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木牌到古城別院,將黑子安置好後,便領著一雞一犬上山進書院,寮舍那處院子裏,本來是三人間的“高檔”客室,目前隻住著麻子一人。
書院裏文風甚濃,處處吟詩唱對,竹林石階亭台間,總有學子獨坐或是紮堆兒“切磋”學問,惹得麻子數日來狠狠的暢遊了一番書海。
每逢月末,有書院不輕易“出手”的夫子上台講大課,麻子有幸蹭進享受一番露天大會的新奇感。
綠城書院的二奇之一,衛夫子以例講書法,諸多學子清晨破曉早早來占位子。晨霧繞繞竹林間,在旭日下漸漸消融,春天的清晨清新澈肺。
麻子與近日相處不錯的幾位學子紮在一堆兒等大佬出場。衛夫子出場前,露天的大平台如同鴨場,有抑揚頓挫的琅琅書聲,也有竊竊私語的坊間花邊。
刹那間,鴨場變聽雷鴨,寂靜若落針可聞。
有人禦空飛過來了。。。
麻子順著大家的目光,瞪大了眼睛,一位身著竹青色劍袍的黑須老者駕一道明暗隱隱的劍光在空中飛,寬口袖袍衣帶飄飛,絕似飛仙。
有人在飛呢。
臥槽空中飛人。
(⊙o⊙)…,大家竟然都不驚訝,麻子轉首看周圍諸人表情,有羨慕有微笑有敬仰唯獨沒有的是驚訝。
看來是我草率了。
“今日課,書法。”一道清靈之聲從高台上傳來,衛夫子轉眼間已“平安降落”於高台。
“謹遵衛師。”平台上甭管搶沒搶到位置的,皆是立身靜立躬身喊道。
“坐。”
“謝,衛師。”諸多學子齊聲喊道驚雲散。
嘖嘖嘖,綠城書院真是底蘊深啊。
麻子趁著大課間的幾絲領悟一路小跑到寮舍,備墨,展紙,提筆點墨,書寫起自己過西隴遭遇大雨滂沱時偶作的一首小詩。
大雨
應是狂雲醉過天,
須臾墨染舞成煙,
一觴瓊漿潑千裏,
西隴攬風畫人間。
春天這裏也能下瓢潑大雨?真奇也。點點墨,染雪紙,筆勁輕靈若雲,飛揚顯仙氣。
麻子的書法在經衛師一番深入淺出的講解後,進境不少。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衛師禦劍的英姿,大丈夫該如此逍遙才是。
禦劍青冥破雲霄,
大漠絕地如平鷂,
千裏快哉勝嘯風,
懸崖之巔瞰眾生。
。。。
“牧之,走,一同品茗玄談去。”雷劍秋最近來尋麻子很頻繁。
雷劍秋是隴西玉州本地人,古城縣的鄰縣隴川縣人,家中殷實,於隴川縣城有幾家鋪子,經營米糧生藥。至今仍是童生一枚。每年在書院的“學費”就達五百兩銀子,換而言之,這位雷大少每年在書院“讀書”要讀掉一座大宅院。
因為人性格豪爽,出手大方,談吐幽默風趣,從未與人口角,遇到手頭不寬裕的同院學子總大方施以援手,遂在綠城書院裏混得很開,大多學子都願意與之結友。
幾人坐在望隴居臨街窗口的位子品茗閑聊。
望隴居是家“高檔”茶館,因書院的諸多夫子學子愛到此處品茗玄談,一般凡夫富商遂漸漸絕了來此樓喝茶聽曲找樂子的興趣。
望隴居有幾道名茶可賞觀,一曰雀舌。茶葉縮卷若雀舌兒,茶液微黃透亮,入口桃花香蘊鬱,迴甘生津,頗受諸多書生喜歡。
雀舌茶產自隴西山脈中的三桃山,三桃山漫山遍野的野桃林,隻有幾十株年份不一的老茶樹,出茶稀少。愛飲此茶的學子往往湊份子來上一壺,坐而論道。
