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懷恩不滿地說:“哼!才三百多學生,有點風聲草動,我聽不到嗎?你這班主任是怎麽當的?怎麽如此放縱學生胡搞?”
嚴子其搖了下頭,說:“這篇文章我看了,而且是我推薦給學校宣傳欄用的。我覺得很好。”
宋懷恩很意外地看著他,說:“你是嫌學校不夠亂,是吧?”
嚴子其的臉繃了下後,笑著問:“校長,你覺得這篇文章很不好?”
宋懷恩嚴肅的臉鬆弛下來,說:“不是寫得不好,而是內容不合時宜。這樣的文章傳到社會上和家長耳裏,會給我們好臉色嗎?”
嚴子其反倒得意地笑了,說:“校長。這是好事呀!學生的文章能傳到社會上,並引起社會的反響,應該說是學生寫得有水平呀!學校不更有臉麵了嗎?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當他們是閑聊好了。”
宋懷恩先是一愣,接著咬牙道:“我當然知道。但我更指望這些人給學校捐款呢。他們能幫到忙。你是不是想從事公益教學呀?如果是,我歡迎,就不用給你發工資了。”
一下擊在軟肋上,嚴子其頓時成了苦瓜臉,說:“校長。這事已經發生,我個人分析,應該是好事。我看順其自然吧。學生並沒有做錯什麽,如果去打壓的話,學校反而變成了兩頭不討好的角色。”
宋懷恩眨了下眼,說:“那你也要把好關。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隻能請你另謀高就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李凡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又貼了另外一篇題目為《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麽?》的文章,又讓人議論紛紛。
文章寫道:
“人為什麽活著?這是一個哲理問題,也許一千人會有一千個答案。但概括起來,卻隻有一個答案,就是為了實現自身的理想、追求所謂的人生目標、欲望以及價值而奮鬥。
隻是由於各人的理想、追求、目標、欲望以及價值觀不一樣,所以就有了千百種不同的答案。但不管是那種答案,都是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
有了追求幸福生活為之奮鬥的欲望,就必須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尋找樂趣,讓單調乏味的工作充滿生趣,使之無憂無慮、身心健康、生活平安,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為了追求幸福生活,首先要有理想,也就是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這樣,人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和活力。而理想,概括起來,無非就二種:
一是追求個人的生活享受,主要是為了實現個人的享樂,包括為家人、親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等,以各種方法和方式以達到精神和肉體的愉悅。
這種追求,隻要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是無可非議的。普通的平民百姓,追求的無非都是這樣一目標。
然而,作為一個有知道有文化的時代青年,一個站在時代正處在大變化潮頭的弄潮兒,僅追求這種理想未免過於狹隘,其手段和方法自然有損他人的利益,甚至有違法之處。
因此,這種理想是不值得提倡和推崇的。
二是崇高的理想。有人的理想是在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建立平安的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為社會的繁榮昌盛盡一份心,為國為民分憂。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理想是崇高的,也是自古以來提倡的。
問題是,在這亂世劫世中,我們會有工作做嗎?我們會過得無憂無慮嗎?我們會有和平與安逸嗎?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我們會有追求個人生活享受的環境和途徑嗎?肯定的迴答是:對絕對少數人而言,有。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沒有。
因為,天下吃不飽飯的人多的是。君不見:田地大多數都集中在極少數的地主手中,百姓一天到晚累死累活,也是食不果腹,甚至有不少人在賣兒賣女中求生存。
這不需要去做太多的求證,幾十年來屢撲不絕的百姓起義,造成國家動蕩,生靈塗炭,就是有力的證明。
因此,隻有大多數人活好了,才會有和平、安逸的生活與環境。
不幸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苦難的年代,一個大劫世的年代。這就注定了我們這一代人要承受更多的苦難,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陳天漢的《迅迴頭》、《警世聲》難道還不能讓我們警醒嗎?
綜上所述,我們作為最有活力、最有精力、最有文化知識的青年人,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如果還把個人享受作為自己的追求,我們會活得自在、會活得心安嗎?
如果我們想做一個高尚的人,那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麽?是我們該作出深思作出迴答的時候了。因為,高中畢業後,我們是承擔社會責任的青年了。”
這隻是一篇千字文,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平鋪直敘的語言,但在愛做夢的莘莘學子中,無疑是投下了震撼彈,同學們的反響不低於《吃人的婚姻製度》。
他文裏提到陳天漢,同樣是昊南人,是有名的作家和著名演說家。
因為,高中隻有短短的兩年,很快就麵臨人生的重要決擇,大部分人都會進入社會獨立生活,而不再是依附在父母的羽翼下。而且,還是這樣一個亂世,不少人連生存都非常地艱難,能不引起人好好地思考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迴,李凡陽更出名了。不少人知道他每天都有去學校圖書館看書的習慣,就把他堵在圖書館搭仙閑聊。
這不,一個叫陳紫梅的高二女生,直接在他對麵坐下,問:“不好意思,你就是李凡陽?”
