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參加村越案的調查,又得麻煩您啦。”堀越說。堀越身材魁梧,與那須形成鮮明的對照。


    兩個人都為這次意外的再會感到高興。他們是老相識,那須覺得和堀越一起工作比較好處,可不必在競爭意識上花費腦筋。


    門脅交來的相機是小西六公司生產的珍珠iv型120彈簧相機,現在已停止生產。這種相機的鏡頭孔徑為3.5厘米,析像能力強,調距裝置與鏡頭連動,克服了一般彈簧相機的缺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於西德舉行的國標相機比賽中,它居同機種的首位,因此而名聞遐邇,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使用它。但在業餘愛好者中,它已被自動化的小型照相機所淘汰,這是因為它的鏡頭和快門疊放在機殼裏,不好安放大鏡頭,而且當鏡頭和快門被拉出殼體後,與殼體連在一起的隻剩下前蓋和蛇腹,因此難以採用卷片係統與快門上弦連動的結構,也就是說它的拍照速度慢。這種相機使用的膠捲畫麵為6x4.5厘米,並且帶有遮光保護紙。


    拍攝方法是:安上膠捲,扭動卷片鈕,保護紙上出現“開始”的箭頭標記,箭頭與相機內的紅點對準後,一合上後蓋,顯示張數的計數窗便進入工作狀態。繼續轉動卷片鈕,計數窗內出現數碼1後,卷片鈕就再也轉不動。隻要不按快門,就轉不到下一張。這就是說相機裏安有防止重拍的裝置。當按了16次快門之後,防重拍裝置停止工作,這時才能取出膠捲。拍照期間絕對不可能倒卷。一旦在“開始”標記處合上後蓋,轉動卷片鈕,那麽如果不把膠捲全部拍完就打不開相機的後蓋。打開後蓋的同時,計數窗的字碼自動復原。


    門脅把底片以及放大成4寸的照片交了出來。底片上有編碼,按編碼可以知道拍攝的順序。一卷120膠捲上有16個


    按底片的編碼顚序,這16張照片是:1門脅麵帶笑容站在登山中心站前;2大穀原道標前;3好像是冷池休息所前,由於是傍晚照的,清晰度不如前兩張。


    根據山路的辨認,4也是在冷池附近照的,上麵照下了樹林和被林木遮住底部的劍嶽,劍嶽上仍有積雪,看來這兩張是為了留念。這張清晰度也不夠,像是在3後不久拍的。


    5至12拍攝於次日途中,就一個業餘愛好者來說,這幾張照得相當有水平,畫麵上留下了劍嶽、立山、五龍山生氣勃勃的雄姿。


    13、14攝於唐鬆山莊。門脅說13是山莊的管理員按的快門。人物的背景是帶有山莊風味的建築物,上麵的“唐鬆山莊”幾個字清晰可見。“的確是唐鬆山莊。”山路證明地點沒錯。


    15、16攝於八方嶺山麓。


    在研究相機和照片的同時,刑警們核實了門脅的“供詞”,確認了下列兩點:


    一、門脅5月26日在鹿島槍登山口的登山指揮中心填寫了登山卡片(根據鑑定確認是門脅的手筆);


    二、5月27日晚6時許,門脅到達唐鬆山莊,當晚就住在那裏。


    赤阪署根據上述資料和稻田署開了聯席會議。會上那須首先發言,他說:


    “5月27日夜裏門脅的確住在唐鬆山莊,第二天早上他拍了13、14兩張照片,這說明13之前的照片是來唐鬆山莊之前照的。從冷池到唐鬆一般需要走9個小時,因為當時不是登山季節,路比較難走,所以門脅用了12個小時也不足為怪。反過來算,他正好是早晨6點離開的冷池。這與他所說的是一致的。12之前的照片攝於27日晚6點以前,從路途所需時間計算,能證明門脅26日夜晚在冷池。”


    那須說完之後,環顧四周徵求同事們有無不同看法。畠山請求發言,他說:


    “那些照片也許是去年同一季節或者早些時候拍的。他自己說是讓唐鬆山莊的服務員按的快門,假裝成今年拍的,實際上是去年的照……”


    “你的意思是說他的照片是冒充的?”那須略有興趣地問。


    “是的。”


    “不對吧?”山路冷冷地說。


    “為什麽不對呢?”畠山幾經思考提出的看法遭到否定有些不快。本來下署的人對警視廳的人就沒什麽好感,下麵的人認為警視廳淨讓他們幹苦差事,自己做些能博得外界喝彩的表麵工作,加之廳裏人優越感很強,總壓製下署的意見,而功勞又常常歸警視廳。畠山這樣認為可能出於偏見,實際像他所在的赤阪署這樣的頗有名氣的警察署,差不多和警視廳平起平坐。畠山有些過於敏感,不過警視廳的成員對他這種情緒卻也無可奈何。


    “門脅讓山莊管理員按的快門,是吧?如果他拿來的是去年的照片,那麽去年他讓管理員按了快門,這樣就有被管理員記住的危險。”


    “據說每年各地的登山者都到北阿爾卑斯山的山莊居住,管理員應旅客要求按快門的事恐怕多得很,他怎麽能記得那麽清呢!”畠山不甘示弱地說。


    “你可以這麽講,但5月20號左右正是連休結束、大山未開放前,山上幾乎沒人,這不是很容易被人記住嗎?”


    “不一定非得找管理員,也可以讓一同登山的人照。”


    “的確。但是大山的外表年年變化,即便是同一時期的照片,也會因積雪的位置、天氣等不同而不同。特別是5月下旬,冰雪迅速消融,每天都有明顯變化,隻要管理員一看照片,他立即就會辨認出是今年照的還是從前照的。”


    “不過如果他挑選了殘雪狀態相同的地點來照的話,即便是管理員也難以分辨它們微妙的不同之處吧。”


    “你忘了重要的一點。”


    “哪一點?”


    “假如他交出的是去年的膠捲,那就等於說門脅從一年前就開始策劃此案,可是槍嶽開發計劃的申請到現在還不足一年呢!”


    畠山感到自己的說法是欠妥,但仍不甘心,當即反駁道:“會不會是他在5月26日之前或之後走這種路線時照的呢?”


    “這也不可能,那段時間殘雪狀態變化得相當快,畫麵與當天的情景不符很容易被識破。他提前或推後,管理員都會記住,況且,他也不好休息的時間過長啊。” 畠山終於無言以對了。


    “這種相機絕對無法倒卷嗎?”河西問。


    “是的。我做了試驗,它的結構與135的截然不同,一經擰動卷片鈕,就必須依次擰到底。”


    山路對照相頗為精通,在警視廳內的攝影競賽中曾屢次獲勝。


    在該相機不能倒卷的事實麵前,必須承認號碼順序明顯地是按時間先後拍攝的,無法作假。


    “為什麽說這卷膠捲非得是這個相機照的呢?”草場提出了新問題。


    如果門脅真的把用可以倒卷的照相機照的膠捲同這架不能倒卷的照相機一起交來,那麽他的騙局就可能得逞。用可以倒卷的相機,便能把1至12空下來,先在唐鬆附近照好13以後的照片,然後把卷倒迴來,到鹿島槍嶽再從1照到12。這樣一來,他實際上是在27日以後,也就是在唐鬆山莊之後才住在冷池附近的。時間差上一兩天,殘雪變化還不至於看得出來。這樣,門脅26日夜晚就可以在川崎作案。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情債血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森村誠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森村誠一並收藏情債血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