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來的奏本,朕都已經看過了,梁卿處置得當,深得朕心,果然不愧是我朝的肱骨之臣。朱德奎,朕記得今年雍州進獻了一柄鑲金玉如意,快去取出來,朕要賞給梁卿。”乾元帝把奏本合上,吩咐朱德奎將早就準備好的玉如意拿出來。
梁雲庭趕緊謝恩:“微臣叩謝皇上賞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元帝讓他免禮,隨後就將目光移到林輝身上,一看見林輝,乾元帝心裏泛起淡淡的愧疚之意,乾元帝心裏清楚,要不是自己的長子貪功冒進,林輝的小兒子也不會死於墨汗細作之手。
乾元帝麵露不忍,說:“這次南下,林愛卿護行有功,特擢升為從三品雲麾將軍,望愛卿今後為國盡忠,朕,不會忘了愛卿的一片赤膽忠心。另,朕記得愛卿膝下長子已行冠禮,聽說也曾隨父上戰場禦敵,朕便賜他禦前羽林軍官銜,叫他入宮來盡職吧。”
林輝上前謝恩,聖上賜給他和長子的恩典,說白了是補償他的喪子之痛,也是警告他此事不得再外傳,以免有損大皇子名聲,林輝低下頭,他強迫自己不去想已經逝去的小兒子,聖上的用心他明白,可這不代表他心裏真的一點傷痛都沒有。
梁雲庭這個老狐狸多多少少猜出林輝是為了聖上在辦事,對於林輝一個副手得到的賞賜遠遠多於自己,梁雲庭沒有一點意見。而李旭和喬珩,兩人知道內情,心裏對於林輝也是同情的。
說完了兩個外臣,乾元帝才開始賞評李旭和喬珩。
“這次旭兒也長進了不少,梁卿在奏本中也對你多加讚賞,你年紀也不小了,等定下親事,也該自己出宮開府去了,既然有功,父皇一定有賞,就卓封你為郡王,賜號為‘康’,即日起,擔任吏部協作之職。”
李旭喜形於色,連連叩謝父皇恩典,乾元帝沒好氣地訓他:“既然擔了差事,今後你可要摒棄浮躁之心,把你那毛毛躁躁的性子給朕收起來,否則若是吏部尚書告狀告到朕這兒來,朕一定重重罰你。”
“兒臣謹遵聖諭,必定用心做事,不會讓父皇失望。”李旭恭恭敬敬地跪地謝恩,叫乾元帝好生欣慰這個兒子出去一趟穩重了不少。
輪到喬珩了,乾元帝皺著眉頭說:“幾月不見,珩哥兒怎麽清減不少,一會兒和旭兒留下來陪朕用膳,叫禦膳房做幾道你愛吃的菜上來。今年你生辰朕也未曾賞賜賀禮,這次一並給你補上,既然旭兒去了吏部協作,那你也跟著去吧,就任從五品吏部考功司侍郎,你看可好。”
喬珩一笑,對著乾元帝行禮,說:“小臣多謝皇上恩典,許久不曾嚐到宮中禦膳房的手藝,臣早就饞了,還是皇上疼臣。”
“你啊。”乾元帝對著朱德奎說:“聽見了沒有,小世子說他饞了,你還不快去禦膳房傳旨,叫他們好生準備。”
朱德奎笑眯了眼:“奴才遵命。”
說明白了越州的兩件大案,梁雲庭和林輝就結伴離開了禦書房,乾元帝打發李旭先去給淑妃請安,單獨把喬珩留了下來。
“這次去南邊,感覺怎麽樣?”乾元帝隨意問道。
喬珩想了想,迴答:“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會臣可算體會到了,南邊的風土人情具和北方不同,皇上這些年推行的田地分權,在南邊實行的很好,如果有機會,臣還想再去一次南邊。”
喬珩的話說到了乾元帝心坎裏,這些年上位者為了推進田地分權才一直壓著不查處兩江官員貪汙受賄之事,大事總要一件件來辦,要是推行新政和查處貪官兩件事一起辦,很容易導致南邊的官場大動蕩,這對治國可是大大的不利。喬珩能提到田地分權,就讓乾元帝覺得這個年輕人有顧全大局的眼光。
