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跳得厲害,感覺是真的。”李凡陽一臉苦相。
茅子生無奈地歎了口氣,說:“唉!真是,連佛門也成了不清靜之地。這世間還有幾處是靜所?”
畢竟年輕,還是練過功夫的人,沒多久就到了山腳下,兩人的心情算平靜了些。
茅子生苦笑,說:“真想一探真假。”
李凡陽抬頭看著上山的青石板路,說:“我何嚐不想?可我們有那個能力嗎?一般出家人都是精神力與武打高手,弄不好把小命丟這了。不過有一點還好,好在香火客不多。”
茅子生苦著臉罵了一句:“媽的,講來講去,還是自身不夠強大。”
李凡陽不甘心地哼了一聲,說:“走吧。我們還是出去再說。”
兩人不再說話,隻顧埋頭趕路,看著頭上的太陽,偏西了不少,估摸著走了應該有個把小時,起碼也走了十餘公裏。
李凡陽坐了下來,說:“要不,我們在路上留個提示?”
茅子生眼睛一亮,問:“把那首詩抄下來,再加幾個字?”
李凡陽朝他豎起右手拇指,說:“知我者,子生也。”
茅子生眼睛一瞪,說:“我怎麽覺得,你是在撿我便宜?”
李凡陽先是一愣,接著大笑,說:“要怪,隻能怪你爸給你取了個好名字。”
茅子生聳了下肩,說:“還是快寫吧。”
山路上,不時能見到整塊的石板。
李凡陽撿了一塊小石頭,在石板上寫上那瘋老頭念的詩,然後在詩下麵增加了幾個字:“此詩為一晃而過的高人所念,但不知是真是假?”
之後,他們又依樣畫葫蘆,照做了一個在岔路口。之後,兩人有些心慌慌地直奔乳山縣而去。
山路曲折幽靜,兩邊蒼山疊翠,鳥鳴其間,如果世道平安,在其間邁步而走,的確讓人感到清爽愜意。
走了一個多小時後,兩人已覺得到了安全區,離開學還有幾天時間,所以不著急,一路打鬧,一邊欣賞著大自然的醉人芳香。
在天快黑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個叫東嶽衝的小集鎮。
此時,因天差不多已經黑了。因此,集市上隻能偶爾見到歸家的行人,屈指可數的店家,也已關門歇業。
李世芳贈的餅幹,他們已經消耗一空,看來又隻能去乞討了。
茅子生自嘲:“看來,我們又來晚了一步。伯伯、叔叔,麻煩您給點吃的吧。謝謝了!啊”
李凡陽眼睛一亮,說:“表演得不錯。走,今晚有沒有吃的就看你的表演了。我非常期待喲。”
“啊!”茅子生吃了一驚,然後,悻悻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李凡陽一臉得意地看著他。
茅子生瞥了他一眼,說:“你別得意,我討不到輪到你出馬。”
之後,他掃了一眼,見前麵不遠處一家有嫋嫋炊煙升起,於是便走了過去。“打擾了,主人家。”他大聲喊。
片刻,一個六十多歲的婦人走了出來,古井無波地問:“小娃娃,有事嗎?”她叫陳佩蓉。
茅子生朝她一揖,說:“奶奶,我們是路過的學生,想討點吃點。不知您能否施舍些?”
陳佩蓉淡淡地答道:“進來吧。”
茅子生得意地衝李凡陽一笑,伸起右手做了個“v”字型。
兩人隨她走了進去,見一間約十五平方米的草房裏有著濃烈的煙火味,片刻就忍不住咳嗽起來。
陳佩蓉把門窗全部打開,屋裏空氣才有所好轉。
李凡陽好奇地打量了一眼,忍不住問:“這房子您一個人住嗎?”
“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陳佩蓉仍隻是淡淡地答道。
然後,她朝灶堂裏添了一塊柴,又從籮裏拿出幾隻紅薯和玉米放到鍋裏,懶懶道:“隻是沒什麽好東西招待你們的。”
茅子生朝她揖了一下,說:“奶奶,您肯招待我們就千多萬謝了。畢竟我們非親非故,給您添麻煩了。”
李凡陽坐到灶前,幫著燒火,說:“真的是謝謝您了。奶奶。我叫李凡陽,他叫茅子生。”
陳佩蓉終於露出些許笑容,說:“沒什麽,我家好久沒有孩子來登門了。你們來了,我很高興。”
茅子生忍不住問:“奶奶,您的兒女呢?”
陳佩蓉長長地歎了口氣,說:“四十多年前,這裏來過一股義軍。老頭子對生活感到絕望,隨著義軍走了,隻是一去不迴,應是早死了。
那時,我們結婚才五年,唯一的兒子,在四歲的時候得天花死了。老而不死是賊,老天卻偏讓我不死,受盡人間的苦難。”
茅子生愧疚地低下頭,說:“對不起,奶奶,我們勾起您的傷心事了。”
陳佩蓉心裏苦澀異常,表麵卻仍是古井無波,淡淡地說:“不關你事。其實,無數個日日夜夜,我都是想著這些事度過的,早就欲哭無淚了。
我是個苦命人,在娘家如此,在夫家也是如些。你們來了,向你們傾訴一次,心裏還痛快些,人生多苦難。”
她如此一說,李凡陽感到輕鬆了許多,問:“奶奶!您親眼見到四十年前的義軍了?”
