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張了張口,卻發現說不出話來,她在問哪一段往事,還能有哪一段呢,八年之前,隻有朱雀門上的往事了。
他不願意想起那時候的事情,這也是他覺得愧對令儀的原因,紀飛歌從朱雀門墜樓時,皇後正在東宮裏給他喂藥,聽到侍人稟來的消息後,皇後向來莊重平和的眉目才露出了笑意,嘴角一勾,輕輕地撫了撫他的頭頂,對他說:“靳兒做的很好。”
他做了一件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事情,但他實在是不想看見自己的母後日日夜夜以淚洗麵,隻要旁人提起紀飛歌的名字,他那人前端莊的母後便會歇斯底裏,恨不能將那個女人挫骨揚灰。
但實際上皇後確實在紀飛歌死後將她的屍首挖了出來鞭屍,曝露於日光之下,每一鞭都帶著深切地恨,他在床榻間不曾親眼看到,都是侍人告訴他的。
太子渾身發冷,他咬牙對令儀道:“你知道的,這不需要孤來說。”
被觸及短處,是個人都會惱羞成怒,太子的冷硬讓令儀微微有些詫異,隨即她便笑了,她抬手去替太子將被褥蓋穩妥,說道,“怎麽這次迴長安,人人都在問我這件事情,現在連靳哥哥也來問我了,可在父皇的旨意傳來蜀地前,我並不知曉我能迴長安來,靳哥哥此前不是也這麽以為的麽,蜀地偏遠,想要迴長安是難於上青天,我在這八年中也不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更莫說做這方麵的籌謀了。”她把手搭在繡金的被褥上,那雙手瞧起來並不是柔若無骨,反倒是隱含著不小的力量,“是靳哥哥想多了,難道靳哥哥不曾聽人說過阿薔在蜀地時候深入簡出,都快活成個世外高人了?”
她言辭輕鬆,太子卻追問道:“那無憑無由,父皇為何會召你迴長安?”她說她不曾籌謀此事,太子是決計不信的,她八年前臨走時帶著多大的怨恨,教記得那件事情的人都暗自心驚,太子知曉皇後的性情,斷然不可能放任她這樣遠走。
沒有縝密的心思,她是絕對不能平安地抵達蜀地並在蜀地一直安穩地活到如今,這實在是讓人驚異,離開長安那年她才十二歲,這八年裏她成了什麽樣,誰也不能知曉,她說她深入簡出不問世事,那也不能證明她早已放下了心中的恨。她若真的能放下,也不會教皇後日日夜夜輾轉反側地惦記著她了。
聽了太子這句話,令儀突然嘴角一翹,她稍稍壓低了聲音,原本清越的嗓音變得沙啞誘人,“靳哥哥當真想知道嗎?”
太子點頭,令儀慢慢地抬起了手,白澤獸紋的袖口隨著她另外一隻手的拉動慢慢地沿著手臂往上滑,露出了她瑩白的手指,精致的腕骨,腕骨上帶著一條發舊的紅線,像是帶了許多年,再往上,就是那截比藕更要鮮美的小臂了。
但白淨細膩的肌理上卻纏著白色的紗布,她還未將紗布解開,皇後的聲音便由遠及近傳來,“你們在做什麽?”
她倏爾就將手臂垂了下去,寬敞的袖口將她細弱的手腕遮住,太子被她袖口的白澤繡紋晃得眼前一花,接著他便看到令儀對他眨了眨眼。
那張臉霎時生動又嬌俏,他屏住了唿吸,偏過頭去對走到床榻邊的皇後道,“母後。”
令儀也起身作禮,皇後來得似乎很急,站在床邊上氣息都不曾均勻,她俯身摸了摸太子的臉,關切地道:“怎麽臉色這樣白,是不是蜀華將你吵到了?”
太子搖頭,“與阿薔無關,兒臣一項都是這樣,您是知道的,莫要冤枉了蜀華。”
皇後這樣直白地表露出對她的嫌惡並非頭一迴,自她記事時起便是這樣。但那時她母妃還在,皇後要收斂得多,至少明麵上還是一團和氣,但令儀卻經常能從她看自己的目光裏感受到冰冷與恨意。
所以她時常覺得人性複雜,分明是憎惡一個人,又會因為別的原因而對那人施以笑臉,口是心非與兩麵三刀都是極為刻薄貼切的詞,用在這些活於皇城中人的身上是再好不過了。
皇後這才看向她,寒聲問道:“你在這裏做什麽?”
