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磕蝦比賽
時光秘境,他和她的滄海桑田 作者:momo煙如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個人匆匆趕到“翠軒樓”,正好是中午飯點,店內熱鬧非凡,人來人往。
陽光透過半開的窗戶,灑在古色古香的木質餐桌上,投射出一片片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美食的香氣,誘人垂涎。
他們一行人快步走進店內,立刻有熱情的店員迎了上來。店員麵帶微笑,客氣地打招唿:“程大少爺來啦,你們想坐臨湖的室外,還是去包間。”
程誌揮了揮手,“我爸經常用的二樓大包間現在沒人吧。”
服務員:“程總的私人包房,他不用的時候肯定是空著的,我帶你們上樓。”
一行人跟隨著店員,穿過熙熙攘攘的大堂,踏上木質的樓梯,來到了二樓的包間。
包間內布置得雅致而舒適,窗邊的綠植為室內增添了幾分生機。五人圍坐在圓桌旁,程誌招唿著大家坐下,然後點了幾道翠軒樓的招牌菜。很快,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被端上了桌,大家迫不及待地開始品嚐起來。
幾個人當中,薛薑不是本地人,周焉若出生在京城,但卻是在這裏度過的童年,加之祖籍是錫川,所以算是半個本地人吧。
翠軒樓主打淮揚菜係,卻以湖鮮小烹聞名遐邇,最為拿手的就要數‘酒煮蝦’了。
這道菜一上來,簡征就提議:“我們做個遊戲吧。”
他舀起一勺‘酒煮蝦’放在麵前的布碟中,隨即,說道:“比賽看誰吃的快,吃的最整齊。”
此言一出,程誌頓時興致勃勃,“這我可拿手了,吃水晶蝦對我來說,就像嗑瓜子一樣簡單。”
薛薑卻嗤之以鼻,“這有什麽大不了的,吃蝦誰不會呀,我這內地長大的也不見得比你差。”
周焉若笑道:“薛薑,你可別上當,他們說的吃蝦可不是用手剝那麽簡單。這種小河蝦,即便是用手剝,也相當費勁。”
汪捷接過話茬,“你也會‘磕’蝦呀?”
“嗯,我會,但不太熟練,磕不出完整的蝦皮,速度也慢。”
“什麽叫‘磕’出完整蝦皮?”薛薑聽得一頭霧水,“吃個蝦而已,誰不會,怎麽還有那麽多的門道嗎?”
程誌笑道:“我來給大家打個樣。”
他說著,就往嘴裏丟了一隻完整的水晶蝦,閉上嘴,在嘴裏咕湧了幾下,隨後吐出的竟是一隻完整的帶蝦頭的蝦皮,而蝦肉已被他吃得幹幹淨淨。
薛薑看傻了眼,“這還真是個技術活。程誌,你這是吃了多少蝦,才練出這個絕技呀。”
“這有啥,從小吃到大的人誰不會,重點是速度。”簡征不服氣,再次提議道,“敢不敢比賽。”
汪捷笑道:“我可不行,我來做裁判吧。”
周焉若也躍躍欲試,“這種吃法我倒是也會,就是發揮不穩定,速度也不行,不過重在參與,也算我一個。”
薛薑也附和道:“這樣‘磕’蝦倒挺好玩的,我也想試試。”
錫川是江南水鄉的重鎮,湖裏盛產魚蝦,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幾乎一年四季都會有這樣的一道菜。
這種‘水晶蝦’的個頭還沒有成人的小指頭長,確是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
眾人達成一致後,比賽便正式開始。
程誌和簡征技術發揮的差不多,程誌的速度略勝一籌。
周焉若自知技藝不如程誌他們,憑著重在參與的熱情,嚐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磕”蝦。
薛薑試圖模仿程誌的動作,一次次將蝦放入口中,在嘴裏嚼幾下,基本上都是蝦皮和蝦肉一起吐出來,在那裏吃的十分的狼狽。
汪捷坐在一旁,看熱鬧不嫌事大,大聲的報著數,還不斷的鼓勵著薛薑和周焉若,既是裁判也是觀眾。
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四位參賽者全神貫注的努力磕出完整的蝦皮。
“我兒子帶朋友來玩兒啦?”包間外,一個粗獷的男聲響起。
隨後,包間門被推開,一位身材魁梧、膚色黝黑的男士出現在門口。
“爸,你怎麽來啦?”程誌剛吐出嘴裏的蝦皮,清脆地叫了一聲。
汪捷和簡征見狀,連忙站起身來,齊聲招唿道:“叔叔好!”