李凡陽不認識她,隻得朝她疑惑地一笑,沒有說話。
陳紫梅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哎!不好意思,忘了自我介紹了。我是高二一班的陳紫梅。你的三篇文章,我都看了。我覺得寫得很好,很有見解。
喂!你人不大,怎麽能寫出那麽好的文章?真是個早熟種,而且是特早熟!哎!你有沒有想過那個姐姐?”
同在圖書館的杜語琴聽了,哈哈大笑,說:“那天,我看了《吃人的婚姻製度》第一稿後,就想說他是個早熟種了,卻沒敢說出來。今天終於有人說了。”
李凡陽不滿地瞪了她一眼,說:“杜語琴,有你這麽損人的嗎?說得不好聽,那篇文章,你才是真正的策劃者,大家一起改了好多遍。”
杜語琴卻一點也不買賬,說:“那是你文筆好,才有反響呀!換個人試試?不是我的功勞,我敢要嗎?”
厲秋雲在一邊偷笑。他也喜歡看書,常來圖書館。
當然,他心裏有自己的小九九,想搏美女們的好感,特別是杜語琴的好感。
陳紫梅看著他們鬥嘴,倒是有些羨慕,說:“我馬上要畢業了,倒真的是要好好考慮自己的事了。哎!李凡陽,要不我先跟你掛個鉤?”她看著他。
李凡陽不解,也看著她,問:“跟我掛鉤?什麽意思?”
陳紫梅嘻嘻一笑,說:“你喜歡姐姐嗎?姐也長得不差,隻是年齡比你大點兒。要是喜歡的話,姐姐我就幫你洗衣煮飯了。”
這是赤裸裸的示愛了。
李凡陽被她鬧了個滿臉通紅,困窘地走了。
陳紫梅咯咯一笑,衝他背影嚷道:“李凡陽,你走什麽?姐姐跟你開玩笑的。我還想聽聽你有什麽建議?一個男人,開這點玩笑就臉紅受不了,真是的。以後,你怎麽去追姑娘?”
有幾個湊熱鬧的男生,居然拍著掌齊聲喊道:“李凡陽,別熊蛋。”然後大笑。
杜語琴看著陳紫梅笑彎了腰。
在圖書館看書的同學不少,高一二班的也有好幾人。
因此,陳紫梅的這個玩笑,成了同班同學不時取笑李凡陽的調料。
有道是(《玉樓春·再引爭議》):
文章犀利戮朽瘡,
何必哀嚎怨郎中。
青年學子關時事,
意在除腐救蒼生。
呐喊撥動心中弦,
弦鳴共振起新天。
要欲達成理想曲,
仍需努力譜新篇。
嚴子其搖了下頭,說:“這篇文章我看了,而且是我推薦給學校宣傳欄用的。我覺得很好。”
宋懷恩很意外地看著他,說:“你是嫌學校不夠亂,是吧?”
嚴子其的臉繃了下後,笑著問:“校長,你覺得這篇文章很不好?”
宋懷恩嚴肅的臉鬆弛下來,說:“不是寫得不好,而是內容不合時宜。這樣的文章傳到社會上和家長耳裏,會給我們好臉色嗎?”
嚴子其反倒得意地笑了,說:“校長。這是好事呀!學生的文章能傳到社會上,並引起社會的反響,應該說是學生寫得有水平呀!學校不更有臉麵了嗎?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當他們是閑聊好了。”
宋懷恩先是一愣,接著咬牙道:“我當然知道。但我更指望這些人給學校捐款呢。他們能幫到忙。你是不是想從事公益教學呀?如果是,我歡迎,就不用給你發工資了。”
一下擊在軟肋上,嚴子其頓時成了苦瓜臉,說:“校長。這事已經發生,我個人分析,應該是好事。我看順其自然吧。學生並沒有做錯什麽,如果去打壓的話,學校反而變成了兩頭不討好的角色。”
宋懷恩眨了下眼,說:“那你也要把好關。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隻能請你另謀高就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李凡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又貼了另外一篇題目為《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麽?》的文章,又讓人議論紛紛。
文章寫道:
“人為什麽活著?這是一個哲理問題,也許一千人會有一千個答案。但概括起來,卻隻有一個答案,就是為了實現自身的理想、追求所謂的人生目標、欲望以及價值而奮鬥。
隻是由於各人的理想、追求、目標、欲望以及價值觀不一樣,所以就有了千百種不同的答案。但不管是那種答案,都是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
有了追求幸福生活為之奮鬥的欲望,就必須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尋找樂趣,讓單調乏味的工作充滿生趣,使之無憂無慮、身心健康、生活平安,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為了追求幸福生活,首先要有理想,也就是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這樣,人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和活力。而理想,概括起來,無非就二種:
一是追求個人的生活享受,主要是為了實現個人的享樂,包括為家人、親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等,以各種方法和方式以達到精神和肉體的愉悅。
這種追求,隻要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是無可非議的。普通的平民百姓,追求的無非都是這樣一目標。
然而,作為一個有知道有文化的時代青年,一個站在時代正處在大變化潮頭的弄潮兒,僅追求這種理想未免過於狹隘,其手段和方法自然有損他人的利益,甚至有違法之處。
因此,這種理想是不值得提倡和推崇的。
二是崇高的理想。有人的理想是在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建立平安的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為社會的繁榮昌盛盡一份心,為國為民分憂。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理想是崇高的,也是自古以來提倡的。
問題是,在這亂世劫世中,我們會有工作做嗎?我們會過得無憂無慮嗎?我們會有和平與安逸嗎?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我們會有追求個人生活享受的環境和途徑嗎?肯定的迴答是:對絕對少數人而言,有。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沒有。
因為,天下吃不飽飯的人多的是。君不見:田地大多數都集中在極少數的地主手中,百姓一天到晚累死累活,也是食不果腹,甚至有不少人在賣兒賣女中求生存。
這不需要去做太多的求證,幾十年來屢撲不絕的百姓起義,造成國家動蕩,生靈塗炭,就是有力的證明。
因此,隻有大多數人活好了,才會有和平、安逸的生活與環境。
不幸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苦難的年代,一個大劫世的年代。這就注定了我們這一代人要承受更多的苦難,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陳天漢的《迅迴頭》、《警世聲》難道還不能讓我們警醒嗎?
