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迴到談判桌,唐翊恢複了往日的沉穩。
他不再咄咄逼人,也不再陰陽怪氣。
說的再多也無用,百姓自會用腳選擇,喜歡誰,擁護誰,去往哪一個國度。
“潘小安,咱們在好好談談吧。你要怎樣才可以退兵,且把曹,單兩府還迴來?”
潘小安語氣真誠:“唐大人,你能來我的營地,退兵的條件就已經達成。
但曹,單兩府百姓,他們一心想歸附安國。這兩府,我不會歸還。”
唐翊沉吟。“兩府之事暫且不提。退兵之言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還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唐翊忙問:“什麽承諾?”
“隻要徽宗皇帝在汴梁一天,我就永遠不進汴梁城。”
唐翊驚訝。他不可思議的看著潘小安。“此言,此言當真?”
“當真”潘小安肯定的迴答。
“徽宗皇帝是明君也好,是昏君也罷。他終歸待我不薄。
隻要他在汴梁城坐鎮,我便不會進到汴梁。但這個承諾,僅僅對徽宗皇帝管用。”
唐翊心想,“徽宗皇帝雖然退位,當了太上皇。
但他年齡並不大。加之他每日晨練晚修,身體強勁。在活個二三十年,並無問題。
有這些時間發展,足夠讓大宋再次強大起來。”
想到這裏,唐翊便想把這承諾定死。他注視著潘小安:“可敢落於筆墨?”
“有何不敢?”潘小安命人拿筆墨來。
“潘小安,你想要什麽?”
唐翊心想,他做出如此大讓步,肯定所圖不小。我還是要問清楚才可以。
潘小安沉默半晌。
“迴去告訴趙家皇帝,讓他對自己的百姓好點。”
唐翊再次愣住。
侍從呈上紙筆。
唐婉起身。“潘小安,我來給你研墨。”
“甚好,此墨帶香也。”
唐婉瞪他一眼,頗為嫵媚。
“唐婉,非是我要說你。你美則美,但情緣不順。以後見著帶陸的,帶遊的人,趁早遠離。”
唐婉啐他。“潘小安,我來給你研墨,你卻編排我。莫不是,我以後隻能找帶小的,帶安的?”
潘小安沾飽墨汁,“不需要。你隻要聽我話就好。”
“喂喂喂,你給我搞清楚。咱們可是對頭,我幹嘛要聽你話。
再說,咱們在寫盟書,這可是軍國大事,豈能兒戲?”
潘小安搖搖頭。“比起你以後的幸福,這盟書不值一提。
還有,我要告訴你,隻要是人簽字的東西,都是兒戲。”
唐婉咋舌。“潘小安,你可真是膽大包天,啥話你都敢說。”
潘小安筆走龍蛇。“唐婉,我要是膽子小,還在鳳凰郡的河塘裏挖淤泥呐。”
唐翊仿佛老僧入定,不發一言。唐婉與潘小安的鬥嘴,正是他設計的場景。
他帶唐婉來見潘小安,就是為了緩和氣氛。
唐婉看著潘小安的字,點評道:“墨汁太濃,字有骨不硬,形太方不潤。此字臭不可聞,不值一文。”
潘小安收筆:“唐婉,你點評的頭頭是道。
須知文書畫道的價值,不僅僅看寫的好壞,還要看時代背景,名人效應。”
“你算名人嗎?”
“我不算。但我這字,一字可值一千萬貫。”
唐婉癟癟嘴。“你少來,就這字,我一文銅錢都不想花。”
唐翊可不像唐婉,他聽話聽音。一千萬貫,可是大宋一季度的收益。他對銀錢數很敏銳。
唐翊看著紙上的字:“有徽在,安不來。”
“這,這字怎麽這麽少?”
潘小安揉揉手腕。“唐大人,不少了。再多,我怕你們買不起。”
“要花錢?”唐翊臉色突變。“想讓我們賠款,你癡心妄想。”
潘小安笑了笑。“不要賠款。要…”
唐婉臉一紅。“你別亂要。我可是萬金之軀。你要不起。”
潘小安趕忙擺手:“對對對,我真要不起。”
唐婉白他一眼。
潘小安暗道:“你倒也是個活潑性子,咋成親以後,變成那個鬼樣子呢?”
唐翊把字收起來。“婉兒咱們走吧。”
唐婉走了兩步,又折返迴來。“你畫人物,那些暗影,我怎麽畫不出?”
