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齒輪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合適的時機,推動合適的地方,往有利的方向發展。
鬆江府在元朝時期,就已經發展了棉紡織業。
之後在朱元璋的推動下,以棉花一斤折米二鬥,鬆江府各地棉花種植已達十之六七,往後還會更高。
收不盡的魏塘紗,買不盡的鬆江布。
現在的鬆江府,其實需要一個港口,隻要有港口,那麽就能反過來刺激紡織業的蓬勃發展。
反觀泉州,有什麽?
一個老港口?
一群動不動就縱容反叛的官員?
胡誌和就像被掐住脖子一樣,告了聲罪,就迴到人群之中。
他想不明白,明明泉州比鬆江合適,為什麽聖人情願選擇鬆江作為南方的突破口,也不選泉州。
朱祁鈺當然沒有那個閑心跟一個知府解釋這些。
地方總要展現出發展潛力,才能吸引朝廷出台有利的政策。
朝堂上,似乎已經忽視了應天府那邊的反應。
這種明晃晃的直勾,就好像告訴應天府,要造反就趕緊造反,要鬧趕緊鬧,不然朝廷都拿不出藏在身後的掃帚。
朝會持續著,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心思。
都察院的總憲之位,依舊懸而未定。
陳鎰眼角看向王翱,對方已經展現出了價值,而自己還在畏首畏尾。
“陛下,臣願往應天府。”
在一片討論聲中,陳鎰感覺到了緊迫。
就好像麵前吊著一塊骨頭,讓他不斷往前,否則就要餓死。
雖然朝堂讚同了拆分南直隸,但是,應天府的利益受損,去應天府,就是直麵那些危險。
朱祁鈺抬眉,看了看陳鎰,又看到王翱臉上沒有什麽其他的神色。
“準,風憲言官,聞風奏事,但是鞭策天下官員之責,莫要忘了。”
陳鎰渾身一怔,聖人在警醒他。
本來禦史應該是孤臣的,可是,什麽時候開始,禦史成為了別人的刀?
聞風奏事變成了官員們揮舞著皮鞭,而不是聖人手中的皮鞭。
“臣,謹遵聖諭。”
陳鎰心中是開心的,至少,聖人答應讓他做事,沒什麽比空坐在位置,什麽都做不了還要讓人難受的。
他和胡誌和不同,陳鎰一直在京城,戰爭的時候,還安撫過軍民。
什麽都不做,其實就是等死。
當出頭鳥並沒有什麽不好,雖然還是比王翱晚了一步。
手底下的官員能夠良性競爭,對於朱祁鈺來說,是好事,隻要競爭別鬧成黨爭,就是好事。
陳鎰退了迴去,朝會依舊繼續。
有著拆分南直隸這麽一個大炸彈,剩下的事情似乎就有點索然無味了。
拆分的章程其實已經有了,不過還不夠完善,這可不是在紙上畫一個圈什麽的,需要慎重考慮。
最後,每個離開奉天殿的官員,手裏都拿著一盒百事大吉盒,這大過年的,遲到的禮物也算是禮物。
從皇宮出來,朱祁鈺沒有直接迴景仁宮。
他要去南城外的格致院。
跟朱祁鈺一起的,還有王直,身為負責人,格致院的幾個人要準備開始試驗,聖人要視察,他必須跟著。
一個個士兵把守著城外的民居。
相比城裏,城外的保安壓力要更高。
格致院被一大片圍牆圍著,裏麵也是鋼筋混凝土組成的建築,有著大片的空地。
站在裏麵,能感受到空曠,畢竟人並沒有填滿這裏。
空地上搭起了一個大棚,朱祁鈺靠近,眼前幾個人就屈膝叩拜,口稱萬歲。
在視野之中,朱祁鈺看到了很有工業風的巨大機械。
說實在,朱祁鈺自己都不敢奢想現在能看到這種東西,就算是個模型,那也很有味道。
巨大的轉輪上搭著皮帶,連接著一個小轉輪。
圓柱形的大鐵箱上凸出一根排氣管一樣的東西,剩下的是各種搖臂連接著箱體和轉輪。
光是看一眼,朱祁鈺就知道,他們缺少了齒輪,隻是用鐵製鋼管去推動轉輪。
“這便是你們研究出來的成果?”
