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為什麽會有多選題這種東西呀?
開局一個師,陛下我反了! 作者:抽雪茄的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學考試結束後,整個考場又一次沸騰起來,這次倒不是題目離經叛道了,而是單純難度有點大。
這次的試卷在後世看來是中規中矩,整體題型大致和1978年高考大差不差,難度也相仿。
但這對於現在文盲率仍然超過八成的夏國來說仍顯過難。
由於之前數理教育推廣難度極大,朝廷也就將新式教育潦草完事,沒有培養出足夠的數理化師資。
在這種一切以省錢為主的節儉型學校建好後,課程表自然全麵傾向傳統私塾科目。
這種教育資源緊缺的現象在劉瑞他們推行的基層教育普及中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但他們並沒有因為這個原因就停下教育。
師範係在一年中連開二十四期不同專業的培訓班,規模也從第一期的不到百人躍升到最後一屆的超過千人,勉強覆蓋了基層鄉村。
除此之外,各地還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等學府的畢業生,組建自己的教學班底。
在大量的資金和人員投入下,一個稚嫩的教育係統逐步建立起來,這也是施嘉庚能夠從一個不起眼的鄉下中學中考出聯考第一的成績來。
要是教師不夠,或者讓其他專業的老師來代課,自身實力都不足以看懂數理化的題目,這不就是誤人子弟了嗎?
施嘉庚又一次端起小鍋,問正在站崗執勤的戰士身上借點火,點著了自己的煤爐子,準備起鍋燒水,犒勞一下自己的肚子。
在取食材的過程中,他從那位申滬考生旁邊經過,那副雲淡風輕的神態和兩邊似乎已經放棄考試的人形成鮮明對比。
他不經意的聽到了幾句人群中的閑談。
“兄弟,倒數第三道大題你做出來了嗎?我驗算了好幾遍,還用尺子量了,都感覺不對呀!”
“別說了,我連選擇題都不能全都確定。最後一道選擇我竟然感覺有兩個正確答案,真是奇了怪了,單選題怎麽會有多個正確答案呢?”
“咱就是說大兄弟,有沒有可能我們這邊的卷子最後幾道題都是多選題,答案兩個三個四個的可能性都有?”
“完了,兄弟,你不這麽說,我還能堅持考試,你把這殘酷的真相揭露出來,我就隻能迴津門去了!”
許多考生在考試的時候就對選擇題的答案疑神疑鬼,現在好了,真相已經大白,原來是有多選題這個bug在這裏!
“誰家老師會出多選題在考試裏麵呀?這麽做不怕遭報應嗎?”
“就是就是,而且填空題最後一題那個圖提供的也不準,還得是我自己手工做圖才得出來了19.5厘米的答案。”
“我說這位考生兄弟,填空題最後一題難道不是求麵積嗎?你這個19.5厘米是從哪裏蹦出來的?”
現在紛紛表達自己對於這場考試不滿的考生愣住了,他不敢相信的眨了眨眼,語氣中充滿著顫抖。
“麵積?難道不是求在圓上的兩動點最小距離嗎?”
眼見周圍的人紛紛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這位考生頓時覺得自己的天塌了,女媧補石都補不上。
“這些人也真是搞笑誒,啥都不知道就敢過來考試,難不成他們以為這次考試跟童生試一樣死記硬背就能過?還是說交點錢意思意思就能捐個監生?”
大家全都正在氣頭上,不由得對著出聲嘲諷的人怒目相視,結果卻嘲笑他們的人剛好是那個申滬過來的哥們。
老哥身上全是上好絹布做成的精美衣服,指揮著仆從將幾塊木板拚拚湊湊,展開成了一張大圓桌。
而在剛剛展開的圓桌上,手腳麻利的仆從已經將茶葉泡好,從上好的紫砂泥陶茶壺中倒出清澈的茶水。
而發表言論的富哥手持一副橡木筷子,另一隻手則是在為自己搖著蒲扇。要不是考場限製隨行人數,恐怕連蒲扇都有專人伺候著。
申滬考生看到大家都對自己的言論有了反應,卻全然不放在心上,自顧自的將筷子伸向了燙幹絲。
一口茶水下去,隨即便又是一筷子的豆腐幹絲和雞絲放入嘴中,兩種滋味在味蕾之上交相輝映,綻放出揚州茶餐的美味。
除了燙幹絲外,茶桌上還擺放著小碗的肴肉,隻要是接受了這種獨特的葷茶口味的人,對於這道美食更是讚不絕口。
申滬來的考生一邊吃,還一邊繼續他的言論輸出。
“市麵上關於這一次考試的模擬試卷也不是沒有,隻要能費費心思在考場周圍的書店裏麵都能找得到,但你們在考試前幾天根本就沒有進過書店,要麽是在旅店裏麵閉門不出,要麽就是流連在餐館之中。
你們根本就不是來考試的,你們隻不過是借著考試的名頭出來遊山玩水的,就你們還有資格在這裏叫囂題目太難?
