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這天,傳統的小年夜,早起,家家戶戶都吃了餃子,就開始盤算著暖棚裏的菜色能割出多少筐來,分批送去城裏。
畢竟,之前小刀就有傳信迴來說,鋪子門檻都快被踢斷了,定金銀子都收了幾百兩了,因為過年,有錢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宴上,可以有冬天出爐的菜色上桌,這畢竟是很長臉的事情。
所以,村裏家家戶戶都恨不得爬到暖棚上邊掀草簾時候,都能對著北風吼上兩聲,以宣泄一下心頭的興奮和歡喜的。
因為快過年了,淘氣小子們也已經放了年假,現在,很是自由的小鳥一般,把功課都扔到了腦後,整天裏都在村裏四處瘋跑著,偶爾會使點“壞心眼”把某個胖墩兒埋雪堆裏栽蔥,惹得胖墩兒大哭,其餘小子家裏的老娘就會抽空出來照著兒子屁股來一腳,於是,夥伴們就一人付出一塊芝麻糖的代價,哄得胖墩兒露了笑臉,這才繼續玩耍起來。
雞架裏的公雞和母雞已經過了風聲鶴唳的時候,主人已經送了一部分同伴去見閻王爺,它們這些被留下的都是剩餘價值很充分的幸存者。
於是,母雞就開始琢磨著早些下蛋,公雞就就兢兢業業報曉,不敢稍有懈怠的,生怕主人一個不高興就把它也送走找閻羅王喝茶去了。
當然,還要防備一種叫“姑爺”的生物,但凡這種生物進門,它們就容易被送上斷頭台的。
倒是盡忠職守了一年的老狗,終於盼到了好時候,幾乎頓頓狗食盆裏都會有些骨頭,於是,就這樣簡單的骨頭,就把它樂的幸福的不時搖著尾巴。
筱芸雖然過了及笄禮,但是,也沒覺得日子有什麽變化。照舊是每天照料一家人的吃喝穿戴,偶爾,有空核算一下賬冊,或者是擺弄一番她的首飾匣子的東西。
說到這裏,就不得誇獎一句,劉叔當真是被打獵耽誤的全能匠人啊。先不說之前托付他打製的刀槍是如何鋒利的,就連現在雕刻個首飾盒子都能雕出個花樣出來了。
一尺見方的木盒,前後左右雕了梅蘭竹菊四君子,盒頂則是盛放的牡丹花,層層疊疊,那個細致的模樣,怕是夏天裏都能惹得蜜蜂跑來采蜜。
盒子打開,盒蓋裏鑲嵌著銅鏡,打開銅鏡下邊的紐扣,木盒子就分了三層。放戒指的,耳環的,項鏈,甚至是成對的鐲子,那隻嵌紅寶的金冠,都能放置的整整齊齊。
當然,高仁當初打劫自己主子的庫房太過徹底,所以,以至於這樣的盒子,筱芸足足有三個,才完全讓那些珍貴的首飾,脫離了破爛一般卷在包裹裏的命運。全部放在了這個精美的盒子裏麵…
相比於去年,家裏多了很多人口,不說吃喝準備的時間太多了,就是連新衣都要多備上十幾套放著。
鐵夫人和風娘夫妻的,自有風娘在一旁張羅著,但初一和那些草原同伴的新衣,這還是要筱芸費心的。好在村裏嬸子們都是熱心腸,趙家村裏幸存的婦人更是感念當初雪崩時候,草原人的援手之恩,幾乎是搶奪一般,把布料和棉花,連同他們自己的都拿走了。一起給他們一起做了…
如今已經完成大半,想必在大年那天,老熊嶺上下都會有一個算一個,不論是外客還是自家人都會有新衣服穿了。