乾元帝給喬珩賜座,欣慰地說:“你啊,喬嶸好福氣,得了你這麽個好兒子,比起你來,旭兒還是差那麽一籌。”
喬珩笑笑:“皇上謬讚了,其實臣倒是羨慕康王爺的赤誠之心,臣遇事可不如康王爺果決,思來想去的,難免錯失良機,倒不如康王爺這樣來得好。”
乾元帝輕笑:“旭兒,是個好孩子,就是為人處世太過毛躁不夠成熟,朕知道你和他素來交好,有你在他身邊提點,朕才放心些。”
乾元帝似乎並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又說:“過兩日前朝也該封筆了,今年朕下令修繕了碧麟山的溫泉宮,到時候帶著你們這幾個小輩一起去熱鬧一迴。”
喬珩順著乾元帝的話表達了一番對溫泉宮的向往,不多時李旭也迴來了,兩人陪著乾元帝用了午膳,才從禦書房退出來。
李旭送喬珩出宮,他們兩個熟門熟路,也不用太監宮女引路,兩人正好趁著沒有外人說幾句貼心話。
李旭不岔道:“我怎麽覺得父皇對你比對我這個親生兒子還要好呀,連你喜歡吃什麽都記得。”
喬珩反駁:“我的康王爺,聖上要是對你這麽好,改明兒您幾位哥哥就該找你的麻煩了。”
兩人皆笑笑不說話,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李旭不一定要表現的多麽足智多謀,但一定要表現的對自己的君父絕對忠誠,並且殺伐果決,這些才是一個皇位繼承者最應該具備的素質,乾元帝需要的可不一定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兒子。
而喬珩,他的存在則是為了彌補李旭的不足,等到李旭在乾元帝的心目中真正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有擔當的繼承者之後,喬珩才可以從輔助者的位置上慢慢淡去,成為李旭的得力下屬之一。
***
“瑄哥兒,你急著去哪兒?”陳欽林攔住急著要走的喬瑄,說:“我們幾個約好了去我家吃鍋子,你去不去啊?”
“改日改日。”喬瑄婉拒陳欽林,叫上自己的書童,飛也似的衝出陳氏族學,惹得後麵的陳欽林疑惑道:“今日這是怎麽了,做事風風火火的。”
陳欽林出生陳家庶支,和學堂裏不少人都有親戚關係,很快就有人為他解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侯府下人傳話來,瑄哥兒他大哥迴來了,所以人家這不急著迴家見大哥去了嘛。”
陳欽林大唿一聲:“真的呀,那怪不得瑄哥兒急著迴去,明明一個是嫡出一個是庶出,他們這兩兄弟感情還這麽好,真叫人羨慕。”
卻說喬瑄歡騰著從學堂出來,外麵冰天雪地的他也不坐轎子,翻過年十二歲的人,跨步上馬,竟要定著寒風縱馬迴去,把跟著他的書童、小廝嚇得夠嗆。
喬瑄一路快馬,不多時就迴到了永定侯府,才下馬,人就箭一般往府裏麵躥,可還沒有進二門,就和迎麵而來的一人撞了個滿懷,那人被喬瑄撞得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喬瑄的身量比那人稍小些,被撞的後退了好幾步才收住,忍不住抱怨道:“這誰啊!”卻見把他撞了的那個人唯唯諾諾地站起來,連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瑄表弟你沒事吧。”
撞到喬瑄的人是月前才投奔到侯府的葉家表哥葉少棠,喬瑄也不好意思怪罪葉少棠,想說是自己走得太急才撞到人,怪不得對方。
喬瑄撣撣袖子,說:“怪不得表哥,是我自己太冒失了,表哥可有哪裏受傷了,可要請大夫來看看?”
