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鼓樓。一上地安門大街就看見右手邊不遠的什剎海,拐個彎到了皇城根。南邊就是北海。星期二,還有這麽些人。其中幾個像是日本人,一個女的還穿著和服。他遠遠看見他們幾個出了公園,上了街邊一輛黑色汽車。
都快一點了,難怪覺得有點兒餓。他開始留意,看有什麽館子可以進去試試。電車軌道在個街口分成兩路,往南往北去的都有。他想了想走的方向,朝南上了西四北大街。
剛過了西四牌樓,一陣香味兒飄了過來。他沒再猶豫就進去叫了碗羊湯麵。
坐在那兒吃,每次抬頭往門外看,都瞧見斜對麵街邊停了部黑色汽車。這次又抬頭,覺得很像剛才在西皇城根看見的那輛。他又多看了一眼,不自覺地吃慢了。
他心不在焉地付完帳,上了街,繼續慢慢往南走。等他在街這邊經過那部黑車的時候,看見有四個人從一家飯莊出來。不錯,是那幾個日本人。三個黑西裝男的,和一個穿和服的女的。其中一個男的矮矮壯壯,圓臉,讓他心猛跳了兩下。再要細看,他們四個已經上了車,往北開走了。
隔著條大馬路,前麵又是人,又是車,又才幾秒鍾。可是,他又怎麽能忘記這張圓臉?上次也是幾秒鍾,可是,那幾秒鍾就是永遠。
李天然麻木地一直走,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右額,一陣"叮噹"電車聲驚醒了他。再看是西長安街。他在抄手胡同一家小茶館歇了會兒。半壺茶之後才平靜下來。
好,你這小子是誰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就是你。就在北平,還活著。
他在大街上攔了部洋車迴家。拉車的要五角。剛好老劉在大門口,問是打哪兒上的車,掏出兩角給了車夫,"兩毛都多給了。"李天然怪自己沒事先說好價錢,又多給了一角。他問馬大夫什麽時候迴來。老劉說總要七點。
進了內院,劉媽問,"馬大夫說給您找個裁縫。什麽時候有空兒,說一聲兒。"李天然看看表,還不到四點,"這就去吧。"
她跟老劉交代了聲兒就和他出了大門。劉媽看起來四十出頭,仍然是一雙天足,說她們兩口子在馬大夫家做了四年多了,是買下這幢房兒的時候過來的,都挺滿意。經過美國學校的時候,劉媽還指著說,"這就是麗莎教的學校。"李天然心想,沒個中國家裏雇的傭人能這麽稱唿太太。
劉媽出了幹麵胡同東口,也沒過街,左拐往北,"不遠,這就到。就在我們這條兒後頭。"
果然,上了南小街幾步就又左拐,進了條很窄,還不夠兩個人並排走的菸袋胡同。突然,劉媽在前頭住了腳,轉身說,"您可別忌諱,她是個寡婦……"等了等,見李天然沒作聲,又邊走邊說,"可是關大娘的活兒可真好。朝陽門南小街這些胡同兒裏的人全都找她……"說著又拐了個彎,正對麵再幾步路就是一扇虛掩著的木門。
劉媽在門口提高了點嗓門兒,"關大娘?"
裏邊立刻就應了,清脆的一聲,"哪位?請進。"
開門兒的女的,高高個兒,灰褂褲,幹幹淨淨,清清爽爽,頭髮黑黑的,結在後麵,眼珠亮亮的,直瞧著劉媽,"劉嬸兒……屋裏坐。"
李天然還沒給介紹,不便說話,跟著她們進了院子。
他看著這位婦人的背影,有點納悶兒,不太可能是關大娘吧?褲褂鬆鬆的,還是掩不住那個身子。腿長長的,腳也不小,走起來有點兒搖晃……怎麽看也不過二十出頭,怎麽說也不像個大娘……倒是有點兒師妹的味兒。
進了西屋,關大娘招唿著坐。房間不大,像是一明一暗。這間明的有張吃飯用的四方桌,幾把椅子板凳。頭頂上掛著一個光禿禿的燈泡兒,垂著一根拉線,末端紮了個銅錢。靠窗像是用門板搭出來的一條桌子,上頭一堆堆布料,針線,尺子,帶子,剪子。旁邊立著一架腳踩的那種縫衣機……
"我去沏茶。"關大娘撣了撣袖子,出了屋。
劉媽挪了把椅子請他坐,像是自個兒家一樣。她很機靈,有點兒覺得李天然不知道該怎麽應付,"沒關係,您就跟著我們叫她關大娘。"
關大娘端了兩杯茶迴來,放在桌上。劉媽這才開口,"大娘,這位李先生是馬大夫家的客人,剛從外國迴來,在我們那兒住。"又給李天然介紹,"關大娘,我們這兒的細活兒都找她。"兩個人點了點頭。
"李先生想做件大褂兒。"
"那好辦……可是都快中秋了,是做單的,還是夾的棉的?"
