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這個寧靜而美好的時代。
時光秘境,他和她的滄海桑田 作者:momo煙如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非年非節的火車上,人群熙熙攘攘,出乎意料地擁擠。火車剛剛駛出蘇江省的邊界,車廂內的景象便讓人瞠目結舌。新上車的乘客們紛紛湧入,卻沒有一個空餘的座位。過道被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疲憊的乘客們擠得水泄不通,幾乎連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到。
座位下也變成了臨時的“床鋪”,乘客們蜷縮著身子,盡可能尋找舒適的姿勢。火車的車廂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沙丁魚罐頭,每個人都像是被緊緊壓縮的罐頭魚,動彈不得。
汪捷坐在座位上,望著眼前這混亂而擁擠的場景,心中不禁感到一絲無奈。
一直忍著不去廁所,直到膀胱快炸了,他才不得不站起身來,擠過那些行李和人群。每走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像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他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躺在地上的乘客,生怕踩到他們。終於,他來到了廁所門口,卻發現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他隻能耐心地等待著,直到輪到自己。
接下來的21個小時車程,為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他盡可能地少喝水,每次咽下口水都仿佛在告訴自己要忍耐。
好不容易熬到了京城終點站,汪捷下了火車。
看了下時間,早晨7點半,時間還早,在洗手間內,他換上了事先準備好的幹淨襯衫,又借用洗手池的水龍頭衝洗了頭發,一晚上的疲憊頓時驅散,然後,在烘手器下吹幹了頭發。
他這才站在鏡子前審視自己,鏡中是一張煥然一新,整潔而精神的臉,早已不見了旅途中的狼狽模樣。此刻的他,自信滿滿。
按照早就查好的路線,轉了兩次公交車,按約定好的時間趕到了使館簽證處……
麵簽一切順利,簽證官除了核實他本人的基本信息以外,其他沒再多問,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和答案都沒有用上。
周焉若已經上了一周的課,學員們都是演藝人員,性格本就活潑,加之共同的文藝愛好,使得大家迅速熟悉起來。
今天是周五,下午沒有課。班裏大部分學員都是從外地來京城的,有幾位還是第一次來,於是大家約定利用這難得的周末空閑時間,一同去皇家花園逛逛。
這是培訓班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同學聚會,周焉若卻無法參加。因為她與汪捷約定了今天的見麵。為了這次會麵,她已經期待了一周之久。
她婉拒了同學們的邀請,決定一結束上午的課程就出發去見汪捷。
培訓中心位於市區外,與跟汪捷約定的見麵地點稍有些距離。周焉若出發前,先去了趟洗手間,在洗手間的隔間裏,她無意間聽到了兩個女同學的對話。
其中一個女生說:“唉,本地人就是有優越感,第一次集體活動就不參加。”
另一個女生迴應:“她可能不覺得稀奇吧,本身就是京城人,估計什麽地方都去過了。”
“但這不一樣啊,又不是隻是去玩,大家都想借這次機會能多熟悉熟悉,以後合作起來更默契,不是嗎?”