此刻的筱芸正坐了桌前撥著算盤,一邊記賬。家裏一切開銷的賬冊她可以隨便看看就好。可是,趙家村的開銷可是一定要算的清清楚楚的,畢竟,先前捐獻的銀子都是有數的,他們陸家可以幫忙補貼,卻是不能貪瀆絲毫,否則,施恩不成,反倒留了計較和仇恨,那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此刻的鐵夫人正坐在炕頭同風娘扯了之前做新衣剩下的布頭,方正閑來無事的,她們準備再縫幾個新荷包,這樣過年的時候,可以當成年禮來賞賜下人的。
偶爾抬頭見筱芸咬著筆杆,撥得算盤劈啪作響的樣子,一旁的鐵夫人見了,她臉上就多了一分笑。她撐著硬脾氣一輩子,不想老了還可以尋到怎麽一個好閨女,這種喜悅之感,簡直開心的就要溢出來…
正是這樣的時候,突然青花跑來稟報道;姑娘,山下來了一支馬隊,說是給咱們家裏送年禮來的。大少爺詢問了幾句,那些人隻說姓馮的,所以,大少爺這才讓人來請您過去看看,猜測是馮公子派來的人。
聽此,筱芸道;啊,真的嗎?來人當真說是姓馮的嗎?話罷,她幾乎從炕上一下跳到了地上,慌得青花趕緊尋了鞋子過來給她…
倒是隨後進門的韓姨母笑著接了話頭道;姑娘,確實沒錯,是馮公子派人送年禮來了,足足有十幾車那麽多呢?大少夫人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才,派人又來催您下山呢。
聽到這裏,筱芸的小臉幾乎笑開了花,吩咐道;哎呀,取我那件狐皮鬥篷來,我這就過去。幾乎是不等韓姨母給她係好鬥篷和扣子就衝了出去,但轉而又跑了迴來同鐵夫人說道;幹娘,我先去一趟山下,馬上就迴來啊。
聽此,鐵夫人擺擺手道;去吧!眼見筱芸如同歡快的小鹿一般跑的沒了影子,於是,她就淡淡望向韓姨母。
一旁的韓姨母見此,很是下意識低了頭,心裏琢磨著筱芸許是不會怨怪她的,於是,她就簡單說道;這個,夫人有所不知,去年冬天,馮公子因為搭救歸家的三少爺受傷,在老熊嶺休養了大半年,同家裏人都相處極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此,鐵夫人挑眉,手下慢慢縫著荷包,半晌才問了一句道;哦,那這位馮公子,可是家住京都呢?
“嗯…”韓姨母遲疑了一下,還是迴答道。腦海裏卻想起馮莫寒的風華氣度,又道;其實,具體詳細內情,我也不知。我隻知道馮公子是在秋末的時候離開去了京都。
聽到這裏,鐵夫人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也跟著去吧,記得帶些賞銀,那些送年禮的下人還是要打點一下。估計,筱芸高興過頭,會忘記也說不定啊…
聽此,韓姨母道;是,夫人。話罷,她就趕緊開箱子取了先前預備好的賞銀,就趕緊下山去了。
留下鐵夫人卻是皺了眉頭,風娘在一邊看著,小心翼翼說道;夫人,要不要給家裏送信,年後請大公子派人來接夫人迴去呢?
這話同這會兒的情形,當真是風牛馬不相及,但鐵夫人卻好似想通了什麽,點頭應道;嗯。好的。你去送信吧,還有,告訴他過了正月再來,別太早過來礙我的眼。
聽此,風娘道;是,夫人,我馬上去辦,她的眼底閃過一抹喜意,卻不敢表露出來…
耳此刻嶺下山口,這會卻極是熱鬧,畢竟,當初馮莫寒可是在這裏住了將近一年的,老熊嶺上下眾人,早把他當成了自家人。而如今聽說他走了幾月,終於有了音信,而且,還是派人送年禮過來,但凡手裏沒有什麽著急活計的男女老少都瞬間聚了過來。
這不,就有人拉了馬隊管事問詢一番道;馮公子身體現在可好?現在冬天那麽寒冷,他的腿傷現在還疼沒疼啊?
