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下子詫異起來,不知道是什麽狀況,那種惡臭比腐爛魚蝦的味道還難聞,有一種說不出的噁心。我們語言不通,我隻能幹躺在那裏,結果大媽就從我的腳尖開始,流水線作業似的一直把桶裏的東西糊到我的頭頂,隻露出兩個眼睛。後來我才知道那是海泥,被燙得熱乎乎的,沒有什麽雜質。糊完之後,她又用一張塑料紙從頭到腳把我裹了半天,跟裹粽子一樣裹好,之後就走了。
我也不知道大媽這麽做是什麽意思,我躺在那裏,忍著熱和強烈的臭味,腦子裏仍然在想:“是不是這個裹完之後,金髮美女就該來了?”但一直等了快二十分鍾,還是沒有等來美女,又是大媽來了,二話不說把我身上的塑料紙全部打開,又讓我下床走到淋浴的地方。像變戲法一樣,不知道她從哪裏拿出一個高壓噴槍,接上水龍頭,嘩啦啦地就開始沖我身上厚厚的海泥。
她在作業的時候,我就像犯人一樣站著。忙了有五分鍾,等她沖完了,一整套spa服務也就宣告結束了。
我做完spa了,同行的其他四個人也陸續出來,大家一交流,才發現各自遇到的情形都一樣,好像還都是同一個大媽幹的。我們就開始罵:“廣告太害人,美女哪兒去了?為什麽是個大媽?難道是美女長成大媽了?這麽多年一直沒有換過人?”
當時我們真是後悔死了,就這麽一套東西,做了也沒什麽效果,還貴得要命。但後來聽說歐洲的那些王室成員,尊貴如王子王妃到死海,享受的也就是這樣的一套服務,我才說服了自己不再計較。
最終,我們一致決定:以後誰要到以色列,一定要推薦他(她)到死海享受這頂級而又奢華的spa服務—不能隻讓我們上當,得讓大家都去!
2、法治社會
在以色列的十天裏,給我們開車的司機是以色列旅遊部的工會副主席,在中國差不多就是個副部級幹部了,那些天我們一直享受著副部級司機開車的待遇。
千萬別以為那隻是一個小人物,他的權力其實大得很。一路上,聽了這個叫茨維卡的副主席介紹,我才知道,以色列的工會強大無比,任何組織或企業,隻要在以色列國土上引起工人的不滿,工會主席就可以即刻發起一個針對它們的局部性乃至全國性的罷工。以色列法律規定了,罷工最長期限是七天,針對任何僱主和政府的罷工都是合法的,隻要提前七天申請就可以。
而在以色列,無論職員給出什麽理由,都可以發起罷工。比如,我覺得某人對我說話不客氣,或者老對我有意見,我受不了了,就可以聯合他人到工會表決,通過了,工會就能組織罷工。長此以往,資方和政府多多少少都吃過罷工的苦。一般來說,基本上隻要是罷工,很有可能要不了七天,甚至隻在申請階段,工會提出的所有條件都會被答應。最多拖到七天罷工結束,事情也就都解決了。
有一種行業,解決罷工的問題是最快的,那就是電視行業,總是提出罷工不到二十四小時,問題就立馬被解決了—人民不能沒有電視看嘛。
不光是民間罷工,連政府部門也一樣可以罷工。以色列的國防部也有工會,並且地位極高。有一迴,工會因為不慡發起了罷工,罷工前五分鍾職員們還在處理文稿,可罷工時間一到,不管是字寫到一半還是正在處理文件,統統一放,開始罷工。同一時間,國防部陷入了癱瘓。而到罷工結束那天,準時到秒,所有人都結束了罷工狀態,繼續完成罷工前沒有做完的事,就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他們做得非常規矩,絕對是法治社會下的所作所為。
有關罷工的事例聽得我們心裏癢癢的,總覺得這麽有意思的事自己也得親歷一下。有一天,我就和茨維卡商量:“我們來了這麽多天,也沒有見到一次罷工,既然你是工會的頭兒,能不能組織一次?規模不用太大,我們也怕惹事兒,就讓我們看一下、拍一下就行,反正也是合法的。”茨維卡有些為難,因為罷工必須提前七天申請,即使申請下來,我們也早走了。所以,這事兒也就作罷了。