她早學會了粉飾太平,笑著迴答,“兒臣與太子哥哥許久未見了,敘舊閑話而已。”
“令靳與你無舊可敘,東宮也不歡迎你,”皇後麵色冰冷,看著令儀就會讓她想起那個讓她恨之入骨的女人,她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出這句話,“滾出去,別讓本宮再看到你靠近令靳!”
“母後!”太子失驚地出聲,“您不能這樣……”
“母後這是為你好,”皇後按住了太子的手,轉而看向令儀,“本宮的話,你不曾聽見?”
她還是恭謹的模樣,仿佛方才皇後的話並不會令她羞憤,她順從地對皇後做了個禮,輕聲道,“既然是母後的意思,那麽兒臣遵旨。”
皇後皺眉,是再也不想多看她一眼,“那還愣著做什麽?”
“但兒臣聽聞太子哥哥的藥涼了,想幫太子哥哥熱一熱,”她波瀾不驚地說道,“母後當真要兒臣即刻’滾’出東宮麽?”
她加重了那個滾字,皇後霎時僵在那裏,太子疑惑地問道:“孤的藥為何要你來熱?”
“不過是蜀華想為太子哥哥的病聊表心意罷了,”她垂著頭,看不清此刻她的表情,“既然母後不願,那兒臣便先行告退了。”
太子有些困乏地打了個哈欠,方才皇後與令儀之間單方麵的爭執讓他再度精神不濟起來,他慢慢地躺了迴去,喃喃道,“去罷,下迴再來尋孤說話,孤想你得緊。”
皇後木著臉叫住正要退下的令儀,“站住。”
她迴身,一臉的懵懂與茫然,“母後還有何吩咐?”
五日,恰好的五日,皇後看著那張臉,當真是像極了,讓她恨不得當即伸過手去就將那張臉撕碎,但是她不能,站在她麵前的這個孽種,正是她兒子的救命良藥,縱使是為了她的兒,她也要強咽下這口氣。
皇後的指尖死死掐入了掌心中,這才讓她維持住了表麵上的平靜,她對令儀揚了揚下頜,“令靳的藥,去熱了讓人端來。”
“是。”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往後的藥都會有專人去公主府取,休要讓本宮再看見你進入東宮。”
“兒臣遵旨。”
“退下吧。”
“兒臣告退。”
當真是極為遵從的態度,但皇後就是覺得有些不對境,紀飛歌性情剛烈到何等程度,生下來的女兒竟然連她的半分都當不了,實在是令人覺得可悲,皇後輕蔑地看著令儀離去的背影,冷哼了一聲,這才轉過去替太子拉扯好被角,一直坐在床邊直到那碗藥端來。
她將自己正在沉睡中的兒子叫醒,“令靳,令靳。”
溫軟紅帳間,太子睡得正是朦朧,隱隱覺得有人在喚他,這半夢半醒的狀態最是容易被魘住,
眼前的景象一會兒是皇後歇斯底裏的形容,一會兒又是令儀拿著小刀在割手腕的場景,最後變成了在昭陽殿裏,紀飛歌與將軍列崢雙雙跪在皇帝麵前,殿外下著大雪,二人皆是衣冠不整,皇帝麵色鐵青地招他往前去,問他是不是看到了什麽。
他猛地驚醒,映入眼簾的卻是皇後擔憂的神色,皇後眉頭緊鎖地看著他,“令靳,怎麽了?”
太子搖頭,慢慢坐了起來,好容易緩過神來,他才問皇後,“兒臣是不是該吃藥了?”
