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府。


    梁山軍來此已有小半年。他們在這裏駐紮,隊伍得到了休養生息。


    夏收的麥子,充實了梁山軍的糧庫。那一碗油潑麵,讓眾好漢吃的嘴角流油。


    “這花生油真香!”宋江個子不高,飯量不小。他一口麵,一口蒜,吃的香甜。


    宋江對河東府還算滿意。


    這裏雖然山勢眾多,但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鹽礦與煤礦。此地民風彪悍,更適合招募士兵。


    隻是,最近幾年梁山軍風評不好。百姓都不願向他們投軍。


    這一點讓宋江有點腦殼疼。


    吳用從外麵走來。他打打身上的塵土。


    河東府天氣也奇怪。下雨的時候,就拚命下。不下雨時,常常幾個月不見雨星。


    “軍師,快來吃麵。”


    宋江給吳用盛了一大瓷碗。“要吃蒜嗎?”


    “不了。白天吃蒜,嘴裏有味。”


    “軍師,你就是瞎講究。吃麵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鐵牛,你喜歡吃就多吃點。反正我不吃。”


    “吃辣子吧。”宋江給他一壇醃辣椒。


    “俺也嚐嚐”


    “你這黑牛,啥都吃。”


    這醃辣椒來自安國,是十分珍貴的菜肴。


    宋江他們吃過後,就都愛上了這個口味。


    “安國真是巧妙。啥好東西都有。”


    “軍師,趕明兒咱們去搶他個熊的。”


    “鐵牛,那你要衝鋒在前。”


    李逵沉默。


    他又記起了潘小安。那時自己逃亡在外,路過鳳凰郡。那是他與潘小安的初相識。


    潘小安幫助了他。他怎麽好意思與他作戰?


    “軍師,事情辦的怎麽樣?”


    “鹽湖已經談妥。咱們占六成,鹽幫占四成。他們的五千幫眾,願出三千供咱們驅使。”


    宋江臉抽搐。對於這個結果,他並不滿意。


    他現在入主河東府。這裏的一切都應該屬於他。


    吳用察言觀色。“公明哥哥,現在要以穩定為主。那鹽幫人數不多,但作戰兇猛。


    此次,他們願意臣服。對咱們來說,是個極好的消息。”


    宋江點頭。


    馬上就要對安國作戰。宋江也不想在樹強敵。鹽幫在此地根深蒂固,想要將他們清除,並不容易。


    況且,熬鹽是個技術活。


    宋江還要靠著鹽礦給他積攢軍費。


    “汴梁那邊是啥情況?”


    “盧俊義已到大名縣。劉豫節節敗退。此時咱們出兵峽州,時機剛剛好。”


    “戰船呢?”


    “戰船隻有百餘艘,一次可運兵三千人過河。一天可運四趟。”


    “速度太慢了”


    “我用鹽向西北牧人,換了三萬張羊皮卷。可以讓善泅者,借助羊皮筒渡河。”


    “這主意不錯。真不愧是軍師啊。快吃飯吧。”


    吳用心想:“我這問題不給你解決。連口麵也吃不上哦。”


    “軍師,我想在七月底就開始進攻。”


    “好。今年雨水少,黃河水流不湍。正適合渡河作戰。


    汴梁西南那一帶空虛,隻要咱們拿下峽州,就可以控製汴梁西邊門戶。”


    宋江看著地圖。“軍師,咱們要是向西南進軍怎麽樣?”


    吳用搖搖頭。“咱們三家相約伐安。若是背棄盟約,恐怕不好。


    再者說,大江之水滾滾,咱們想要渡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宋江並不想和安國作戰。他覺得新宋更容易拿捏。


    “公明哥哥,兄弟們思鄉之情深重啊。”


    宋江明白。


    打下汴梁,他們就可以經曹州迴到梁山。


    山寨中的老人,始終覺得梁山泊才是他們興起的地方。


    這些年,他們一直漂泊,就是因為失去了梁山這個根基。


    “軍師,你說的對。就按原定計劃執行吧。”


    新宋臨安。


    趙構從懿德宮走出來。


    邢懿給了他快樂,給了他信心,給了他策馬揚鞭的勇氣。


    雖是夏末。但趙構的熱情,比盛夏還炙熱。


    勤政殿。


    韓忠與嶽舉等在殿中。他們見皇帝到來,立馬跪下行禮。


    “兩位愛卿免禮。今日招你們來,是關於伐安之事。兩位愛卿有何高見?”


    韓忠看向嶽舉。


    “陛下,盧俊義出兵北上。他在大名縣與偽齊劉豫交戰。


    咱們直接出兵汴梁。一路之上,各地勤王之軍景從,咱們可一戰而下。”


    趙構心想。“你這家夥,年齡不大,口氣不小。那失地是好容易收複的?”


    “韓愛卿,你覺得呢?”


    “我與嶽將軍意見相同。”


    趙構站起身,他指著地圖問:“難道咱們不能走明州府,通過海船直達海州,奔襲東夷府嗎?”


    “不能”


    “這是為何?”


    “陛下。大海之上,咱們不是安國人的對手。”


    “韓將軍,如何敢長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藍圭大人,你可以帶兵去海上,與安國決戰啊。”


    藍圭生氣。他向趙構請求:“陛下,小人願為陛下奮戰。”


    趙構欣喜:“什麽狗屁名將,還不如我的內侍勇敢。”


    “韓忠,朕封你為伐安都督,全麵負責討伐安國之事。”


    “嶽舉,朕封你為捉安將軍。希望你能將潘小安抓來見我。”


    “藍圭,朕封你為伏海將軍。帶領三千海船,討伐海舟府,東夷府。”


    趙構一拍龍案。“海陸兩路大軍齊出,要將安國撕個粉碎。”


    臣等遵命。


    韓忠與嶽舉退出皇宮。


    “嶽將軍,你隨我來,我有事與你相商。”


    嶽舉便隨著韓忠迴府。


    皇宮內,藍圭心潮澎湃。他的先輩童貫得以封王,這是他畢生追求的夢想。


    誰說太監就低人一等?


    無非是少了點東西而已。


    現在他得以被封為將軍,還是伏海將軍。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藍圭,你跪在地上做什麽?像個蛤蟆一樣,真笑人。”


    “陛下,能讓你一笑,那我在跪一會。”


    “起來吧。現在成了將軍,總要有點將軍的樣子啊。”


    “陛下,小人一定會用心做事。多打勝仗,報答陛下的恩情。”


    “你的心意,我自然知道。去吧,隻要能立下戰功,朕不會虧待你。”


    “陛下,小人還想在服侍陛下一迴。那白素素已經鬆動,陛下可以去將她收服。”


    “哦”趙構心動。高冷如菊的白素素,確實讓人心動。


    “那咱們去看看?”


    “陛下,咱們這就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沭河小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沭河小花生並收藏大宋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