兩位女生迅速拿起餐巾紙擦拭嘴角,略帶羞澀地跟著喊了一聲:“叔叔好。”
“坐坐,大家都別客氣。”程誌的爸爸熱情地說,“點的菜夠吃嗎?要不要再加幾個?我家小誌很少帶朋友迴來,看來你們關係真的很好啊。我一直都鼓勵他多交朋友。”
“爸,我給你介紹,薛薑、周焉若,跟我一個訓練班的。”程誌指著兩位女生介紹道,“梳短發的是周焉若,就是昨天我讓您幫忙打聽測試結果來著。”
“汪捷和簡征,他倆厲害了,都是蘇南大學的高材生,他們是周焉若的朋友,現在也是我的好朋友了。”程誌得意的向他的爸爸介紹著。
“簡征?莫非是常市長家的公子?”程誌的爸爸疑惑地問道,“看著很眼熟呀,我曾去過你家,與你母親有過幾次會麵,說句高攀的話,我和你母親常市長也可算作是朋友,哈哈哈。”
程誌的父親,程阿根,在錫川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市裏最早一批受扶持的養殖專業戶之一。
早些年,在政策的推動下,他的養殖業發展迅猛,規模日益擴大。如今,他不僅在本市養殖業中獨占鼇頭,還成功跨界涉足酒店業和餐飲業。
對於唯一的兒子程誌,程阿根在四十歲時迎來了他,自然對他寵愛有加,幾乎到了溺愛的地步。
程誌從小就對文藝充滿熱愛,夢想著長大後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兒子的夢想,程阿根夫婦無條件地支持,並為他鋪就了各種道路。
即使程誌高中未畢業便鬧著退學,要參加這個訓練班,程阿根也依然順從了他的意願。他自己雖然讀書不多,但也憑借努力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因此他相信隻要兒子開心,怎樣都是好的。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程誌,自信而活潑,但偶爾也會表現出任性和不羈的一麵,與人相處時也會流露出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不過,自從在訓練班結識了薛薑和周焉若後,他大少爺的脾氣已經收斂了許多。
程阿根看著兒子逐漸成熟,內心倍感欣慰。正因如此,一進門時,他才說出希望“小誌多交些朋友”的話。
陽光透過半開的窗戶,灑在古色古香的木質餐桌上,投射出一片片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美食的香氣,誘人垂涎。
他們一行人快步走進店內,立刻有熱情的店員迎了上來。店員麵帶微笑,客氣地打招唿:“程大少爺來啦,你們想坐臨湖的室外,還是去包間。”
程誌揮了揮手,“我爸經常用的二樓大包間現在沒人吧。”
服務員:“程總的私人包房,他不用的時候肯定是空著的,我帶你們上樓。”
一行人跟隨著店員,穿過熙熙攘攘的大堂,踏上木質的樓梯,來到了二樓的包間。
包間內布置得雅致而舒適,窗邊的綠植為室內增添了幾分生機。五人圍坐在圓桌旁,程誌招唿著大家坐下,然後點了幾道翠軒樓的招牌菜。很快,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被端上了桌,大家迫不及待地開始品嚐起來。
幾個人當中,薛薑不是本地人,周焉若出生在京城,但卻是在這裏度過的童年,加之祖籍是錫川,所以算是半個本地人吧。
翠軒樓主打淮揚菜係,卻以湖鮮小烹聞名遐邇,最為拿手的就要數‘酒煮蝦’了。
這道菜一上來,簡征就提議:“我們做個遊戲吧。”
他舀起一勺‘酒煮蝦’放在麵前的布碟中,隨即,說道:“比賽看誰吃的快,吃的最整齊。”
此言一出,程誌頓時興致勃勃,“這我可拿手了,吃水晶蝦對我來說,就像嗑瓜子一樣簡單。”
薛薑卻嗤之以鼻,“這有什麽大不了的,吃蝦誰不會呀,我這內地長大的也不見得比你差。”
周焉若笑道:“薛薑,你可別上當,他們說的吃蝦可不是用手剝那麽簡單。這種小河蝦,即便是用手剝,也相當費勁。”
汪捷接過話茬,“你也會‘磕’蝦呀?”
“嗯,我會,但不太熟練,磕不出完整的蝦皮,速度也慢。”
“什麽叫‘磕’出完整蝦皮?”薛薑聽得一頭霧水,“吃個蝦而已,誰不會,怎麽還有那麽多的門道嗎?”
