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法會十分熱鬧,天下各寺僧人齊聚京師,紛紛登台講法,誦經超度當年那些死於戰亂的亡魂。
七七四十九日之後,這場聲勢浩大的水陸法會也進入了尾聲。
而不出李承乾所料,玄奘也在這次法會之中脫穎而出。
這日早朝。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百官在下列分兩旁站立。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李世民身邊的宦官尖聲說道。
太史丞李淳風出列,朝著李世民躬身道:“啟奏陛下,陛下下旨舉辦的水陸法會已經於今日結束。”
李世民聞言,臉上露出感興趣的神色,看著李淳風問道:“李愛卿,不知這次水陸法會之中可出了哪位高僧?”
“啟稟陛下,此次水陸法會之中,確實出現一位高僧,乃是金山寺之中,法號為玄奘的一位僧人。”李淳風答道。
李承乾聽到李淳風的話,雙眼微微一眯。
西遊大幕終於要拉開了。
而自己掠奪佛門氣運的計劃也終於可以展開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明日早朝之時,李愛卿便帶那位玄奘一起來上朝吧,也讓朕和文武百官見見這位佛法高深的玄奘法師!”
“微臣遵旨!”李淳風躬身道。
李世民滿意點頭,隨後李淳風便迴到了百官隊列之中。
隨後李世民又看向殿中其他官員,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稟奏?”
一名文官走出來,躬身道:“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李承乾循聲望去,頓時認出了此人。
此人正是鴻臚寺卿韋元方。
京兆韋氏乃是唐朝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大堂之中影響力巨大。
而這位韋元方便是當今為是族長韋元通的親弟弟。
而李世民兩子兩女的韋妃便是韋家之女。
李世民看向韋元方問道:“韋愛卿何事啟奏?”
“啟奏陛下,西域邊境傳來消息,吐蕃欲遣大相祿東讚率領使團出使大唐,如今使團已達邊境。”韋元方躬身道。
李承乾聞言,心中不由一動,如今已是貞觀十三年,而在貞觀十五年正月十五,李世民下旨封李道宗之女為文成公主,和親吐蕃。
難道這次祿東讚域要率領使團出使大唐,就是想要求取大唐公主?
而李世民聽到韋元方的話眉頭也皺了起來。
去歲之時,吐蕃鬆讚幹布便以借口吐穀渾從中作梗,出兵攻入吐穀渾等地,直逼大唐鬆州,欲要娶大唐公主。
甚至揚言若是大唐不同意和親,便要率兵大舉入侵大唐,結果被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打得落花流水。
鬆讚幹布被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嚇破了膽,在主將侯君集率領的唐軍到達之前,就灰溜溜的退出了吐穀渾。
但是這家夥顯然依舊賊心不死,此次吐蕃大相祿東讚率領使團前來,恐怕就是為了舊事重提。
李世民自然對吐蕃沒什麽好感,但是念及天朝上國的顏麵,還是說道:“既然吐蕃欲要派遣使臣來我大唐,那麽鴻臚寺好好接待便是,此事便交由你們鴻臚寺負責了。”
“微臣遵旨!”韋元方躬身一禮,退迴朝班。
李世民目光掃過殿中一眾文武,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事啟奏?”
一眾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再無一人出列啟奏。
李世民見狀,便道:“既然諸位愛卿無事啟奏,那今日早朝便到此吧,退朝!”
李世民說著,便起身離去。
“臣等恭送陛下!”
一眾文武百官紛紛躬身行禮,退出大殿。
出了大殿之後,李承乾便返迴了東宮。
來到東宮崇教門門口,便看到了站在這裏等候的武媚娘。
當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的時候,她的所有心思便全都會放在這個男人的身上。
此時武媚娘見到李承乾,便輕移蓮步迎了上來。
“殿下,你迴來啦!”武媚娘笑顏明媚,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之中滿是溫柔。
李承乾淡笑著點頭道:“嗯,媚娘怎麽在這裏等候?”
此時正值夏日,雖然剛到辰時三刻,卻已經有些炎熱了。
武媚娘溫柔一笑,答道:“臣妾為殿下熬了一碗銀耳蓮子羹,就想著等殿下下朝歸來,給殿下降暑。”
李承乾淡淡一笑,說道:“那孤這就去嚐嚐媚娘熬得銀耳蓮子羹吧!”
說著,李承乾便伸手拉住武媚娘的柔荑,朝著後殿方向走去。
——————
“媚娘熬得羹湯比之禦膳房之中的那些禦廚,也是不逞多讓啊!”李承乾放下手中玉碗,麵帶微笑看著武媚娘感慨道。
“陛下說笑了,您不嫌棄就好!”武媚娘嫣然一笑說道。
就在這時,一名宮女來報:“啟稟太子殿下,駙馬都尉杜荷求見。”
李承乾知道杜荷乃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杜如晦之子,也是原主李承乾的心腹,娶了李世民的第十六女城陽公主。
在曆史之中,最後因建議李承乾兵變而被處斬。
李承乾倒是不介意和一些年輕俊傑接觸,但是這個杜荷卻不在此列。
實在是此人不僅沒什麽大才,而且十分草包,完全沒有繼承其父杜如晦的智慧。
李承乾語氣淡淡說道:“不見!另外,告訴他以後若是無事,就不要再來孤的東宮了!”
ps:李承乾身邊的人完全都是豬隊友啊,幹脆全扔掉算了。
七七四十九日之後,這場聲勢浩大的水陸法會也進入了尾聲。
而不出李承乾所料,玄奘也在這次法會之中脫穎而出。
這日早朝。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百官在下列分兩旁站立。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李世民身邊的宦官尖聲說道。
太史丞李淳風出列,朝著李世民躬身道:“啟奏陛下,陛下下旨舉辦的水陸法會已經於今日結束。”
李世民聞言,臉上露出感興趣的神色,看著李淳風問道:“李愛卿,不知這次水陸法會之中可出了哪位高僧?”
