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蔣齊辦公室出來,林海的心情有些沉重。
先是不惜把與李慧秘密接觸的事都和盤托出,可謂挖空心思讓我答應去見餘紅旗,然後又迅速斬斷我與蔣宏之間的聯係,這番操作沒有任何花裏胡哨的招數,完全是簡單粗暴,但效果卻出奇的好。
控製了蔣宏,在某種程度上,就等於蒙上了林海的眼睛。隻能聽憑擺布。這還在其次,最令林海焦慮的是王大偉與顧煥州之間的關係。
從目前的情況看,顧書記對王大偉的信任幾乎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甚至連這種明顯越級越權的事,都毫不猶豫的批準執行。
別小看這件事,今天針對的是蔣宏,那誰敢保證,明天就不會落到我的腦袋上呢?林海默默的想。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也許有人會問,顧煥州也不傻,怎麽可能由著王大偉的性子來呢,堂堂省委書記,封疆大吏,怎麽可能成為他手中的提線木偶?
你要真這麽想,那就太幼稚了。
對王大偉的縱容,堪稱顧煥州馭人之術的神操作。
一千多年前,女皇武則天重用來俊臣和周興等酷吏,三下五除二就把政治對手打了滿地找牙,待政局穩定之後,再隨便找個由頭拋棄酷吏,重新啟用狄仁傑這樣的治世能臣,從而實現長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說起來,此舉與現在的顧煥州有異曲同工之妙。
毫不誇張的講,隻要王大偉肯賣命,隻要不是殺人放火,無論什麽出格的事情,都會得到顧煥州的全力支持。
至於會產生什麽不良影響嘛,那就是秋後算賬的事了。等塵埃落定之際,再來個撥亂反正,既不影響自己的政治聲望,又可以借此歸攏人心,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以王大偉的聰明,自然也會看到這一層,所以,他現在會充分利用這種優勢,最大限度的搞定對自己不利的因素,以免日後遭到清算。
這就等於給林海出了道難題。
如果順著王大偉,聽憑他的安排,那指不定會落入什麽圈套,畢竟,類似情況已經不止一次的發生過了,為了達到目的,這位仁兄是不擇手段的,別看口口聲聲講什麽底線思維,但真要到了節骨眼上,王大偉的底線,就是沒有任何底線。
可如果拒不合作呢?在此之前,林海是從來不慣著王大偉毛病的,說撅就撅,沒有絲毫的顧忌,但現在就不得不慎重了。
不論是真把王大偉給惹急了,亦或是讓他感受到林海有可能對他造成威脅,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都是非常危險的。
隻需隨便編織個理由,王大偉就可以借顧煥州的手輕而易舉的終結林海的政治生命,而這都算是好的結果,以這哥們的手段,為了永遠免除後患,什麽陰損招數都想得出來。
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官場曆來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殘酷最陰險的所在,在這個圈子裏,沒有感情,隻有利益。所以,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迴到自己的辦公室,林海思忖良久,但始終沒找到更好的破解之法,不由得有些心浮氣躁起來。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了幾下,還沒等他喊請進,於振清便推門走了進來,他見狀連忙站了起來。
“我也正想去找你呢。”他笑著道。
於振清點了點頭,在對麵坐下,看了他了一眼,皺著眉頭說道:“你的臉色不怎麽好。”
“可能是有點累了吧。”林海含糊的解釋了句。
於振清也沒再追問,略微沉吟片刻,說道:“小林啊,散會之後,我接到了李書記的電話,他明確的表示,代表市委駁迴我辭職的請求,讓我安心在常務副市長的崗位上繼續幹兩年。”
林海笑了下:“我說過的,李書記對你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這下你該相信了吧。”
於振清歎了口氣:“其實,我昨天晚上就已經相信了,或者說,我做好了踩坑的心理準備。”
