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被算計
時光秘境,他和她的滄海桑田 作者:momo煙如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焉若接過話茬,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無奈:“確實,娛樂圈裏利益至上,話又說迴來,哪裏又不是呢!我們也不能因此失了分寸。既然劇本要改,那我們就用實力說話,讓觀眾看到,無論劇本如何變化,尚一博的演技始終如一。”
尚一博斜睨著周焉若,揶揄道:“你現在應該攥緊拳頭,抬到胸前,滿臉放光的說出這番話,那效果會更加勵誌。”
周焉若聽出尚一博的言外不善,心裏想著,要不要這時候搬出方希棽的話來。
丁嘉嘉雖然仍然憤憤不平,但也覺得周焉若的話很有道理,不然又能怎麽樣,難道還真的辭演不成。於是,她點了點頭,讚同的說:“焉若姐說得對,我們不能讓外界的幹擾影響了一博的發揮。接下來的日子,我們要更加努力,讓所有人看到我們的實力。”
尚一博有三秒沒出聲,再開口,聲音越發低沉:“你跟著瞎起什麽哄。我說找律師,你們沒聽懂嗎?”
丁嘉嘉的手機猝不及防的響了起來,她迅速的看了一眼手機的來電顯示,是燦哥。
在這個當口,解燦來電,她猶豫著接還是不接,是在這裏接還是出去接。
她衝著尚一博揚起手機,“燦哥打來的,我要不要接?”
尚一博說:“接。”
丁嘉嘉點了接聽鍵,電話一接通她又按了外放,這才開口:“喂,燦哥。”
電話中傳來解燦的聲音:“嘉嘉,你們上午的戲結束了吧,吃午飯了嗎?”
這是丁嘉嘉兩年來,作為尚一博的助理以後,第一次接到聲音正常又有禮貌的解燦電話。
丁嘉嘉撇了撇嘴,迴道:“燦哥,我們剛下戲,還沒有吃飯。您找我有事嗎?”
電話裏頓了一秒,解燦又問道:“聽說今天周焉若要去片場探班,也不知道她到了沒有?應該提醒她給劇組人員帶些糕點咖啡什麽的慰問一下,周焉若剛進到這個圈子裏,有天賦但不夠世故,你說是不是。”
丁嘉嘉用力的撇著嘴,要是沒有耳朵擋著,能撇到後腦勺去,“焉若姐來沒來,小光子應該已經向你匯報了吧,燦哥怎麽還來問我呢?還有,焉若姐可是如尚集團董事長的助理,那是我領導,人家在那麽大的集團都是高管,還輪得著你我去提醒?”
張小光是解燦為尚一博特意安排的男助理,他之前跟著解燦有兩三年時間了,人既聰明又勤快,是精心選拔出來協助尚一博的。可張小光是解燦的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解燦訕訕的“嘿嘿”笑了兩聲,說道:“那是,那是。”
丁嘉嘉又道:“燦哥,你是不是要找焉若姐啊?我們現在在一起呢,我換她聽電話?”
解燦不自然的說道:“啊?啊,也行。”
周焉若說:“解總,找我是不是著急問補充協議的事情?”
解燦顧左右而言他的說道:“周總已經到涿城了,看來是起了個大早。你那邊進展順利嗎?”
周焉若道:“你的電話來的很是時候,我們正在談這個事情,要不你親自跟尚一博談,剛好他就坐在我的對麵,要不我把電話給他?”
電話的另一頭傳來解燦慌亂的聲音,“別,不用了。還是周總談更為妥當,我先掛了。”
說完就掛斷了電話,像極了落荒而逃的樣子。
周焉若與丁嘉嘉對視一眼,忍不住同時笑出了聲,一時忘了幾分鍾前還氣得牙根癢癢。
尚一博冷冷的說道:“你們倆合起夥來耍解燦,有那麽好笑嗎?”
