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阻力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豆盧寬、虞世南和孔穎達等大臣,跟隨李世民去泰山封禪。
所以匯報本部門政務的工作,全都落在副官身上。
等政務匯報完以後,文武百官原以為李承乾準備宣布結束朝會,沒想到李承乾當頭說了一件大事。
“諸位愛卿,如今我大唐的國策是鼓勵百姓多生育。”
“在朝廷定下的諸多獎勵裏,有一個獎勵是孩子8歲以後,可免費接受啟蒙教育。”
“大唐境內現在除了少數州府有私塾,很多郡縣並沒有設立私塾,因此給百姓承諾,讓他們的孩子免費接受啟蒙教育,便成了一句空話!”
一眾文武大臣聽到李承乾鋪墊的話,這些大臣麵麵相覷,不少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他們為官多年,而且經常上朝議論政事,其心思是何等的敏銳。
他們從李承乾短短的兩句話,就知道他接下來要說的事。
李承乾接著朗聲說道。
“為了不讓朝廷失信於天下百姓,同時也為了給朝廷培養大量的優秀人才,孤打算在各州縣都開設一間私塾!”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果然!
這幫官吏基本都猜測到了。
看到沒人說話,王剪率先站出來:“太子殿下,開設私塾讓百姓從小接受啟蒙,臣認為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臣支持!”
王剪的這番行動,仿佛就像釋放的一個信號。
馬周、程處默、尉遲寶琪、房遺愛和何倫妥等人紛紛站出來,他們齊聲大喊道。
“臣支持太子殿下的決定!”
緊接著門下省、秘書監和武將集團的人也紛紛站出來,並支持李承乾的這個決定。
太極殿內,官職最高的尚書右仆射李靖,他若有所思地瞥了王剪一眼,臉上勾出一抹笑容。
他猜測到這個提議是王剪提的。
於是也笑眯眯地持著笏板站出來,他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下,朗聲說道。
“臣讚同在各郡縣開設私塾!”
李靖可不僅是一名武將,他對於內政也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開設學堂和陛下打破世家大族壟斷的想法不謀而合,現在大唐國庫充盈,如果太子殿下把這項提議匯報給陛下,想必陛下會同意。
坐在主位上的李承乾,看到這麽多大臣都支持自己的這項建議,而且連李靖也站在自己這一邊。
他稚嫩的臉上也洋溢著一抹笑容。
看來這項提議,比他想象中還要容易通過。
正當李承乾以為沒有意外之時,意外發生了。
隻見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從文臣一列相對靠前的位置響起。
“太子殿下,微臣有不同的見解!”
大家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隻見黃門侍郎韋挺一臉正色地站了出來。
李承乾皺著眉頭問道:“韋侍郎有何見解?”
韋挺先是舉著笏板朝李承乾恭敬地行了一個禮,他接著朗聲說道。
“不計算新打下來的東突厥、吐穀渾和吐蕃的疆域,單是我大唐境內設置的郡縣,就有1511個!”
“除去現有的私塾,我們最少還要建設1300餘個私塾!”
“籌建私塾不僅需要大量的銀子,還有私塾先生的俸祿、書本的提供等等,都需要花大量的錢。”
“我們的國庫雖然充盈,但是這幾年百姓如果生育的孩子多,也需要發放大量的銀子。”
“為了避免把國庫的銀子耗盡,臣懇請太子殿下收迴成命!”
韋挺的這番分析,瞬間得到一大幫大臣的支持。
盧承慶、楊師道、杜正倫等少數幾個臣子,紛紛持著笏板站出來說道。
“建立1300多所私塾,需要支出的銀子太多了!”
“國庫雖然比以往富足了不少,可現在銀子支出的速度如同流水一般,不能如此浪費啊!”
“好不容易累積了一點家底,現在一下全都花完,隋煬帝都沒有這麽鋪張浪費吧!”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還請太子殿下慎重!”
