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薑琪,從高中到現在我一直都愛著她,所以我不能忍她有一絲的輕視我。那天晚上那個什麽黃總的電話打來時,我已經是氣得完全失去理智了,我那時想的就隻是用男人的拳腳來征服她。現在事情雖然過去了,可事情的根源仍然還在,她家裏是城市裏的,什麽負擔都沒有,而我家裏是農村裏的,家裏關於買房子的事情至今都還在等我的迴音,薑琪還是拿著比我高的工資,在我們那個科研單位,我每個月3000的工資已經是很高的了,要想再漲是不太可能的。這一切實在讓一個男人在老婆麵前抬不起頭來啊!更何況薑琪即使結婚了,都還有那麽多人追,我不知道下次什麽時候我又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來。


    聽賀凱這麽說,我的心裏也輕嘆了一口氣,這樣的事情不能說到底是誰的錯,我隻能安慰賀凱說,既然當初薑琪肯和你結婚,那就說明她並不是那麽在乎金錢地位什麽的,女人都會有虛榮心的,除了錢,你還可以用別的東西來滿足她。至於你,你可以去參加一些培訓班,在哪裏可以學習到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好好地和她溝通一下,你們會處理好的。


    賀凱露出了一絲笑容,似乎輕鬆了一些。可是我對我自己說的東西是否有效我都沒有把握,因為很多的事情並不是他們兩個人可以決定的。


    第四部分 合歡篇


    敘述人:羅竹/原市鋼管廠化驗員,現「奇味兔頭」連鎖店老闆娘,51歲


    地點:紅色年代(主題酒吧)


    記錄整理:費華


    聽說我要做一欄關於家庭暴力糾紛的專訪,一個好朋友把他同學的姨媽羅竹介紹給了我,說她的故事可能符合我的需求。


    拿到她的個人資料時我有些訝異。照片上是一位身著休閑唐裝,頗具艷光的婦人。通體透出濃濃的風韻,隻有眼角略略有些歲月的痕跡。這哪裏是一個受過暴力摧殘、年近花甲的老嫗?分明是花樣年華的翻版嗎!


    朋友看出了我的猶豫,一再推薦,讓我見見她。鑑於這位朋友對我從無虛言,我才將這次工作的對象鎖定在了這位羅阿姨身上。隻是到底有些關於年紀的顧慮,要約在什麽地方採訪她還真是費了我些心思。


    一天傍晚開車去機場接一位同事,發現機場附近多出家叫「紅色年代」的酒吧。裝修融革命風格與時尚品位於一體,連菜品飲料都充斥著那個瘋狂年代獨特的氣息與滿滿的流行元素。我想,這下我是找對地方了。


    果然,當一身香雲紗套褲裝扮的羅竹在我們約好的時間推開「紅色年代」破舊的木板門時,她臉上出現的,是我意料之中的驚詫與激動。坐在沒上漆的條凳上,端著一搪瓷杯苦丁茶,她告訴我,以前她下到秀山那裏最怕喝這種茶,沒想到現在居然那麽懷念它。


    我們的談話很自然地從那段特殊的日子引入了。


    我們那一代比起後麵的要能吃苦得多,當然也倒黴得多。正該長身體的時候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結果男的一個個都幾級殘廢,女的也基本上跟苦菜花一個類型。該讀書的時候遇到了上山下鄉。屁大的娃娃大字不識幾個就跟著農民伯伯下地學插秧栽蒜;該安家生根了又讓返城上學的機會弄得一大幫子恩愛夫妻勞燕分飛,到處都哭得個撕心裂肺的。好容易安頓下來了吧,又趕上國家搞什麽下崗再就業。結果我們這批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時候的知青們論知識比不過年輕一代,論資格趕不上老革命,又挨了頭刀!好在現在的日子總算好過了點,有時候想起年輕時的那些事,自己都覺得說起來這輩子倒也過得還算轟轟烈烈。


    我下鄉的那天離滿19都還差幾天,算是個典型的乖乖女,天真得很。那時候十幾歲的女娃兒可一點不像現在的,什麽都懂,比大人都靈精。我們那時候跟男娃兒說句話都怕旁人笑話。什麽自由戀愛耍朋友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真是走到大街上都有本事街這邊一個街那邊一個,手都不敢牽,生怕別人說自己作風不正派。普通的男孩女孩就算是說公事都非要拉個人一道才敢去找人的。


    我那時候插隊到秀山的一個村裏。那個村統共也就三四十來戶人家,不算大。前幾年我迴去,那地方已經變成個很大的茶園,當年的熟人都搬走找不到了。


    我們當時一共有9個人下到那裏。有4個是我們市裏的,都是女娃兒。有5個是我們市周邊的其他縣份上的,是4個男娃兒1個女娃兒。我們5個女娃兒被分到村裏幾個幹部家裏住,男娃們就集體在村上開會的那個大屋——相當於村委會的大辦公室裏用竹籬笆糊上泥隔出來的一個單間裏打了通鋪。其實我們下鄉國家是有給接收的村上撥款的,專門用來給我們下鄉的知青修安置房。隻是要是村裏有現成的地方安置我們,就可以把發到村上的這個安置費充公。這些都是我們後來迴城了才知道的。要當時就知道還有安置費一說,大家肯定會跟村上的幹部們鬧起來。你想啊,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間住4個大男人,還沒有窗戶,人很難過的,尤其是夏天!


    那批娃兒最大的隻有20,最小的才16。要放到現在,正是該被寶貝著讀書升學的年紀,可我們那時就要必須每天學著大人麵朝黃土背朝天了。幹一樣的活,工分才隻有別人的一半,很過分吧?不過日子雖然苦點,倒是很學了不少東西。不敢說各個成為農業專家,最起碼不會像現在的娃兒連地裏長的是韭菜是麥苗都搞不清楚。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什麽打老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幕霄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幕霄子並收藏我為什麽打老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