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紅樓夢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編輯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迴體長篇小說[1],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此書分為120迴“程本”和80迴“脂本”兩種版本係統。新版通行本前80迴據脂本匯校,後40迴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2]。後40迴作者尚有爭議,但是對於矮化甚至腰斬後40迴的極端傾向也應保持警惕。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3],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4]。
《紅樓夢》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製度、婚姻製度、奴婢製度、等級製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5]
《紅樓夢》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隻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1],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3]。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免費試讀 - 由百度閱讀提供
作品名稱
《紅樓夢》
外文名稱
the story of the stone
作品別名
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金玉緣
創作年代
18世紀中葉
文學體裁
章迴體長篇小說
作 者
原著:曹雪芹(清);續書:無名氏,程偉元、高鶚整理
初版時間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章迴數目
120迴
所獲榮譽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文學地位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
目錄
1 內容梗概
神話緣起
演說榮國府
十二釵聚首
大觀園紀事
大悲劇結局
2 作品目錄
程甲本
甲戌本
3 人物介紹
主要人物
人物關係
4 創作背景
5 作者簡介
6 作者爭議
前八十迴
後四十迴
7 作品鑒賞
思想主題
文學特色
8 作品評價
作者自評
評點者評價
名家點評
國際評價
9 版本簡介
大陸正版
程本係統
脂本係統
重要譯本
10 後世影響
影響戲曲界
影響影視界
影響文學界
影響全世界
11 紅樓夢郵票
12 衍生作品
繪畫
影視
續書
內容梗概
編輯
神話緣起
《紅樓夢》開篇以神話形式介紹作品的由來,說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隻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餘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見它形體可愛,便給它鐫上數字,攜帶下凡。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空空道人路過,見石上刻錄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寫下來傳世。輾轉傳到曹雪芹手中,經他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成書。[3]
演說榮國府
書中故事發生在京城賈府,為寧國公、榮國公之家宅。據冷子興演說,寧國公長孫名賈敷,□□歲上死了;次賈敬襲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襲的官爵讓給了兒子賈珍,自己出家修道;賈珍無法無天,尋歡作樂,生賈蓉,兒媳秦可卿。榮國公長孫名賈赦,生賈璉,兒媳王熙鳳;次賈政;女賈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僅遺一女林黛玉。賈政娶王夫人,生長子賈珠,娶了妻(李紈),生了子(賈蘭),一病就死了;生女元春,入宮為妃;次又得子,銜玉而誕,玉上有字,因名賈寶玉。人人都以為賈寶玉來曆不小,賈母尤其溺愛。[3]
賈寶玉長到七八歲,聰明絕人,然生性鍾愛女子,常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人皆以為他將來不過是個色鬼,賈政也不大喜歡他,對他管教甚嚴,因為都不知他是正邪兩賦而來。[3]
十二釵聚首
金陵十二釵36位女兒,除了賈府本家的幾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還有親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寶釵,都寄居於賈府,史湘雲也是常客,妙玉則在大觀園櫳翠庵修行。[3]
87版紅樓夢劇照
87版紅樓夢劇照
故事起始於賈敏病逝,賈母憐惜黛玉無依傍,又多病,於是接到賈府撫養。黛玉小賈寶玉一歲。後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寶釵也到賈府,大賈寶玉二歲,長得端方美麗。賈寶玉在孩提之間,性格純樸,深愛二人無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賈寶玉與黛玉同在賈母房中坐臥,所以比別的姊妹略熟慣些。[3]
