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洗手有一套程序。手在油墨中浸了兩天之後,油墨已經深深地黑到指紋裏去了,任何肥皂都沒有用。想洗得稍微幹淨些,首先得用一大塊棉紗蘸著機油使勁擦手,擦幾分鍾後,再用汽油洗掉機油和油墨—這兩道工序就要五六分鍾。接下來是用硬板刷或鋼絲刷蘸著洗衣粉在手上刷,使勁刷呀刷呀,這時你的手才開始出現皮膚的顏色。最後再用清水加肥皂搓呀搓。
這一番折騰下來你會以為—手基本洗幹淨了!我之前也一直這樣以為,直到有一天,一個女孩兒約我吃西餐(她埋單,我的工資連快餐都不能經常吃),那天我洗手的時間比平時都長,以為已經洗得很幹淨了,結果上了餐桌,在雪白的台布映襯下,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手還是黑黑的。直到現在,我聽到有人說“手指甲黑糊糊的人”,我都懷疑是不是在說我,會情不自禁地低下頭檢查自己的手指甲。
前麵說過,印刷廠和學校共用一個食堂。每天中午打飯的時候,廠裏的工人和老師都在職工窗口。當學生們在窗口擠成一團的時候,老師們從來不跟我們擠。有一次,一個工友跟我感慨,說:“瞧人家,老師的素質就是高,從來不跟咱們擠。”我笑了一下說:“他們是怕挨著你,嫌我們身上髒,懂嗎?”老師們穿著白襯衫,一碰上我們身上的油墨,衣服就廢了。
老師們躲著我們也就罷了,連廠長都嫌我們髒。廠裏為了提高工人的生活待遇,蓋了個小澡堂,但沒多久,廠長就不願意跟我們一塊兒“赤誠相見”了。他每次都趁著報紙快印完之前就先去澡堂泡著,那會兒水幹淨啊。有一次我們提前印完了,一起跑進澡堂,赤條條地正準備下水,廠長在水裏一下喊了起來:“別動!別動!等我先上來!”因為我們都下去之後,水就成墨汁了。
廠裏一些年輕工人挺虛榮的,別人問我們是哪個單位的,他們都說“報社的”,每次我聽到都會再加一句“印刷廠”。現在想起來,我有點兒不厚道了。
第十章 工傷
在印廠的日子雖然苦,但日子過得還算平靜。那時我談戀愛了,日子也算是有奔頭,但一次工傷改變了我的命運。
1、刻骨銘心的工傷
一九九二年六月五日早上,連續兩晚的夜班後,報紙已經印好了,下班前最後的工序就是擦洗印刷機。當時我正在用棉紗蘸著汽油擦滾筒,可能是太疲憊了,一沒留神,抓棉紗的左手和按點動鍵鈕的右手沒有配合好,機器轉得快了一點兒,我的左手沒來得及抽出來就被棉紗拖進了兩個滾筒之間。
我大叫了一聲,旁邊幾個同樣疲憊不堪的同事馬上發現出事了,立刻圍攏過來。看到我的手夾在了機器裏,稍有經驗的印刷工都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這是印刷廠最容易發生的工傷,很多大的印刷廠裏都有手指被機器軋斷的老工人。廠長和車間主任很快被喊過來了。
我們廠裏的印刷機是北人生產的一種輪轉印刷機,印刷機那兩個隻能容納兩張報紙厚度的鋼滾筒之間夾進了人的手指,你可以想像一下那種感覺。經過簡單勘察,大家一致認為,要把我的手從滾筒裏退出來必須讓滾筒倒轉。偏偏那台機器從引進到我們廠之後,就從來沒有倒轉過。如果要倒轉,必須脫開機頭。我至今也搞不清這件事情到底有多複雜,反正在廠裏那會兒還沒有人幹過這事兒。
於是,我的手還夾在機器裏,一幫技術骨幹在機頭那裏開起了技術研討會。會議的議題就是—到底怎樣脫開機頭,把小孟的手弄出來。我印象中大家發言還是相當踴躍的,一些插不上嘴,更插不上手的工人便在一邊不斷安慰我,問一些“疼不疼”之類的傻話。技術研討會的時間似乎不算長,但是對我來說每一秒都是漫長的煎熬。說實話,手夾在機器裏的那幾分鍾我還沒有感到疼痛,隻知道出事了,而且不是小事。研討會很快結束,經驗最豐富的一個組長冒著極大的壓力親自操刀,終於脫開了機頭—之所以壓力大是因為如果操作不當,我的手將被機器繼續往裏拖,整個手就殘廢了。萬幸,夾住我手的兩個滾筒終於倒轉起來,我的手順利地從鋼滾筒裏抽出來了,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
我的左手抽出來的時候手上還裹著棉紗,當時我腦子一片空白,還好奇地掀開棉紗去看。我看到自己的手指已經變形了,左手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甲已經翻開,皮開肉綻的,竟然沒流血,白森森的,看著好像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邊上立刻有同事扶著我從機器上下來,快步往車間外走。我恍恍惚惚地,腳下軟綿綿地,捧著受傷的左手剛走出去幾步遠,被軋傷的手指指尖血噗一下噴了出來,就跟電視劇《天龍八部》裏段譽那六脈神劍的特效差不多。看著血噴出來幾米遠,剛才掛在機器上沒有感覺到的疼痛感像壓抑了很久突然找到了突破口一樣,報復性地襲來。那種劇痛無法用語言描述,我眼睜睜地看著鮮血從指尖皮開肉綻的地方止不住地往外噴。天不絕我—我們廠唯一一輛卡車剛出去送報紙,因為駕駛員小李忘帶駕照,迴廠裏拿,正好碰上了我出工傷。廠長立刻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報紙先別送了,先送傷員!