看看人家真正備考的哥們呢,就那位穿著粗布衣服的。人家現在給自己弄點吃的,晚上估計還會複習外語到深夜。
你們何德何能和這般人物相比呢?
我敢打賭。這一屆考試的狀元非他莫屬。”
而考生嘴中穿著粗布衣服的哥們,正是拿著簡單食材往迴走的施嘉庚。
一向不敢在眾人麵前露麵的他,麵對突如其來的指認,更是不知所措,靦腆的打了個招唿,說了句你好,便逃也似的飛奔迴自己的單間。
有些好事者還貼在他的門口,仔細聽著裏麵的動靜,除了時不時鍋鏟翻動,碰撞到鍋底發出的金屬聲外。裏麵隻有背誦英語詞典的聲音。
“abandon abandon abandon。”
圍堵在施嘉庚門口的考生,在感到無趣之後便全都迴到了自己的單間,準備著接下來幾天的考試。
這隻不過是這一次高考拉開的第一天序幕,但這同樣是萬千考生和家長難眠的一夜,對於劉瑞他們來說,這是今後要舉行的掄才大典。對於平民學生來說,這更是決定他們今後幾十年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必將好好珍惜。
至於那位申滬的考生,他和以上的種種人都不一樣,人家是真正的富家公子哥,過來純是因為自己的興趣,聽說人家早就被科技大學提前預訂了。
他在物理學上的造詣舉世罕見,特別是當下新興的原子物理和核物理專業。能夠硬生生的啃下英文和德文原著的前沿專著。當年愛因斯坦中國行的時候,他就作為年紀最小的一枚聽眾參與其中。
勵誌向上的天才學子,平平度日的混子學生,還有已謀出路的富家兄弟,這些人在今後身上的標簽中都會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一九二九屆高考考生,從這場殘酷考試廝殺出來的考生,必將走上各工作崗位,發揮著自己的才能。
這次的試卷在後世看來是中規中矩,整體題型大致和1978年高考大差不差,難度也相仿。
但這對於現在文盲率仍然超過八成的夏國來說仍顯過難。
由於之前數理教育推廣難度極大,朝廷也就將新式教育潦草完事,沒有培養出足夠的數理化師資。
在這種一切以省錢為主的節儉型學校建好後,課程表自然全麵傾向傳統私塾科目。
這種教育資源緊缺的現象在劉瑞他們推行的基層教育普及中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但他們並沒有因為這個原因就停下教育。
師範係在一年中連開二十四期不同專業的培訓班,規模也從第一期的不到百人躍升到最後一屆的超過千人,勉強覆蓋了基層鄉村。
除此之外,各地還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等學府的畢業生,組建自己的教學班底。
在大量的資金和人員投入下,一個稚嫩的教育係統逐步建立起來,這也是施嘉庚能夠從一個不起眼的鄉下中學中考出聯考第一的成績來。
要是教師不夠,或者讓其他專業的老師來代課,自身實力都不足以看懂數理化的題目,這不就是誤人子弟了嗎?
施嘉庚又一次端起小鍋,問正在站崗執勤的戰士身上借點火,點著了自己的煤爐子,準備起鍋燒水,犒勞一下自己的肚子。
在取食材的過程中,他從那位申滬考生旁邊經過,那副雲淡風輕的神態和兩邊似乎已經放棄考試的人形成鮮明對比。
他不經意的聽到了幾句人群中的閑談。
“兄弟,倒數第三道大題你做出來了嗎?我驗算了好幾遍,還用尺子量了,都感覺不對呀!”
“別說了,我連選擇題都不能全都確定。最後一道選擇我竟然感覺有兩個正確答案,真是奇了怪了,單選題怎麽會有多個正確答案呢?”
“咱就是說大兄弟,有沒有可能我們這邊的卷子最後幾道題都是多選題,答案兩個三個四個的可能性都有?”
“完了,兄弟,你不這麽說,我還能堅持考試,你把這殘酷的真相揭露出來,我就隻能迴津門去了!”