程誌笑道:“我來給大家打個樣。”
他說著,就往嘴裏丟了一隻完整的水晶蝦,閉上嘴,在嘴裏咕湧了幾下,隨後吐出的竟是一隻完整的帶蝦頭的蝦皮,而蝦肉已被他吃得幹幹淨淨。
薛薑看傻了眼,“這還真是個技術活。程誌,你這是吃了多少蝦,才練出這個絕技呀。”
“這有啥,從小吃到大的人誰不會,重點是速度。”簡征不服氣,再次提議道,“敢不敢比賽。”
汪捷笑道:“我可不行,我來做裁判吧。”
周焉若也躍躍欲試,“這種吃法我倒是也會,就是發揮不穩定,速度也不行,不過重在參與,也算我一個。”
薛薑也附和道:“這樣‘磕’蝦倒挺好玩的,我也想試試。”
錫川是江南水鄉的重鎮,湖裏盛產魚蝦,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幾乎一年四季都會有這樣的一道菜。
這種‘水晶蝦’的個頭還沒有成人的小指頭長,確是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
眾人達成一致後,比賽便正式開始。
程誌和簡征技術發揮的差不多,程誌的速度略勝一籌。
周焉若自知技藝不如程誌他們,憑著重在參與的熱情,嚐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磕”蝦。
薛薑試圖模仿程誌的動作,一次次將蝦放入口中,在嘴裏嚼幾下,基本上都是蝦皮和蝦肉一起吐出來,在那裏吃的十分的狼狽。
汪捷坐在一旁,看熱鬧不嫌事大,大聲的報著數,還不斷的鼓勵著薛薑和周焉若,既是裁判也是觀眾。
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四位參賽者全神貫注的努力磕出完整的蝦皮。
“我兒子帶朋友來玩兒啦?”包間外,一個粗獷的男聲響起。
隨後,包間門被推開,一位身材魁梧、膚色黝黑的男士出現在門口。
“爸,你怎麽來啦?”程誌剛吐出嘴裏的蝦皮,清脆地叫了一聲。
汪捷和簡征見狀,連忙站起身來,齊聲招唿道:“叔叔好!”
兩位女生迅速拿起餐巾紙擦拭嘴角,略帶羞澀地跟著喊了一聲:“叔叔好。”
“坐坐,大家都別客氣。”程誌的爸爸熱情地說,“點的菜夠吃嗎?要不要再加幾個?我家小誌很少帶朋友迴來,看來你們關係真的很好啊。我一直都鼓勵他多交朋友。”
“爸,我給你介紹,薛薑、周焉若,跟我一個訓練班的。”程誌指著兩位女生介紹道,“梳短發的是周焉若,就是昨天我讓您幫忙打聽測試結果來著。”
“汪捷和簡征,他倆厲害了,都是蘇南大學的高材生,他們是周焉若的朋友,現在也是我的好朋友了。”程誌得意的向他的爸爸介紹著。
“簡征?莫非是常市長家的公子?”程誌的爸爸疑惑地問道,“看著很眼熟呀,我曾去過你家,與你母親有過幾次會麵,說句高攀的話,我和你母親常市長也可算作是朋友,哈哈哈。”
程誌的父親,程阿根,在錫川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市裏最早一批受扶持的養殖專業戶之一。
早些年,在政策的推動下,他的養殖業發展迅猛,規模日益擴大。如今,他不僅在本市養殖業中獨占鼇頭,還成功跨界涉足酒店業和餐飲業。
對於唯一的兒子程誌,程阿根在四十歲時迎來了他,自然對他寵愛有加,幾乎到了溺愛的地步。
程誌從小就對文藝充滿熱愛,夢想著長大後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兒子的夢想,程阿根夫婦無條件地支持,並為他鋪就了各種道路。
即使程誌高中未畢業便鬧著退學,要參加這個訓練班,程阿根也依然順從了他的意願。他自己雖然讀書不多,但也憑借努力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因此他相信隻要兒子開心,怎樣都是好的。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程誌,自信而活潑,但偶爾也會表現出任性和不羈的一麵,與人相處時也會流露出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不過,自從在訓練班結識了薛薑和周焉若後,他大少爺的脾氣已經收斂了許多。
程阿根看著兒子逐漸成熟,內心倍感欣慰。正因如此,一進門時,他才說出希望“小誌多交些朋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