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


    很想在三角飛船刻上這個字。


    就出一趟遠門,迴來就與文明失聯,他也當得起這個字了。


    倒是三角飛船明顯沒有放棄,變化了數個手段,轉化了好幾種辦法,就待在了這個地方試圖尋找出蛛絲馬跡。


    這裏的空港是環族文明最隱秘的據點之一,不知是原始動物知道狡兔三窟的道理,即便是發展到高等文明謹記為文明留下火種。


    據三角飛船介紹,這座空港已經存在了五百萬年以上,有文明完整的科技樹,有完整產業鏈和物質儲備,哪怕在宇宙其他星係的文明據點被毀滅,環族也能依靠它快速恢複。


    但它就這麽無聲無息的消失了,連抵抗痕跡都沒有留下。


    如果環族文明還存在的話,這件事絕對能排進文明曆史中的大事件。而三角飛船現在最要緊的事情不應該是先與文明取得聯係,把這一係列情報傳迴去嗎?


    但現在卻和著急離開中轉站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看著大量源源不斷從飛船中展開的裝置,它似乎是想在這裏進行一段長時間的搜查。


    “環族文明明顯出了問題,而三角飛船也意識到了什麽,所以才有意的停留在這裏,確認某種情況。”


    “但他確認情況的時間對於沒有壽命限製的高等文明生物而言可能不過是一瞬間,但對於我們而言可能已經是百年。”


    一直情況的專家們適時的提出了憂慮,在他們看來這可不是什麽能快速解決的事件,雖然有任務積分可以賺,但誰能知道要花費多長時間!?


    這似乎不是如之前一般,不是一個賺快積分的項目!


    字裏行間,隻透露出要跑路的想法。


    不過現在返迴折疊空間實在無所事事,能源供給又沒有修複,在這裏等上一段時間也未嚐不可。


    陸羽的判斷一出,無人再說些什麽。


    關於環族的專項討論組立刻成立,讓七號高頻率和三角飛船建立聯係,獲取更多關於環族文明的曆史,建立起了簡單的文明模型。


    雖然對高等文明模式都在猜測中,但以人類的角度去旁觀它,再結合成千上萬個文明的例子,未嚐不能得出點什麽。


    “與宇宙社會學數據庫中第997號種族是類似的起源,他們的祖先都是哺乳蛋生類智慧生命。”


    “環族的起源母星和數據庫中第1882號種族97%相似,都是在陸地極少的行星上,而且都是在雙星係統中。”


    “.…….”


    這些成果可能微不足道,但對人類推演起生物進化補充了一個相當難得例子和模型。


    眼前的三角飛船一邊維係著與銀色星辰號的聯係,一邊使用一切能動用的辦法試圖尋找到空港消失前後可能遺留下的痕跡和消息。


    在這光都變得縹緲的宇宙空洞中,兩艘飛船仿佛沉浸在了最深邃的黑暗當中。…


    ………….


    陸羽倒沒有硬薅環族羊毛的打算,雖然眼前似乎的係統任務也就隻剩下一個選項了,他也沒急著選擇。


    在生活區一樣該吃吃,該喝喝。


    在宇宙空洞過去了將近一個月之後,三角飛船依舊沒有得到什麽成果,反而是藍星方麵又有好消息傳來。


    目前,在前進基地有兩個科技難題急需突破。一個是反物質利用技術,一個是光速航行技術。


    這兩個技術,是相輔相成的。反物質利用技術,是光速航行技術的基石。不然想把飛船加速到亞光速,或者到臨近光速的狀態,所需要的能量多的嚇人。如果是靠核聚變供能,意味著完成一次星際航行,單單儲備能源燃料就要上百億噸。


    因為飛船的體積限製,在沒有掌握空間技術的文明中,飛船船體之內的絕大部分空間確實都是用來裝載核聚變燃料,也就是氘或者氦3,這一類重要的核聚變原料。


    之前戴森球文明便是以這種辦法來實現星際之間的光速航線,消耗得多,他們從其他恆星係也采集到相當多的資源,這才支持起一個戴森球這樣的宇宙奇觀。


    但如果能研究出反物質引擎,這一切又不太一樣!


