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是可以想見的淒迷,安成公主府一片縞素,滿眼經幡,滿目奠字,配合著落木蕭蕭,一地寒霜,更添傷懷哀致。
樓襄趕到時,剛好是頭七之日,延平縣主的棺槨還不曾封上,她於是得以見到表姐最後一麵。
是一種微妙而奇異的感覺,躺在裏麵的人麵容栩栩,唇是鮮紅的,眉眼安詳恬淡,麵龐雖消瘦,卻還隱約透出點粉嫩的光澤。她盯著看了一刻,覺得表姐像是睡在裏麵,香夢正酣。仿佛再看一陣,她人就會一骨碌坐起來,和自己嘰嘰喳喳的說笑,一如往昔。
可眼淚還是在一瞬間滑落出眼眶,她心裏知道,表姐再也迴不來了,也許她的魂魄尚未走遠,但自己終究看不見,也再聽不見她訴說滿腹的心酸和委屈。
在棺前停留的時間太久,慧生牽牽她的衣袖,“公主在前廳備了茶點等您,上了香心意也就到了,靈堂陰氣太重不宜久留,還是先過去罷。”
她這才收迴視線,喟歎一聲,“表姐愛美,好在這會兒依然鮮亮好看,倒像是沒什麽變化,我方才看著看著,總覺著不像真的,不知什麽時候她就會坐起來,笑著再和我說說話。”
慧生想象那畫麵,不寒而栗,幹笑著應道,“瞧您說的,真要是坐起來那不成了詐屍了。您別看縣主容貌像沒變似的,其實都是畫上去的。”壓低了聲音,她極輕的說,“縣主是絕食死的,身心鬱結,麵色必然好看不了,要不是特特地畫上些,那模樣可是不大好見人。”
“真的?”她頓住步子,悵然得說不出話,最後一點點美好也破碎了,隻剩下滿目瘡痍,“不知道將來我死了,會不會有這樣的巧匠也能把我畫漂亮些。”
慧生禁不住橫了她一眼,迴身呸了兩下,“不興說這個,您是長命百歲、受用不盡的命格,將來好日子還長呢!”
靈堂是不能多待了,真怕她又口沒遮攔亂發感慨。走出去幾步,看見一個渾身重孝的男人跪在地下,臉上寫滿生無可戀,十分的哀戚慘傷。
“您瞧見了麽?這就是縣主結發的好夫郎!”慧生鄙夷的漫視過男人,“惺惺作態,我要是縣主,今兒頭七迴來,第一個就來找他索命。”
樓襄定睛看了看,有些不大認得出,許是因為那男人也消瘦萎靡的脫了相。
“可能他也真心後悔,不過太遲了。要是當初不騙表姐,開誠布公的說要納妾,表姐興許還能慢慢想通,慢慢接受也未可知。”
慧生撇嘴,“您還為他說話?不過是演戲罷了。畢竟前程還是要的,逼死發妻,這事兒夠言官彈劾他一陣子的!您沒聽說麽,為了表示自己悔悟,忠貞不二,人家把表妹攆了出去,放話說以後永不再見。好端端一個女孩子,無媒苟合在先,失了身子再被人棄如敝履,除了死,也隻剩下出家這一條路可走了。”
“一輩子就這麽完了,”慧生搖頭晃腦,接著興歎,“這世道隻苛責女人,您瞧著,要是處置得當,這位日後準還能在官場再行走,等過上個三五年,事情漸漸被人淡忘,也不耽誤再娶,照舊生兒育女,一生圓滿。”
樓襄看看那男人,從他精心打磨過的痛楚神情裏,她鑒別不出真偽,但心底早有判斷,猶是不屑道,“郎心似鐵,對愛過的女人尚且絕情狠心,這樣的人,就是仕途扶搖直上,也不能指望他會為民請命,為君父分憂,一切都是為自己罷了。”
慧生嗐了聲,一壁扶著她往外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他們這類人的信條。男人呐,有幾個能把情義放在權勢名望前頭的。”
攙著她過門檻,迴屋略微梳洗一番,慧生蘸濕巾帕,絮絮又道,“要我說,那位遼恭王也算難得的了,為了弟弟連前程都不顧,還不知皇上怎生處置呢,往大了說削爵也不為過。這樣的人有良心,懂得疼人,對兄弟尚且這麽實誠,對妻子那就更錯不了了。”
樓襄不置可否,扶著酸脹的額角,隨口說,“凡事不能看表麵,焉知他沒有後手,心裏存著更大的圖謀?兄弟鬩牆的事兒咱們見得還少麽,沒準他還覬覦著世子位也說不定呢。”
慧生不以為然,“怎麽說起他,您總一副瞧不上的勁頭,他得罪您了?挺好一郡王,您別老帶著成見忖度人呀!”