周焉若並不想為此多做解釋,在她心裏,沒有什麽比見到汪捷更重要了。
直到聽到那兩個女生的腳步聲漸行漸遠,她才從隔間裏走了出來。
汪捷坐在300路公交車上,沿著三環路線行駛,他側頭望向窗外,欣賞著秋日的風景,仿佛置身於一個遙遠的世界。
上午的奔波讓他無暇顧及其他,此刻靜下心來,他才意識到自己終於迴到了京城。原以為再也無法迴來,沒想到一張火車票而已,就讓他輕而易舉地迴來了。然而,這並不是他記憶中的京城,而是一個他從未見過的1999年的京城。
京城的秋色宛如一幅金色的畫卷,秋高氣爽的天氣讓人感到格外舒適。路上車輛稀少,行人也不多,人們的臉上沒有焦慮的神情,而是流露出淡定的微笑,不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與他熟悉的京城相比,那裏總是充滿了忙碌的人群,車行道和人行道都擁擠不堪。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和欲望,眼神閃爍不定,全身戒備,時刻準備著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汪捷不禁笑了,他感到十分慶幸,能夠有機會感受1999年的京城。他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寧靜而美好的時代。
學院路下了車,依著周焉若的描述,很容易找到了路邊的‘清心齋’酒樓,如此雅致的名字,卻是個家常菜餐廳。店麵不大,八九張方桌的樣子,裝修風格倒是與酒樓的名字‘清心齋’很貼合,古色古香的。
正值中午的飯點,餐廳裏就餐的人挺多,汪捷環顧了一下餐廳,找了一處麵向門口,相對安靜些的位置坐下。他估摸了一下時間,周焉若上午的課結束也差不多快12點了,從郊區趕到這裏,這個時間還到不了。
剛坐下,服務員走過來招唿道:“請問您幾位?”
“兩位。”
服務員從桌上撤下了兩套餐具,遞給了他一本厚厚的餐譜。
汪捷說:“我等一下點餐,朋友還沒到。”
服務員點了點頭,“可以,一會兒,您叫我。”
說完,沏了一杯茶,扭身剛要離開,被汪捷叫住,“不好意思,水壺能留下來嗎?省得你跑來跑去的過來倒茶。”
服務員將茶壺輕輕置於桌上,禮貌地說了一句:“有需要請隨時叫我。”
汪捷一天沒怎麽喝水,已渴得不行,連喝三杯茶水後,才重重地舒出了一口氣。
沒過多久,汪捷便瞥見了餐廳門口出現的周焉若。
她剛從明亮的室外步入室內,站在門口,四處張望。
僅僅半個多月未見,周焉若似乎瘦了一些,圓圓的臉頰瘦出了尖尖的下巴,眼睛顯得更大更圓了,就連原本的短發也明顯長長了不少。
汪捷見狀,連忙站起身,向她招了招手:“這裏!”
周焉若的視線隨即落在了汪捷身上,嘴角揚起,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隨後輕快地蹦跳到了汪捷的身旁。
座位下也變成了臨時的“床鋪”,乘客們蜷縮著身子,盡可能尋找舒適的姿勢。火車的車廂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沙丁魚罐頭,每個人都像是被緊緊壓縮的罐頭魚,動彈不得。
汪捷坐在座位上,望著眼前這混亂而擁擠的場景,心中不禁感到一絲無奈。
一直忍著不去廁所,直到膀胱快炸了,他才不得不站起身來,擠過那些行李和人群。每走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像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他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躺在地上的乘客,生怕踩到他們。終於,他來到了廁所門口,卻發現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他隻能耐心地等待著,直到輪到自己。
接下來的21個小時車程,為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他盡可能地少喝水,每次咽下口水都仿佛在告訴自己要忍耐。
好不容易熬到了京城終點站,汪捷下了火車。
看了下時間,早晨7點半,時間還早,在洗手間內,他換上了事先準備好的幹淨襯衫,又借用洗手池的水龍頭衝洗了頭發,一晚上的疲憊頓時驅散,然後,在烘手器下吹幹了頭發。
他這才站在鏡子前審視自己,鏡中是一張煥然一新,整潔而精神的臉,早已不見了旅途中的狼狽模樣。此刻的他,自信滿滿。
按照早就查好的路線,轉了兩次公交車,按約定好的時間趕到了使館簽證處……
麵簽一切順利,簽證官除了核實他本人的基本信息以外,其他沒再多問,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和答案都沒有用上。
周焉若已經上了一周的課,學員們都是演藝人員,性格本就活潑,加之共同的文藝愛好,使得大家迅速熟悉起來。
今天是周五,下午沒有課。班裏大部分學員都是從外地來京城的,有幾位還是第一次來,於是大家約定利用這難得的周末空閑時間,一同去皇家花園逛逛。
這是培訓班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同學聚會,周焉若卻無法參加。因為她與汪捷約定了今天的見麵。為了這次會麵,她已經期待了一周之久。
她婉拒了同學們的邀請,決定一結束上午的課程就出發去見汪捷。
培訓中心位於市區外,與跟汪捷約定的見麵地點稍有些距離。周焉若出發前,先去了趟洗手間,在洗手間的隔間裏,她無意間聽到了兩個女同學的對話。
其中一個女生說:“唉,本地人就是有優越感,第一次集體活動就不參加。”
另一個女生迴應:“她可能不覺得稀奇吧,本身就是京城人,估計什麽地方都去過了。”
“但這不一樣啊,又不是隻是去玩,大家都想借這次機會能多熟悉熟悉,以後合作起來更默契,不是嗎?”