綜上所述,我們作為最有活力、最有精力、最有文化知識的青年人,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如果還把個人享受作為自己的追求,我們會活得自在、會活得心安嗎?
如果我們想做一個高尚的人,那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麽?是我們該作出深思作出迴答的時候了。因為,高中畢業後,我們是承擔社會責任的青年了。”
這隻是一篇千字文,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平鋪直敘的語言,但在愛做夢的莘莘學子中,無疑是投下了震撼彈,同學們的反響不低於《吃人的婚姻製度》。
他文裏提到陳天漢,同樣是昊南人,是有名的作家和著名演說家。
因為,高中隻有短短的兩年,很快就麵臨人生的重要決擇,大部分人都會進入社會獨立生活,而不再是依附在父母的羽翼下。而且,還是這樣一個亂世,不少人連生存都非常地艱難,能不引起人好好地思考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迴,李凡陽更出名了。不少人知道他每天都有去學校圖書館看書的習慣,就把他堵在圖書館搭仙閑聊。
這不,一個叫陳紫梅的高二女生,直接在他對麵坐下,問:“不好意思,你就是李凡陽?”
李凡陽不認識她,隻得朝她疑惑地一笑,沒有說話。
陳紫梅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哎!不好意思,忘了自我介紹了。我是高二一班的陳紫梅。你的三篇文章,我都看了。我覺得寫得很好,很有見解。
喂!你人不大,怎麽能寫出那麽好的文章?真是個早熟種,而且是特早熟!哎!你有沒有想過那個姐姐?”
同在圖書館的杜語琴聽了,哈哈大笑,說:“那天,我看了《吃人的婚姻製度》第一稿後,就想說他是個早熟種了,卻沒敢說出來。今天終於有人說了。”
李凡陽不滿地瞪了她一眼,說:“杜語琴,有你這麽損人的嗎?說得不好聽,那篇文章,你才是真正的策劃者,大家一起改了好多遍。”
杜語琴卻一點也不買賬,說:“那是你文筆好,才有反響呀!換個人試試?不是我的功勞,我敢要嗎?”
厲秋雲在一邊偷笑。他也喜歡看書,常來圖書館。
當然,他心裏有自己的小九九,想搏美女們的好感,特別是杜語琴的好感。
陳紫梅看著他們鬥嘴,倒是有些羨慕,說:“我馬上要畢業了,倒真的是要好好考慮自己的事了。哎!李凡陽,要不我先跟你掛個鉤?”她看著他。
李凡陽不解,也看著她,問:“跟我掛鉤?什麽意思?”
陳紫梅嘻嘻一笑,說:“你喜歡姐姐嗎?姐也長得不差,隻是年齡比你大點兒。要是喜歡的話,姐姐我就幫你洗衣煮飯了。”
這是赤裸裸的示愛了。
李凡陽被她鬧了個滿臉通紅,困窘地走了。
陳紫梅咯咯一笑,衝他背影嚷道:“李凡陽,你走什麽?姐姐跟你開玩笑的。我還想聽聽你有什麽建議?一個男人,開這點玩笑就臉紅受不了,真是的。以後,你怎麽去追姑娘?”
有幾個湊熱鬧的男生,居然拍著掌齊聲喊道:“李凡陽,別熊蛋。”然後大笑。
杜語琴看著陳紫梅笑彎了腰。
在圖書館看書的同學不少,高一二班的也有好幾人。
因此,陳紫梅的這個玩笑,成了同班同學不時取笑李凡陽的調料。
有道是(《玉樓春·再引爭議》):
文章犀利戮朽瘡,
何必哀嚎怨郎中。
青年學子關時事,
意在除腐救蒼生。
呐喊撥動心中弦,
弦鳴共振起新天。
要欲達成理想曲,
仍需努力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