李天然想了想,"先做兩件單的吧。"
關大娘從長桌子上取了根軟尺,請他站起來,稍微比了比肩膀,腰脖,臂長,身長,"成了。"把尺子往口袋裏一揣,"什麽料子?顏色?"
他又想了想,"布料,一件藏青,一件黑……"他頓了頓,"不記下尺寸?"
"咳!"關大娘輕輕笑了,"這還用記。"
劉媽也笑了。李天然有點不自在,"得多久?"
"急著穿嗎?"
"急是不急。"
"成……下禮拜。"
"錢怎麽算?"
"沒多少……單幅兒五碼……您要兩件兒……"
"少爺您別管--"劉媽搶了下去,立刻發現叫錯了,"李先生,迴去再說……馬大夫家老是有零活兒在這兒做,隔陣兒算一次。"
李天然沒再言語。劉媽接了下去,"就這麽吧,過兩天我來拿。"
"我自個兒來吧,"李天然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快,就補了一句,"總得試試……"他站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麽說不出"關大娘"這幾個字,"那就麻煩你了……"
他們一前一後出了小胡同。劉媽跟上來說,"這兒附近可有些缺德的小子,說她們家是死胡同兒裏的寡婦院兒。"
李天然沒追問,劉媽接著又說,"剛才沒見著房東孫老奶奶,也沒碰見東屋的徐太太……唉,全都守寡……那兩位,一位六十多,一位快五十了,就可惜關大娘,屬什麽我忘了,才二十幾!"說著說著有點兒自言自語起來,"她們娘兒三個像是一家兒人了……"
"這位關大娘叫什麽?"
"巧紅。婆家也隻剩下大舅子一家人,還在通州。關是她本姓,關巧紅……沒準兒是七夕那天生,反正,名兒可取得正好……會女紅,手又巧。"
他們到了家。老劉說馬大夫來過電話,要晚點兒迴來,不用等飯,又問晚上想吃什麽。李天然也一時想不出什麽,就說看著辦吧。
看著辦的結果是西紅柿炸醬麵。飯後一壺香片。
天還沒全黑。李天然在院子裏待了會兒。那些蛐蛐兒又開始叫了,引出了一陣陣又尖又嘶的蟬鳴。他上了西屋台階,發現左邊牆上釘著一個光亮的小銅牌,上麵淺淺凸出兩行英文字:"dr. stuart mckay,internal medicine"。看樣子,來這兒看病的不是熟人,也是熟人介紹過來的。要不然誰會找到這兒來。李天然趴在玻璃窗上瞄了瞄。裏頭一片白色,很是個診所的樣子。他迴頭看見劉媽剛收拾完東屋,就跟他說,"待會兒院裏坐。"
</br>
都快一點了,難怪覺得有點兒餓。他開始留意,看有什麽館子可以進去試試。電車軌道在個街口分成兩路,往南往北去的都有。他想了想走的方向,朝南上了西四北大街。
剛過了西四牌樓,一陣香味兒飄了過來。他沒再猶豫就進去叫了碗羊湯麵。
坐在那兒吃,每次抬頭往門外看,都瞧見斜對麵街邊停了部黑色汽車。這次又抬頭,覺得很像剛才在西皇城根看見的那輛。他又多看了一眼,不自覺地吃慢了。
他心不在焉地付完帳,上了街,繼續慢慢往南走。等他在街這邊經過那部黑車的時候,看見有四個人從一家飯莊出來。不錯,是那幾個日本人。三個黑西裝男的,和一個穿和服的女的。其中一個男的矮矮壯壯,圓臉,讓他心猛跳了兩下。再要細看,他們四個已經上了車,往北開走了。
隔著條大馬路,前麵又是人,又是車,又才幾秒鍾。可是,他又怎麽能忘記這張圓臉?上次也是幾秒鍾,可是,那幾秒鍾就是永遠。
李天然麻木地一直走,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右額,一陣"叮噹"電車聲驚醒了他。再看是西長安街。他在抄手胡同一家小茶館歇了會兒。半壺茶之後才平靜下來。
好,你這小子是誰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就是你。就在北平,還活著。
他在大街上攔了部洋車迴家。拉車的要五角。剛好老劉在大門口,問是打哪兒上的車,掏出兩角給了車夫,"兩毛都多給了。"李天然怪自己沒事先說好價錢,又多給了一角。他問馬大夫什麽時候迴來。老劉說總要七點。
進了內院,劉媽問,"馬大夫說給您找個裁縫。什麽時候有空兒,說一聲兒。"李天然看看表,還不到四點,"這就去吧。"
她跟老劉交代了聲兒就和他出了大門。劉媽看起來四十出頭,仍然是一雙天足,說她們兩口子在馬大夫家做了四年多了,是買下這幢房兒的時候過來的,都挺滿意。經過美國學校的時候,劉媽還指著說,"這就是麗莎教的學校。"李天然心想,沒個中國家裏雇的傭人能這麽稱唿太太。
劉媽出了幹麵胡同東口,也沒過街,左拐往北,"不遠,這就到。就在我們這條兒後頭。"
果然,上了南小街幾步就又左拐,進了條很窄,還不夠兩個人並排走的菸袋胡同。突然,劉媽在前頭住了腳,轉身說,"您可別忌諱,她是個寡婦……"等了等,見李天然沒作聲,又邊走邊說,"可是關大娘的活兒可真好。朝陽門南小街這些胡同兒裏的人全都找她……"說著又拐了個彎,正對麵再幾步路就是一扇虛掩著的木門。
劉媽在門口提高了點嗓門兒,"關大娘?"