他們三人的反應之所以如此激烈,因為他們都是世家的代表。
韋挺是京兆韋氏的新家主、盧承慶是範陽盧氏新一代領軍人,楊師道是弘農楊氏的中堅力量,杜正倫是京兆杜氏的子弟。
在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珪,以及博陵崔氏代表人物崔義玄,他們二人因為想陷害王剪,最後自己丟了官職後。
他們兩個超級大世家在朝廷上的勢力,便沒有多少。
雖然五姓七望、關隴世家、關西六大姓分屬不同的陣營,但是他們都作為超級世家的一份子,彼此之間的利益都是一樣。
看到這麽多大臣站出來反對,李承乾頓時沉不住氣。
就在他準備開口說話時,王剪朝他使了一個眼神。
李承乾這才忍住沒有說話。
馬周站出來說道:“建設10個大房間的私塾,如果采用紅磚建造,裏麵隻是簡單做些裝飾,所有費用加起來200貫足矣。”
“如果牆麵和地板都鋪設裝飾,再配置書桌椅子等,300貫也能全部搞定。”
“建設1300所私塾,充其量也就39萬貫。”
“即便一所私塾聘請7位教書先生,他們每人一年的俸祿為5貫,1300所私塾一年的運行費用,加起來不過貫。”
“如果隻是付出這點代價,就能讓百姓學習知識,為我們大唐培養更多人才。”
“臣認為值得!”
好家夥!
馬周有備而來啊!
一眾文武大臣全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馬周,接著大家都把目光移向閉口不言的王剪身上。
朝中上下,大家都知道馬周是王剪的忠實小弟,他就是王剪一手提拔上來的人。
既然馬周這麽說,是不是代表搞私塾是王剪的意思?
一些低品階的官員,瞬間不敢站出來說話。
得罪王剪,終究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馬周說完以後,程處默、尉遲寶琪、房遺愛和何倫妥等人紛紛附和道。
“馬禦史中丞說的有道理!”
“現在國庫有數千萬貫,而且未來還會繼續增加收入,籌建和運營1300個私塾完全不在話下。”
“臣支持建設私塾的決定!”
其餘一些非大世家出身的新貴,也站出來支持開設私塾。
現在的大唐,世家的力量還占據著主導的力量。
他們這些功勳貴族都想掀翻老舊世家,隻要能打擊世家的力量,對他們這幫人就越有好處。
所以匯報本部門政務的工作,全都落在副官身上。
等政務匯報完以後,文武百官原以為李承乾準備宣布結束朝會,沒想到李承乾當頭說了一件大事。
“諸位愛卿,如今我大唐的國策是鼓勵百姓多生育。”
“在朝廷定下的諸多獎勵裏,有一個獎勵是孩子8歲以後,可免費接受啟蒙教育。”
“大唐境內現在除了少數州府有私塾,很多郡縣並沒有設立私塾,因此給百姓承諾,讓他們的孩子免費接受啟蒙教育,便成了一句空話!”
一眾文武大臣聽到李承乾鋪墊的話,這些大臣麵麵相覷,不少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他們為官多年,而且經常上朝議論政事,其心思是何等的敏銳。
他們從李承乾短短的兩句話,就知道他接下來要說的事。
李承乾接著朗聲說道。
“為了不讓朝廷失信於天下百姓,同時也為了給朝廷培養大量的優秀人才,孤打算在各州縣都開設一間私塾!”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果然!
這幫官吏基本都猜測到了。
看到沒人說話,王剪率先站出來:“太子殿下,開設私塾讓百姓從小接受啟蒙,臣認為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臣支持!”
王剪的這番行動,仿佛就像釋放的一個信號。
馬周、程處默、尉遲寶琪、房遺愛和何倫妥等人紛紛站出來,他們齊聲大喊道。
“臣支持太子殿下的決定!”
緊接著門下省、秘書監和武將集團的人也紛紛站出來,並支持李承乾的這個決定。
太極殿內,官職最高的尚書右仆射李靖,他若有所思地瞥了王剪一眼,臉上勾出一抹笑容。
他猜測到這個提議是王剪提的。
於是也笑眯眯地持著笏板站出來,他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下,朗聲說道。
“臣讚同在各郡縣開設私塾!”