“對啊,還有楊伯,走的時候也沒多帶兩壇藥酒,不知道,他能不能抗過這天寒地凍呢。”
馬隊管事是個三十幾歲的中年人,紅色臉龐配了大眼墨眉,很是憨厚本分的模樣。
他一邊同眾人寒暄,一邊偷偷瞟向查看禮單的筱芸。
其實,他們商行上邊那位神秘的東家,突然傳信要他置辦豐厚年禮,然後,千裏迢迢從豐州送到這裏來,這一路上,他真的對於這些好奇之極。
即便,他這樣受器重的大管事,也不過,是每年才能見到東家一麵,東家還是坐在屏風之後和他們說話,所以,他們除了知道東家是男子之外,其他的他卻一無所知的。
畢竟,他們平日除了送賬冊和銀子外,東家也從來沒有額外吩咐,這次突然吩咐下來,整個商行都動了起來,生怕東家不滿意。
這不,好不容易把年禮準備的盡善盡美了,但收禮的人家卻不是哪個豪門大戶,而是這麽一個小村落,更甚者正主還隻是一個…姑娘而已。
所以,這事就有些透著詭異了,但又好似隔著窗紙的真相似的,極容易就能看清。
隻不過,他不敢嚐試…
好了,不說他心裏是如何糾結不已了…
這頭的筱芸在看完禮單後,腦子裏尚且有些恍惚,倒不是因為年禮如何豐厚,而是,馮莫寒那個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吃喝用物都送過來了,卻唯獨沒有提及他何時迴來。她的內心失望像細細的繡花針,紮在心頭,沒有大量失血,卻隨著每次心跳都密密麻麻的疼…“
一旁的韓姨母眼見筱芸神遊在外,忍不住小聲提醒道;姑娘,我看客人長途而來都有些累了,不如,我們讓廚房安排一下飯食吧?
聽此,筱芸迴過神,趕緊點頭道;嗯,好,告訴劉嬸子多做幾個好菜。既然,馮大哥給咱們每家都準備了年禮,不好好款待他的管事怎麽成呢?對了,另外再給它們每人封一個大紅包的才是,畢竟,他們天寒地凍一路都辛苦了。
“好啊,馮公子是自家人。他派來的人手自然也是自家人,好酒好菜管夠!”
“對啊,我們這就尋劉嬸子商量菜色去,一個時辰後就可以開飯了。”
門口的幾個婦人聽此,都是高聲應和道,之後,她們都是麻利的去做準備了。
那管事沒想到會有如此熱情的招待,很是感激的行禮。
筱芸開口留人道;這位管事,冬天天黑早,等吃過飯後,怕是再上路有些艱難,不如,你們在此留宿一晚,明天再迴程,如何?
聽此,那管事遲疑了一瞬,就迴答道;好的,那就勞煩姑娘費心了。
很快,爬犁上的禮物就被清理一空,整整十七口紅木箱子,除了銅獸鎖頭,幾乎不帶一絲花紋,但卻裝的滿滿登登。每家男人幾乎都是吃足了力氣才扛迴自家,至於剩下的,不必說都是陸家的。
畢竟,之前小刀就有傳信迴來說,鋪子門檻都快被踢斷了,定金銀子都收了幾百兩了,因為過年,有錢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宴上,可以有冬天出爐的菜色上桌,這畢竟是很長臉的事情。
所以,村裏家家戶戶都恨不得爬到暖棚上邊掀草簾時候,都能對著北風吼上兩聲,以宣泄一下心頭的興奮和歡喜的。
因為快過年了,淘氣小子們也已經放了年假,現在,很是自由的小鳥一般,把功課都扔到了腦後,整天裏都在村裏四處瘋跑著,偶爾會使點“壞心眼”把某個胖墩兒埋雪堆裏栽蔥,惹得胖墩兒大哭,其餘小子家裏的老娘就會抽空出來照著兒子屁股來一腳,於是,夥伴們就一人付出一塊芝麻糖的代價,哄得胖墩兒露了笑臉,這才繼續玩耍起來。
雞架裏的公雞和母雞已經過了風聲鶴唳的時候,主人已經送了一部分同伴去見閻王爺,它們這些被留下的都是剩餘價值很充分的幸存者。
於是,母雞就開始琢磨著早些下蛋,公雞就就兢兢業業報曉,不敢稍有懈怠的,生怕主人一個不高興就把它也送走找閻羅王喝茶去了。
當然,還要防備一種叫“姑爺”的生物,但凡這種生物進門,它們就容易被送上斷頭台的。