林海則道:“別這麽說,如果明知道是個坑,那無論做多麽充分的心理準備,也不如幹脆就繞著走。”
於振清無奈的一笑:“你還是不了解我。從政快三十年了,不是在勾心鬥角,就是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如果再不幹點正事,我這輩子就算是過去了。所以,不論前方是什麽,我都打算走下去,並願意承擔所有後果。”
林海不禁有些動容。
事實上,他對於振清的印象並不算很好,即便是在明知其有些本事的情況下,內心多少還是不很服氣。畢竟,紙上談兵和實際操作之間存在很大區別,誇誇其談的人很多,但能把柳杖子礦這種企業帶出困境,絕非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就可以。
然而,於振清剛剛那略顯悲壯的一番話,卻讓他不得不刮目相看。
這麽長時間以來,他接觸過很多領導幹部,其中不乏像李慧、李光旭這樣的佼佼者,既有政治手腕,又深諳經濟發展之道。
即便是這麽優秀的人,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問題上,思路也都集中在土地開發和利用上。事實上,這也是當下的主流思想,隻要利用得好,堪稱風險小,見效快。可像於振清這樣,肯在老工業企業身上做文章的,實屬罕見,而且,還頂著這麽大的壓力。拋開能否成功不談,就衝這份勇氣和執著,也令人佩服。
不過,欽佩歸欽佩,但林海的心中卻還是有些含糊。
如果不是秦嶺突然送了一份大禮,即便是他本人,也不看好目前的柳杖子礦。這種老企業,設備陳舊,管理落後,體製僵化,職工素質普遍比較差,很難適應市場的變化。事實上,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東北很多老工業企業紛紛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柳杖子礦,不僅麵臨上述問題,還欠著好幾個億的巨額債務,在會上,李明亮隻說了拖欠工資和三險一金,而實際上,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職工集資款和材料款等等,算下來,債務總額高達兩億三千多萬。這沒算上複工複產的投入,要是都加在一起,沒有三五個億的啟動資金,盤活柳杖子礦,基本上等於是一句空話。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老百姓過日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兩千多名職工的大型企業呢?
設備檢修、井下安全、產品銷售、材料采購、人員培訓、技術升級、企業管理,哪個環節都需要錢,而且還是大量的錢。
說實話,每念及此,林海的腦袋都亂成一鍋粥。
參加工作十多年,他始終在政府機關工作,文字處理是行家裏手,搞點陰謀詭計嘛,雖然不很擅長,但偶爾還能抖個小機靈,至少可以邊做邊學。
可盤活老工業企業,卻不是抖機靈就可以的,這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實操能力,不僅要懂管理,還要對市場有深度的研究,而這方麵恰恰是他的短板。
所以,別看在蔣齊麵前表現得信心十足,但心裏卻是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先是不惜把與李慧秘密接觸的事都和盤托出,可謂挖空心思讓我答應去見餘紅旗,然後又迅速斬斷我與蔣宏之間的聯係,這番操作沒有任何花裏胡哨的招數,完全是簡單粗暴,但效果卻出奇的好。
控製了蔣宏,在某種程度上,就等於蒙上了林海的眼睛。隻能聽憑擺布。這還在其次,最令林海焦慮的是王大偉與顧煥州之間的關係。
從目前的情況看,顧書記對王大偉的信任幾乎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甚至連這種明顯越級越權的事,都毫不猶豫的批準執行。
別小看這件事,今天針對的是蔣宏,那誰敢保證,明天就不會落到我的腦袋上呢?林海默默的想。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也許有人會問,顧煥州也不傻,怎麽可能由著王大偉的性子來呢,堂堂省委書記,封疆大吏,怎麽可能成為他手中的提線木偶?