陳佩蓉點了下頭,說:“嗯!見到了,是一支路過的義軍,隻有幾百人。在這裏住了一夜做了些鼓動,有幾個青壯男子便隨他們走了。
我那死老頭特不是東西,迴來抱著我折騰了一夜,一早丟下我們娘倆走了。真是個沒心沒肺特沒責任心的東西,不算個男人。這麽多年過去了,我也想開了。況且,他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凡陽苦悶地歎了口氣,說:“爺爺確是不應該丟下您走的,不知他乍想的?難道和我們一樣,想去外麵看世界?”
陳佩蓉冷哼一聲,說:“有什麽乍想的?沒心沒肺的男人不都這樣嗎?隻顧著自己享受,有點苦就受不了。”
茅子生輕輕歎了口氣,問:“奶奶,爺爺出去後連信都沒給您迴過嗎?”
“兵荒馬亂的,他又是隨著大軍走的。他有可能迴信給我嗎?再說,那老東西心裏要是有我們娘倆的話,他會出去嗎?所以,他就是死了。我也要咒他不是個東西的家夥。”
李凡陽站起來拉著她的手,說:“奶奶,您真的受苦了。我們理解您的心情,不過,這麽多年都已經過去了。您還是放下吧。
放下了,您的心裏會感到舒服些、輕鬆些。畢竟他已經離去,但活著的人畢竟還是要活著,心裏放著太多的東西,負擔太重。”
陳佩蓉拍著他的手,說:“孩子,你們年歲都不大,乍那麽懂事?要是我的孩子在的話。我孫子也該有你們這麽大了。”
說著,她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這一哭,她哭得撕心裂肺,一發而可收拾。
她邊哭邊訴說著這些年來所受的苦,還有老頭子的種種不是,差不多一個小時才歇息下來。
兩人陪著她,也忍不住嚶嚶啜泣,竟是滿臉的淚痕。
中途,有鄰居還以為出了啥事,竟跑過來安慰。
吃了晚飯,李凡陽竟然有想做個調查的想法。
有道是(《小鍾山·苦命人》):
遭遇惡人腿腳匆,
迴頭夢驚魂,
丟三分。
能小提示心安靜,
前路遠,
往前趕路忙。
天黑敲門遇老媼,
恰是孤苦人,
苦蒼桑。
夫君不堪隨軍去,
絕情處,
卻負有心人。
茅子生無奈地歎了口氣,說:“唉!真是,連佛門也成了不清靜之地。這世間還有幾處是靜所?”
畢竟年輕,還是練過功夫的人,沒多久就到了山腳下,兩人的心情算平靜了些。
茅子生苦笑,說:“真想一探真假。”
李凡陽抬頭看著上山的青石板路,說:“我何嚐不想?可我們有那個能力嗎?一般出家人都是精神力與武打高手,弄不好把小命丟這了。不過有一點還好,好在香火客不多。”
茅子生苦著臉罵了一句:“媽的,講來講去,還是自身不夠強大。”
李凡陽不甘心地哼了一聲,說:“走吧。我們還是出去再說。”
兩人不再說話,隻顧埋頭趕路,看著頭上的太陽,偏西了不少,估摸著走了應該有個把小時,起碼也走了十餘公裏。
李凡陽坐了下來,說:“要不,我們在路上留個提示?”
茅子生眼睛一亮,問:“把那首詩抄下來,再加幾個字?”
李凡陽朝他豎起右手拇指,說:“知我者,子生也。”
茅子生眼睛一瞪,說:“我怎麽覺得,你是在撿我便宜?”
李凡陽先是一愣,接著大笑,說:“要怪,隻能怪你爸給你取了個好名字。”
茅子生聳了下肩,說:“還是快寫吧。”
山路上,不時能見到整塊的石板。
李凡陽撿了一塊小石頭,在石板上寫上那瘋老頭念的詩,然後在詩下麵增加了幾個字:“此詩為一晃而過的高人所念,但不知是真是假?”
之後,他們又依樣畫葫蘆,照做了一個在岔路口。之後,兩人有些心慌慌地直奔乳山縣而去。
山路曲折幽靜,兩邊蒼山疊翠,鳥鳴其間,如果世道平安,在其間邁步而走,的確讓人感到清爽愜意。
走了一個多小時後,兩人已覺得到了安全區,離開學還有幾天時間,所以不著急,一路打鬧,一邊欣賞著大自然的醉人芳香。
在天快黑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個叫東嶽衝的小集鎮。
此時,因天差不多已經黑了。因此,集市上隻能偶爾見到歸家的行人,屈指可數的店家,也已關門歇業。
李世芳贈的餅幹,他們已經消耗一空,看來又隻能去乞討了。
茅子生自嘲:“看來,我們又來晚了一步。伯伯、叔叔,麻煩您給點吃的吧。謝謝了!啊”
李凡陽眼睛一亮,說:“表演得不錯。走,今晚有沒有吃的就看你的表演了。我非常期待喲。”
“啊!”茅子生吃了一驚,然後,悻悻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李凡陽一臉得意地看著他。
茅子生瞥了他一眼,說:“你別得意,我討不到輪到你出馬。”
之後,他掃了一眼,見前麵不遠處一家有嫋嫋炊煙升起,於是便走了過去。“打擾了,主人家。”他大聲喊。
片刻,一個六十多歲的婦人走了出來,古井無波地問:“小娃娃,有事嗎?”她叫陳佩蓉。
茅子生朝她一揖,說:“奶奶,我們是路過的學生,想討點吃點。不知您能否施舍些?”