話說迴來,以色列這種合法罷工,其實在西方社會是很常見的。通常的模式是某個行業、某個人或某些人牽頭,提前申請罷工,在具體的表格上寫上具體的罷工天數,並寫清楚起止時間,之後就可以一切按照程序來進行。
像我二〇〇四年赴希臘採訪奧運會的那次,在希臘看到的公交車司機大罷工,正說明罷工現象的普遍。因為歐洲杯的比賽時間和公交司機的工作時間衝突了,看不了比賽讓他們很生氣,他們就決定要罷一次工。按理說,比賽看不了這也怨不了政府,要找隻能找歐足聯,但他們也找不到歐足聯頭上,政府就成了替罪羊。
那天,到了罷工生效的時候,公交車司機把車開到一半,就把鑰匙一拔,迴頭沖乘客喊:“大家下車,時間到了。”之後車就停在了大馬路中間,司機走了—這事兒警察來了也沒用。乘客也不吵不鬧,大家都表示理解,那是司機在維護他們的正當權利,都是下來之後各自想辦法離開。唯一比較尷尬的是,公交車在街上一停,交通就堵了個一塌糊塗。
那次公交車罷工隻批了二十四小時,於是到第二天早上罷工結束的時候,警察都在公交車邊上等著了,司機必須來把車開走,否則,哪怕超時一分鍾,那些司機就要倒黴了。當時這事兒我看得極其新鮮。
第四十章 “人民公社”基布茲
在以色列最大的收穫之一是走訪“基布茲”。關於基布茲我曾有耳聞,所以去之前我就認為,它會是我們拍攝內容中最特別的,也是上點兒年紀的中國人感覺最親切的部分。
1、物質按需分配
基布茲是希伯來語“團體”的意思,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的話,基布茲就是以色列的人民公社。以色列政府規定:基布茲是一個供人定居的組織,它是在所有物全體所有製基礎上,將成員組織起來的集體社會,沒有私人財產。它的宗旨是在生產、消費和教育等一切領域實行自己動手、平等與合作。簡單地講,基布茲就是一個公有社會,共同勞動,按需分配,實現內部民主和平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現在在以色列,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基布茲,每個城市也都有塊區域歸基布茲,大的基布茲甚至相當於一個小城市。它們已經逐漸演變成工農業結合的社區,裏頭有工廠、牧場等“人民公社”需要的部分。
我們去的那個基布茲,是個高度發達的人民公社,那裏無論是主持人還是大學教授或者是清潔工,待遇都是一樣的—房子按人頭來分,都是在大食堂吃飯,也不需要貨幣,人們需要什麽,比如遊泳、健身、看電影、消費,等等,隻要提出都能被滿足。他們的小孩兒一生下來就有福利,醫療、保險等,從生到死,基布茲全都包。唯一的一點兒區別體現在人口上,人多的房子會大點兒,人少的房子也就相應地小點兒,孩子多的家庭,分到的東西相對多些,反之就少些。
</br>
我也不知道大媽這麽做是什麽意思,我躺在那裏,忍著熱和強烈的臭味,腦子裏仍然在想:“是不是這個裹完之後,金髮美女就該來了?”但一直等了快二十分鍾,還是沒有等來美女,又是大媽來了,二話不說把我身上的塑料紙全部打開,又讓我下床走到淋浴的地方。像變戲法一樣,不知道她從哪裏拿出一個高壓噴槍,接上水龍頭,嘩啦啦地就開始沖我身上厚厚的海泥。
她在作業的時候,我就像犯人一樣站著。忙了有五分鍾,等她沖完了,一整套spa服務也就宣告結束了。
我做完spa了,同行的其他四個人也陸續出來,大家一交流,才發現各自遇到的情形都一樣,好像還都是同一個大媽幹的。我們就開始罵:“廣告太害人,美女哪兒去了?為什麽是個大媽?難道是美女長成大媽了?這麽多年一直沒有換過人?”
當時我們真是後悔死了,就這麽一套東西,做了也沒什麽效果,還貴得要命。但後來聽說歐洲的那些王室成員,尊貴如王子王妃到死海,享受的也就是這樣的一套服務,我才說服了自己不再計較。
最終,我們一致決定:以後誰要到以色列,一定要推薦他(她)到死海享受這頂級而又奢華的spa服務—不能隻讓我們上當,得讓大家都去!
