歲老王幾無好感。


    不過由西軍潛伏在百壑山的細作來報,來自橫山地區的諸部落舉族遷移至百壑山的消息把曾不言老將軍詫異到了,好魄力啊。


    曾不言相信內廷收到自己的秘奏後會聽自己的提議。西軍中近日不時有幾位校尉遊擊人事調整,這是內廷大佬們在提前補小棋子來撿功勞。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功勞是撈的也是撿的,戰場上刀劍無眼,功勞都是“拚”命拿下的,不管是自己的命還是別人的命。威揚將軍曾不言不理會這些“小事”,隻要大戰略不變動就行。


    百壑山的西北、正西、西南都是大魏外域,隻有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與大魏臨界。東北、正東的百壑山與大魏之間是鳥獸密布的高山峻嶺,唯有東南和正南是河流衝刷的河穀大平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劍酒一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沙拍雲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沙拍雲崖並收藏玄幻:劍酒一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