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衝不是跟結構設計有關係?更換材料,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會降低不少。目前國內在高溫合金這塊,成本很高啊……”


    杜峰管著後勤,自然心痛成本。


    隻要飛兩分多鍾的火箭彈,劉躍倒好,設計出來,讓火箭彈飛到目標,最終發動機依然是完好的。


    總不能在打仗的時候,火箭彈發射到敵人的陣地上,然後去把發動機迴收迴來吧?


    比衝,是衡量火箭發動機跟噴氣發動機燃燒效率的重要物理參數,比衝越高,證明發動機的工作效率越高,在同樣質量的燃料推進劑下,可以獲得更高的速度、更遠的射程。


    “領導,這個,是為後續發展進行論證的,結構是可靠,隨著發動機增大,燃燒室將會承受更高的溫度……而且,根據理論計算,換了耐熱性能更差的材料,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將會大幅度降低……”劉躍可不會同意用更差的材料來替代。


    “高溫合金生產非常困難,成本很高啊……”


    “這方麵沒有使用高溫合金啊!”劉躍搖頭,“領導,我們在研究高化學能、高燃燒效率的新固體燃料推進劑。那將會產生更高溫度,這也會降低使用壽命……”


    從2109廠專門要來了搞燃料推進劑研究工作的幾個人,劉躍已經把幾十年後導彈跟火箭炮常用的htpb固體推進劑燃料配方給了任東升等人。


    這種材料一出來,發動機效率自然會更高。


    “現在還沒測算比衝多少,繼續試驗吧。第一台已經報廢了……”蔣致和覺得現在就討論這個,有些不合適。


    領導都發話了,自然也就沒人再說什麽。


    實驗繼續。


    發射台上,平放著的273毫米火箭彈模型,內部裝上了固體燃料,尾部發動機則是裝在了上麵。


    同樣的違規實驗。


    畢竟這火箭彈外型尚未經過風動實驗,驗證設計是否可靠。


    反正第一台實驗都已經違規了,再違規,其他人接受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基地對於這些小型項目不太重視。


    要知道,整個基地裏麵,主要的業務,都是東風跟長征。


    東風是往別的大洲送快遞的東西,長征是往太空送快遞的玩意兒。


    國內最頂級的技術基地都有,誰還願意玩這些小的?


    要不然,基地也不會把小型項目的開發丟給下屬的各個工廠。


    基地的這些造導彈、火箭炮的廠,原本建立,不過是為了備份。


    三線單位,最大的功能,就是備份。


    要不然,002基地也不可能擁有整個導彈跟火箭炮相關的所有科研係統跟生產技術……


    火箭彈模型被固定在工作台上,外麵用了兩個大軸承,把火箭彈模型固定在軸承內部,軸承外圈則是直接安裝在試驗台上,測試火箭彈旋轉。


    “點火!”


    隨著劉躍的命令,水平擺放在試驗台上的火箭彈模型,尾部發動機“轟~”地一聲,向後噴出一團濃密的煙霧。


    為了控製推力,推進劑燃料進入發動機的速度很慢,避免產生過大的推力,讓軸承損壞。


    同時,在模型頂部,還有固定裝置,以此抵消推力所產生的動力……


    幾乎是用發動機最小功率在進行試驗。


    尾部的火焰,完全是有氣無力,更不要說噴出很長的火舌,顏色變淡什麽的。


    而為了測試發動機自旋功能,又必須做特殊的處理,讓進入斜噴管的氣流不能減少。


    在發動機點火成功後,散布在尾部的一圈噴管,向著外麵同樣噴出一道道小型的火焰。


    在防爆玻璃外觀察的眾人發現,這些斜噴管,並不是同時開始向外噴射氣流,而是沿著漸開線逐步噴射的。


    “做了特殊設計,在發動機的這些斜噴管內部,不同角度的噴管內向外噴射氣流的時間不同,這樣就能保證起旋,當所有的噴管都向外噴的時候,氣旋完成,火箭彈飛行過程中,將會在高速飛行的同時,保持旋轉……”


    不用劉躍解釋,眾人已經看到試驗台上的火箭彈模型開始旋轉了。


    模型外麵,有塗著顏色標記,以此來讓人更清楚地看到旋轉的狀況。


    “自旋速度很慢啊,這個能控製?”


    “這是固定的,就是增加發動機功率,也不會提升多少。旋轉速度過快,姿態控製方麵容易出現問題,無法確保姿態穩定,進一步會影響到落點精度……”


    劉躍做出了解釋。


    實驗進行到現在,可以說非常成功。


    確實,整個實驗進行得非常順利,最終的結果證明劉躍的設計是完全可靠的。


    “領導,經過測算,這款尾焰自旋發動機比衝為2370米/秒,自旋速度為1.7轉/秒……”在後麵的總結會議上,實驗站的技術員田力把各種數據進行了匯報。


    數據並不是太好。


    但是也不是很差。


    “火焰顏色都那樣了,火舌那麽長,比衝才2370?不應該啊……”蔣致和有些意外。


    原本他還以為這樣的發動機比衝超過3000米/秒了。


    國內火箭發動機技術,跟國際上比,還是有著不小差距的。


    劉躍也知道,在未來幾十年,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比衝一般都在250~300s ,也就是有效排氣速度為2500~3000米每秒;液體火箭發動機可以達到250~500s;電火箭發動機倒是可以達到700~2500s,但是推力小,根本不適用於大型火箭跟導彈……


    哪怕是三十年後,國家最強力的殺手鐧東風-5,依然在持續改進,就因為液體燃料推進劑效率高,成本低……


    就是到了劉躍那個時代,電磁火箭發動機已經投入使用,卻因為技術不夠成熟,成本高,依然是利用液體燃料火箭把飛船跟材料送到地球外太空的天宮空間站,再從空間站利用神舟飛船飛向月球基地……


    “這也不錯了。唯獨就是發動機壽命過長……”杜峰依然認為這成本可以降低的。


    “領導,新燃料研究出來,預計可以讓比衝達到2800~3000米/秒,火箭發動機使用壽命,會降低到七分鍾左右……”劉躍趕緊做出解釋。


    現在使用的是老式固體燃料來進行測試,化學能不高,燃效效率也比較差。


    開玩笑呢,這成本已經很低了。


    一枚火箭彈發動機的成本,按照現在的計算,隻要一萬八千多,再降低,就沒法搞了。


    “那不是還沒有研究出來嗎?”杜峰很肉痛。


    年輕人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如此龐大的基地需要養活,部隊也窮,能省一點,說不定就能多省幾發炮彈出來了。


    “領導,現在發動機已經實驗成功,那273毫米火箭炮項目……”鄭建國直接問領導們,這項目搞不搞。


    當然,他更在意搞這項目的800萬經費。


    按照目前劉躍這種實驗方式,根本就要不了這麽多經費。


    “搞!為什麽不搞?下一步計劃是什麽?”基地一眾領導二話不說。


    都到了這樣的程度了。


    “驗證火箭彈氣動布局,需要在高超音速風洞中實驗……”劉躍說這話的時候,盯著蔣致和的神態。


    果然,蔣致和皺起了眉頭,“3倍音速風洞?”


    “不,5倍。”劉躍搖頭,“我們需要測試極限速度,新的燃料研究成功,火箭發動機比衝更高,速度將會更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國快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村人並收藏強國快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