許多考生在考試的時候就對選擇題的答案疑神疑鬼,現在好了,真相已經大白,原來是有多選題這個bug在這裏!
“誰家老師會出多選題在考試裏麵呀?這麽做不怕遭報應嗎?”
“就是就是,而且填空題最後一題那個圖提供的也不準,還得是我自己手工做圖才得出來了19.5厘米的答案。”
“我說這位考生兄弟,填空題最後一題難道不是求麵積嗎?你這個19.5厘米是從哪裏蹦出來的?”
現在紛紛表達自己對於這場考試不滿的考生愣住了,他不敢相信的眨了眨眼,語氣中充滿著顫抖。
“麵積?難道不是求在圓上的兩動點最小距離嗎?”
眼見周圍的人紛紛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這位考生頓時覺得自己的天塌了,女媧補石都補不上。
“這些人也真是搞笑誒,啥都不知道就敢過來考試,難不成他們以為這次考試跟童生試一樣死記硬背就能過?還是說交點錢意思意思就能捐個監生?”
大家全都正在氣頭上,不由得對著出聲嘲諷的人怒目相視,結果卻嘲笑他們的人剛好是那個申滬過來的哥們。
老哥身上全是上好絹布做成的精美衣服,指揮著仆從將幾塊木板拚拚湊湊,展開成了一張大圓桌。
而在剛剛展開的圓桌上,手腳麻利的仆從已經將茶葉泡好,從上好的紫砂泥陶茶壺中倒出清澈的茶水。
而發表言論的富哥手持一副橡木筷子,另一隻手則是在為自己搖著蒲扇。要不是考場限製隨行人數,恐怕連蒲扇都有專人伺候著。
申滬考生看到大家都對自己的言論有了反應,卻全然不放在心上,自顧自的將筷子伸向了燙幹絲。
一口茶水下去,隨即便又是一筷子的豆腐幹絲和雞絲放入嘴中,兩種滋味在味蕾之上交相輝映,綻放出揚州茶餐的美味。
除了燙幹絲外,茶桌上還擺放著小碗的肴肉,隻要是接受了這種獨特的葷茶口味的人,對於這道美食更是讚不絕口。
申滬來的考生一邊吃,還一邊繼續他的言論輸出。
“市麵上關於這一次考試的模擬試卷也不是沒有,隻要能費費心思在考場周圍的書店裏麵都能找得到,但你們在考試前幾天根本就沒有進過書店,要麽是在旅店裏麵閉門不出,要麽就是流連在餐館之中。
你們根本就不是來考試的,你們隻不過是借著考試的名頭出來遊山玩水的,就你們還有資格在這裏叫囂題目太難?
看看人家真正備考的哥們呢,就那位穿著粗布衣服的。人家現在給自己弄點吃的,晚上估計還會複習外語到深夜。
你們何德何能和這般人物相比呢?
我敢打賭。這一屆考試的狀元非他莫屬。”
而考生嘴中穿著粗布衣服的哥們,正是拿著簡單食材往迴走的施嘉庚。
一向不敢在眾人麵前露麵的他,麵對突如其來的指認,更是不知所措,靦腆的打了個招唿,說了句你好,便逃也似的飛奔迴自己的單間。
有些好事者還貼在他的門口,仔細聽著裏麵的動靜,除了時不時鍋鏟翻動,碰撞到鍋底發出的金屬聲外。裏麵隻有背誦英語詞典的聲音。
“abandon abandon abandon。”
圍堵在施嘉庚門口的考生,在感到無趣之後便全都迴到了自己的單間,準備著接下來幾天的考試。
這隻不過是這一次高考拉開的第一天序幕,但這同樣是萬千考生和家長難眠的一夜,對於劉瑞他們來說,這是今後要舉行的掄才大典。對於平民學生來說,這更是決定他們今後幾十年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必將好好珍惜。
至於那位申滬的考生,他和以上的種種人都不一樣,人家是真正的富家公子哥,過來純是因為自己的興趣,聽說人家早就被科技大學提前預訂了。
他在物理學上的造詣舉世罕見,特別是當下新興的原子物理和核物理專業。能夠硬生生的啃下英文和德文原著的前沿專著。當年愛因斯坦中國行的時候,他就作為年紀最小的一枚聽眾參與其中。
勵誌向上的天才學子,平平度日的混子學生,還有已謀出路的富家兄弟,這些人在今後身上的標簽中都會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一九二九屆高考考生,從這場殘酷考試廝殺出來的考生,必將走上各工作崗位,發揮著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