不怪喬瑄緊張葉少棠有沒有哪裏傷到了,實在是這個葉家表哥長得太過羸弱了些,一張臉比塗了粉的女子還白,不過卻是屬於病態的蒼白,明明葉少棠今年已經十七,比喬瑄大了足足六歲但是論身形卻隻比喬瑄大上一點而已,喬瑄都不好意思說撞到葉少棠身上時,葉少棠渾身的骨頭架子硌得他肉疼。
葉少棠連連搖頭,說:“我倒是沒什麽事,隻別撞傷了你才好,瑄表弟這麽急是做什麽去?”
喬瑄也沒多想,就說:“我大哥迴來了,我這不急著見他嘛,怎麽大哥還沒迴府嗎?”
葉少棠指了指自己住的東跨院,說:“剛才是聽見有人進府了,不過我在東跨院讀書,沒聽太清楚,原來是珩表弟迴來了,不知我是否也應該前去見一見,二門內我不好隨意進去,就怕失了禮數。”
葉少棠乃是喬家上一代一位庶出小姐的子嗣,本也是官宦子弟,可惜在他年幼之時葉家就家道中落,葉少棠的父親頗有些憤世嫉俗,因此為官數十載都不得擢升,最後鬱鬱寡歡而終,其妻喬氏也是個軟弱之人,丈夫死後沒多久也病逝,隻留下一雙兒女無人照應。
葉氏族中之人也對喬氏留下的一雙兒女疏於照顧,於是葉少棠就帶著妹妹葉雨欣來上京投奔自己的外家,於月前住進了永定侯府。
葉雨欣乃女眷,自然是居住在後院,但葉少棠一個十七歲的男子,不好再出入後院,因此陳熙芸就將人安頓在隸屬前院的東跨院,如果葉少棠想要去主院康正堂拜會喬珩,還真不是件說去就能去的事。
大抵世人都是同情弱者的,葉少棠有著悲慘的身世,現在又寄人籬下,喬瑄對這個目前看來還挺守禮的表哥多少願意照顧一二,於是喬瑄就說:“這有何難,大家都是親戚,母親那兒肯定也沒有外人,表哥要是願意,不如跟著我進去,見一見我大哥。”
葉少棠眼睛裏閃過一絲精光:“那麻煩瑄表弟了。”
梁雲庭趕緊謝恩:“微臣叩謝皇上賞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元帝讓他免禮,隨後就將目光移到林輝身上,一看見林輝,乾元帝心裏泛起淡淡的愧疚之意,乾元帝心裏清楚,要不是自己的長子貪功冒進,林輝的小兒子也不會死於墨汗細作之手。
乾元帝麵露不忍,說:“這次南下,林愛卿護行有功,特擢升為從三品雲麾將軍,望愛卿今後為國盡忠,朕,不會忘了愛卿的一片赤膽忠心。另,朕記得愛卿膝下長子已行冠禮,聽說也曾隨父上戰場禦敵,朕便賜他禦前羽林軍官銜,叫他入宮來盡職吧。”
林輝上前謝恩,聖上賜給他和長子的恩典,說白了是補償他的喪子之痛,也是警告他此事不得再外傳,以免有損大皇子名聲,林輝低下頭,他強迫自己不去想已經逝去的小兒子,聖上的用心他明白,可這不代表他心裏真的一點傷痛都沒有。
梁雲庭這個老狐狸多多少少猜出林輝是為了聖上在辦事,對於林輝一個副手得到的賞賜遠遠多於自己,梁雲庭沒有一點意見。而李旭和喬珩,兩人知道內情,心裏對於林輝也是同情的。
說完了兩個外臣,乾元帝才開始賞評李旭和喬珩。
“這次旭兒也長進了不少,梁卿在奏本中也對你多加讚賞,你年紀也不小了,等定下親事,也該自己出宮開府去了,既然有功,父皇一定有賞,就卓封你為郡王,賜號為‘康’,即日起,擔任吏部協作之職。”
李旭喜形於色,連連叩謝父皇恩典,乾元帝沒好氣地訓他:“既然擔了差事,今後你可要摒棄浮躁之心,把你那毛毛躁躁的性子給朕收起來,否則若是吏部尚書告狀告到朕這兒來,朕一定重重罰你。”
“兒臣謹遵聖諭,必定用心做事,不會讓父皇失望。”李旭恭恭敬敬地跪地謝恩,叫乾元帝好生欣慰這個兒子出去一趟穩重了不少。