我躺在卡車的後座上,同事舉著我的胳膊,血順著胳膊往下流。他們就用紗布緊緊地紮住我的手腕止血。事後聽司機小李說,他當時是打著雙跳燈,一路闖著紅燈向最近的一家醫院狂奔的。很快我被送到了南京城南的一家醫院,那一路上的劇痛讓我幾乎要昏過去。同事去找醫生的時候,我被放在搶救室門口的地上—凳子上都坐著人。一個穿著滿身油汙工作服的年輕人,舉著血淋淋的手躺在醫院走廊的地上,現在迴想起這一幕多少還是有點兒心酸。
進了急救室之後,醫生開始清創,最可怕的時刻到來了。所謂清創,就是清理傷口,讓大夫看清楚受傷程度。那時我兩根手指的指甲蓋已經完全翻開了,傷口處血肉模糊。大夫幹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用鉗子夾著翻開的指甲,把我兩個指甲連皮帶肉,連根拔了出來。我當時差點兒直接昏厥過去,至今我都不明白,為什麽不給我打麻藥。我記得大夫好像對我說了一句:“有點兒疼,忍著點兒。”我很想問:把你的指甲連根拔出來而且不打麻藥隻是“有點兒疼”?
接下來,大夫扯了一大團醫用棉花蘸滿了酒精擦洗我的傷口。我的手指那時已經完全沒有皮膚了,再碰上酒精,再加上大夫反覆使勁地擦,我又差點兒昏死過去。兩個同事拚命按住我的肩膀,那種疼痛足以銘記終生。我的汗如黃豆般往下滴,真是咬碎了鋼牙。在那一刻,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人—江姐!竹籤釘進她手指的感覺,我已經有了差不多的體驗。打那以後,江姐成了我最敬佩的革命英雄人物。等到一切結束,我從搶救台上坐起來的時候,看到身邊那個托盤—足足一盤血!
廠裏當時要通知家屬,這是我們廠第一起工傷事故。陪我到醫院的是我的組長,他問我:“你爸呢?”
</br>
這一番折騰下來你會以為—手基本洗幹淨了!我之前也一直這樣以為,直到有一天,一個女孩兒約我吃西餐(她埋單,我的工資連快餐都不能經常吃),那天我洗手的時間比平時都長,以為已經洗得很幹淨了,結果上了餐桌,在雪白的台布映襯下,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手還是黑黑的。直到現在,我聽到有人說“手指甲黑糊糊的人”,我都懷疑是不是在說我,會情不自禁地低下頭檢查自己的手指甲。
前麵說過,印刷廠和學校共用一個食堂。每天中午打飯的時候,廠裏的工人和老師都在職工窗口。當學生們在窗口擠成一團的時候,老師們從來不跟我們擠。有一次,一個工友跟我感慨,說:“瞧人家,老師的素質就是高,從來不跟咱們擠。”我笑了一下說:“他們是怕挨著你,嫌我們身上髒,懂嗎?”老師們穿著白襯衫,一碰上我們身上的油墨,衣服就廢了。
老師們躲著我們也就罷了,連廠長都嫌我們髒。廠裏為了提高工人的生活待遇,蓋了個小澡堂,但沒多久,廠長就不願意跟我們一塊兒“赤誠相見”了。他每次都趁著報紙快印完之前就先去澡堂泡著,那會兒水幹淨啊。有一次我們提前印完了,一起跑進澡堂,赤條條地正準備下水,廠長在水裏一下喊了起來:“別動!別動!等我先上來!”因為我們都下去之後,水就成墨汁了。
廠裏一些年輕工人挺虛榮的,別人問我們是哪個單位的,他們都說“報社的”,每次我聽到都會再加一句“印刷廠”。現在想起來,我有點兒不厚道了。
第十章 工傷
在印廠的日子雖然苦,但日子過得還算平靜。那時我談戀愛了,日子也算是有奔頭,但一次工傷改變了我的命運。
1、刻骨銘心的工傷
一九九二年六月五日早上,連續兩晚的夜班後,報紙已經印好了,下班前最後的工序就是擦洗印刷機。當時我正在用棉紗蘸著汽油擦滾筒,可能是太疲憊了,一沒留神,抓棉紗的左手和按點動鍵鈕的右手沒有配合好,機器轉得快了一點兒,我的左手沒來得及抽出來就被棉紗拖進了兩個滾筒之間。
我大叫了一聲,旁邊幾個同樣疲憊不堪的同事馬上發現出事了,立刻圍攏過來。看到我的手夾在了機器裏,稍有經驗的印刷工都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這是印刷廠最容易發生的工傷,很多大的印刷廠裏都有手指被機器軋斷的老工人。廠長和車間主任很快被喊過來了。