頓了頓,見她鬢發有些散了,就勢上前重新解開發髻,拿犀角梳一下下的給她通著頭發,“男人什麽最要緊,能耐抱負還在其次,重情重義才是真的。您一輩子不用愁榮華富貴,夫婿頂到頭也就是藩王了,那位置多少人盯著眼熱,看著尊崇,實則累心。倒不如退而求其次,找個一心一意和自己過的,心裏看重您,不想歪的邪的,比什麽都強。不說旁的,那遼恭王看您的眼神起碼透著正氣。他不是遼王正經路子的親兒子,能對弟弟妹妹都這麽友愛,足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這樣人外表看著再硬,芯子裏也是軟的,必定不會舍得算計自己枕邊人。”
越說越絮叨,樓襄無語的看她一眼,忍不住駁斥道,“什麽枕邊人,說得著麽!你這丫頭當真瘋魔了,不過見了一麵,看他有副好皮相罷了,至於見天說他好話?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許了你多少好處呢。”
慧生嗟歎,大唿冤枉,“奴婢是一心一意為您著想,遇見個好的不容易,還不是怕您一不留神就錯過去了。”
“誰知道他的底裏,那人藏得深,輕易看不出心思。”她想起他那對眼睛,平時風雷不驚,笑起來山河絢爛,宜動宜靜的,卻是教人怎麽望也望不穿。
搖搖頭,她念及心裏的顧慮,“我這人要求不高,功名利祿都無所謂,就單要一個肯和我一生一世夫妻相守的。”說完禁不住先自嘲一笑,“其實還是要求太高,有幾個男人能做到?母親貴為長公主都沒享受的待遇,憑什麽我就能得到。”
“呦,那可真說不準。”慧生一麵為她綰發,一麵笑道,“您忘了,擎小趙嬤嬤就說,您這發際生得高,福氣運道也高,隻怕比長公主福澤還要盛呢。她老人家的話,旁的聽聽也就罷了,單這句我信,咱們往後瞧好就是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待梳洗收拾停當,便往前廳陪安成公主說話。姨甥見麵,互相安慰,因有被劫一事,安成心裏總覺得十分對不住她,說起她母親放心不下,打發了親衛前來迎她迴去,不由愈發催促起來,勸她早些上路返程才好。
樓襄身心疲憊,也沒了多逗留的意思,隻道,“都聽姨母安排,隻是表姐明日下葬,這頭的事兒也了了,我原說請您一道家去,和母親做做伴,會會京裏的親眷也好,就不知姨母意下如何?”
安成歎了口氣,勉強笑道,“是該去散散心,難為你想著。可一則年紀大了懶怠折騰,二則家裏還有幾個小的要照看,延平不在了,我膝下就剩下那幾個未及笄的丫頭子,閑時逗逗趣兒也還罷了,等她們出了閣再要見麵不容易,還是多陪一天是一天罷。”
姨母說這話時,眼裏嚼著淚花,她能感受到為人母的牽掛,鼻子不由地發酸。再想想母親,一輩子隻得她一個孩子,不比旁人,去了一個好歹還能有別的再做個寄托。
這樣思量起來,更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無論如何,她都得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讓母親覺得安心,方能無後顧之憂。
迴程走得快,沿途沒有任何耽擱,車子剛轉到長公主府門前,已見賀蘭韻帶著丫頭仆婦迎了出來。
當真是翹首以盼,望眼欲穿。
樓襄忙下車,搶上去拜倒,賀蘭韻一把扶住她,攬進懷中直叫我的兒,“你從來沒受過這樣委屈,是我的錯,不該叫你出這趟門。”
長公主威儀赫赫,等閑不會流露過於強烈的情感,如今長淚滾滾,顯見已是動情到極致。
母女攜手同歸上房,樓襄初時還念叨延平身後事宜,見賀蘭韻興致不高,方停止話頭看向母親。
賀蘭韻麵含隱憂,蹙眉問,“你見著慕容瓚了?一路之上他對你可有以禮相待?”