輪到喬珩了,乾元帝皺著眉頭說:“幾月不見,珩哥兒怎麽清減不少,一會兒和旭兒留下來陪朕用膳,叫禦膳房做幾道你愛吃的菜上來。今年你生辰朕也未曾賞賜賀禮,這次一並給你補上,既然旭兒去了吏部協作,那你也跟著去吧,就任從五品吏部考功司侍郎,你看可好。”
喬珩一笑,對著乾元帝行禮,說:“小臣多謝皇上恩典,許久不曾嚐到宮中禦膳房的手藝,臣早就饞了,還是皇上疼臣。”
“你啊。”乾元帝對著朱德奎說:“聽見了沒有,小世子說他饞了,你還不快去禦膳房傳旨,叫他們好生準備。”
朱德奎笑眯了眼:“奴才遵命。”
說明白了越州的兩件大案,梁雲庭和林輝就結伴離開了禦書房,乾元帝打發李旭先去給淑妃請安,單獨把喬珩留了下來。
“這次去南邊,感覺怎麽樣?”乾元帝隨意問道。
喬珩想了想,迴答:“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會臣可算體會到了,南邊的風土人情具和北方不同,皇上這些年推行的田地分權,在南邊實行的很好,如果有機會,臣還想再去一次南邊。”
喬珩的話說到了乾元帝心坎裏,這些年上位者為了推進田地分權才一直壓著不查處兩江官員貪汙受賄之事,大事總要一件件來辦,要是推行新政和查處貪官兩件事一起辦,很容易導致南邊的官場大動蕩,這對治國可是大大的不利。喬珩能提到田地分權,就讓乾元帝覺得這個年輕人有顧全大局的眼光。
乾元帝給喬珩賜座,欣慰地說:“你啊,喬嶸好福氣,得了你這麽個好兒子,比起你來,旭兒還是差那麽一籌。”
喬珩笑笑:“皇上謬讚了,其實臣倒是羨慕康王爺的赤誠之心,臣遇事可不如康王爺果決,思來想去的,難免錯失良機,倒不如康王爺這樣來得好。”
乾元帝輕笑:“旭兒,是個好孩子,就是為人處世太過毛躁不夠成熟,朕知道你和他素來交好,有你在他身邊提點,朕才放心些。”
乾元帝似乎並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又說:“過兩日前朝也該封筆了,今年朕下令修繕了碧麟山的溫泉宮,到時候帶著你們這幾個小輩一起去熱鬧一迴。”
喬珩順著乾元帝的話表達了一番對溫泉宮的向往,不多時李旭也迴來了,兩人陪著乾元帝用了午膳,才從禦書房退出來。
李旭送喬珩出宮,他們兩個熟門熟路,也不用太監宮女引路,兩人正好趁著沒有外人說幾句貼心話。
李旭不岔道:“我怎麽覺得父皇對你比對我這個親生兒子還要好呀,連你喜歡吃什麽都記得。”
喬珩反駁:“我的康王爺,聖上要是對你這麽好,改明兒您幾位哥哥就該找你的麻煩了。”
兩人皆笑笑不說話,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李旭不一定要表現的多麽足智多謀,但一定要表現的對自己的君父絕對忠誠,並且殺伐果決,這些才是一個皇位繼承者最應該具備的素質,乾元帝需要的可不一定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兒子。
而喬珩,他的存在則是為了彌補李旭的不足,等到李旭在乾元帝的心目中真正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有擔當的繼承者之後,喬珩才可以從輔助者的位置上慢慢淡去,成為李旭的得力下屬之一。
***
“瑄哥兒,你急著去哪兒?”陳欽林攔住急著要走的喬瑄,說:“我們幾個約好了去我家吃鍋子,你去不去啊?”