“是的。”
皇後從侍人手中端過了藥,太子看著藥笑道,“是阿薔熱的藥,她當真是有心極了,就是連琅華也不曾替我熱過藥呢,母後能否不要再為難她了,說到底,她也是很苦的。”
皇後卻對他的這番話置若罔聞,扶著他的背,將藥碗端近了他的唇,“來,將藥喝了。”
他不願意想起那時候的事情,這也是他覺得愧對令儀的原因,紀飛歌從朱雀門墜樓時,皇後正在東宮裏給他喂藥,聽到侍人稟來的消息後,皇後向來莊重平和的眉目才露出了笑意,嘴角一勾,輕輕地撫了撫他的頭頂,對他說:“靳兒做的很好。”
他做了一件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事情,但他實在是不想看見自己的母後日日夜夜以淚洗麵,隻要旁人提起紀飛歌的名字,他那人前端莊的母後便會歇斯底裏,恨不能將那個女人挫骨揚灰。
但實際上皇後確實在紀飛歌死後將她的屍首挖了出來鞭屍,曝露於日光之下,每一鞭都帶著深切地恨,他在床榻間不曾親眼看到,都是侍人告訴他的。
太子渾身發冷,他咬牙對令儀道:“你知道的,這不需要孤來說。”
被觸及短處,是個人都會惱羞成怒,太子的冷硬讓令儀微微有些詫異,隨即她便笑了,她抬手去替太子將被褥蓋穩妥,說道,“怎麽這次迴長安,人人都在問我這件事情,現在連靳哥哥也來問我了,可在父皇的旨意傳來蜀地前,我並不知曉我能迴長安來,靳哥哥此前不是也這麽以為的麽,蜀地偏遠,想要迴長安是難於上青天,我在這八年中也不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更莫說做這方麵的籌謀了。”她把手搭在繡金的被褥上,那雙手瞧起來並不是柔若無骨,反倒是隱含著不小的力量,“是靳哥哥想多了,難道靳哥哥不曾聽人說過阿薔在蜀地時候深入簡出,都快活成個世外高人了?”
她言辭輕鬆,太子卻追問道:“那無憑無由,父皇為何會召你迴長安?”她說她不曾籌謀此事,太子是決計不信的,她八年前臨走時帶著多大的怨恨,教記得那件事情的人都暗自心驚,太子知曉皇後的性情,斷然不可能放任她這樣遠走。
沒有縝密的心思,她是絕對不能平安地抵達蜀地並在蜀地一直安穩地活到如今,這實在是讓人驚異,離開長安那年她才十二歲,這八年裏她成了什麽樣,誰也不能知曉,她說她深入簡出不問世事,那也不能證明她早已放下了心中的恨。她若真的能放下,也不會教皇後日日夜夜輾轉反側地惦記著她了。
聽了太子這句話,令儀突然嘴角一翹,她稍稍壓低了聲音,原本清越的嗓音變得沙啞誘人,“靳哥哥當真想知道嗎?”
太子點頭,令儀慢慢地抬起了手,白澤獸紋的袖口隨著她另外一隻手的拉動慢慢地沿著手臂往上滑,露出了她瑩白的手指,精致的腕骨,腕骨上帶著一條發舊的紅線,像是帶了許多年,再往上,就是那截比藕更要鮮美的小臂了。
但白淨細膩的肌理上卻纏著白色的紗布,她還未將紗布解開,皇後的聲音便由遠及近傳來,“你們在做什麽?”
她倏爾就將手臂垂了下去,寬敞的袖口將她細弱的手腕遮住,太子被她袖口的白澤繡紋晃得眼前一花,接著他便看到令儀對他眨了眨眼。
那張臉霎時生動又嬌俏,他屏住了唿吸,偏過頭去對走到床榻邊的皇後道,“母後。”
令儀也起身作禮,皇後來得似乎很急,站在床邊上氣息都不曾均勻,她俯身摸了摸太子的臉,關切地道:“怎麽臉色這樣白,是不是蜀華將你吵到了?”
太子搖頭,“與阿薔無關,兒臣一項都是這樣,您是知道的,莫要冤枉了蜀華。”
皇後這樣直白地表露出對她的嫌惡並非頭一迴,自她記事時起便是這樣。但那時她母妃還在,皇後要收斂得多,至少明麵上還是一團和氣,但令儀卻經常能從她看自己的目光裏感受到冰冷與恨意。
所以她時常覺得人性複雜,分明是憎惡一個人,又會因為別的原因而對那人施以笑臉,口是心非與兩麵三刀都是極為刻薄貼切的詞,用在這些活於皇城中人的身上是再好不過了。
皇後這才看向她,寒聲問道:“你在這裏做什麽?”