朱祁鈺看向劉升等人,其中重點看向那生麵孔,班承。
班承也沒想到一個奇淫巧技還能讓聖人親自蒞臨。
“迴陛下,這是在之前那大水箱上改進而來,原本豎起的圓筒,現在改為橫臥式…”
劉升興奮的介紹了之後,還不忘拉上陶有道和班承,道:“也多虧了有道和承兄,不曾想陰陽學派的機關術能幫上我們這麽大的忙。”
說著,劉升指著那些搖臂,那是班承設計的。
“你們都能用大轉輪去帶動小轉輪了,就沒想過在圓盤上加幾個齒,大小不一的圓盤齒輪相互帶動,不就能省去很多搖臂?”
朱祁鈺捏著下巴,看向班承,好奇問道。
聞言,班承愣了一下,隨後眼睛睜得老大,光是描述,他就能想象出聖人所說的東西。
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似乎是個人就能想出來。
答案其實也是如此,齒輪早就有過運用,隻不過沒有大規模,一直都是小門小道,畢竟可用範圍並不大。
“你們是不是沒去看過磨坊?”
朱祁鈺看到眾人驚訝的神情,皺了皺眉,麵露不悅說道。
“罷了罷了,先讓朕看看,這是怎麽運作的。”
想了想,這些人做研究的,天天躲在實驗室裏,兩耳不聞窗外事,又怎能發現齒輪已經運用在磨坊之中。
從聖人的責怪中迴過神來,幾人的興奮勁也冷卻了下來。
王直站在朱祁鈺身後,額頭不由得冒出冷汗,因為,他根本聽不懂,真的聽不懂。
“是,陛下。”
劉升大聲應道,然後就和陶有道他們開始往那方形火爐裏加煤。
煤和木炭都可以,但是現在,木炭很多都是讓人拿去取暖,煤的話,因為西山煤礦開采的原因,比之木炭還要多,而且更適合現在的器械。
朱祁鈺站的遠了一些,前麵是一排護衛,避免要是發生意外情況,傷到了聖人。
從預熱開始,過了不久,就能看到那巨大的早期工業器械的搖臂顫動了起來。
似乎有些吃力,不過也很正常,朱祁鈺可沒想著他們能一下子造出蒸汽機。
隨著溫度的升高,那搖臂才開始推動起了傳動裝置。
看得出來,裏麵還帶有一定的慣性原理,但是,總體上,還是十分緩慢。
鬆江府在元朝時期,就已經發展了棉紡織業。
之後在朱元璋的推動下,以棉花一斤折米二鬥,鬆江府各地棉花種植已達十之六七,往後還會更高。
收不盡的魏塘紗,買不盡的鬆江布。
現在的鬆江府,其實需要一個港口,隻要有港口,那麽就能反過來刺激紡織業的蓬勃發展。
反觀泉州,有什麽?
一個老港口?
一群動不動就縱容反叛的官員?
胡誌和就像被掐住脖子一樣,告了聲罪,就迴到人群之中。
他想不明白,明明泉州比鬆江合適,為什麽聖人情願選擇鬆江作為南方的突破口,也不選泉州。
朱祁鈺當然沒有那個閑心跟一個知府解釋這些。
地方總要展現出發展潛力,才能吸引朝廷出台有利的政策。
朝堂上,似乎已經忽視了應天府那邊的反應。
這種明晃晃的直勾,就好像告訴應天府,要造反就趕緊造反,要鬧趕緊鬧,不然朝廷都拿不出藏在身後的掃帚。
朝會持續著,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心思。
都察院的總憲之位,依舊懸而未定。
陳鎰眼角看向王翱,對方已經展現出了價值,而自己還在畏首畏尾。
“陛下,臣願往應天府。”
在一片討論聲中,陳鎰感覺到了緊迫。
就好像麵前吊著一塊骨頭,讓他不斷往前,否則就要餓死。
雖然朝堂讚同了拆分南直隸,但是,應天府的利益受損,去應天府,就是直麵那些危險。
朱祁鈺抬眉,看了看陳鎰,又看到王翱臉上沒有什麽其他的神色。
“準,風憲言官,聞風奏事,但是鞭策天下官員之責,莫要忘了。”
陳鎰渾身一怔,聖人在警醒他。
本來禦史應該是孤臣的,可是,什麽時候開始,禦史成為了別人的刀?