“改日改日。”喬瑄婉拒陳欽林,叫上自己的書童,飛也似的衝出陳氏族學,惹得後麵的陳欽林疑惑道:“今日這是怎麽了,做事風風火火的。”
陳欽林出生陳家庶支,和學堂裏不少人都有親戚關係,很快就有人為他解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侯府下人傳話來,瑄哥兒他大哥迴來了,所以人家這不急著迴家見大哥去了嘛。”
陳欽林大唿一聲:“真的呀,那怪不得瑄哥兒急著迴去,明明一個是嫡出一個是庶出,他們這兩兄弟感情還這麽好,真叫人羨慕。”
卻說喬瑄歡騰著從學堂出來,外麵冰天雪地的他也不坐轎子,翻過年十二歲的人,跨步上馬,竟要定著寒風縱馬迴去,把跟著他的書童、小廝嚇得夠嗆。
喬瑄一路快馬,不多時就迴到了永定侯府,才下馬,人就箭一般往府裏麵躥,可還沒有進二門,就和迎麵而來的一人撞了個滿懷,那人被喬瑄撞得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喬瑄的身量比那人稍小些,被撞的後退了好幾步才收住,忍不住抱怨道:“這誰啊!”卻見把他撞了的那個人唯唯諾諾地站起來,連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瑄表弟你沒事吧。”
撞到喬瑄的人是月前才投奔到侯府的葉家表哥葉少棠,喬瑄也不好意思怪罪葉少棠,想說是自己走得太急才撞到人,怪不得對方。
喬瑄撣撣袖子,說:“怪不得表哥,是我自己太冒失了,表哥可有哪裏受傷了,可要請大夫來看看?”
不怪喬瑄緊張葉少棠有沒有哪裏傷到了,實在是這個葉家表哥長得太過羸弱了些,一張臉比塗了粉的女子還白,不過卻是屬於病態的蒼白,明明葉少棠今年已經十七,比喬瑄大了足足六歲但是論身形卻隻比喬瑄大上一點而已,喬瑄都不好意思說撞到葉少棠身上時,葉少棠渾身的骨頭架子硌得他肉疼。
葉少棠連連搖頭,說:“我倒是沒什麽事,隻別撞傷了你才好,瑄表弟這麽急是做什麽去?”
喬瑄也沒多想,就說:“我大哥迴來了,我這不急著見他嘛,怎麽大哥還沒迴府嗎?”
葉少棠指了指自己住的東跨院,說:“剛才是聽見有人進府了,不過我在東跨院讀書,沒聽太清楚,原來是珩表弟迴來了,不知我是否也應該前去見一見,二門內我不好隨意進去,就怕失了禮數。”
葉少棠乃是喬家上一代一位庶出小姐的子嗣,本也是官宦子弟,可惜在他年幼之時葉家就家道中落,葉少棠的父親頗有些憤世嫉俗,因此為官數十載都不得擢升,最後鬱鬱寡歡而終,其妻喬氏也是個軟弱之人,丈夫死後沒多久也病逝,隻留下一雙兒女無人照應。
葉氏族中之人也對喬氏留下的一雙兒女疏於照顧,於是葉少棠就帶著妹妹葉雨欣來上京投奔自己的外家,於月前住進了永定侯府。
葉雨欣乃女眷,自然是居住在後院,但葉少棠一個十七歲的男子,不好再出入後院,因此陳熙芸就將人安頓在隸屬前院的東跨院,如果葉少棠想要去主院康正堂拜會喬珩,還真不是件說去就能去的事。
大抵世人都是同情弱者的,葉少棠有著悲慘的身世,現在又寄人籬下,喬瑄對這個目前看來還挺守禮的表哥多少願意照顧一二,於是喬瑄就說:“這有何難,大家都是親戚,母親那兒肯定也沒有外人,表哥要是願意,不如跟著我進去,見一見我大哥。”
葉少棠眼睛裏閃過一絲精光:“那麻煩瑄表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