李靖可不僅是一名武將,他對於內政也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開設學堂和陛下打破世家大族壟斷的想法不謀而合,現在大唐國庫充盈,如果太子殿下把這項提議匯報給陛下,想必陛下會同意。
坐在主位上的李承乾,看到這麽多大臣都支持自己的這項建議,而且連李靖也站在自己這一邊。
他稚嫩的臉上也洋溢著一抹笑容。
看來這項提議,比他想象中還要容易通過。
正當李承乾以為沒有意外之時,意外發生了。
隻見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從文臣一列相對靠前的位置響起。
“太子殿下,微臣有不同的見解!”
大家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隻見黃門侍郎韋挺一臉正色地站了出來。
李承乾皺著眉頭問道:“韋侍郎有何見解?”
韋挺先是舉著笏板朝李承乾恭敬地行了一個禮,他接著朗聲說道。
“不計算新打下來的東突厥、吐穀渾和吐蕃的疆域,單是我大唐境內設置的郡縣,就有1511個!”
“除去現有的私塾,我們最少還要建設1300餘個私塾!”
“籌建私塾不僅需要大量的銀子,還有私塾先生的俸祿、書本的提供等等,都需要花大量的錢。”
“我們的國庫雖然充盈,但是這幾年百姓如果生育的孩子多,也需要發放大量的銀子。”
“為了避免把國庫的銀子耗盡,臣懇請太子殿下收迴成命!”
韋挺的這番分析,瞬間得到一大幫大臣的支持。
盧承慶、楊師道、杜正倫等少數幾個臣子,紛紛持著笏板站出來說道。
“建立1300多所私塾,需要支出的銀子太多了!”
“國庫雖然比以往富足了不少,可現在銀子支出的速度如同流水一般,不能如此浪費啊!”
“好不容易累積了一點家底,現在一下全都花完,隋煬帝都沒有這麽鋪張浪費吧!”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還請太子殿下慎重!”
他們三人的反應之所以如此激烈,因為他們都是世家的代表。
韋挺是京兆韋氏的新家主、盧承慶是範陽盧氏新一代領軍人,楊師道是弘農楊氏的中堅力量,杜正倫是京兆杜氏的子弟。
在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珪,以及博陵崔氏代表人物崔義玄,他們二人因為想陷害王剪,最後自己丟了官職後。
他們兩個超級大世家在朝廷上的勢力,便沒有多少。
雖然五姓七望、關隴世家、關西六大姓分屬不同的陣營,但是他們都作為超級世家的一份子,彼此之間的利益都是一樣。
看到這麽多大臣站出來反對,李承乾頓時沉不住氣。
就在他準備開口說話時,王剪朝他使了一個眼神。
李承乾這才忍住沒有說話。
馬周站出來說道:“建設10個大房間的私塾,如果采用紅磚建造,裏麵隻是簡單做些裝飾,所有費用加起來200貫足矣。”
“如果牆麵和地板都鋪設裝飾,再配置書桌椅子等,300貫也能全部搞定。”
“建設1300所私塾,充其量也就39萬貫。”
“即便一所私塾聘請7位教書先生,他們每人一年的俸祿為5貫,1300所私塾一年的運行費用,加起來不過貫。”
“如果隻是付出這點代價,就能讓百姓學習知識,為我們大唐培養更多人才。”
“臣認為值得!”
好家夥!
馬周有備而來啊!
一眾文武大臣全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馬周,接著大家都把目光移向閉口不言的王剪身上。
朝中上下,大家都知道馬周是王剪的忠實小弟,他就是王剪一手提拔上來的人。
既然馬周這麽說,是不是代表搞私塾是王剪的意思?
一些低品階的官員,瞬間不敢站出來說話。
得罪王剪,終究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馬周說完以後,程處默、尉遲寶琪、房遺愛和何倫妥等人紛紛附和道。
“馬禦史中丞說的有道理!”
“現在國庫有數千萬貫,而且未來還會繼續增加收入,籌建和運營1300個私塾完全不在話下。”
“臣支持建設私塾的決定!”
其餘一些非大世家出身的新貴,也站出來支持開設私塾。
現在的大唐,世家的力量還占據著主導的力量。
他們這些功勳貴族都想掀翻老舊世家,隻要能打擊世家的力量,對他們這幫人就越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