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說到這,山上幾百人又開始新一輪哭泣。


    “大哥,那幫兄弟都是禦林軍老弟兄。他們在長安保衛戰中挺了過來,出擊東突厥,凱旋而歸。出擊西域,他們勢如破竹。征高麗,他們軍功卓越。征東島,他們勇往直前。打大食,破拜占庭,滅法蘭克福,他們一馬當先。這種種劫難都挺過來了,最後死在了自己人手裏。”


    “大哥,你還記得吳老狗嗎?一直跟著我的那個親兵。他為了掩護我撤出來,被打中十八槍,就倒在我麵前。吳老狗死時雙眼含淚問我,到底誰才是壞人。我們兄弟征戰這麽多年,自認為打的都是壞人,結果兄弟們都能安然無恙迴來。可是麵對自己的同胞,麵對自己覺得是好人的同胞時,卻被捅刀子。大哥,直到吳老狗閉眼,我也迴答不出誰才是好人,誰才特麽的是壞人。”


    王玄策哽咽了很久,這才繼續說道:


    “大哥,我們可能錯了。真的,我想了好久,我越想越覺得我們錯了。我們辛辛苦苦打了這麽多年的仗,將天底下地盤盡數收歸囊中。我們覺得我們功德無量,我們覺得我們是為萬民造福。可是現在看看,我們錯了,錯的離譜。欺負我們最狠的人從來不是外邦人,都是我們自己人。有外邦人在,自己人還有顧慮。現在外邦人被我們趕盡殺絕,自己人肆無忌憚。他們連我們有軍功在身的禦林軍兄弟都敢殺,還有他們不敢殺的人?我翻閱了大量的古籍典故,自古以來,我炎黃子孫死在外邦人手中的人數不足死在自己人手中十之一二。”


    王玄策話說完,張小瑜直接愣在那。


    要說張小瑜最擔心的是什麽,那絕對是自己辛辛苦苦幹這麽長時間,最後給炎黃子孫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災難。


    這樣一來,自己千辛萬苦幹的事等於是幫了倒忙。不但沒有給炎黃子孫帶來好處,反而帶著他們走向深淵。


    王玄策這話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張小瑜心口。插的很深很深,深不見底。


    在張小瑜驚愕後,稍微一想就明白王玄策這話是什麽意思?


    朝堂需要製衡,國家需要製衡,種族也需要製衡,世間萬物都需要製衡。


    沒有製衡,沒有製約,那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會肆無忌憚的把人類底線往深淵裏拉。


    如果國內帝王英明神武,那還好說。如果國內惡人當道,那將是噩夢。


    沒有外族的製約,沒有邊境線上威脅,高高在上的人帝王會反思自己?會發現自己的過錯?那些身居高位的文武百官,他們會覺得自己錯了?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世上本無好人壞人之分,不然也不會有人之初,性本善一說。


    好人是在一步一步的壓迫下,迫不得已的一次又一次的退讓,最後成長出來的結果。


    壞人是在一點一點的試探,步步緊逼,肆無忌憚的過分舉措中形成的產物。


    好人不分群體,壞人也不分人種。不管世道怎麽變,壓迫不可能消失。


    有壓迫,就有好人壞人之分,壞人的成長來源於好人的退讓。


    以前,大唐初立,國力羸弱。大唐是好人,東突厥是壞人。東突厥時常南下,欺壓炎黃子孫。


    後來,大唐國力提升,好人壞人的身份互換。炎黃子孫不但報了仇,進一步將東突厥的老家給掏了個底朝天。


    等炎黃子孫拿下整個世界,理應沒有好人壞人之分,畢竟都是一個群體。


    可壓迫還在,沒有外部其他群體,那就自己內部分群開始劃分好人和壞人。


    此時好人和壞人的力量呈現出最為巨大的差別,不對等的力量懸殊,直接讓壞人壞到骨子裏。


    他們毫無止境的欺壓自己人,因為世上隻剩下了自己人,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可以欺壓。


    人心就是貪心,人的本質就是欺壓和被欺壓的關係。


    有人製衡,會有收斂。沒有製衡的位高權重者,那是眾人噩夢。


    想到這,張小瑜又開始擔憂,連王玄策這樣的有功之人都被他們肆無忌憚的欺負,那尋常百姓更不用說。炎黃子孫都這樣欺負,那剛剛被征服的外邦人呢?被欺負成啥樣?


    從他們被征服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年。這十年在世家的折騰下,被征服的那些土地上百姓的忍耐力已經達到崩潰點了吧?


    如果再不加以改變,那造反的事將承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本來就不是一個種族,本來就對你有意見,本來就是剛剛加入你們。你們再肆無忌憚的欺壓,誰搭理你?


    縱然現在朝廷有錢有糧,可麵對越來越多的反叛,走向土崩瓦解是必然的事。


    想到這,張小瑜趕緊衝王玄策問道:“老王,最近國內情況如何?”


    “大哥,這麽說一句吧,現在的大唐比之你剛出道那會,略有不足。當時雖然大家夥日子過的緊巴巴,可是大家沒有這麽累。現在呢?太累了。工坊裏的工價降了又降,毫無止境的降。”


    “工坊裏的工價降了?怎麽能降?這種東西隻能漲,怎麽能降?”


    “大哥,這是真的。你的工坊和店鋪交給你大舅哥和小舅子打理,他們兄弟倆本不願意和世家攪和在一起。可架不住他們兄弟倆天天吃喝玩樂,將你的工坊和店鋪弄的毫無利潤可言。在你麵前,他們不敢做假賬。沒有利潤,他們賺的就少。他們兄弟倆哪裏是做生意的料?又不肯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擠壓紅人的工錢成了首要選擇對象。”


    看到張小瑜一臉不可置信的模樣,王玄策猶豫片刻後,最終還是眉頭一緊說道:


    “大哥,你應該能想到,工錢降了,各種稅負加了加了,物價漲了,在這種局麵下,會是什麽樣的結果。百姓苦不堪言,手中的錢財越來越少,門閥世家的資產呈恐怖的速度增加。通俗點說,大哥你辛苦努力的這一二十年,等於白忙了。”


    張小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宸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宸瑜並收藏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