倒是盡忠職守了一年的老狗,終於盼到了好時候,幾乎頓頓狗食盆裏都會有些骨頭,於是,就這樣簡單的骨頭,就把它樂的幸福的不時搖著尾巴。
筱芸雖然過了及笄禮,但是,也沒覺得日子有什麽變化。照舊是每天照料一家人的吃喝穿戴,偶爾,有空核算一下賬冊,或者是擺弄一番她的首飾匣子的東西。
說到這裏,就不得誇獎一句,劉叔當真是被打獵耽誤的全能匠人啊。先不說之前托付他打製的刀槍是如何鋒利的,就連現在雕刻個首飾盒子都能雕出個花樣出來了。
一尺見方的木盒,前後左右雕了梅蘭竹菊四君子,盒頂則是盛放的牡丹花,層層疊疊,那個細致的模樣,怕是夏天裏都能惹得蜜蜂跑來采蜜。
盒子打開,盒蓋裏鑲嵌著銅鏡,打開銅鏡下邊的紐扣,木盒子就分了三層。放戒指的,耳環的,項鏈,甚至是成對的鐲子,那隻嵌紅寶的金冠,都能放置的整整齊齊。
當然,高仁當初打劫自己主子的庫房太過徹底,所以,以至於這樣的盒子,筱芸足足有三個,才完全讓那些珍貴的首飾,脫離了破爛一般卷在包裹裏的命運。全部放在了這個精美的盒子裏麵…
相比於去年,家裏多了很多人口,不說吃喝準備的時間太多了,就是連新衣都要多備上十幾套放著。
鐵夫人和風娘夫妻的,自有風娘在一旁張羅著,但初一和那些草原同伴的新衣,這還是要筱芸費心的。好在村裏嬸子們都是熱心腸,趙家村裏幸存的婦人更是感念當初雪崩時候,草原人的援手之恩,幾乎是搶奪一般,把布料和棉花,連同他們自己的都拿走了。一起給他們一起做了…
如今已經完成大半,想必在大年那天,老熊嶺上下都會有一個算一個,不論是外客還是自家人都會有新衣服穿了。
此刻的筱芸正坐了桌前撥著算盤,一邊記賬。家裏一切開銷的賬冊她可以隨便看看就好。可是,趙家村的開銷可是一定要算的清清楚楚的,畢竟,先前捐獻的銀子都是有數的,他們陸家可以幫忙補貼,卻是不能貪瀆絲毫,否則,施恩不成,反倒留了計較和仇恨,那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此刻的鐵夫人正坐在炕頭同風娘扯了之前做新衣剩下的布頭,方正閑來無事的,她們準備再縫幾個新荷包,這樣過年的時候,可以當成年禮來賞賜下人的。
偶爾抬頭見筱芸咬著筆杆,撥得算盤劈啪作響的樣子,一旁的鐵夫人見了,她臉上就多了一分笑。她撐著硬脾氣一輩子,不想老了還可以尋到怎麽一個好閨女,這種喜悅之感,簡直開心的就要溢出來…
正是這樣的時候,突然青花跑來稟報道;姑娘,山下來了一支馬隊,說是給咱們家裏送年禮來的。大少爺詢問了幾句,那些人隻說姓馮的,所以,大少爺這才讓人來請您過去看看,猜測是馮公子派來的人。
聽此,筱芸道;啊,真的嗎?來人當真說是姓馮的嗎?話罷,她幾乎從炕上一下跳到了地上,慌得青花趕緊尋了鞋子過來給她…
倒是隨後進門的韓姨母笑著接了話頭道;姑娘,確實沒錯,是馮公子派人送年禮來了,足足有十幾車那麽多呢?大少夫人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才,派人又來催您下山呢。
聽到這裏,筱芸的小臉幾乎笑開了花,吩咐道;哎呀,取我那件狐皮鬥篷來,我這就過去。幾乎是不等韓姨母給她係好鬥篷和扣子就衝了出去,但轉而又跑了迴來同鐵夫人說道;幹娘,我先去一趟山下,馬上就迴來啊。
聽此,鐵夫人擺擺手道;去吧!眼見筱芸如同歡快的小鹿一般跑的沒了影子,於是,她就淡淡望向韓姨母。
一旁的韓姨母見此,很是下意識低了頭,心裏琢磨著筱芸許是不會怨怪她的,於是,她就簡單說道;這個,夫人有所不知,去年冬天,馮公子因為搭救歸家的三少爺受傷,在老熊嶺休養了大半年,同家裏人都相處極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此,鐵夫人挑眉,手下慢慢縫著荷包,半晌才問了一句道;哦,那這位馮公子,可是家住京都呢?