2、法治社會
在以色列的十天裏,給我們開車的司機是以色列旅遊部的工會副主席,在中國差不多就是個副部級幹部了,那些天我們一直享受著副部級司機開車的待遇。
千萬別以為那隻是一個小人物,他的權力其實大得很。一路上,聽了這個叫茨維卡的副主席介紹,我才知道,以色列的工會強大無比,任何組織或企業,隻要在以色列國土上引起工人的不滿,工會主席就可以即刻發起一個針對它們的局部性乃至全國性的罷工。以色列法律規定了,罷工最長期限是七天,針對任何僱主和政府的罷工都是合法的,隻要提前七天申請就可以。
而在以色列,無論職員給出什麽理由,都可以發起罷工。比如,我覺得某人對我說話不客氣,或者老對我有意見,我受不了了,就可以聯合他人到工會表決,通過了,工會就能組織罷工。長此以往,資方和政府多多少少都吃過罷工的苦。一般來說,基本上隻要是罷工,很有可能要不了七天,甚至隻在申請階段,工會提出的所有條件都會被答應。最多拖到七天罷工結束,事情也就都解決了。
有一種行業,解決罷工的問題是最快的,那就是電視行業,總是提出罷工不到二十四小時,問題就立馬被解決了—人民不能沒有電視看嘛。
不光是民間罷工,連政府部門也一樣可以罷工。以色列的國防部也有工會,並且地位極高。有一迴,工會因為不慡發起了罷工,罷工前五分鍾職員們還在處理文稿,可罷工時間一到,不管是字寫到一半還是正在處理文件,統統一放,開始罷工。同一時間,國防部陷入了癱瘓。而到罷工結束那天,準時到秒,所有人都結束了罷工狀態,繼續完成罷工前沒有做完的事,就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他們做得非常規矩,絕對是法治社會下的所作所為。
有關罷工的事例聽得我們心裏癢癢的,總覺得這麽有意思的事自己也得親歷一下。有一天,我就和茨維卡商量:“我們來了這麽多天,也沒有見到一次罷工,既然你是工會的頭兒,能不能組織一次?規模不用太大,我們也怕惹事兒,就讓我們看一下、拍一下就行,反正也是合法的。”茨維卡有些為難,因為罷工必須提前七天申請,即使申請下來,我們也早走了。所以,這事兒也就作罷了。
話說迴來,以色列這種合法罷工,其實在西方社會是很常見的。通常的模式是某個行業、某個人或某些人牽頭,提前申請罷工,在具體的表格上寫上具體的罷工天數,並寫清楚起止時間,之後就可以一切按照程序來進行。
像我二〇〇四年赴希臘採訪奧運會的那次,在希臘看到的公交車司機大罷工,正說明罷工現象的普遍。因為歐洲杯的比賽時間和公交司機的工作時間衝突了,看不了比賽讓他們很生氣,他們就決定要罷一次工。按理說,比賽看不了這也怨不了政府,要找隻能找歐足聯,但他們也找不到歐足聯頭上,政府就成了替罪羊。
那天,到了罷工生效的時候,公交車司機把車開到一半,就把鑰匙一拔,迴頭沖乘客喊:“大家下車,時間到了。”之後車就停在了大馬路中間,司機走了—這事兒警察來了也沒用。乘客也不吵不鬧,大家都表示理解,那是司機在維護他們的正當權利,都是下來之後各自想辦法離開。唯一比較尷尬的是,公交車在街上一停,交通就堵了個一塌糊塗。
那次公交車罷工隻批了二十四小時,於是到第二天早上罷工結束的時候,警察都在公交車邊上等著了,司機必須來把車開走,否則,哪怕超時一分鍾,那些司機就要倒黴了。當時這事兒我看得極其新鮮。
第四十章 “人民公社”基布茲
在以色列最大的收穫之一是走訪“基布茲”。關於基布茲我曾有耳聞,所以去之前我就認為,它會是我們拍攝內容中最特別的,也是上點兒年紀的中國人感覺最親切的部分。
1、物質按需分配
基布茲是希伯來語“團體”的意思,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的話,基布茲就是以色列的人民公社。以色列政府規定:基布茲是一個供人定居的組織,它是在所有物全體所有製基礎上,將成員組織起來的集體社會,沒有私人財產。它的宗旨是在生產、消費和教育等一切領域實行自己動手、平等與合作。簡單地講,基布茲就是一個公有社會,共同勞動,按需分配,實現內部民主和平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現在在以色列,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基布茲,每個城市也都有塊區域歸基布茲,大的基布茲甚至相當於一個小城市。它們已經逐漸演變成工農業結合的社區,裏頭有工廠、牧場等“人民公社”需要的部分。
我們去的那個基布茲,是個高度發達的人民公社,那裏無論是主持人還是大學教授或者是清潔工,待遇都是一樣的—房子按人頭來分,都是在大食堂吃飯,也不需要貨幣,人們需要什麽,比如遊泳、健身、看電影、消費,等等,隻要提出都能被滿足。他們的小孩兒一生下來就有福利,醫療、保險等,從生到死,基布茲全都包。唯一的一點兒區別體現在人口上,人多的房子會大點兒,人少的房子也就相應地小點兒,孩子多的家庭,分到的東西相對多些,反之就少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