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玉婷走後,喬誌清便把給陝北的迴信飛鴿傳書了過去,用過午飯後,便喚了胡文海帶著一個聯隊的親兵營跨馬到鄉下視察農田去了。


    此時將近秋分時節,再過一個月便是蘇南晚稻成熟的日子,三軍一年的糧草問題便都指著那幾天,目前清字軍中的大米都是依靠潘記洋行從暹羅國進口而來,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軍隊的長期供給問題,一旦和朝廷鬧翻,軍糧便成了一個大問題。所以喬誌清一點都不敢怠慢,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親自到田間走上一趟。


    “大帥,這江南的農村和咱北方還真他娘的不一樣,你瞧瞧這土地,一片片的真是肥沃,咱老胡啥時候老了,就在這裏買上塊地,種點稻子蔬菜,養點雞鴨牛羊,那日子可真是悠閑。”


    一行人跨馬沿著鄉間小路而行,四周一片片綠油油的水稻,稻子上已經掛滿了稻穗。胡文海看著四周的即將豐收的農田,忍不住大聲感慨了起來。


    “是啊,這江南自古就是魚米之鄉,比起咱的老家確實好的不是一星半點,但咱老家的地下可都藏著金山銀山呢,隻是你現在還不知道。”


    秋日的午後天氣十分的清爽宜人,沒有了夏日的那般濕熱,喬誌清的心情也跟著舒爽了起來。


    “大帥說笑了吧,就咱那一年四季幹旱少雨的地方,就能種些地瓜和棒子,哪裏還能挖出金山銀山來。”


    胡文海不相信的搖了搖頭。


    “等文傑他們迴了家鄉,很快就給我們送金子銀子過來了。”


    喬誌清大笑一聲,拍了下馬鞭,朝前麵的村子疾馳而去。


    胡文海還是一臉的不相信,唿嘯一聲,帶著手下緊跟在喬誌清的身後。


    村裏的男男女女剛剛用過午飯,還在門外麵悠閑的曬著太陽,侃著大山,突然聽到村外陣陣的馬蹄聲,習慣性的一哄而散,全都躲進了自家的小院裏,拿起鋤頭鐵鍬做好防守的準備。


    村子總共不到五十多戶的人家,整齊的排列成三行,房屋都是剛剛翻修的模樣,院子的圍牆和大門都是用樹枝築城,在外麵一眼就能看清裏麵的情況。


    喬誌清和親兵們下了馬後,看著村民惶恐的模樣,不由的輕笑著大喊一聲,“大家都出來吧,本官是蘇州知府喬誌清,大家不要害怕。”


    “都出來吧,不要害怕,見了喬大人還不趕緊迎接。”


    胡文海也輕笑著對著兩麵的村民大喊了起來。


    村民們看著路上一群身穿古怪服裝的人,一時都麵麵相覷的不敢亂動,喬誌清出來時還穿著清字軍的迷彩服,也怨不得這群飽經戰亂的村民。終於有個年長的老者帶頭走了出來,村民們也跟在他的身後一臉緊張的圍了上來,老老少少總共有一百多口人。


    “你當真是蘇州知府?”


    老者住著拐杖,一臉疑惑的看著喬誌清。一身粗布打扮,白發垂髫,額頭布滿了皺紋,看的出來,這老者在村子裏一定是個說話有分量的人。


    “老人家,你們不要害怕,本官確實是蘇州知府,今日就是下鄉來看看你們過的怎麽樣。”


    喬誌清滿臉溫和的上前扶住了老者。


    老者激動的顫抖了一下,衝身後的村民大唿了一聲,“是官家的人,大家不要害怕。”說完就要跟喬誌清跪下身子叩拜。


    眾村民這才放心了下來,跟著老者就要俯身叩拜。


    喬誌清急忙扶住老者的身子,搖頭道,“老人家快些免禮,站著說話就好,現在官府不提倡磕頭了。”


    老者受寵若驚的顫抖道,“這怎麽能行呢,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怎麽能改呢,知府大人莫不是瞧不起老頭子。”


    喬誌清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迴道,“老人家,你誤會我了,晚輩小小年紀,哪裏敢受您的叩拜,您要是執意如此,那請先受晚輩一拜。”


    喬誌清說著就要給老者行大禮,老者急忙把他扶住,驚恐的迴道,“大人萬萬不能,不拜就不拜了,老頭子應了你就是。”


    “這就對了嗎,大家都過來坐下說話吧。”


    喬誌清興衝衝一笑,扶著老者在道路一旁的柳樹下坐了下來,村民們也一臉不可思議的圍坐在喬誌清的身邊。


    “老朽早就聽聞,蘇州的新知府大人不同尋常,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老者在喬誌清的身邊扶著胡子大笑了一聲。


    “老人家還聽過晚輩的事情?”