你要真這麽想,那就太幼稚了。
對王大偉的縱容,堪稱顧煥州馭人之術的神操作。
一千多年前,女皇武則天重用來俊臣和周興等酷吏,三下五除二就把政治對手打了滿地找牙,待政局穩定之後,再隨便找個由頭拋棄酷吏,重新啟用狄仁傑這樣的治世能臣,從而實現長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說起來,此舉與現在的顧煥州有異曲同工之妙。
毫不誇張的講,隻要王大偉肯賣命,隻要不是殺人放火,無論什麽出格的事情,都會得到顧煥州的全力支持。
至於會產生什麽不良影響嘛,那就是秋後算賬的事了。等塵埃落定之際,再來個撥亂反正,既不影響自己的政治聲望,又可以借此歸攏人心,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以王大偉的聰明,自然也會看到這一層,所以,他現在會充分利用這種優勢,最大限度的搞定對自己不利的因素,以免日後遭到清算。
這就等於給林海出了道難題。
如果順著王大偉,聽憑他的安排,那指不定會落入什麽圈套,畢竟,類似情況已經不止一次的發生過了,為了達到目的,這位仁兄是不擇手段的,別看口口聲聲講什麽底線思維,但真要到了節骨眼上,王大偉的底線,就是沒有任何底線。
可如果拒不合作呢?在此之前,林海是從來不慣著王大偉毛病的,說撅就撅,沒有絲毫的顧忌,但現在就不得不慎重了。
不論是真把王大偉給惹急了,亦或是讓他感受到林海有可能對他造成威脅,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都是非常危險的。
隻需隨便編織個理由,王大偉就可以借顧煥州的手輕而易舉的終結林海的政治生命,而這都算是好的結果,以這哥們的手段,為了永遠免除後患,什麽陰損招數都想得出來。
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官場曆來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殘酷最陰險的所在,在這個圈子裏,沒有感情,隻有利益。所以,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迴到自己的辦公室,林海思忖良久,但始終沒找到更好的破解之法,不由得有些心浮氣躁起來。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了幾下,還沒等他喊請進,於振清便推門走了進來,他見狀連忙站了起來。
“我也正想去找你呢。”他笑著道。
於振清點了點頭,在對麵坐下,看了他了一眼,皺著眉頭說道:“你的臉色不怎麽好。”
“可能是有點累了吧。”林海含糊的解釋了句。
於振清也沒再追問,略微沉吟片刻,說道:“小林啊,散會之後,我接到了李書記的電話,他明確的表示,代表市委駁迴我辭職的請求,讓我安心在常務副市長的崗位上繼續幹兩年。”
林海笑了下:“我說過的,李書記對你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這下你該相信了吧。”
於振清歎了口氣:“其實,我昨天晚上就已經相信了,或者說,我做好了踩坑的心理準備。”
林海則道:“別這麽說,如果明知道是個坑,那無論做多麽充分的心理準備,也不如幹脆就繞著走。”
於振清無奈的一笑:“你還是不了解我。從政快三十年了,不是在勾心鬥角,就是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如果再不幹點正事,我這輩子就算是過去了。所以,不論前方是什麽,我都打算走下去,並願意承擔所有後果。”
林海不禁有些動容。
事實上,他對於振清的印象並不算很好,即便是在明知其有些本事的情況下,內心多少還是不很服氣。畢竟,紙上談兵和實際操作之間存在很大區別,誇誇其談的人很多,但能把柳杖子礦這種企業帶出困境,絕非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就可以。
然而,於振清剛剛那略顯悲壯的一番話,卻讓他不得不刮目相看。
這麽長時間以來,他接觸過很多領導幹部,其中不乏像李慧、李光旭這樣的佼佼者,既有政治手腕,又深諳經濟發展之道。
即便是這麽優秀的人,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問題上,思路也都集中在土地開發和利用上。事實上,這也是當下的主流思想,隻要利用得好,堪稱風險小,見效快。可像於振清這樣,肯在老工業企業身上做文章的,實屬罕見,而且,還頂著這麽大的壓力。拋開能否成功不談,就衝這份勇氣和執著,也令人佩服。
不過,欽佩歸欽佩,但林海的心中卻還是有些含糊。
如果不是秦嶺突然送了一份大禮,即便是他本人,也不看好目前的柳杖子礦。這種老企業,設備陳舊,管理落後,體製僵化,職工素質普遍比較差,很難適應市場的變化。事實上,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東北很多老工業企業紛紛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柳杖子礦,不僅麵臨上述問題,還欠著好幾個億的巨額債務,在會上,李明亮隻說了拖欠工資和三險一金,而實際上,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職工集資款和材料款等等,算下來,債務總額高達兩億三千多萬。這沒算上複工複產的投入,要是都加在一起,沒有三五個億的啟動資金,盤活柳杖子礦,基本上等於是一句空話。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老百姓過日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兩千多名職工的大型企業呢?
設備檢修、井下安全、產品銷售、材料采購、人員培訓、技術升級、企業管理,哪個環節都需要錢,而且還是大量的錢。
說實話,每念及此,林海的腦袋都亂成一鍋粥。
參加工作十多年,他始終在政府機關工作,文字處理是行家裏手,搞點陰謀詭計嘛,雖然不很擅長,但偶爾還能抖個小機靈,至少可以邊做邊學。
可盤活老工業企業,卻不是抖機靈就可以的,這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實操能力,不僅要懂管理,還要對市場有深度的研究,而這方麵恰恰是他的短板。
所以,別看在蔣齊麵前表現得信心十足,但心裏卻是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