裏邊立刻就應了,清脆的一聲,"哪位?請進。"
開門兒的女的,高高個兒,灰褂褲,幹幹淨淨,清清爽爽,頭髮黑黑的,結在後麵,眼珠亮亮的,直瞧著劉媽,"劉嬸兒……屋裏坐。"
李天然還沒給介紹,不便說話,跟著她們進了院子。
他看著這位婦人的背影,有點納悶兒,不太可能是關大娘吧?褲褂鬆鬆的,還是掩不住那個身子。腿長長的,腳也不小,走起來有點兒搖晃……怎麽看也不過二十出頭,怎麽說也不像個大娘……倒是有點兒師妹的味兒。
進了西屋,關大娘招唿著坐。房間不大,像是一明一暗。這間明的有張吃飯用的四方桌,幾把椅子板凳。頭頂上掛著一個光禿禿的燈泡兒,垂著一根拉線,末端紮了個銅錢。靠窗像是用門板搭出來的一條桌子,上頭一堆堆布料,針線,尺子,帶子,剪子。旁邊立著一架腳踩的那種縫衣機……
"我去沏茶。"關大娘撣了撣袖子,出了屋。
劉媽挪了把椅子請他坐,像是自個兒家一樣。她很機靈,有點兒覺得李天然不知道該怎麽應付,"沒關係,您就跟著我們叫她關大娘。"
關大娘端了兩杯茶迴來,放在桌上。劉媽這才開口,"大娘,這位李先生是馬大夫家的客人,剛從外國迴來,在我們那兒住。"又給李天然介紹,"關大娘,我們這兒的細活兒都找她。"兩個人點了點頭。
"李先生想做件大褂兒。"
"那好辦……可是都快中秋了,是做單的,還是夾的棉的?"
李天然想了想,"先做兩件單的吧。"
關大娘從長桌子上取了根軟尺,請他站起來,稍微比了比肩膀,腰脖,臂長,身長,"成了。"把尺子往口袋裏一揣,"什麽料子?顏色?"
他又想了想,"布料,一件藏青,一件黑……"他頓了頓,"不記下尺寸?"
"咳!"關大娘輕輕笑了,"這還用記。"
劉媽也笑了。李天然有點不自在,"得多久?"
"急著穿嗎?"
"急是不急。"
"成……下禮拜。"
"錢怎麽算?"
"沒多少……單幅兒五碼……您要兩件兒……"
"少爺您別管--"劉媽搶了下去,立刻發現叫錯了,"李先生,迴去再說……馬大夫家老是有零活兒在這兒做,隔陣兒算一次。"
李天然沒再言語。劉媽接了下去,"就這麽吧,過兩天我來拿。"
"我自個兒來吧,"李天然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快,就補了一句,"總得試試……"他站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麽說不出"關大娘"這幾個字,"那就麻煩你了……"
他們一前一後出了小胡同。劉媽跟上來說,"這兒附近可有些缺德的小子,說她們家是死胡同兒裏的寡婦院兒。"
李天然沒追問,劉媽接著又說,"剛才沒見著房東孫老奶奶,也沒碰見東屋的徐太太……唉,全都守寡……那兩位,一位六十多,一位快五十了,就可惜關大娘,屬什麽我忘了,才二十幾!"說著說著有點兒自言自語起來,"她們娘兒三個像是一家兒人了……"
"這位關大娘叫什麽?"
"巧紅。婆家也隻剩下大舅子一家人,還在通州。關是她本姓,關巧紅……沒準兒是七夕那天生,反正,名兒可取得正好……會女紅,手又巧。"
他們到了家。老劉說馬大夫來過電話,要晚點兒迴來,不用等飯,又問晚上想吃什麽。李天然也一時想不出什麽,就說看著辦吧。
看著辦的結果是西紅柿炸醬麵。飯後一壺香片。
天還沒全黑。李天然在院子裏待了會兒。那些蛐蛐兒又開始叫了,引出了一陣陣又尖又嘶的蟬鳴。他上了西屋台階,發現左邊牆上釘著一個光亮的小銅牌,上麵淺淺凸出兩行英文字:"dr. stuart mckay,internal medicine"。看樣子,來這兒看病的不是熟人,也是熟人介紹過來的。要不然誰會找到這兒來。李天然趴在玻璃窗上瞄了瞄。裏頭一片白色,很是個診所的樣子。他迴頭看見劉媽剛收拾完東屋,就跟他說,"待會兒院裏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