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起來??”我吃驚道:“你以為故宮的保安係統是玩假的啊?”
馮小泠冷然道:“一直傳言故宮鬧鬼鬧得很兇。下午五點之後,沒有人敢在裏麵逗留。而且故宮的保安係統也不錯,所以保安人員其實也不會細看。而且有百鬼夜行圖在手裏,還怕被人發現麽?”
我想了想也是。聽宮澈說,這百鬼夜行圖通陰陽,由於能遮擋陽氣,所以也可以做暫時的障眼法法器。
於是我跟宮澈和馮小泠穿了休閑裝,假裝背包遊客,混在人群中進了故宮,直奔那展覽館。
當我走過天安門,走向通往故宮博物館的通道時,不由想起關於故宮的種種傳說。
故宮,這座城池從前並不被人稱為故宮。這個世界上最豪華、最森嚴、最龐大的深宅大院,自明永樂4年以來,整整600年時間裏,這裏作為住宅僅居住過兩個家族。他們一家姓朱,一家姓愛新覺羅,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這兩個家族的繼承者,自稱天子。《廣雅?釋天》曰:“天宮謂之紫宮。”
因此,這裏曾經的名稱是紫禁城作為一個符號,就擺在北京城的正中,至今為止,在某種意義上講,這座城池仍然象徵著至高無上,象徵著權力、欲望甚至死亡。
這座城池,600年來,外人無法自由出入、無法看到甚至是不許了解,當神秘的皇權與恐懼交匯,人們除了俯首之外,第一個想到的定是鬼神。故宮的鬼故事太多了,多到幾乎可以自立成輯的地步。
很多故事中說有個看門人每天晚上都能聽見有人在奏樂,而且有時能看見宮女太監排隊走過。故事還煞有介事地分析說,那個人家裏的孩子身體都不好,都是因為那人受的陰氣大,影響了下一代。
類似這樣的故事多得很,甚至還有鬼故事聲稱,故宮展覽的曾經的嬪妃首飾,到了晚上會有鬼魂圍在周圍嘶嚎:“我的……我的……”
之前我還聽過有人跟我講過的一個故事。
有人說,在95年十月份的一天夜裏,9點多,兩個故宮中隊的武警正在中隊值班室看電視,突然兩個故宮保衛處的保衛幹部闖進值班室,麵色蒼白,氣喘籲籲地沖他和在值班室裏的戰友說:“剛才我們兩個人巡夜,走到珍寶館時,發現有個人站在珍寶館的大門外。這個人穿著一身黑色的袍子,背對著我們,頭髮很長,看不見臉。於是我們問了一聲你是誰。剛問完,這個人就開始向北甬道裏跑。於是我們就追,順著北甬道,一直追到小戲台,始終距這個人三十多米,就是追不上他。在小戲台的院子裏,由於院子的另一個門是鎖上的,我們終於把這個人追上了,可是這個人還是背對著我們,但我們已看清了,肯定是個女人,身材嬌小,長髮披肩一直垂到後背,我們就大聲說你轉過身來,這個女人呢就慢慢地轉過身來。可她轉過來後,我們看見她居然沒有臉!前麵也是頭髮,我們嚇壞了,手電掉在了地上,都顧不上撿就往你們這跑,不知道她追沒追我們,因為我們沒敢迴頭看。”
“那兩名武警戰士聽後,就拿著槍,十幾個人隨著這兩個保衛幹部出去查看,一直巡到小戲台的院子裏,發現那兩個保衛幹部的兩個手電還在地上,手電還沒有關呢。”這是一個典型的故宮鬼故事的範本,很多鬼故事都脫胎於此。
但是,我曾經專門去尋訪過故宮的工作人員,人家說1995年那會故宮已經實現了電子監控,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進入故宮,更別提十幾個人提著槍衝到珍寶館了。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甚至有一種非常“科學”的論調聲稱,故宮的建築牆體上的塗料多為四氧化三鐵,可以成為自然界的錄音機和錄像機,如此便可以解釋為什麽故宮中經常會有前朝鬼影的存在了。
但是也有一位不願具名的故宮古建築修繕技師認為這幾近無稽之談,“不要說清朝時候的塗料會不會是四氧化三鐵,故宮成立博物院以來,大修就已數次,即便是有這些塗料,也早就被覆蓋了,而且為什麽隻錄下了清朝宮女?明朝的呢?”
想起這些故事,我突然覺得脊背上泛起幾許涼意。
第三十六章 百年禁藥 中
我們進了故宮博物館的展覽廳。所幸這個時節五一假期已過,友人並不那麽多。整個展覽廳也隻有三十多個人而已。我們假裝背包遊客走走看看,而馮小泠則對展覽廳的保安設施十分感興趣。
看著她打量那些保安設施的樣子,我十分心虛,搞得我們跟專業盜賊一樣,其實我們隻是來借個藥來救人嘛。
我不斷地自我安慰。
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展覽廳的保安人員並不多。可能是慕南冰說得對,這次的展覽不都是真品,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贗品,而且並不是十分重量級的國寶,所以保安人員也並未設置那麽多。
我們三個互相點了點頭,準備找個地方藏起來,晚上悄悄借走那水滴瓶子。
我們轉悠了半晌,下午四點的時候,展廳的燈突然滅了。這展廳本來是背陰麵,光線並不好,原本像商場一樣常年開著日光燈。這會兒突然滅掉之後,整個展廳陷入一片昏暗之中。
保安人員先是一愣,繼而趕緊從我們麵前匆忙跑過去。基本上是衝著那些比較值錢的真品去了。而這個時候,那個水滴玉石瓶子便空落落地出現在我們視線之中。
</br>
馮小泠冷然道:“一直傳言故宮鬧鬼鬧得很兇。下午五點之後,沒有人敢在裏麵逗留。而且故宮的保安係統也不錯,所以保安人員其實也不會細看。而且有百鬼夜行圖在手裏,還怕被人發現麽?”