她乍聞這話有些訝異,忙頷首說有,“他是懂規矩的人,知道分寸,絕不敢對女兒造次,母親怎麽這麽問?莫非有人借此事傳什麽閑話不成?”
賀蘭韻舒緩了眉目,擺首道,“你說沒有我就放心了,並沒什麽閑話,量他們眼下也還沒這個膽子。”
一句話說完,倒沒了下文。樓襄忖度著這個他們,總覺得話裏有話似的,不禁追問,“母親是不是擔心,慕容瓚會在背地裏有什麽小動作?”
沉默一刻,賀蘭韻淡淡笑問,“畹卿似乎對他不大信任?看來他給你留下的印象並不怎麽好。”
她垂目一笑,對著母親坦言,“我猜不透他這個人,隻是覺得他此番相救,手段狠辣,雷厲風行。朝廷派出的人尚且尋不到蹤跡,他卻精準知道我們被囚於何處。這些細節經不得推敲,不過旁人看著,總歸是他英勇足智,救了女兒性命。”
賀蘭韻點頭,看她的眼神頗有幾分讚許,“你能覺察內中玄機,還算是敏銳,可歎皇上卻還不如你。也怪廣寧衛這迴行事拖拉,貽誤先機!”說著將茶盞重重一摜,恨聲道,“他們勾心鬥角不要緊,險些害了我的女兒,這起子人我一個都不能饒了去。”
樓襄微微一凜,忙勸道,“母親稍安,您這些年韜光養晦不問政務,在滿朝文武眼裏已是超然物外的長公主殿下。如今舅舅乾坤獨斷,您忽然插手問責並不合適,所幸女兒平安歸來,接下來要如何處置,便聽舅舅裁奪也就是了。”
“他能如何裁奪?”賀蘭韻輕笑兩聲,“無非是各方平衡一下子。可事情沒那麽簡單,慕容瓚救弟心切,無詔離藩算情有可原,再加上救你脫困,更是將功抵過。他一個外埠的郡王就這樣堂而皇之進了京城,接下來還要再逗留一段時日,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我隻怕,他會想法子把慕容瓔一並帶迴遼東,沒了世子為質,到時候遼藩便徹底沒了顧忌。”
樓襄順著母親的話往下想,不覺納罕,“難道遼王果真有反心?皇上如何不知提防?豈能教他們輕易鑽了空子!”
賀蘭韻冷哼道,“要說起這些個藩王,哪個不是狼子野心,不過是一麵等時機一麵暗中觀望罷了。皇上沒心思削藩,這些年隻知道讓他們此消彼長,壓製一個抬舉一個,可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這迴的事,朝廷多少有些理虧,皇上要做仁君,懲處慕容瓚就顯得不近人情。更何況,那小子手段驚人,悄沒聲息的尋來一塊極好的玉樣,與早前皇上雕壞的那件成色不相上下,前兒叫人送進南書房,皇上見了高興得什麽都忘了,哪兒還有心思再追究,當場放話許他留在京裏,待慕容瑜完婚之後再行返迴遼東。”
想不到短短幾天時間,慕容瓚就能搞出這麽多花樣來,不光沒被問罪,還公然留了下來,他果然一步步算準了的。現在看來,連慕容瓔被劫一事,簡直都像是一出事先編排好的苦肉計。
“罷了,眼下走一步算一步。”賀蘭韻看了看女兒,溫雅一笑,“我就是操碎了心也不及皇上金口玉言一句話,還是關心我的女兒,隻要你一切平安就好。其餘的事都還有限,就隻慕容瓚這個人,母親要叮囑你一句,萬不可和他走得太近。連慕容瑜在內你都可以相信,但他不同。慕容瓚雖年輕,在遼東可是赫赫有名,打十二歲上辦差曆練,素有智計,遼王要是隻猛虎,他就是猛虎身邊牙尖爪利的小豹子。”
賀蘭韻想了想,還是隱去自己的懷疑不提,實則她聽聞慕容瓚一把火燒光了山寨子,就已覺得事有蹊蹺。劫持藩王世子是重罪,這麽大的案子按常理也該好好審過才是,何必一個活口都不留呢?