聞風奏事變成了官員們揮舞著皮鞭,而不是聖人手中的皮鞭。
“臣,謹遵聖諭。”
陳鎰心中是開心的,至少,聖人答應讓他做事,沒什麽比空坐在位置,什麽都做不了還要讓人難受的。
他和胡誌和不同,陳鎰一直在京城,戰爭的時候,還安撫過軍民。
什麽都不做,其實就是等死。
當出頭鳥並沒有什麽不好,雖然還是比王翱晚了一步。
手底下的官員能夠良性競爭,對於朱祁鈺來說,是好事,隻要競爭別鬧成黨爭,就是好事。
陳鎰退了迴去,朝會依舊繼續。
有著拆分南直隸這麽一個大炸彈,剩下的事情似乎就有點索然無味了。
拆分的章程其實已經有了,不過還不夠完善,這可不是在紙上畫一個圈什麽的,需要慎重考慮。
最後,每個離開奉天殿的官員,手裏都拿著一盒百事大吉盒,這大過年的,遲到的禮物也算是禮物。
從皇宮出來,朱祁鈺沒有直接迴景仁宮。
他要去南城外的格致院。
跟朱祁鈺一起的,還有王直,身為負責人,格致院的幾個人要準備開始試驗,聖人要視察,他必須跟著。
一個個士兵把守著城外的民居。
相比城裏,城外的保安壓力要更高。
格致院被一大片圍牆圍著,裏麵也是鋼筋混凝土組成的建築,有著大片的空地。
站在裏麵,能感受到空曠,畢竟人並沒有填滿這裏。
空地上搭起了一個大棚,朱祁鈺靠近,眼前幾個人就屈膝叩拜,口稱萬歲。
在視野之中,朱祁鈺看到了很有工業風的巨大機械。
說實在,朱祁鈺自己都不敢奢想現在能看到這種東西,就算是個模型,那也很有味道。
巨大的轉輪上搭著皮帶,連接著一個小轉輪。
圓柱形的大鐵箱上凸出一根排氣管一樣的東西,剩下的是各種搖臂連接著箱體和轉輪。
光是看一眼,朱祁鈺就知道,他們缺少了齒輪,隻是用鐵製鋼管去推動轉輪。
“這便是你們研究出來的成果?”
朱祁鈺看向劉升等人,其中重點看向那生麵孔,班承。
班承也沒想到一個奇淫巧技還能讓聖人親自蒞臨。
“迴陛下,這是在之前那大水箱上改進而來,原本豎起的圓筒,現在改為橫臥式…”
劉升興奮的介紹了之後,還不忘拉上陶有道和班承,道:“也多虧了有道和承兄,不曾想陰陽學派的機關術能幫上我們這麽大的忙。”
說著,劉升指著那些搖臂,那是班承設計的。
“你們都能用大轉輪去帶動小轉輪了,就沒想過在圓盤上加幾個齒,大小不一的圓盤齒輪相互帶動,不就能省去很多搖臂?”
朱祁鈺捏著下巴,看向班承,好奇問道。
聞言,班承愣了一下,隨後眼睛睜得老大,光是描述,他就能想象出聖人所說的東西。
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似乎是個人就能想出來。
答案其實也是如此,齒輪早就有過運用,隻不過沒有大規模,一直都是小門小道,畢竟可用範圍並不大。
“你們是不是沒去看過磨坊?”
朱祁鈺看到眾人驚訝的神情,皺了皺眉,麵露不悅說道。
“罷了罷了,先讓朕看看,這是怎麽運作的。”
想了想,這些人做研究的,天天躲在實驗室裏,兩耳不聞窗外事,又怎能發現齒輪已經運用在磨坊之中。
從聖人的責怪中迴過神來,幾人的興奮勁也冷卻了下來。
王直站在朱祁鈺身後,額頭不由得冒出冷汗,因為,他根本聽不懂,真的聽不懂。
“是,陛下。”
劉升大聲應道,然後就和陶有道他們開始往那方形火爐裏加煤。
煤和木炭都可以,但是現在,木炭很多都是讓人拿去取暖,煤的話,因為西山煤礦開采的原因,比之木炭還要多,而且更適合現在的器械。
朱祁鈺站的遠了一些,前麵是一排護衛,避免要是發生意外情況,傷到了聖人。
從預熱開始,過了不久,就能看到那巨大的早期工業器械的搖臂顫動了起來。
似乎有些吃力,不過也很正常,朱祁鈺可沒想著他們能一下子造出蒸汽機。
隨著溫度的升高,那搖臂才開始推動起了傳動裝置。
看得出來,裏麵還帶有一定的慣性原理,但是,總體上,還是十分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