她早學會了粉飾太平,笑著迴答,“兒臣與太子哥哥許久未見了,敘舊閑話而已。”
“令靳與你無舊可敘,東宮也不歡迎你,”皇後麵色冰冷,看著令儀就會讓她想起那個讓她恨之入骨的女人,她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出這句話,“滾出去,別讓本宮再看到你靠近令靳!”
“母後!”太子失驚地出聲,“您不能這樣……”
“母後這是為你好,”皇後按住了太子的手,轉而看向令儀,“本宮的話,你不曾聽見?”
她還是恭謹的模樣,仿佛方才皇後的話並不會令她羞憤,她順從地對皇後做了個禮,輕聲道,“既然是母後的意思,那麽兒臣遵旨。”
皇後皺眉,是再也不想多看她一眼,“那還愣著做什麽?”
“但兒臣聽聞太子哥哥的藥涼了,想幫太子哥哥熱一熱,”她波瀾不驚地說道,“母後當真要兒臣即刻’滾’出東宮麽?”
她加重了那個滾字,皇後霎時僵在那裏,太子疑惑地問道:“孤的藥為何要你來熱?”
“不過是蜀華想為太子哥哥的病聊表心意罷了,”她垂著頭,看不清此刻她的表情,“既然母後不願,那兒臣便先行告退了。”
太子有些困乏地打了個哈欠,方才皇後與令儀之間單方麵的爭執讓他再度精神不濟起來,他慢慢地躺了迴去,喃喃道,“去罷,下迴再來尋孤說話,孤想你得緊。”
皇後木著臉叫住正要退下的令儀,“站住。”
她迴身,一臉的懵懂與茫然,“母後還有何吩咐?”
五日,恰好的五日,皇後看著那張臉,當真是像極了,讓她恨不得當即伸過手去就將那張臉撕碎,但是她不能,站在她麵前的這個孽種,正是她兒子的救命良藥,縱使是為了她的兒,她也要強咽下這口氣。
皇後的指尖死死掐入了掌心中,這才讓她維持住了表麵上的平靜,她對令儀揚了揚下頜,“令靳的藥,去熱了讓人端來。”
“是。”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往後的藥都會有專人去公主府取,休要讓本宮再看見你進入東宮。”
“兒臣遵旨。”
“退下吧。”
“兒臣告退。”
當真是極為遵從的態度,但皇後就是覺得有些不對境,紀飛歌性情剛烈到何等程度,生下來的女兒竟然連她的半分都當不了,實在是令人覺得可悲,皇後輕蔑地看著令儀離去的背影,冷哼了一聲,這才轉過去替太子拉扯好被角,一直坐在床邊直到那碗藥端來。
她將自己正在沉睡中的兒子叫醒,“令靳,令靳。”
溫軟紅帳間,太子睡得正是朦朧,隱隱覺得有人在喚他,這半夢半醒的狀態最是容易被魘住,
眼前的景象一會兒是皇後歇斯底裏的形容,一會兒又是令儀拿著小刀在割手腕的場景,最後變成了在昭陽殿裏,紀飛歌與將軍列崢雙雙跪在皇帝麵前,殿外下著大雪,二人皆是衣冠不整,皇帝麵色鐵青地招他往前去,問他是不是看到了什麽。
他猛地驚醒,映入眼簾的卻是皇後擔憂的神色,皇後眉頭緊鎖地看著他,“令靳,怎麽了?”
太子搖頭,慢慢坐了起來,好容易緩過神來,他才問皇後,“兒臣是不是該吃藥了?”
“是的。”
皇後從侍人手中端過了藥,太子看著藥笑道,“是阿薔熱的藥,她當真是有心極了,就是連琅華也不曾替我熱過藥呢,母後能否不要再為難她了,說到底,她也是很苦的。”
皇後卻對他的這番話置若罔聞,扶著他的背,將藥碗端近了他的唇,“來,將藥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