    喬誌清有些好奇的笑了起來。


    老者輕笑的點了點頭,迴應道,“聽過,聽過,我有個兒子就在蘇州的兵營裏當差,他上個月迴來過一次,跟老朽講了很多有關你的事,老朽還以為他是胡說八道呢,今日見到大人,果然是非同一般。”


    喬誌清聞言大笑了一聲,緊握著老者的手說道,“原來您是清字軍的家屬啊,那咱爺倆也算是一家人,大家就更不能客氣了。”


    老者跟著大笑了起來,村民們看到喬誌清平易近人的樣子,也稍稍放鬆了些,跟著憨笑了起來。


    “大人怎麽突然下到我們這窮地方來呢?是要辦什麽事情嗎?”


    老者看了看親兵營的人馬,疑惑的問了起來。


    “也沒什麽大事,就是蘇州剛剛平定了下來,本官就是想知道大家的日子都過的怎麽樣?缺不缺什麽東西?”


    喬誌清環顧了下村民的裝扮,解釋了一下,情況確實不容樂觀,每個村民都是麻布的衣服,有的連鞋子都沒有,光著腳蹲在地上。小孩童更是可憐,全都是光裸著身子,被陽光曬的烏黑發亮。


    “哦,是這樣啊,大人真乃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啊,老朽一大把年紀,還沒有一個大官像您這樣親自來我們鄉下呢。”老者激動的感慨了一句,繼續說道,“大人來的時候都看到了吧,村外的那一百多畝良田都是今年六月份剛剛種上去的,今年的雨水不錯,再過一個月就有個好收成了,就是到時候不知道官家要納多少的糧食?”


    “那一百畝良田都是大家的土地嗎?咱們村裏有誰還沒有土地呢?”


    喬誌清問起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老者點了點頭,誠懇的迴道,“以前我們這個村莊名叫吳家莊,村頭的那一百畝良田都是吳老爺所有的,後來鬧長毛,吳老爺一家都被長毛給殺了,這些土地便成了長毛的一個大將軍的家產。後來長毛又被趕走了,這些良田也沒了主人,村民們自個合計著就把這些地給分了,大家心裏也沒譜,什麽也不敢種,怕有天官府又把地給收走了。”


    喬誌清笑了笑,又問道,“像咱們村的情況,周邊的村子還有嗎?”


    老者在心裏細想了下,認真的迴道,“周圍幾個村子的情況都差不多吧,有錢的人都跑了,土地荒蕪了好幾年了,就是最近才陸陸續續的逃荒過來些人,才把地重新開墾了起來。喬大人,農民們不容易啊,村子裏耕牛稀少,連個像樣的農具都找不下幾個,大家都是靠手刨地,才弄成今天這個樣子。我們這個村子情況還算好點,大人若是再往南走,那邊還有更多的良田都荒廢著,村子裏全是些女人,連個能重地的壯勞力都沒有。所以老朽想請大人今年少征點糧食,給大家留點種子和口糧,來年大家才有個盼頭。”


    老人家說著說著就抹起了眼淚。


    喬誌清緊握著他的手安慰道,“老人家放心,本官已經奏請朝廷,務必減免大家三年的賦稅。大家這三年裏不但不用納稅交糧,而且官府還免費給每個村子提供耕牛和農具,本官相信,用不了一年,大家的日子便會過的衣食無憂。”


    “喬大人說的可都是真的?”


    老者激動的顫抖著雙手緊握著喬誌清。


    喬誌清麵色誠懇的衝所有村民點了點頭。


    “喬大人真是活菩薩轉世啊,大家快給喬大人磕頭”


    老者長泣了一聲,不顧喬誌清的阻攔,帶著村民給喬誌清齊刷刷的跪了下來。


    “多謝喬大人,多謝喬大人。”


    村中所有的人都跟著老者長哭了起來,場麵十分的動人。


    喬誌清最受不了這種場麵,費了好大力氣才讓大家起身,閑聊了幾句後,便告別了老者和眾村民,帶著親兵跨馬朝南巡閱而去。


    村民們招手送走了喬誌清,全都歡聲跳動了起來,四處奔走相告,“知府大人不收租子了,知府大人不收租子了。”


    親兵營的弟兄騎在馬上也是一臉的高興,胡文海知道大家都在想什麽,湊上前問喬誌清道,“大帥,咱老家的農民什麽時候也能分點地,不用再給地主老財們交租子了呢?”


    喬誌清輕笑著環視著家鄉子弟,大聲問道,“大家都是這樣想的嗎?”


    “是的,大帥,我們跟你已經出來多半年了,咱什麽時候迴家裏去啊,兄弟們都等著家裏也能過上好日子。”


    親兵營的手下齊聲高興的喊了起來。


    “小崽子們,你們是想著迴家種地娶媳婦了吧。”


    喬誌清笑著問了起來。


    眾弟兄都大笑了起來。


    喬誌清策馬揚鞭,暢快的大吼了一聲,“就快等到那天了,到時候姑娘們多的怕你們挑花眼了。”


    “嗚唿!”


    眾弟兄唿嘯了一聲,都大笑著跟著喬誌清策馬狂奔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之雄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枯藤老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枯藤老叔並收藏清末之雄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