周焉若收起笑容,一本正經的說:“耍他?一點兒都不好笑。他平時說話頤指氣使慣了的,今天為了個合同變成了一副走狗相,這個才好笑。”
尚一博道:“別說別人了,你是怎麽考慮的,現在說了半天了,你還沒說你的想法。”
解燦來電這個小插曲,反而讓尚一博冷靜下來,他開始認真考慮眼下的事情。
周焉若說:“我的意見,這個補充協議還是簽下來。”
尚一博問道:“為什麽?說說你的理由。”
周焉若認真地答道:“我仔細審閱了劇本的調整大綱,單從劇作本身來看,調整後的伶少景這一人物並非被刪減了成長線,而是進行了合理的精簡。原先的人物成長線劇情設定過於冗長,導致劇情不夠緊湊,反而顯得拖遝。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調整後的劇中設定。通過加大情感線的鋪陳,主人公顯得更加有人情味,人物性格也更加豐滿,這很好地修正了正麵人物可能存在的刻板形象。至於新加入的角色伶少淮,更是為劇情增添了亮點,使得整個感情線更加有血有肉。這就是林大編劇的厲害之處,他既滿足了投資方的需求,又讓劇中人物更加鮮活,還意外地贏得了續集的投資,真是一舉三得。”
尚一博聽得頻頻點頭表示認可。
丁嘉嘉直接讚道:“焉若姐,你可真厲害,經你這麽一說,我都覺得劇本就應該改。反正改了以後對尚一博飾演的伶少景是加分項,戲份少了不用那麽辛苦,片酬還跟以前一樣,何樂而不為呢!”
尚一博心中暗自思量,他對伶少景這個角色實在是喜歡,也為此傾注了不少心血,說放下就放下還真有些不舍。但既然對角色沒有實質性的傷害,多一點戲份還是少一點戲份,他也就無所謂了,更不會去計較什麽大男主還是雙男主的番位問題。
他沉思片刻後,喃喃說道:“既然你已經權衡得這麽清楚了,那就按你的想法去辦吧。”
雖然劇方的騷操作確實沒有觸及到尚一博的實際利益,那是多虧了林編劇愛惜羽毛,用專業和智慧巧妙地平衡了資方的要求與劇本質量,守護了創作的底線。
周焉若心中略感慚愧的是,有件事她反複思量後,最終沒有向尚一博透露——那便是尚一博在憤怒之際脫口而出的“找律師談解約”。
“解約”二字,豈是輕言?一旦與劇方解約,便等同於主動辭演,對於正值演藝事業上升期的尚一博而言,如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全身而退,無疑是一大挑戰。再者,解約背後牽扯的巨額違約金和可能的賠償金,雖說如尚集團財力雄厚,理論上不足為懼,但眼下集團正麵臨困境,自顧不暇,又怎能輕易負擔這額外的經濟壓力?
尚一博斜睨著周焉若,揶揄道:“你現在應該攥緊拳頭,抬到胸前,滿臉放光的說出這番話,那效果會更加勵誌。”
周焉若聽出尚一博的言外不善,心裏想著,要不要這時候搬出方希棽的話來。
丁嘉嘉雖然仍然憤憤不平,但也覺得周焉若的話很有道理,不然又能怎麽樣,難道還真的辭演不成。於是,她點了點頭,讚同的說:“焉若姐說得對,我們不能讓外界的幹擾影響了一博的發揮。接下來的日子,我們要更加努力,讓所有人看到我們的實力。”
尚一博有三秒沒出聲,再開口,聲音越發低沉:“你跟著瞎起什麽哄。我說找律師,你們沒聽懂嗎?”
丁嘉嘉的手機猝不及防的響了起來,她迅速的看了一眼手機的來電顯示,是燦哥。
在這個當口,解燦來電,她猶豫著接還是不接,是在這裏接還是出去接。
她衝著尚一博揚起手機,“燦哥打來的,我要不要接?”
尚一博說:“接。”
丁嘉嘉點了接聽鍵,電話一接通她又按了外放,這才開口:“喂,燦哥。”
電話中傳來解燦的聲音:“嘉嘉,你們上午的戲結束了吧,吃午飯了嗎?”
這是丁嘉嘉兩年來,作為尚一博的助理以後,第一次接到聲音正常又有禮貌的解燦電話。
丁嘉嘉撇了撇嘴,迴道:“燦哥,我們剛下戲,還沒有吃飯。您找我有事嗎?”
電話裏頓了一秒,解燦又問道:“聽說今天周焉若要去片場探班,也不知道她到了沒有?應該提醒她給劇組人員帶些糕點咖啡什麽的慰問一下,周焉若剛進到這個圈子裏,有天賦但不夠世故,你說是不是。”
丁嘉嘉用力的撇著嘴,要是沒有耳朵擋著,能撇到後腦勺去,“焉若姐來沒來,小光子應該已經向你匯報了吧,燦哥怎麽還來問我呢?還有,焉若姐可是如尚集團董事長的助理,那是我領導,人家在那麽大的集團都是高管,還輪得著你我去提醒?”