    反物質產生能量的方式比核聚變更高效,當然所需要的技術也更高。


    但能源富餘之後,能在飛船上整的花活絕對不少。看看蟲族的龐大飛船上,可以說集武器和文明生活為一體。


    如果單單是發展到極致的核聚變引擎,單純以航行距離來計算,光速飛船的續航能力也就是幾百光年之間。


    實際情況上會比這個數字小很多,一艘飛船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能量,比如艦載主機的高頻計算,比如能量護罩的防禦,比如武器和轉向等等。綜合計算下來,一艘光速飛船儲存滿燃料的情況下,依舊隻能在百光年之內巡航。


    但發展出超光速航行的曲速引擎之後,情況又會有所改變,隻是那時核聚變這樣的能源供給是滿足不了曲速引擎,反物質利用技術在這時才真正大放異彩。


    而按照文明正常發展史,現階段單單靠核聚變裝置就已經實現了能源富餘,文明是沒有需求和動力花費大量精力去研究反物質技術。


    但畢竟人類是已經睜眼看過宇宙的種族,他們明白單單是應付眼前,核聚變是足夠了,甚至說用來應付未知艦隊,或許都已經足夠了!


    可是將來呢?


    大宇宙現在迎來了無數紀元難逢的空窗期,萬惡的重啟者們內訌而自我封印,未來一億年將是成為宇宙級文明最好的時機。


    這時能拉動著文明多跨一步,在未來就能多占一點先機!


    至於成為宇宙級文明之後會不會反而成為惡龍,那也要先拿到能屠龍的聖劍再說!


    這一次傳來的好消息,是來自前進基地的反物質攻關小組。…


    在如今已經快被各種金屬基地覆蓋的穀神星上,一部大型粒子對撞機已經被布置在了赤道上。


    而前進基地的專家教授們仍不滿意,甚至提出了要修建環繞太陽的環恆星軌道對撞機,再不濟也要來個環小行星帶對撞機。


    這群專家也是深諳求上得中的中庸理論,但可惜的是他們遇到了茅教授。


    駁迴!


    再審議!


    不予通過!


    否決三連,打得大家隻能老老實實去搶環環穀神星對撞機,其中屬於最近取得不小進展的反物質攻關組。


    但茅教授審批也能讓一眾科學家服氣,畢竟現在是建立太空長城的關鍵時期,前段時間裝載了十五引擎的飛船才試飛成功,就立刻被茅教授截了下來,直接裝載上物資直接發往冥王星了。


    如果以科研的名義,無限給予支持,不知道他們會造出多少太空奇觀來!


    如今,在前進基地的一間實驗室之中,幾名穿著白大褂的科學家正在密切通過全息投影的注視著一個透明的玻璃箱子。


    在這個玻璃箱子之中,是如今還算常見的常溫超導材料,它正淩空漂浮在那裏。


    在這個透明的玻璃箱子兩側滿是密密麻麻的線路,這些線路延伸出去,連接到的就是環穀神星粒子對撞機的軌道,一旦開始實驗,大量高速高能粒子將從兩側出現,轟擊懸浮的超導材料。


    “趕快開始吧!不然下一組又要投訴我們實驗超時了。”


    “第次,粒子級反物質湮滅效應觀察試驗開始。”


    穀神星的直徑大約950公裏,粒子對撞機想修建環繞這麽長的一圈軌道,放在過去即便是在地球上都是一項大工程,更何況是在太空之中?