“嗯…”韓姨母遲疑了一下,還是迴答道。腦海裏卻想起馮莫寒的風華氣度,又道;其實,具體詳細內情,我也不知。我隻知道馮公子是在秋末的時候離開去了京都。
聽到這裏,鐵夫人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也跟著去吧,記得帶些賞銀,那些送年禮的下人還是要打點一下。估計,筱芸高興過頭,會忘記也說不定啊…
聽此,韓姨母道;是,夫人。話罷,她就趕緊開箱子取了先前預備好的賞銀,就趕緊下山去了。
留下鐵夫人卻是皺了眉頭,風娘在一邊看著,小心翼翼說道;夫人,要不要給家裏送信,年後請大公子派人來接夫人迴去呢?
這話同這會兒的情形,當真是風牛馬不相及,但鐵夫人卻好似想通了什麽,點頭應道;嗯。好的。你去送信吧,還有,告訴他過了正月再來,別太早過來礙我的眼。
聽此,風娘道;是,夫人,我馬上去辦,她的眼底閃過一抹喜意,卻不敢表露出來…
耳此刻嶺下山口,這會卻極是熱鬧,畢竟,當初馮莫寒可是在這裏住了將近一年的,老熊嶺上下眾人,早把他當成了自家人。而如今聽說他走了幾月,終於有了音信,而且,還是派人送年禮過來,但凡手裏沒有什麽著急活計的男女老少都瞬間聚了過來。
這不,就有人拉了馬隊管事問詢一番道;馮公子身體現在可好?現在冬天那麽寒冷,他的腿傷現在還疼沒疼啊?
“對啊,還有楊伯,走的時候也沒多帶兩壇藥酒,不知道,他能不能抗過這天寒地凍呢。”
馬隊管事是個三十幾歲的中年人,紅色臉龐配了大眼墨眉,很是憨厚本分的模樣。
他一邊同眾人寒暄,一邊偷偷瞟向查看禮單的筱芸。
其實,他們商行上邊那位神秘的東家,突然傳信要他置辦豐厚年禮,然後,千裏迢迢從豐州送到這裏來,這一路上,他真的對於這些好奇之極。
即便,他這樣受器重的大管事,也不過,是每年才能見到東家一麵,東家還是坐在屏風之後和他們說話,所以,他們除了知道東家是男子之外,其他的他卻一無所知的。
畢竟,他們平日除了送賬冊和銀子外,東家也從來沒有額外吩咐,這次突然吩咐下來,整個商行都動了起來,生怕東家不滿意。
這不,好不容易把年禮準備的盡善盡美了,但收禮的人家卻不是哪個豪門大戶,而是這麽一個小村落,更甚者正主還隻是一個…姑娘而已。
所以,這事就有些透著詭異了,但又好似隔著窗紙的真相似的,極容易就能看清。
隻不過,他不敢嚐試…
好了,不說他心裏是如何糾結不已了…
這頭的筱芸在看完禮單後,腦子裏尚且有些恍惚,倒不是因為年禮如何豐厚,而是,馮莫寒那個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吃喝用物都送過來了,卻唯獨沒有提及他何時迴來。她的內心失望像細細的繡花針,紮在心頭,沒有大量失血,卻隨著每次心跳都密密麻麻的疼…“
一旁的韓姨母眼見筱芸神遊在外,忍不住小聲提醒道;姑娘,我看客人長途而來都有些累了,不如,我們讓廚房安排一下飯食吧?
聽此,筱芸迴過神,趕緊點頭道;嗯,好,告訴劉嬸子多做幾個好菜。既然,馮大哥給咱們每家都準備了年禮,不好好款待他的管事怎麽成呢?對了,另外再給它們每人封一個大紅包的才是,畢竟,他們天寒地凍一路都辛苦了。
“好啊,馮公子是自家人。他派來的人手自然也是自家人,好酒好菜管夠!”
“對啊,我們這就尋劉嬸子商量菜色去,一個時辰後就可以開飯了。”
門口的幾個婦人聽此,都是高聲應和道,之後,她們都是麻利的去做準備了。
那管事沒想到會有如此熱情的招待,很是感激的行禮。
筱芸開口留人道;這位管事,冬天天黑早,等吃過飯後,怕是再上路有些艱難,不如,你們在此留宿一晚,明天再迴程,如何?
聽此,那管事遲疑了一瞬,就迴答道;好的,那就勞煩姑娘費心了。
很快,爬犁上的禮物就被清理一空,整整十七口紅木箱子,除了銅獸鎖頭,幾乎不帶一絲花紋,但卻裝的滿滿登登。每家男人幾乎都是吃足了力氣才扛迴自家,至於剩下的,不必說都是陸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