二曰雲團,隴西山脈“附近”的雲隱穀出品,一家修道宗門出產的雲茶,自然帶了幾分“仙氣”,兩三茶葉泡入茶碗中,騰起陣陣熱氣旋而成雲團,彌久不散,頗奇。
味道淡雅,茶液青綠,運氣好還能“撿漏”,有絲絲清瑩靈氣蘊在茶湯,凡夫飲之渾身輕靈,身體的一般小病短時摒除。
三曰琴茶,算是為數不多的葷茶之一,隴西山脈西側群山萬壑,因特殊的地理緣故,雨量充沛,山間自生繁繁山溪,山溪中有一種體型微小的魚兒,名喚琴魚,撈之陰幹後蜷縮成團,泡水成茶。
其味道奇也,竟有香茶的茶香味,絕無魚肉的葷腥異味。運道契合時,飲茶時耳邊能聽到陣陣天籟琴音,故名琴魚琴茶,然而耳沐天音,其規律難測也。
此間,雷劍秋請諸多同院在望隴居飲茶,飲的便是一壺十兩銀子的琴茶,由茶倌兒取茶煮水添茶碗,水是來自山中的清冽山泉,瞅這茶壺也裝不了兩斤山泉啊。
如此奢費,怪不得那些人來的少,或是不來呢,飲一肚子茶水,吃著寡淡的零嘴點心,太影響人家吹牛了,傻子才來。
麻子講著樺南郡的風物名跡,其實他去的地方不多,大多是拾人牙慧,不過即便如此也引來眾人的驚歎。
他們作為綠城書院的學子即使取中秀才舉人後,大多數挑選的是文風盛起的江南諸郡,或是頭鐵到大魏京都平京,與學宮等諸多學子同台競技,鮮有到他郡遊學的。
今天是麻子第一次到這茶樓,數日來在書院各院間報名帖蹭課忙個不停,沒得空消遣消遣。書院不愧是州學郡學,學問探究至深,令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如今一張一弛暗合自然之道。
“聽說沒?近月來,古城已出現多起孩童走失或是失竊的案子了。”一青衫頭戴木冠的書生放下茶碗,皺眉提道。該書生與雷劍秋是同鄉,都是隴川縣人,不過他是縣尉之子,故而案子的事兒稍微注意些。
“哦?走失?確定不是貪玩迷路?”
“不像,雖然大多是在鬧市走失,但官府暗查,猜測有股拐子來古城了,正布網逮人呢。”木冠書生右手輕叩桌台,思索道。
“來來,品茶,案子自有官家勞心,一會兒咱到麗春閣聽小姐姐兒彈一曲解解乏,我可聽說書院要舉辦一次春會呢,緊張惱人的詩文又得熬夜了,雷某請客。”雷劍秋左手拇指磨蹭下血紅扳指笑道。
“雷兄所言甚是,該提前解解乏,養足精神,不然那幫跳梁小醜可樂歪嘴了。”
“就是,就是,同去同去。”
古城雖是縣城規製,但某行業的繁華度不輸州城。
一來到某街,香風陣陣襲來,麻子忍不住了,昂首一個響噴嚏。
麗春閣是古城人氣最旺的紅坊,夜夜笙歌不息,極盡紙醉金迷。幕後東家商事敏感,戲班子,說書人,大漠西地的異域舞娘,各種驚豔節目層出不群,絕不會令貴客眼煩。
麻子盯著那位胸前異常雄偉的異域舞娘顧不上眨眼,雪肌褐發,濃眉藍眼,腰間一圈銀色小鈴鐺,叮鈴鈴。。。
心裏不停的念叨,不虛此行,不虛此行。
真可謂碩大,一手把控不得,額,不對,雙手合不攏啊,勉強圍之。果真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
其實麻子內心是很鄙視自己豬哥相的,真是斯文掃地啊,忙閉目收神轉看左右,(⊙o⊙)…
諸位同伴快把眼睛珠子爬在舞娘身上了,嗯?雷兄倒是目光清澈,定力不錯。