把玩手裏的翠玉指環,她語重心長道,“這樣的人,用的好是指哪打哪的出鞘利劍,用不好是傷人傷己的一枚暗箭。母親希望你能遠離紛爭,所以你千萬記得,不要和慕容瓚扯上哪怕一星半點關係。”
樓襄趕到時,剛好是頭七之日,延平縣主的棺槨還不曾封上,她於是得以見到表姐最後一麵。
是一種微妙而奇異的感覺,躺在裏麵的人麵容栩栩,唇是鮮紅的,眉眼安詳恬淡,麵龐雖消瘦,卻還隱約透出點粉嫩的光澤。她盯著看了一刻,覺得表姐像是睡在裏麵,香夢正酣。仿佛再看一陣,她人就會一骨碌坐起來,和自己嘰嘰喳喳的說笑,一如往昔。
可眼淚還是在一瞬間滑落出眼眶,她心裏知道,表姐再也迴不來了,也許她的魂魄尚未走遠,但自己終究看不見,也再聽不見她訴說滿腹的心酸和委屈。
在棺前停留的時間太久,慧生牽牽她的衣袖,“公主在前廳備了茶點等您,上了香心意也就到了,靈堂陰氣太重不宜久留,還是先過去罷。”
她這才收迴視線,喟歎一聲,“表姐愛美,好在這會兒依然鮮亮好看,倒像是沒什麽變化,我方才看著看著,總覺著不像真的,不知什麽時候她就會坐起來,笑著再和我說說話。”
慧生想象那畫麵,不寒而栗,幹笑著應道,“瞧您說的,真要是坐起來那不成了詐屍了。您別看縣主容貌像沒變似的,其實都是畫上去的。”壓低了聲音,她極輕的說,“縣主是絕食死的,身心鬱結,麵色必然好看不了,要不是特特地畫上些,那模樣可是不大好見人。”
“真的?”她頓住步子,悵然得說不出話,最後一點點美好也破碎了,隻剩下滿目瘡痍,“不知道將來我死了,會不會有這樣的巧匠也能把我畫漂亮些。”
慧生禁不住橫了她一眼,迴身呸了兩下,“不興說這個,您是長命百歲、受用不盡的命格,將來好日子還長呢!”
靈堂是不能多待了,真怕她又口沒遮攔亂發感慨。走出去幾步,看見一個渾身重孝的男人跪在地下,臉上寫滿生無可戀,十分的哀戚慘傷。
“您瞧見了麽?這就是縣主結發的好夫郎!”慧生鄙夷的漫視過男人,“惺惺作態,我要是縣主,今兒頭七迴來,第一個就來找他索命。”
樓襄定睛看了看,有些不大認得出,許是因為那男人也消瘦萎靡的脫了相。
“可能他也真心後悔,不過太遲了。要是當初不騙表姐,開誠布公的說要納妾,表姐興許還能慢慢想通,慢慢接受也未可知。”
慧生撇嘴,“您還為他說話?不過是演戲罷了。畢竟前程還是要的,逼死發妻,這事兒夠言官彈劾他一陣子的!您沒聽說麽,為了表示自己悔悟,忠貞不二,人家把表妹攆了出去,放話說以後永不再見。好端端一個女孩子,無媒苟合在先,失了身子再被人棄如敝履,除了死,也隻剩下出家這一條路可走了。”
“一輩子就這麽完了,”慧生搖頭晃腦,接著興歎,“這世道隻苛責女人,您瞧著,要是處置得當,這位日後準還能在官場再行走,等過上個三五年,事情漸漸被人淡忘,也不耽誤再娶,照舊生兒育女,一生圓滿。”
樓襄看看那男人,從他精心打磨過的痛楚神情裏,她鑒別不出真偽,但心底早有判斷,猶是不屑道,“郎心似鐵,對愛過的女人尚且絕情狠心,這樣的人,就是仕途扶搖直上,也不能指望他會為民請命,為君父分憂,一切都是為自己罷了。”
慧生嗐了聲,一壁扶著她往外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他們這類人的信條。男人呐,有幾個能把情義放在權勢名望前頭的。”
攙著她過門檻,迴屋略微梳洗一番,慧生蘸濕巾帕,絮絮又道,“要我說,那位遼恭王也算難得的了,為了弟弟連前程都不顧,還不知皇上怎生處置呢,往大了說削爵也不為過。這樣的人有良心,懂得疼人,對兄弟尚且這麽實誠,對妻子那就更錯不了了。”
樓襄不置可否,扶著酸脹的額角,隨口說,“凡事不能看表麵,焉知他沒有後手,心裏存著更大的圖謀?兄弟鬩牆的事兒咱們見得還少麽,沒準他還覬覦著世子位也說不定呢。”
慧生不以為然,“怎麽說起他,您總一副瞧不上的勁頭,他得罪您了?挺好一郡王,您別老帶著成見忖度人呀!”