我想了想也是。聽宮澈說,這百鬼夜行圖通陰陽,由於能遮擋陽氣,所以也可以做暫時的障眼法法器。
於是我跟宮澈和馮小泠穿了休閑裝,假裝背包遊客,混在人群中進了故宮,直奔那展覽館。
當我走過天安門,走向通往故宮博物館的通道時,不由想起關於故宮的種種傳說。
故宮,這座城池從前並不被人稱為故宮。這個世界上最豪華、最森嚴、最龐大的深宅大院,自明永樂4年以來,整整600年時間裏,這裏作為住宅僅居住過兩個家族。他們一家姓朱,一家姓愛新覺羅,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這兩個家族的繼承者,自稱天子。《廣雅?釋天》曰:“天宮謂之紫宮。”
因此,這裏曾經的名稱是紫禁城作為一個符號,就擺在北京城的正中,至今為止,在某種意義上講,這座城池仍然象徵著至高無上,象徵著權力、欲望甚至死亡。
這座城池,600年來,外人無法自由出入、無法看到甚至是不許了解,當神秘的皇權與恐懼交匯,人們除了俯首之外,第一個想到的定是鬼神。故宮的鬼故事太多了,多到幾乎可以自立成輯的地步。
很多故事中說有個看門人每天晚上都能聽見有人在奏樂,而且有時能看見宮女太監排隊走過。故事還煞有介事地分析說,那個人家裏的孩子身體都不好,都是因為那人受的陰氣大,影響了下一代。
類似這樣的故事多得很,甚至還有鬼故事聲稱,故宮展覽的曾經的嬪妃首飾,到了晚上會有鬼魂圍在周圍嘶嚎:“我的……我的……”
之前我還聽過有人跟我講過的一個故事。
有人說,在95年十月份的一天夜裏,9點多,兩個故宮中隊的武警正在中隊值班室看電視,突然兩個故宮保衛處的保衛幹部闖進值班室,麵色蒼白,氣喘籲籲地沖他和在值班室裏的戰友說:“剛才我們兩個人巡夜,走到珍寶館時,發現有個人站在珍寶館的大門外。這個人穿著一身黑色的袍子,背對著我們,頭髮很長,看不見臉。於是我們問了一聲你是誰。剛問完,這個人就開始向北甬道裏跑。於是我們就追,順著北甬道,一直追到小戲台,始終距這個人三十多米,就是追不上他。在小戲台的院子裏,由於院子的另一個門是鎖上的,我們終於把這個人追上了,可是這個人還是背對著我們,但我們已看清了,肯定是個女人,身材嬌小,長髮披肩一直垂到後背,我們就大聲說你轉過身來,這個女人呢就慢慢地轉過身來。可她轉過來後,我們看見她居然沒有臉!前麵也是頭髮,我們嚇壞了,手電掉在了地上,都顧不上撿就往你們這跑,不知道她追沒追我們,因為我們沒敢迴頭看。”
“那兩名武警戰士聽後,就拿著槍,十幾個人隨著這兩個保衛幹部出去查看,一直巡到小戲台的院子裏,發現那兩個保衛幹部的兩個手電還在地上,手電還沒有關呢。”這是一個典型的故宮鬼故事的範本,很多鬼故事都脫胎於此。
但是,我曾經專門去尋訪過故宮的工作人員,人家說1995年那會故宮已經實現了電子監控,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進入故宮,更別提十幾個人提著槍衝到珍寶館了。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甚至有一種非常“科學”的論調聲稱,故宮的建築牆體上的塗料多為四氧化三鐵,可以成為自然界的錄音機和錄像機,如此便可以解釋為什麽故宮中經常會有前朝鬼影的存在了。
但是也有一位不願具名的故宮古建築修繕技師認為這幾近無稽之談,“不要說清朝時候的塗料會不會是四氧化三鐵,故宮成立博物院以來,大修就已數次,即便是有這些塗料,也早就被覆蓋了,而且為什麽隻錄下了清朝宮女?明朝的呢?”
想起這些故事,我突然覺得脊背上泛起幾許涼意。
第三十六章 百年禁藥 中
我們進了故宮博物館的展覽廳。所幸這個時節五一假期已過,友人並不那麽多。整個展覽廳也隻有三十多個人而已。我們假裝背包遊客走走看看,而馮小泠則對展覽廳的保安設施十分感興趣。
看著她打量那些保安設施的樣子,我十分心虛,搞得我們跟專業盜賊一樣,其實我們隻是來借個藥來救人嘛。
我不斷地自我安慰。
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展覽廳的保安人員並不多。可能是慕南冰說得對,這次的展覽不都是真品,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贗品,而且並不是十分重量級的國寶,所以保安人員也並未設置那麽多。
我們三個互相點了點頭,準備找個地方藏起來,晚上悄悄借走那水滴瓶子。
我們轉悠了半晌,下午四點的時候,展廳的燈突然滅了。這展廳本來是背陰麵,光線並不好,原本像商場一樣常年開著日光燈。這會兒突然滅掉之後,整個展廳陷入一片昏暗之中。
保安人員先是一愣,繼而趕緊從我們麵前匆忙跑過去。基本上是衝著那些比較值錢的真品去了。而這個時候,那個水滴玉石瓶子便空落落地出現在我們視線之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