不虧是書院中的風雲人物,能以一介童生之身與諸多秀才舉人相談甚歡,有幾分能耐。
書院裏文風甚濃,處處吟詩唱對,竹林石階亭台間,總有學子獨坐或是紮堆兒“切磋”學問,惹得麻子數日來狠狠的暢遊了一番書海。
每逢月末,有書院不輕易“出手”的夫子上台講大課,麻子有幸蹭進享受一番露天大會的新奇感。
綠城書院的二奇之一,衛夫子以例講書法,諸多學子清晨破曉早早來占位子。晨霧繞繞竹林間,在旭日下漸漸消融,春天的清晨清新澈肺。
麻子與近日相處不錯的幾位學子紮在一堆兒等大佬出場。衛夫子出場前,露天的大平台如同鴨場,有抑揚頓挫的琅琅書聲,也有竊竊私語的坊間花邊。
刹那間,鴨場變聽雷鴨,寂靜若落針可聞。
有人禦空飛過來了。。。
麻子順著大家的目光,瞪大了眼睛,一位身著竹青色劍袍的黑須老者駕一道明暗隱隱的劍光在空中飛,寬口袖袍衣帶飄飛,絕似飛仙。
有人在飛呢。
臥槽空中飛人。
(⊙o⊙)…,大家竟然都不驚訝,麻子轉首看周圍諸人表情,有羨慕有微笑有敬仰唯獨沒有的是驚訝。
看來是我草率了。
“今日課,書法。”一道清靈之聲從高台上傳來,衛夫子轉眼間已“平安降落”於高台。
“謹遵衛師。”平台上甭管搶沒搶到位置的,皆是立身靜立躬身喊道。
“坐。”
“謝,衛師。”諸多學子齊聲喊道驚雲散。
嘖嘖嘖,綠城書院真是底蘊深啊。
麻子趁著大課間的幾絲領悟一路小跑到寮舍,備墨,展紙,提筆點墨,書寫起自己過西隴遭遇大雨滂沱時偶作的一首小詩。
大雨
應是狂雲醉過天,
須臾墨染舞成煙,
一觴瓊漿潑千裏,
西隴攬風畫人間。
春天這裏也能下瓢潑大雨?真奇也。點點墨,染雪紙,筆勁輕靈若雲,飛揚顯仙氣。
麻子的書法在經衛師一番深入淺出的講解後,進境不少。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衛師禦劍的英姿,大丈夫該如此逍遙才是。
禦劍青冥破雲霄,
大漠絕地如平鷂,
千裏快哉勝嘯風,
懸崖之巔瞰眾生。
。。。
“牧之,走,一同品茗玄談去。”雷劍秋最近來尋麻子很頻繁。
雷劍秋是隴西玉州本地人,古城縣的鄰縣隴川縣人,家中殷實,於隴川縣城有幾家鋪子,經營米糧生藥。至今仍是童生一枚。每年在書院的“學費”就達五百兩銀子,換而言之,這位雷大少每年在書院“讀書”要讀掉一座大宅院。
因為人性格豪爽,出手大方,談吐幽默風趣,從未與人口角,遇到手頭不寬裕的同院學子總大方施以援手,遂在綠城書院裏混得很開,大多學子都願意與之結友。
幾人坐在望隴居臨街窗口的位子品茗閑聊。
望隴居是家“高檔”茶館,因書院的諸多夫子學子愛到此處品茗玄談,一般凡夫富商遂漸漸絕了來此樓喝茶聽曲找樂子的興趣。
望隴居有幾道名茶可賞觀,一曰雀舌。茶葉縮卷若雀舌兒,茶液微黃透亮,入口桃花香蘊鬱,迴甘生津,頗受諸多書生喜歡。
雀舌茶產自隴西山脈中的三桃山,三桃山漫山遍野的野桃林,隻有幾十株年份不一的老茶樹,出茶稀少。愛飲此茶的學子往往湊份子來上一壺,坐而論道。
二曰雲團,隴西山脈“附近”的雲隱穀出品,一家修道宗門出產的雲茶,自然帶了幾分“仙氣”,兩三茶葉泡入茶碗中,騰起陣陣熱氣旋而成雲團,彌久不散,頗奇。