“啟稟陛下,此次水陸法會之中,確實出現一位高僧,乃是金山寺之中,法號為玄奘的一位僧人。”李淳風答道。
李承乾聽到李淳風的話,雙眼微微一眯。
西遊大幕終於要拉開了。
而自己掠奪佛門氣運的計劃也終於可以展開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明日早朝之時,李愛卿便帶那位玄奘一起來上朝吧,也讓朕和文武百官見見這位佛法高深的玄奘法師!”
“微臣遵旨!”李淳風躬身道。
李世民滿意點頭,隨後李淳風便迴到了百官隊列之中。
隨後李世民又看向殿中其他官員,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稟奏?”
一名文官走出來,躬身道:“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李承乾循聲望去,頓時認出了此人。
此人正是鴻臚寺卿韋元方。
京兆韋氏乃是唐朝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大堂之中影響力巨大。
而這位韋元方便是當今為是族長韋元通的親弟弟。
而李世民兩子兩女的韋妃便是韋家之女。
李世民看向韋元方問道:“韋愛卿何事啟奏?”
“啟奏陛下,西域邊境傳來消息,吐蕃欲遣大相祿東讚率領使團出使大唐,如今使團已達邊境。”韋元方躬身道。
李承乾聞言,心中不由一動,如今已是貞觀十三年,而在貞觀十五年正月十五,李世民下旨封李道宗之女為文成公主,和親吐蕃。
難道這次祿東讚域要率領使團出使大唐,就是想要求取大唐公主?
而李世民聽到韋元方的話眉頭也皺了起來。
去歲之時,吐蕃鬆讚幹布便以借口吐穀渾從中作梗,出兵攻入吐穀渾等地,直逼大唐鬆州,欲要娶大唐公主。
甚至揚言若是大唐不同意和親,便要率兵大舉入侵大唐,結果被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打得落花流水。
鬆讚幹布被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嚇破了膽,在主將侯君集率領的唐軍到達之前,就灰溜溜的退出了吐穀渾。
但是這家夥顯然依舊賊心不死,此次吐蕃大相祿東讚率領使團前來,恐怕就是為了舊事重提。
李世民自然對吐蕃沒什麽好感,但是念及天朝上國的顏麵,還是說道:“既然吐蕃欲要派遣使臣來我大唐,那麽鴻臚寺好好接待便是,此事便交由你們鴻臚寺負責了。”
“微臣遵旨!”韋元方躬身一禮,退迴朝班。
李世民目光掃過殿中一眾文武,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事啟奏?”
一眾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再無一人出列啟奏。
李世民見狀,便道:“既然諸位愛卿無事啟奏,那今日早朝便到此吧,退朝!”
李世民說著,便起身離去。
“臣等恭送陛下!”
一眾文武百官紛紛躬身行禮,退出大殿。
出了大殿之後,李承乾便返迴了東宮。
來到東宮崇教門門口,便看到了站在這裏等候的武媚娘。
當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的時候,她的所有心思便全都會放在這個男人的身上。
此時武媚娘見到李承乾,便輕移蓮步迎了上來。
“殿下,你迴來啦!”武媚娘笑顏明媚,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之中滿是溫柔。
李承乾淡笑著點頭道:“嗯,媚娘怎麽在這裏等候?”
此時正值夏日,雖然剛到辰時三刻,卻已經有些炎熱了。
武媚娘溫柔一笑,答道:“臣妾為殿下熬了一碗銀耳蓮子羹,就想著等殿下下朝歸來,給殿下降暑。”
李承乾淡淡一笑,說道:“那孤這就去嚐嚐媚娘熬得銀耳蓮子羹吧!”
說著,李承乾便伸手拉住武媚娘的柔荑,朝著後殿方向走去。
——————
“媚娘熬得羹湯比之禦膳房之中的那些禦廚,也是不逞多讓啊!”李承乾放下手中玉碗,麵帶微笑看著武媚娘感慨道。
“陛下說笑了,您不嫌棄就好!”武媚娘嫣然一笑說道。
就在這時,一名宮女來報:“啟稟太子殿下,駙馬都尉杜荷求見。”
李承乾知道杜荷乃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杜如晦之子,也是原主李承乾的心腹,娶了李世民的第十六女城陽公主。
在曆史之中,最後因建議李承乾兵變而被處斬。
李承乾倒是不介意和一些年輕俊傑接觸,但是這個杜荷卻不在此列。
實在是此人不僅沒什麽大才,而且十分草包,完全沒有繼承其父杜如晦的智慧。
李承乾語氣淡淡說道:“不見!另外,告訴他以後若是無事,就不要再來孤的東宮了!”
ps:李承乾身邊的人完全都是豬隊友啊,幹脆全扔掉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