頓了頓,見她鬢發有些散了,就勢上前重新解開發髻,拿犀角梳一下下的給她通著頭發,“男人什麽最要緊,能耐抱負還在其次,重情重義才是真的。您一輩子不用愁榮華富貴,夫婿頂到頭也就是藩王了,那位置多少人盯著眼熱,看著尊崇,實則累心。倒不如退而求其次,找個一心一意和自己過的,心裏看重您,不想歪的邪的,比什麽都強。不說旁的,那遼恭王看您的眼神起碼透著正氣。他不是遼王正經路子的親兒子,能對弟弟妹妹都這麽友愛,足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這樣人外表看著再硬,芯子裏也是軟的,必定不會舍得算計自己枕邊人。”
越說越絮叨,樓襄無語的看她一眼,忍不住駁斥道,“什麽枕邊人,說得著麽!你這丫頭當真瘋魔了,不過見了一麵,看他有副好皮相罷了,至於見天說他好話?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許了你多少好處呢。”
慧生嗟歎,大唿冤枉,“奴婢是一心一意為您著想,遇見個好的不容易,還不是怕您一不留神就錯過去了。”
“誰知道他的底裏,那人藏得深,輕易看不出心思。”她想起他那對眼睛,平時風雷不驚,笑起來山河絢爛,宜動宜靜的,卻是教人怎麽望也望不穿。
搖搖頭,她念及心裏的顧慮,“我這人要求不高,功名利祿都無所謂,就單要一個肯和我一生一世夫妻相守的。”說完禁不住先自嘲一笑,“其實還是要求太高,有幾個男人能做到?母親貴為長公主都沒享受的待遇,憑什麽我就能得到。”
“呦,那可真說不準。”慧生一麵為她綰發,一麵笑道,“您忘了,擎小趙嬤嬤就說,您這發際生得高,福氣運道也高,隻怕比長公主福澤還要盛呢。她老人家的話,旁的聽聽也就罷了,單這句我信,咱們往後瞧好就是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待梳洗收拾停當,便往前廳陪安成公主說話。姨甥見麵,互相安慰,因有被劫一事,安成心裏總覺得十分對不住她,說起她母親放心不下,打發了親衛前來迎她迴去,不由愈發催促起來,勸她早些上路返程才好。
樓襄身心疲憊,也沒了多逗留的意思,隻道,“都聽姨母安排,隻是表姐明日下葬,這頭的事兒也了了,我原說請您一道家去,和母親做做伴,會會京裏的親眷也好,就不知姨母意下如何?”
安成歎了口氣,勉強笑道,“是該去散散心,難為你想著。可一則年紀大了懶怠折騰,二則家裏還有幾個小的要照看,延平不在了,我膝下就剩下那幾個未及笄的丫頭子,閑時逗逗趣兒也還罷了,等她們出了閣再要見麵不容易,還是多陪一天是一天罷。”
姨母說這話時,眼裏嚼著淚花,她能感受到為人母的牽掛,鼻子不由地發酸。再想想母親,一輩子隻得她一個孩子,不比旁人,去了一個好歹還能有別的再做個寄托。
這樣思量起來,更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無論如何,她都得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讓母親覺得安心,方能無後顧之憂。
迴程走得快,沿途沒有任何耽擱,車子剛轉到長公主府門前,已見賀蘭韻帶著丫頭仆婦迎了出來。
當真是翹首以盼,望眼欲穿。
樓襄忙下車,搶上去拜倒,賀蘭韻一把扶住她,攬進懷中直叫我的兒,“你從來沒受過這樣委屈,是我的錯,不該叫你出這趟門。”
長公主威儀赫赫,等閑不會流露過於強烈的情感,如今長淚滾滾,顯見已是動情到極致。
母女攜手同歸上房,樓襄初時還念叨延平身後事宜,見賀蘭韻興致不高,方停止話頭看向母親。
賀蘭韻麵含隱憂,蹙眉問,“你見著慕容瓚了?一路之上他對你可有以禮相待?”
