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知道他們會反對,沒提前跟誰商量,直接向部隊首長介紹。


    部隊首長感興趣了,也被打動了,直接下達研發任務,他們如何阻止?


    這在以前,根本不可思議。


    現在不少人都已經知道西南邊境的局勢。


    在這種情況下,劉躍說可以增加大炮射程,還不需要多複雜的技術手段跟太高成本,對部隊有多大吸引力,可想而知。


    僅僅增加簡單附屬裝置,不需要更改什麽就能提升威力,部隊哪個首長不喜歡?


    威力越大、成本越低廉,沒錢的部隊使用起來也就越得心應手。


    火力不足,將會讓部隊戰鬥力極大程度被削弱,隻能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沒錢的時候,炮兵飽和打擊,那是部隊唯一能獲得勝利的手段……


    “就這樣定了,不要再說什麽!50萬經費,明天撥到002基地賬戶,我等著看結果。”趙興邦沒有理會林奇陽,強硬地拍板了。


    李龍雲卻更急切:“如果能加快速度,更好,有設計,直接就開始樣品生產,用試射來驗證!改進炮彈的這點經費,部隊再窮,還是給得起的。”


    事情就這樣定了。


    林奇陽跟鄭建國等人,無論心中多不舒坦,終究沒法反駁,還指望部隊給訂單呢。


    光靠著生產運載火箭跟大東風,基地是得不到多大發展的。


    國家一切向經濟建設讓路,空間探測活動,一年也就那麽三兩次,運載火箭不是基地一家能生產;大東風就更不用說了,生產數量更是少得可憐。


    到現在,基地也隻得到了2發的生產任務……


    “劉躍,咱可是搞火箭炮的單位!”部隊首長走了後,鄭建國冷著臉提醒劉躍。


    劉躍給廠裏搞了幾百萬經費,本來應該高興。


    鄭建國作為2186廠的負責人,一點喜悅的心情都沒有。就因為劉躍開始轉入炮彈研發中……


    大炮射程能達到上百公裏,又如何?


    口徑得多大?


    整個炮得多笨重?


    機動性呢?靈活性呢?威力呢?


    在炮彈領域,研究越成功,越不可能在火箭炮領域研究得更深入。


    劉躍一開始搞單兵武器,不管107單管火箭炮,還是8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好歹都屬於火箭炮範圍。


    現在搞炮彈改進,讓鄭建國等人如何接受得了!


    “是呀,劉躍同誌。咱們難不成以後要生產炮彈?”呂濤語氣中滿是不滿。


    “劉躍,你說說,你究竟是怎麽想的?”蔣致和也看著劉躍,弄不明白劉躍的心思。


    原本他覺得挺了解劉躍的想法。


    從最開始搞107單管火箭炮,逐步搞目前部隊急需的反坦克火箭筒,還有個273毫米多管火箭炮項目。


    蔣致和認為,劉躍想讓研究成果行程一個完善的火力支援體係。


    107毫米單管火箭炮用於對付地麵目標而不是裝甲目標,8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彌補了107單管火箭筒的不足。


    按理,劉躍現在應該把所有精力放在273毫米多管火箭炮項目上麵。


    現在倒好,273毫米多管火箭炮項目還沒結果,甚至還沒有啟動,劉躍就去搞炮彈改良。


    林奇陽也黑著臉看著劉躍,“劉躍,273毫米多管火箭炮項目不準備搞了?你有那麽多時間跟精力去搞這麽多項目?你忘記了當初錢院長在你離開時候的囑咐?”


    基地總部機關其他領導都覺得劉躍這次實在太掉份了。


    林奇陽覺得,自己沒法向錢院長交代。


    當初要劉躍的時候,錢院長可是交代過,要好好培養劉躍……


    現在好了,劉躍幹的,跟導彈項目任何技術都不相關。


    劉躍看著領導們的反應,哭笑不得。


    也知道他們的思想自己一時間難以扭轉。


    職業鄙視鏈,那是一隻都存在的。


    “首長,我這也是考慮到部隊經費緊張……目前部隊經費稀缺,2186廠生產任務很少,哪怕研究出273毫米多管火箭炮,沒錢的部隊,也不可能裝備多少……基地龐大的產能怎麽辦?不僅是2186廠,還有其他的兄弟單位,沒有生產任務,基地如何養活這麽多單位?”


    “你的任務,就是搞導彈相關技術研究,經費也好,養活整個廠也罷,那是我們操心的事情!”林奇陽火了。


    這不是看不起基地總部機關領導們麽。


    “是啊,搞技術的,單純搞技術研究就好。操心太多不是好事。”蔣致和也警告劉躍。


    劉躍看了他一眼,翻了白眼兒。


    很想問問蔣致和,他作為基地主管科研項目的負責人,跟著林奇陽去航天部裏要項目、要經費時候,怎麽不說搞科研的隻管技術研發就行?


    沒錢,很多研究都沒法實驗。


    但凡有可能,劉躍也不想這樣幹。


    想當年,他們的經費,那是多得用不完,根本就不為經費擔心。


    這年頭,哪裏有那麽多經費給他們?


    “領導們,我知道大家都認為搞火箭炮和導彈的去搞其基礎裝備研究是掉份,那些不是什麽高科技裝備……如果沒有裝備生產任務,基地龐大的單位失去生產任務後,想生存下去,確保生產力不閑置,唯一的出路就是走民品生產路線……基地內的技術能力,生產民品,絕對是輕而易舉的。比如,火箭炮載車和導彈發射車等生產單位,可以生產民用汽車,無論載重貨車還在載人客車,國內市場都匱乏無比……2186廠生產什麽?其他的裝備製造單位生產什麽?”


    劉躍的話,很難聽。


    他冒著得罪領導們的風險,給說了出來。


    必須要轉變基地領導們的觀念。


    這些後果,是基地任何人都不願意麵對的。


    2109廠不斷搶2186廠和其他廠的項目,不是基地領導不知道,甚至可以說是領導們在暗中支持。


    原因無他,就是希望技術實力最強的2109廠多開發一些產品,得到更多生產任務,以此來養活龐大的基地。


    隻要技術能力可以保證,哪怕生產各種武器裝備的零配件,也能生存下去。


    生產民品?


    這裏可是航天的基地!


    造火箭炮、導彈、運載火箭、衛星的!


    “領導們,不管怎麽說,炮彈也是軍品。咱們生產新型炮彈,能讓各個單位生存下去,並且有資金提升技術能力,已經非常不錯了。上麵意思也很明顯,沒有生產計劃的單位,都隻能自找出路。找不到出路的最終隻有一個結局,破產、倒閉……”


    劉躍這話並不是開玩笑。


    幾年前,國內就已經開始以恢複經濟建設為戰略重心,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更明確這一條。


    所有領域,都必須為經濟基礎建設讓路!


    大量軍事科研項目,隻要無法取得進展的,或者以國內技術條件技術基礎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隻有一條路——下馬!


    很多沒有核心技術能力,隻能生產軍品零配件的單位,現在幾乎全部閑置著,沒有業務。


    上級要求各個單位自找出路。


    找不到出路怎麽辦?


    這是擺在所有軍工單位領導麵前的問題。


    “我們哪怕是生產火箭炮,也不至於生產炮彈呀……這實在是太……”


    鄭建國難以接受劉躍說的結果。


    “領導,如果沒火箭炮研發任務,沒有火箭炮生產任務,我們廠即使想生產民品,生產什麽?像39車間這樣的機械加工車間,機械加工能力強,可以生產各種汽車零配件,或者農機產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國快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村人並收藏強國快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