陳佩蓉淡淡地答道:“進來吧。”
茅子生得意地衝李凡陽一笑,伸起右手做了個“v”字型。
兩人隨她走了進去,見一間約十五平方米的草房裏有著濃烈的煙火味,片刻就忍不住咳嗽起來。
陳佩蓉把門窗全部打開,屋裏空氣才有所好轉。
李凡陽好奇地打量了一眼,忍不住問:“這房子您一個人住嗎?”
“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陳佩蓉仍隻是淡淡地答道。
然後,她朝灶堂裏添了一塊柴,又從籮裏拿出幾隻紅薯和玉米放到鍋裏,懶懶道:“隻是沒什麽好東西招待你們的。”
茅子生朝她揖了一下,說:“奶奶,您肯招待我們就千多萬謝了。畢竟我們非親非故,給您添麻煩了。”
李凡陽坐到灶前,幫著燒火,說:“真的是謝謝您了。奶奶。我叫李凡陽,他叫茅子生。”
陳佩蓉終於露出些許笑容,說:“沒什麽,我家好久沒有孩子來登門了。你們來了,我很高興。”
茅子生忍不住問:“奶奶,您的兒女呢?”
陳佩蓉長長地歎了口氣,說:“四十多年前,這裏來過一股義軍。老頭子對生活感到絕望,隨著義軍走了,隻是一去不迴,應是早死了。
那時,我們結婚才五年,唯一的兒子,在四歲的時候得天花死了。老而不死是賊,老天卻偏讓我不死,受盡人間的苦難。”
茅子生愧疚地低下頭,說:“對不起,奶奶,我們勾起您的傷心事了。”
陳佩蓉心裏苦澀異常,表麵卻仍是古井無波,淡淡地說:“不關你事。其實,無數個日日夜夜,我都是想著這些事度過的,早就欲哭無淚了。
我是個苦命人,在娘家如此,在夫家也是如些。你們來了,向你們傾訴一次,心裏還痛快些,人生多苦難。”
她如此一說,李凡陽感到輕鬆了許多,問:“奶奶!您親眼見到四十年前的義軍了?”
陳佩蓉點了下頭,說:“嗯!見到了,是一支路過的義軍,隻有幾百人。在這裏住了一夜做了些鼓動,有幾個青壯男子便隨他們走了。
我那死老頭特不是東西,迴來抱著我折騰了一夜,一早丟下我們娘倆走了。真是個沒心沒肺特沒責任心的東西,不算個男人。這麽多年過去了,我也想開了。況且,他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凡陽苦悶地歎了口氣,說:“爺爺確是不應該丟下您走的,不知他乍想的?難道和我們一樣,想去外麵看世界?”
陳佩蓉冷哼一聲,說:“有什麽乍想的?沒心沒肺的男人不都這樣嗎?隻顧著自己享受,有點苦就受不了。”
茅子生輕輕歎了口氣,問:“奶奶,爺爺出去後連信都沒給您迴過嗎?”
“兵荒馬亂的,他又是隨著大軍走的。他有可能迴信給我嗎?再說,那老東西心裏要是有我們娘倆的話,他會出去嗎?所以,他就是死了。我也要咒他不是個東西的家夥。”
李凡陽站起來拉著她的手,說:“奶奶,您真的受苦了。我們理解您的心情,不過,這麽多年都已經過去了。您還是放下吧。
放下了,您的心裏會感到舒服些、輕鬆些。畢竟他已經離去,但活著的人畢竟還是要活著,心裏放著太多的東西,負擔太重。”
陳佩蓉拍著他的手,說:“孩子,你們年歲都不大,乍那麽懂事?要是我的孩子在的話。我孫子也該有你們這麽大了。”
說著,她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這一哭,她哭得撕心裂肺,一發而可收拾。
她邊哭邊訴說著這些年來所受的苦,還有老頭子的種種不是,差不多一個小時才歇息下來。
兩人陪著她,也忍不住嚶嚶啜泣,竟是滿臉的淚痕。
中途,有鄰居還以為出了啥事,竟跑過來安慰。
吃了晚飯,李凡陽竟然有想做個調查的想法。
有道是(《小鍾山·苦命人》):
遭遇惡人腿腳匆,
迴頭夢驚魂,
丟三分。
能小提示心安靜,
前路遠,
往前趕路忙。
天黑敲門遇老媼,
恰是孤苦人,
苦蒼桑。
夫君不堪隨軍去,
絕情處,
卻負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