潘小安“啊”了一聲。
唐婉將帶的畫展開。“這個?”
“哦,要用鉛筆畫。”
“鉛筆?”
潘小安喚人拿來一盒。“這些筆送給你。你自己先摸索著畫。
再有不懂的地方,下次見到你,我在告訴你。”
“哦”唐婉答應。她以為潘小安隻是敷衍的說辭。
唐翊卻聽出真味來。“下次見麵。難道太上皇最近會有變故?”
潘小安送唐翊他們出了軍營。
唐翊說不出悲喜。他不知道,自己這算不算完成了任務。
“祖父,這潘小安是不是有點怪?”
唐翊看了孫女一眼。“婉兒,你覺得他怎麽樣?”
唐婉臉紅。“神神叨叨的故作高深。明明隻是個小農民,偏要裝作霸氣。我看他,不咋樣。”
唐翊歎息。“傻妮子,你這分明就是咋樣啊。”
“若能保大宋千年,若潘小安能夠歸順,便是把婉兒嫁給他,又何妨?”
兩人各懷心事,不覺來到開封城下。
朱大武看唐翊歸來,便命人打開城門。
“唐大人,你總算迴來了。陛下讓你即刻進宮。”
“知道了”唐翊氣度威嚴。他依舊不緊不慢,四平八穩。
“婉兒,你先迴家去。我去皇宮複命。”
“是,祖父”
唐婉騎馬迴家。唐翊進入皇宮。
欽宗皇帝和滿朝文武都在看著他。唐翊氣定神閑。這份從容不迫,讓人折服。
“微臣唐翊,拜見皇帝陛下。”
“唐愛卿此行辛苦。”欽宗皇帝很想知道答案,可帝王該有的鬆弛感,必須保持到位。
“陛下,微臣幸不辱命。那潘小安已經答應退兵。”
欽宗皇帝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可有什麽條件?”
“他搶占的曹,單兩府,不願歸還。微臣也無力討要。”
欽宗皇帝倒是沒有過分失落。誰搶奪的地盤,肯輕易放手?
“唐愛卿辛苦,我自會嘉獎你。”
“不妥,陛下。”李邦彥出班奏報。“唐翊喪權辱國,應該治罪。”
他不再咄咄逼人,也不再陰陽怪氣。
說的再多也無用,百姓自會用腳選擇,喜歡誰,擁護誰,去往哪一個國度。
“潘小安,咱們在好好談談吧。你要怎樣才可以退兵,且把曹,單兩府還迴來?”
潘小安語氣真誠:“唐大人,你能來我的營地,退兵的條件就已經達成。
但曹,單兩府百姓,他們一心想歸附安國。這兩府,我不會歸還。”
唐翊沉吟。“兩府之事暫且不提。退兵之言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還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唐翊忙問:“什麽承諾?”
“隻要徽宗皇帝在汴梁一天,我就永遠不進汴梁城。”
唐翊驚訝。他不可思議的看著潘小安。“此言,此言當真?”
“當真”潘小安肯定的迴答。
“徽宗皇帝是明君也好,是昏君也罷。他終歸待我不薄。
隻要他在汴梁城坐鎮,我便不會進到汴梁。但這個承諾,僅僅對徽宗皇帝管用。”
唐翊心想,“徽宗皇帝雖然退位,當了太上皇。
但他年齡並不大。加之他每日晨練晚修,身體強勁。在活個二三十年,並無問題。
有這些時間發展,足夠讓大宋再次強大起來。”
想到這裏,唐翊便想把這承諾定死。他注視著潘小安:“可敢落於筆墨?”
“有何不敢?”潘小安命人拿筆墨來。
“潘小安,你想要什麽?”
唐翊心想,他做出如此大讓步,肯定所圖不小。我還是要問清楚才可以。
潘小安沉默半晌。
“迴去告訴趙家皇帝,讓他對自己的百姓好點。”
唐翊再次愣住。
侍從呈上紙筆。
唐婉起身。“潘小安,我來給你研墨。”
“甚好,此墨帶香也。”
唐婉瞪他一眼,頗為嫵媚。
“唐婉,非是我要說你。你美則美,但情緣不順。以後見著帶陸的,帶遊的人,趁早遠離。”
唐婉啐他。“潘小安,我來給你研墨,你卻編排我。莫不是,我以後隻能找帶小的,帶安的?”