一天,賈寶玉在秦可卿臥房午睡,夢入太虛幻境,遇警幻仙子,閱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判詞,有圖有詩,隻是不解其意。警幻命仙女演奏新製《紅樓夢》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飛鳥各投林》,詞雲“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然而賈寶玉仍不解,警幻更將妹妹可卿許配與他,二人難分難解,入迷津而驚醒。[3]
大觀園紀事
元春被選為貴妃,榮國府愈加貴盛,為之建造大觀園,迎接省親,家人團圓,極天倫之樂。賈寶玉長到十二三歲,在外結交秦鍾、蔣玉函,在內則周旋於姊妹中表以及丫鬟如襲人、晴雯、平兒、紫鵑等之間,親昵且敬愛她們,極盡小心謹慎,深恐違逆她們的心意,所愛的女兒多,自己身心勞倦,而憂患也與日俱增。一次聽紫鵑說黛玉要迴原籍(蘇州)去,賈寶玉便唬傻了,鬧得滿宅驚慌,直到紫鵑說明緣由才好了。[3]
在探春倡議下,大觀園女兒共結海棠詩社,賈寶玉同姐妹們開辦海棠詩會、菊花詩會。薛寶琴、邢岫煙進賈府,眾人雪中爭聯即景詩,大觀園盛極一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劉姥姥遊園、櫳翠庵品茶、元宵夜宴、探春理家、怡紅院夜宴等□□皆極盡風雅。[1]
榮國府雖煊赫,然而人口眾多,事務繁雜,主仆上下,貪圖享樂的多,操持家業的少,其生活標準和排場又不能節儉,所以外麵的架子雖勉強支撐,而內部已在加速朽壞了。家族末世頹運將至,變故增多。賈寶玉在繁華富貴中,也屢屢遭遇無常,先有秦可卿病逝、秦鍾夭逝,自身又中了趙姨娘、馬道婆的法術,差點死去;接著金釧兒投井,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慘遭抄檢,而所愛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隨即病歿;林黛玉重開桃花社,也是無疾而終。悲涼氣氛彌漫公府,然而唿吸而領會到的,唯有賈寶玉和十二釵而已。晴雯夭逝那天,賈寶玉出去給她上祭,卻撲了個空,迴身進大觀園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再到蘅蕪院中,也是人去樓空,仍往瀟湘館,偏黛玉尚未迴。正不知何往,卻被賈政叫去聽講巾幗英雄林四娘的故事,奉命做了一首《姽嫿詞》。[3]
大悲劇結局
《紅樓夢》結局,雖早預伏於太虛幻境夢中,而前八十迴僅露悲音。至後四十迴,賈寶玉先丟失通靈寶玉,喪魂落魄。賈政將離家赴江西糧道上任,賈母要在他出發前為賈寶玉完婚。因黛玉咯血,隻好迎娶寶釵。婚事由王熙鳳謀劃,設調包計,十分保密。卻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於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賈寶玉得知將婚,自以為必娶黛玉,滿懷期待。拜堂後見是寶釵,大感詫異。元春先薨,賈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勢淩弱”獲罪革職抄家,累及賈政;賈母又病逝;妙玉則遭強盜擄走,不屈而亡;王熙鳳失勢,鬱鬱而終。[3]
賈寶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迴體長篇小說[1],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此書分為120迴“程本”和80迴“脂本”兩種版本係統。新版通行本前80迴據脂本匯校,後40迴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2]。後40迴作者尚有爭議,但是對於矮化甚至腰斬後40迴的極端傾向也應保持警惕。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3],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4]。
《紅樓夢》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製度、婚姻製度、奴婢製度、等級製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5]
《紅樓夢》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隻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1],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3]。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免費試讀 - 由百度閱讀提供
作品名稱
《紅樓夢》
外文名稱
the story of the stone
作品別名
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金玉緣
創作年代
18世紀中葉
文學體裁
章迴體長篇小說
作 者
原著:曹雪芹(清);續書:無名氏,程偉元、高鶚整理
初版時間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章迴數目
120迴
所獲榮譽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文學地位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
目錄
1 內容梗概
神話緣起
演說榮國府
十二釵聚首
大觀園紀事
大悲劇結局
2 作品目錄
程甲本
甲戌本
3 人物介紹
主要人物
人物關係
4 創作背景
5 作者簡介
6 作者爭議
前八十迴
後四十迴
7 作品鑒賞
思想主題
文學特色
8 作品評價
作者自評
評點者評價
名家點評
國際評價
9 版本簡介
大陸正版
程本係統
脂本係統
重要譯本
10 後世影響
影響戲曲界
影響影視界
影響文學界
影響全世界
11 紅樓夢郵票
12 衍生作品
繪畫
影視
續書
內容梗概
編輯
神話緣起