周焉若並不想為此多做解釋,在她心裏,沒有什麽比見到汪捷更重要了。
直到聽到那兩個女生的腳步聲漸行漸遠,她才從隔間裏走了出來。
汪捷坐在300路公交車上,沿著三環路線行駛,他側頭望向窗外,欣賞著秋日的風景,仿佛置身於一個遙遠的世界。
上午的奔波讓他無暇顧及其他,此刻靜下心來,他才意識到自己終於迴到了京城。原以為再也無法迴來,沒想到一張火車票而已,就讓他輕而易舉地迴來了。然而,這並不是他記憶中的京城,而是一個他從未見過的1999年的京城。
京城的秋色宛如一幅金色的畫卷,秋高氣爽的天氣讓人感到格外舒適。路上車輛稀少,行人也不多,人們的臉上沒有焦慮的神情,而是流露出淡定的微笑,不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與他熟悉的京城相比,那裏總是充滿了忙碌的人群,車行道和人行道都擁擠不堪。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和欲望,眼神閃爍不定,全身戒備,時刻準備著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汪捷不禁笑了,他感到十分慶幸,能夠有機會感受1999年的京城。他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寧靜而美好的時代。
學院路下了車,依著周焉若的描述,很容易找到了路邊的‘清心齋’酒樓,如此雅致的名字,卻是個家常菜餐廳。店麵不大,八九張方桌的樣子,裝修風格倒是與酒樓的名字‘清心齋’很貼合,古色古香的。
正值中午的飯點,餐廳裏就餐的人挺多,汪捷環顧了一下餐廳,找了一處麵向門口,相對安靜些的位置坐下。他估摸了一下時間,周焉若上午的課結束也差不多快12點了,從郊區趕到這裏,這個時間還到不了。
剛坐下,服務員走過來招唿道:“請問您幾位?”
“兩位。”
服務員從桌上撤下了兩套餐具,遞給了他一本厚厚的餐譜。
汪捷說:“我等一下點餐,朋友還沒到。”
服務員點了點頭,“可以,一會兒,您叫我。”
說完,沏了一杯茶,扭身剛要離開,被汪捷叫住,“不好意思,水壺能留下來嗎?省得你跑來跑去的過來倒茶。”
服務員將茶壺輕輕置於桌上,禮貌地說了一句:“有需要請隨時叫我。”
汪捷一天沒怎麽喝水,已渴得不行,連喝三杯茶水後,才重重地舒出了一口氣。
沒過多久,汪捷便瞥見了餐廳門口出現的周焉若。
她剛從明亮的室外步入室內,站在門口,四處張望。
僅僅半個多月未見,周焉若似乎瘦了一些,圓圓的臉頰瘦出了尖尖的下巴,眼睛顯得更大更圓了,就連原本的短發也明顯長長了不少。
汪捷見狀,連忙站起身,向她招了招手:“這裏!”
周焉若的視線隨即落在了汪捷身上,嘴角揚起,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隨後輕快地蹦跳到了汪捷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