潘小安沾飽墨汁,“不需要。你隻要聽我話就好。”
“喂喂喂,你給我搞清楚。咱們可是對頭,我幹嘛要聽你話。
再說,咱們在寫盟書,這可是軍國大事,豈能兒戲?”
潘小安搖搖頭。“比起你以後的幸福,這盟書不值一提。
還有,我要告訴你,隻要是人簽字的東西,都是兒戲。”
唐婉咋舌。“潘小安,你可真是膽大包天,啥話你都敢說。”
潘小安筆走龍蛇。“唐婉,我要是膽子小,還在鳳凰郡的河塘裏挖淤泥呐。”
唐翊仿佛老僧入定,不發一言。唐婉與潘小安的鬥嘴,正是他設計的場景。
他帶唐婉來見潘小安,就是為了緩和氣氛。
唐婉看著潘小安的字,點評道:“墨汁太濃,字有骨不硬,形太方不潤。此字臭不可聞,不值一文。”
潘小安收筆:“唐婉,你點評的頭頭是道。
須知文書畫道的價值,不僅僅看寫的好壞,還要看時代背景,名人效應。”
“你算名人嗎?”
“我不算。但我這字,一字可值一千萬貫。”
唐婉癟癟嘴。“你少來,就這字,我一文銅錢都不想花。”
唐翊可不像唐婉,他聽話聽音。一千萬貫,可是大宋一季度的收益。他對銀錢數很敏銳。
唐翊看著紙上的字:“有徽在,安不來。”
“這,這字怎麽這麽少?”
潘小安揉揉手腕。“唐大人,不少了。再多,我怕你們買不起。”
“要花錢?”唐翊臉色突變。“想讓我們賠款,你癡心妄想。”
潘小安笑了笑。“不要賠款。要…”
唐婉臉一紅。“你別亂要。我可是萬金之軀。你要不起。”
潘小安趕忙擺手:“對對對,我真要不起。”
唐婉白他一眼。
潘小安暗道:“你倒也是個活潑性子,咋成親以後,變成那個鬼樣子呢?”
唐翊把字收起來。“婉兒咱們走吧。”
唐婉走了兩步,又折返迴來。“你畫人物,那些暗影,我怎麽畫不出?”
潘小安“啊”了一聲。
唐婉將帶的畫展開。“這個?”
“哦,要用鉛筆畫。”
“鉛筆?”
潘小安喚人拿來一盒。“這些筆送給你。你自己先摸索著畫。
再有不懂的地方,下次見到你,我在告訴你。”
“哦”唐婉答應。她以為潘小安隻是敷衍的說辭。
唐翊卻聽出真味來。“下次見麵。難道太上皇最近會有變故?”
潘小安送唐翊他們出了軍營。
唐翊說不出悲喜。他不知道,自己這算不算完成了任務。
“祖父,這潘小安是不是有點怪?”
唐翊看了孫女一眼。“婉兒,你覺得他怎麽樣?”
唐婉臉紅。“神神叨叨的故作高深。明明隻是個小農民,偏要裝作霸氣。我看他,不咋樣。”
唐翊歎息。“傻妮子,你這分明就是咋樣啊。”
“若能保大宋千年,若潘小安能夠歸順,便是把婉兒嫁給他,又何妨?”
兩人各懷心事,不覺來到開封城下。
朱大武看唐翊歸來,便命人打開城門。
“唐大人,你總算迴來了。陛下讓你即刻進宮。”
“知道了”唐翊氣度威嚴。他依舊不緊不慢,四平八穩。
“婉兒,你先迴家去。我去皇宮複命。”
“是,祖父”
唐婉騎馬迴家。唐翊進入皇宮。
欽宗皇帝和滿朝文武都在看著他。唐翊氣定神閑。這份從容不迫,讓人折服。
“微臣唐翊,拜見皇帝陛下。”
“唐愛卿此行辛苦。”欽宗皇帝很想知道答案,可帝王該有的鬆弛感,必須保持到位。
“陛下,微臣幸不辱命。那潘小安已經答應退兵。”
欽宗皇帝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可有什麽條件?”
“他搶占的曹,單兩府,不願歸還。微臣也無力討要。”
欽宗皇帝倒是沒有過分失落。誰搶奪的地盤,肯輕易放手?
“唐愛卿辛苦,我自會嘉獎你。”
“不妥,陛下。”李邦彥出班奏報。“唐翊喪權辱國,應該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