《紅樓夢》開篇以神話形式介紹作品的由來,說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隻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餘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見它形體可愛,便給它鐫上數字,攜帶下凡。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空空道人路過,見石上刻錄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寫下來傳世。輾轉傳到曹雪芹手中,經他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成書。[3]
演說榮國府
書中故事發生在京城賈府,為寧國公、榮國公之家宅。據冷子興演說,寧國公長孫名賈敷,□□歲上死了;次賈敬襲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襲的官爵讓給了兒子賈珍,自己出家修道;賈珍無法無天,尋歡作樂,生賈蓉,兒媳秦可卿。榮國公長孫名賈赦,生賈璉,兒媳王熙鳳;次賈政;女賈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僅遺一女林黛玉。賈政娶王夫人,生長子賈珠,娶了妻(李紈),生了子(賈蘭),一病就死了;生女元春,入宮為妃;次又得子,銜玉而誕,玉上有字,因名賈寶玉。人人都以為賈寶玉來曆不小,賈母尤其溺愛。[3]
賈寶玉長到七八歲,聰明絕人,然生性鍾愛女子,常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人皆以為他將來不過是個色鬼,賈政也不大喜歡他,對他管教甚嚴,因為都不知他是正邪兩賦而來。[3]
十二釵聚首
金陵十二釵36位女兒,除了賈府本家的幾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還有親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寶釵,都寄居於賈府,史湘雲也是常客,妙玉則在大觀園櫳翠庵修行。[3]
87版紅樓夢劇照
87版紅樓夢劇照
故事起始於賈敏病逝,賈母憐惜黛玉無依傍,又多病,於是接到賈府撫養。黛玉小賈寶玉一歲。後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寶釵也到賈府,大賈寶玉二歲,長得端方美麗。賈寶玉在孩提之間,性格純樸,深愛二人無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賈寶玉與黛玉同在賈母房中坐臥,所以比別的姊妹略熟慣些。[3]
一天,賈寶玉在秦可卿臥房午睡,夢入太虛幻境,遇警幻仙子,閱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判詞,有圖有詩,隻是不解其意。警幻命仙女演奏新製《紅樓夢》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飛鳥各投林》,詞雲“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然而賈寶玉仍不解,警幻更將妹妹可卿許配與他,二人難分難解,入迷津而驚醒。[3]
大觀園紀事
元春被選為貴妃,榮國府愈加貴盛,為之建造大觀園,迎接省親,家人團圓,極天倫之樂。賈寶玉長到十二三歲,在外結交秦鍾、蔣玉函,在內則周旋於姊妹中表以及丫鬟如襲人、晴雯、平兒、紫鵑等之間,親昵且敬愛她們,極盡小心謹慎,深恐違逆她們的心意,所愛的女兒多,自己身心勞倦,而憂患也與日俱增。一次聽紫鵑說黛玉要迴原籍(蘇州)去,賈寶玉便唬傻了,鬧得滿宅驚慌,直到紫鵑說明緣由才好了。[3]
在探春倡議下,大觀園女兒共結海棠詩社,賈寶玉同姐妹們開辦海棠詩會、菊花詩會。薛寶琴、邢岫煙進賈府,眾人雪中爭聯即景詩,大觀園盛極一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劉姥姥遊園、櫳翠庵品茶、元宵夜宴、探春理家、怡紅院夜宴等□□皆極盡風雅。[1]
榮國府雖煊赫,然而人口眾多,事務繁雜,主仆上下,貪圖享樂的多,操持家業的少,其生活標準和排場又不能節儉,所以外麵的架子雖勉強支撐,而內部已在加速朽壞了。家族末世頹運將至,變故增多。賈寶玉在繁華富貴中,也屢屢遭遇無常,先有秦可卿病逝、秦鍾夭逝,自身又中了趙姨娘、馬道婆的法術,差點死去;接著金釧兒投井,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慘遭抄檢,而所愛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隨即病歿;林黛玉重開桃花社,也是無疾而終。悲涼氣氛彌漫公府,然而唿吸而領會到的,唯有賈寶玉和十二釵而已。晴雯夭逝那天,賈寶玉出去給她上祭,卻撲了個空,迴身進大觀園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再到蘅蕪院中,也是人去樓空,仍往瀟湘館,偏黛玉尚未迴。正不知何往,卻被賈政叫去聽講巾幗英雄林四娘的故事,奉命做了一首《姽嫿詞》。[3]
大悲劇結局
《紅樓夢》結局,雖早預伏於太虛幻境夢中,而前八十迴僅露悲音。至後四十迴,賈寶玉先丟失通靈寶玉,喪魂落魄。賈政將離家赴江西糧道上任,賈母要在他出發前為賈寶玉完婚。因黛玉咯血,隻好迎娶寶釵。婚事由王熙鳳謀劃,設調包計,十分保密。卻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於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賈寶玉得知將婚,自以為必娶黛玉,滿懷期待。拜堂後見是寶釵,大感詫異。元春先薨,賈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勢淩弱”獲罪革職抄家,累及賈政;賈母又病逝;妙玉則遭強盜擄走,不屈而亡;王熙鳳失勢,鬱鬱而終。[3]
賈寶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