味道淡雅,茶液青綠,運氣好還能“撿漏”,有絲絲清瑩靈氣蘊在茶湯,凡夫飲之渾身輕靈,身體的一般小病短時摒除。
三曰琴茶,算是為數不多的葷茶之一,隴西山脈西側群山萬壑,因特殊的地理緣故,雨量充沛,山間自生繁繁山溪,山溪中有一種體型微小的魚兒,名喚琴魚,撈之陰幹後蜷縮成團,泡水成茶。
其味道奇也,竟有香茶的茶香味,絕無魚肉的葷腥異味。運道契合時,飲茶時耳邊能聽到陣陣天籟琴音,故名琴魚琴茶,然而耳沐天音,其規律難測也。
此間,雷劍秋請諸多同院在望隴居飲茶,飲的便是一壺十兩銀子的琴茶,由茶倌兒取茶煮水添茶碗,水是來自山中的清冽山泉,瞅這茶壺也裝不了兩斤山泉啊。
如此奢費,怪不得那些人來的少,或是不來呢,飲一肚子茶水,吃著寡淡的零嘴點心,太影響人家吹牛了,傻子才來。
麻子講著樺南郡的風物名跡,其實他去的地方不多,大多是拾人牙慧,不過即便如此也引來眾人的驚歎。
他們作為綠城書院的學子即使取中秀才舉人後,大多數挑選的是文風盛起的江南諸郡,或是頭鐵到大魏京都平京,與學宮等諸多學子同台競技,鮮有到他郡遊學的。
今天是麻子第一次到這茶樓,數日來在書院各院間報名帖蹭課忙個不停,沒得空消遣消遣。書院不愧是州學郡學,學問探究至深,令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如今一張一弛暗合自然之道。
“聽說沒?近月來,古城已出現多起孩童走失或是失竊的案子了。”一青衫頭戴木冠的書生放下茶碗,皺眉提道。該書生與雷劍秋是同鄉,都是隴川縣人,不過他是縣尉之子,故而案子的事兒稍微注意些。
“哦?走失?確定不是貪玩迷路?”
“不像,雖然大多是在鬧市走失,但官府暗查,猜測有股拐子來古城了,正布網逮人呢。”木冠書生右手輕叩桌台,思索道。
“來來,品茶,案子自有官家勞心,一會兒咱到麗春閣聽小姐姐兒彈一曲解解乏,我可聽說書院要舉辦一次春會呢,緊張惱人的詩文又得熬夜了,雷某請客。”雷劍秋左手拇指磨蹭下血紅扳指笑道。
“雷兄所言甚是,該提前解解乏,養足精神,不然那幫跳梁小醜可樂歪嘴了。”
“就是,就是,同去同去。”
古城雖是縣城規製,但某行業的繁華度不輸州城。
一來到某街,香風陣陣襲來,麻子忍不住了,昂首一個響噴嚏。
麗春閣是古城人氣最旺的紅坊,夜夜笙歌不息,極盡紙醉金迷。幕後東家商事敏感,戲班子,說書人,大漠西地的異域舞娘,各種驚豔節目層出不群,絕不會令貴客眼煩。
麻子盯著那位胸前異常雄偉的異域舞娘顧不上眨眼,雪肌褐發,濃眉藍眼,腰間一圈銀色小鈴鐺,叮鈴鈴。。。
心裏不停的念叨,不虛此行,不虛此行。
真可謂碩大,一手把控不得,額,不對,雙手合不攏啊,勉強圍之。果真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
其實麻子內心是很鄙視自己豬哥相的,真是斯文掃地啊,忙閉目收神轉看左右,(⊙o⊙)…
諸位同伴快把眼睛珠子爬在舞娘身上了,嗯?雷兄倒是目光清澈,定力不錯。
不虧是書院中的風雲人物,能以一介童生之身與諸多秀才舉人相談甚歡,有幾分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