我們廠裏的印刷機是北人生產的一種輪轉印刷機,印刷機那兩個隻能容納兩張報紙厚度的鋼滾筒之間夾進了人的手指,你可以想像一下那種感覺。經過簡單勘察,大家一致認為,要把我的手從滾筒裏退出來必須讓滾筒倒轉。偏偏那台機器從引進到我們廠之後,就從來沒有倒轉過。如果要倒轉,必須脫開機頭。我至今也搞不清這件事情到底有多複雜,反正在廠裏那會兒還沒有人幹過這事兒。
於是,我的手還夾在機器裏,一幫技術骨幹在機頭那裏開起了技術研討會。會議的議題就是—到底怎樣脫開機頭,把小孟的手弄出來。我印象中大家發言還是相當踴躍的,一些插不上嘴,更插不上手的工人便在一邊不斷安慰我,問一些“疼不疼”之類的傻話。技術研討會的時間似乎不算長,但是對我來說每一秒都是漫長的煎熬。說實話,手夾在機器裏的那幾分鍾我還沒有感到疼痛,隻知道出事了,而且不是小事。研討會很快結束,經驗最豐富的一個組長冒著極大的壓力親自操刀,終於脫開了機頭—之所以壓力大是因為如果操作不當,我的手將被機器繼續往裏拖,整個手就殘廢了。萬幸,夾住我手的兩個滾筒終於倒轉起來,我的手順利地從鋼滾筒裏抽出來了,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
我的左手抽出來的時候手上還裹著棉紗,當時我腦子一片空白,還好奇地掀開棉紗去看。我看到自己的手指已經變形了,左手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甲已經翻開,皮開肉綻的,竟然沒流血,白森森的,看著好像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邊上立刻有同事扶著我從機器上下來,快步往車間外走。我恍恍惚惚地,腳下軟綿綿地,捧著受傷的左手剛走出去幾步遠,被軋傷的手指指尖血噗一下噴了出來,就跟電視劇《天龍八部》裏段譽那六脈神劍的特效差不多。看著血噴出來幾米遠,剛才掛在機器上沒有感覺到的疼痛感像壓抑了很久突然找到了突破口一樣,報復性地襲來。那種劇痛無法用語言描述,我眼睜睜地看著鮮血從指尖皮開肉綻的地方止不住地往外噴。天不絕我—我們廠唯一一輛卡車剛出去送報紙,因為駕駛員小李忘帶駕照,迴廠裏拿,正好碰上了我出工傷。廠長立刻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報紙先別送了,先送傷員!
我躺在卡車的後座上,同事舉著我的胳膊,血順著胳膊往下流。他們就用紗布緊緊地紮住我的手腕止血。事後聽司機小李說,他當時是打著雙跳燈,一路闖著紅燈向最近的一家醫院狂奔的。很快我被送到了南京城南的一家醫院,那一路上的劇痛讓我幾乎要昏過去。同事去找醫生的時候,我被放在搶救室門口的地上—凳子上都坐著人。一個穿著滿身油汙工作服的年輕人,舉著血淋淋的手躺在醫院走廊的地上,現在迴想起這一幕多少還是有點兒心酸。
進了急救室之後,醫生開始清創,最可怕的時刻到來了。所謂清創,就是清理傷口,讓大夫看清楚受傷程度。那時我兩根手指的指甲蓋已經完全翻開了,傷口處血肉模糊。大夫幹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用鉗子夾著翻開的指甲,把我兩個指甲連皮帶肉,連根拔了出來。我當時差點兒直接昏厥過去,至今我都不明白,為什麽不給我打麻藥。我記得大夫好像對我說了一句:“有點兒疼,忍著點兒。”我很想問:把你的指甲連根拔出來而且不打麻藥隻是“有點兒疼”?
接下來,大夫扯了一大團醫用棉花蘸滿了酒精擦洗我的傷口。我的手指那時已經完全沒有皮膚了,再碰上酒精,再加上大夫反覆使勁地擦,我又差點兒昏死過去。兩個同事拚命按住我的肩膀,那種疼痛足以銘記終生。我的汗如黃豆般往下滴,真是咬碎了鋼牙。在那一刻,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人—江姐!竹籤釘進她手指的感覺,我已經有了差不多的體驗。打那以後,江姐成了我最敬佩的革命英雄人物。等到一切結束,我從搶救台上坐起來的時候,看到身邊那個托盤—足足一盤血!
廠裏當時要通知家屬,這是我們廠第一起工傷事故。陪我到醫院的是我的組長,他問我:“你爸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