她乍聞這話有些訝異,忙頷首說有,“他是懂規矩的人,知道分寸,絕不敢對女兒造次,母親怎麽這麽問?莫非有人借此事傳什麽閑話不成?”
賀蘭韻舒緩了眉目,擺首道,“你說沒有我就放心了,並沒什麽閑話,量他們眼下也還沒這個膽子。”
一句話說完,倒沒了下文。樓襄忖度著這個他們,總覺得話裏有話似的,不禁追問,“母親是不是擔心,慕容瓚會在背地裏有什麽小動作?”
沉默一刻,賀蘭韻淡淡笑問,“畹卿似乎對他不大信任?看來他給你留下的印象並不怎麽好。”
她垂目一笑,對著母親坦言,“我猜不透他這個人,隻是覺得他此番相救,手段狠辣,雷厲風行。朝廷派出的人尚且尋不到蹤跡,他卻精準知道我們被囚於何處。這些細節經不得推敲,不過旁人看著,總歸是他英勇足智,救了女兒性命。”
賀蘭韻點頭,看她的眼神頗有幾分讚許,“你能覺察內中玄機,還算是敏銳,可歎皇上卻還不如你。也怪廣寧衛這迴行事拖拉,貽誤先機!”說著將茶盞重重一摜,恨聲道,“他們勾心鬥角不要緊,險些害了我的女兒,這起子人我一個都不能饒了去。”
樓襄微微一凜,忙勸道,“母親稍安,您這些年韜光養晦不問政務,在滿朝文武眼裏已是超然物外的長公主殿下。如今舅舅乾坤獨斷,您忽然插手問責並不合適,所幸女兒平安歸來,接下來要如何處置,便聽舅舅裁奪也就是了。”
“他能如何裁奪?”賀蘭韻輕笑兩聲,“無非是各方平衡一下子。可事情沒那麽簡單,慕容瓚救弟心切,無詔離藩算情有可原,再加上救你脫困,更是將功抵過。他一個外埠的郡王就這樣堂而皇之進了京城,接下來還要再逗留一段時日,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我隻怕,他會想法子把慕容瓔一並帶迴遼東,沒了世子為質,到時候遼藩便徹底沒了顧忌。”
樓襄順著母親的話往下想,不覺納罕,“難道遼王果真有反心?皇上如何不知提防?豈能教他們輕易鑽了空子!”
賀蘭韻冷哼道,“要說起這些個藩王,哪個不是狼子野心,不過是一麵等時機一麵暗中觀望罷了。皇上沒心思削藩,這些年隻知道讓他們此消彼長,壓製一個抬舉一個,可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這迴的事,朝廷多少有些理虧,皇上要做仁君,懲處慕容瓚就顯得不近人情。更何況,那小子手段驚人,悄沒聲息的尋來一塊極好的玉樣,與早前皇上雕壞的那件成色不相上下,前兒叫人送進南書房,皇上見了高興得什麽都忘了,哪兒還有心思再追究,當場放話許他留在京裏,待慕容瑜完婚之後再行返迴遼東。”
想不到短短幾天時間,慕容瓚就能搞出這麽多花樣來,不光沒被問罪,還公然留了下來,他果然一步步算準了的。現在看來,連慕容瓔被劫一事,簡直都像是一出事先編排好的苦肉計。
“罷了,眼下走一步算一步。”賀蘭韻看了看女兒,溫雅一笑,“我就是操碎了心也不及皇上金口玉言一句話,還是關心我的女兒,隻要你一切平安就好。其餘的事都還有限,就隻慕容瓚這個人,母親要叮囑你一句,萬不可和他走得太近。連慕容瑜在內你都可以相信,但他不同。慕容瓚雖年輕,在遼東可是赫赫有名,打十二歲上辦差曆練,素有智計,遼王要是隻猛虎,他就是猛虎身邊牙尖爪利的小豹子。”
賀蘭韻想了想,還是隱去自己的懷疑不提,實則她聽聞慕容瓚一把火燒光了山寨子,就已覺得事有蹊蹺。劫持藩王世子是重罪,這麽大的案子按常理也該好好審過才是,何必一個活口都不留呢?
把玩手裏的翠玉指環,她語重心長道,“這樣的人,用的好是指哪打哪的出鞘利劍,用不好是傷人傷己的一枚暗箭。母親希望你能遠離紛爭,所以你千萬記得,不要和慕容瓚扯上哪怕一星半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