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有人追殺
那些年一起追過的武俠 作者:jay21131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過早飯後,安大娘要他把過去的事再詳詳細細說一遍,離歌笑也趁機打聽到,聽得不住歎息。就這樣,離歌笑與袁承誌便在安大娘家中住了下來。離歌笑叫他把所學武功練了一遍,看後點點頭說:“也真難為你了。”一邊演練一邊替離歌笑解釋道:“這套武功乃是伏虎掌,施展伏虎掌一百單八招的變化,於那勾、撇、捺,劈、撕、打、崩、吐八大要決,這套掌法變化多端...”想到此套掌法,又想到與崔秋山相處雖隻有八九天,但他把伏虎掌傾囊相授,教之勤,顯見愛之深,聽聞去另處治傷,不覺眼眶紅了,便要掉下淚來。
離歌笑見他小小年紀竟如此有情有義,也不由得感動,走上前來輕輕撫摸他頭,說道:“不用擔心你崔叔叔,以後會相聚的。”袁承誌道:“離...離大哥?你說的是真的麽?”離歌笑迴道:“當然是真的。”又見他頭上出汗,知道累了,便停住手,要他坐下休息。
此後離歌笑每日叫他自行練武,練得好不好,卻從不加指點,在他練的時候也極少在旁觀看。他深知曰後袁承誌會拜師華山派,所學的武功也是天下無敵的。小慧本來常和他在一起,在他練武之時,卻總被媽媽叫了開去。袁承誌從小沒了父母,雖然有忠心的仆人對他照顧周到,但這些叱吒風雲的大將,照料孩子總不如何在行。現下安大娘對他如慈母般照顧,親切周到,又有一位神秘的大哥整天督促他練功,又有小慧作伴,這時候所過的,可說是他生平最溫馨的日子了。如此過了十多天,這一曰安大娘到鎮上去買油鹽等物,還預備剪幾尺布來,給袁承誌縫一套衫褲。那曰他在聖峰嶂遇難,連滾帶爬,衣服已給山石樹枝撕得破爛。安大娘雖早給他縫補好了,但滿身補釘,總不好看。安大娘叮囑離歌笑看著家,看著兩個孩子在家裏玩,別去山裏,怕遇上狼。離歌笑欣然答應了。安大娘走後,兩個孩子果然聽話不出,在屋裏講了幾個故事,又捉了半天迷藏,後來拿些小碗小筷,假裝煮飯。小慧道:“你在這裏殺雞,我去買肉。”所謂殺雞,是把蘿卜切成一塊一塊,而買肉則是在門口撿野栗子。這讓離歌笑也感受到了心靈上的些許慰藉,心裏尋思這才是最愜意、最向往的生活啊,可他實在不知道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小慧去了一會,好久不見迴來,袁承誌大叫:“小慧,小慧。”不見答應,想起安大娘的話,怕真遇上了狼,忙在灶下拿了一根火叉,衝出門去。
剛走出大門,一驚非同小可,隻見小慧被一條身穿武官服色的大漢挾在脅下,正要下山。袁承誌大喊一聲,挺叉向那大漢背後刺去。
大漢猝不及防,總算袁承誌人矮,沒刺到背心,臀部卻已重重的吃了一叉,隻是火叉頭鈍,刺不入肉。大漢大怒,放下小慧,拔出單刀,轉身刷的就是一刀。袁承誌曾跟崔秋山學過槍法,將一柄火叉照著“嶽家神槍”槍法使了開來,竟然有攻有守,和那大漢對打起來。那大漢力大刀勁。袁承誌仗著身法靈便,居然也對付著拆了十來招。那大漢見戰不下一個小孩,心中焦躁,雙腿一蹲,刀法忽變。那大漢起初出招,倒有一大半都砍空了,隻因袁承誌身矮,大漢砍向敵人上部的刀法,全都砍在空中,他覺察之後,便改使地堂刀法,隻是覺得對付一個小小孩童,不必小題大做,是以並不躺下地來。
離歌笑聞聲趕了出來,見袁承誌並未受傷,安心的站在一邊靜靜的看著,並未出手相幫,既然他是袁崇煥的兒子,就應該早些經曆磨煉,以後才能報得家仇。
離歌笑見他小小年紀竟如此有情有義,也不由得感動,走上前來輕輕撫摸他頭,說道:“不用擔心你崔叔叔,以後會相聚的。”袁承誌道:“離...離大哥?你說的是真的麽?”離歌笑迴道:“當然是真的。”又見他頭上出汗,知道累了,便停住手,要他坐下休息。
此後離歌笑每日叫他自行練武,練得好不好,卻從不加指點,在他練的時候也極少在旁觀看。他深知曰後袁承誌會拜師華山派,所學的武功也是天下無敵的。小慧本來常和他在一起,在他練武之時,卻總被媽媽叫了開去。袁承誌從小沒了父母,雖然有忠心的仆人對他照顧周到,但這些叱吒風雲的大將,照料孩子總不如何在行。現下安大娘對他如慈母般照顧,親切周到,又有一位神秘的大哥整天督促他練功,又有小慧作伴,這時候所過的,可說是他生平最溫馨的日子了。如此過了十多天,這一曰安大娘到鎮上去買油鹽等物,還預備剪幾尺布來,給袁承誌縫一套衫褲。那曰他在聖峰嶂遇難,連滾帶爬,衣服已給山石樹枝撕得破爛。安大娘雖早給他縫補好了,但滿身補釘,總不好看。安大娘叮囑離歌笑看著家,看著兩個孩子在家裏玩,別去山裏,怕遇上狼。離歌笑欣然答應了。安大娘走後,兩個孩子果然聽話不出,在屋裏講了幾個故事,又捉了半天迷藏,後來拿些小碗小筷,假裝煮飯。小慧道:“你在這裏殺雞,我去買肉。”所謂殺雞,是把蘿卜切成一塊一塊,而買肉則是在門口撿野栗子。這讓離歌笑也感受到了心靈上的些許慰藉,心裏尋思這才是最愜意、最向往的生活啊,可他實在不知道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小慧去了一會,好久不見迴來,袁承誌大叫:“小慧,小慧。”不見答應,想起安大娘的話,怕真遇上了狼,忙在灶下拿了一根火叉,衝出門去。
剛走出大門,一驚非同小可,隻見小慧被一條身穿武官服色的大漢挾在脅下,正要下山。袁承誌大喊一聲,挺叉向那大漢背後刺去。
大漢猝不及防,總算袁承誌人矮,沒刺到背心,臀部卻已重重的吃了一叉,隻是火叉頭鈍,刺不入肉。大漢大怒,放下小慧,拔出單刀,轉身刷的就是一刀。袁承誌曾跟崔秋山學過槍法,將一柄火叉照著“嶽家神槍”槍法使了開來,竟然有攻有守,和那大漢對打起來。那大漢力大刀勁。袁承誌仗著身法靈便,居然也對付著拆了十來招。那大漢見戰不下一個小孩,心中焦躁,雙腿一蹲,刀法忽變。那大漢起初出招,倒有一大半都砍空了,隻因袁承誌身矮,大漢砍向敵人上部的刀法,全都砍在空中,他覺察之後,便改使地堂刀法,隻是覺得對付一個小小孩童,不必小題大做,是以並不躺下地來。
離歌笑聞聲趕了出來,見袁承誌並未受傷,安心的站在一邊靜靜的看著,並未出手相幫,既然他是袁崇煥的兒子,就應該早些經曆磨煉,以後才能報得家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