    但隨著前進基地的各個工程的推進,生產力呈現指數級飛躍之後,修建這樣的超級工程也不過是一個月的時間。


    而它的相關建設思路和圖紙,都是來自蟲族友情奉獻的星球軌道對撞機,現在它已經是各項高能研究的必要工具。


    隨著指令的下達,通過這些線路,有一些奇異的射線被發射了出來,作用在了這塊超導材料上。


    就在微觀世界之中,正在發生著一場肉眼看不見的激烈反應。


    那是比分子,原子還要小的微觀結構。在強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範圍之內,構成強子的誇克忽然間分散了開來,它們散布在原子內部空曠的空間之中,並且,不同的原子之間還產生了誇克交換現象。也就是,一個原子內部的誇克,有時候會跑到其餘的原子之中。


    它們彌漫在整個原子空間之內,其分布呈現出“雲”的特征,好像是電子雲一般。


    這個過程,主持項目的科學家們觀察到的現象,超導材料開始放射出澹澹的紅外線。


    “這應該是誇克在散布過程中發生了小規模的碰撞,能級躍遷造成了光子的產生。”一名物理科學家分析說道。…


    這名科學家說完之後,立刻有智能助手將這段話記錄了下來,並且通過通訊係統,發送給了主機,利用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力展開分析。


    在智能助手提交完畢之後,項目組長開始下達下一步的指令道:“啟動儀器,開始生成反物質。”


    “好的。”


    另一名助手答應了一聲,按動了儀器之上的幾個按鈕。


    在微觀世界之中,彌漫在原子內部空間,呈現出“電子雲”特征的誇克們,忽然間像是發了瘋一般,各自向著距離自己最近的誇克撞擊了過去。


    在猛烈的撞擊之中,誇克重新結合成了強子,比如質子,中子,在這個過程之中,有一些誇克憑空消失了。它們變成了光子,或者中微子,從這塊材料的內部逃逸了出來。


    簡單來說,這塊超導材料亮了起來。


    而這絕不是那些高能粒子流能提供的能量,那團提供給誇克暴動的能量源便是粒子級別的反物質發生了湮滅作用。


    它雖然依舊無法保存,但起碼也沒有失控。


    就像是核技術的發展思路一樣,把不可控狀態降到可控級別,便能從核武器變成核反應堆。


    眼前似乎完成了第一步?


    “裝載在玻璃上的能量采集儀器一切正常,超導材料熱能量傳輸一切正常。”


    “.…….隻是轉化率,實在太低了吧?”


    一名專家微微感歎說道:“我們已經研究透了蟲族飛船裏的反物質堆的原理,但到了我們這裏,雖然在一些技術手段遠遠不夠成熟,但我們的能量采集低得令人發指,根本不能稱的上利用反物質生成的能量!”


    這位專家觀點十分正確,相比起在這項試驗中投入的能量而言,得迴的能量微乎其微。


    這是曾經核聚變技術的困境之一,q值低於1,輸出遠遠小於輸入。


    “這有什麽?”


    “上個世紀在實驗室裏完成驗證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所得到的能量同樣微乎其微。”


    “我們雖然已經有了圖紙,但相關技術人類化都還在探索中。”


    “這一次能驗證反物質應用可行性,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想一口氣吃成胖子太難了!”


    另一位依舊認真在收集數據的專家搖頭迴答,同時對於眼前的工作絲毫沒有鬆懈。


    “對啊!”


    “哪怕我們有了成熟的技術,和反應堆圖紙,但對於人類而言反物質理論還太過薄弱了。”


    “這不是之前在角族行星上發現核聚變反應堆的情況了,那時人類起碼還有一定的技術累積。而現在我們是在做一樣全新的東西,現在能試驗出它的可行性就已經是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組長看著眼前在穩定發熱的超導材料,輕輕的吐出一口氣,這麽多輪的實驗,也隻穩定產生了九次【溫和可控】的反應而已。


    成功率低了一些,但成果卻是實實在在。


    人類在反物質應用這條路上雖然取巧看到了遠處的路,卻實實在在還是在山腳艱難攀登著。


    但已經穩穩的踏出了一步,已經越過零的,一如諸多文明一樣開始在這條賽道上奔跑。


    反物質應用技術,突破!


    這樣的成果,甚至不需要零號基地通知陸羽,他隻是在生活區吃著七號製作的晚餐,在微風中係統的提示下,人類的科技又前進了一步。


    又是簡簡單單,積分100點的愉快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焰大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焰大西瓜並收藏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