張小光是解燦為尚一博特意安排的男助理,他之前跟著解燦有兩三年時間了,人既聰明又勤快,是精心選拔出來協助尚一博的。可張小光是解燦的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解燦訕訕的“嘿嘿”笑了兩聲,說道:“那是,那是。”
丁嘉嘉又道:“燦哥,你是不是要找焉若姐啊?我們現在在一起呢,我換她聽電話?”
解燦不自然的說道:“啊?啊,也行。”
周焉若說:“解總,找我是不是著急問補充協議的事情?”
解燦顧左右而言他的說道:“周總已經到涿城了,看來是起了個大早。你那邊進展順利嗎?”
周焉若道:“你的電話來的很是時候,我們正在談這個事情,要不你親自跟尚一博談,剛好他就坐在我的對麵,要不我把電話給他?”
電話的另一頭傳來解燦慌亂的聲音,“別,不用了。還是周總談更為妥當,我先掛了。”
說完就掛斷了電話,像極了落荒而逃的樣子。
周焉若與丁嘉嘉對視一眼,忍不住同時笑出了聲,一時忘了幾分鍾前還氣得牙根癢癢。
尚一博冷冷的說道:“你們倆合起夥來耍解燦,有那麽好笑嗎?”
周焉若收起笑容,一本正經的說:“耍他?一點兒都不好笑。他平時說話頤指氣使慣了的,今天為了個合同變成了一副走狗相,這個才好笑。”
尚一博道:“別說別人了,你是怎麽考慮的,現在說了半天了,你還沒說你的想法。”
解燦來電這個小插曲,反而讓尚一博冷靜下來,他開始認真考慮眼下的事情。
周焉若說:“我的意見,這個補充協議還是簽下來。”
尚一博問道:“為什麽?說說你的理由。”
周焉若認真地答道:“我仔細審閱了劇本的調整大綱,單從劇作本身來看,調整後的伶少景這一人物並非被刪減了成長線,而是進行了合理的精簡。原先的人物成長線劇情設定過於冗長,導致劇情不夠緊湊,反而顯得拖遝。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調整後的劇中設定。通過加大情感線的鋪陳,主人公顯得更加有人情味,人物性格也更加豐滿,這很好地修正了正麵人物可能存在的刻板形象。至於新加入的角色伶少淮,更是為劇情增添了亮點,使得整個感情線更加有血有肉。這就是林大編劇的厲害之處,他既滿足了投資方的需求,又讓劇中人物更加鮮活,還意外地贏得了續集的投資,真是一舉三得。”
尚一博聽得頻頻點頭表示認可。
丁嘉嘉直接讚道:“焉若姐,你可真厲害,經你這麽一說,我都覺得劇本就應該改。反正改了以後對尚一博飾演的伶少景是加分項,戲份少了不用那麽辛苦,片酬還跟以前一樣,何樂而不為呢!”
尚一博心中暗自思量,他對伶少景這個角色實在是喜歡,也為此傾注了不少心血,說放下就放下還真有些不舍。但既然對角色沒有實質性的傷害,多一點戲份還是少一點戲份,他也就無所謂了,更不會去計較什麽大男主還是雙男主的番位問題。
他沉思片刻後,喃喃說道:“既然你已經權衡得這麽清楚了,那就按你的想法去辦吧。”
雖然劇方的騷操作確實沒有觸及到尚一博的實際利益,那是多虧了林編劇愛惜羽毛,用專業和智慧巧妙地平衡了資方的要求與劇本質量,守護了創作的底線。
周焉若心中略感慚愧的是,有件事她反複思量後,最終沒有向尚一博透露——那便是尚一博在憤怒之際脫口而出的“找律師談解約”。
“解約”二字,豈是輕言?一旦與劇方解約,便等同於主動辭演,對於正值演藝事業上升期的尚一博而言,如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全身而退,無疑是一大挑戰。再者,解約背後牽扯的巨額違約金和可能的賠償金,雖說如尚集團財力雄厚,理論上不足為懼,但眼下集團正麵臨困境,自顧不暇,又怎能輕易負擔這額外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