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海對於長崎軍隊的訓練,可沒有一刻的懈怠,再加上船塢建成之後,各海船都得到了護理。


    現在長崎的大明海軍,已經完成了周遭沿海基礎情況勘探,算得上摸清了海況,對於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有著充分的準備。


    天氣已然變暖,海上除了大明艦隊,還有小漁船出海打漁。


    這些漁船,不僅僅是倭人的漁船,還有軍隊的後勤兵,也就是夥頭兵,各項全能的軍隊廚子。


    有著倭人的介紹,對於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明軍都有圖畫記錄成冊,這些會交由陰陽官,用於統計長崎漁業資源的材料。


    軍隊在外執行任務,在不影響當地居民的情況下,取材食物是屬於基本技能。


    華夏雖說以農耕為主,可也要知道其擁有著綿長的海岸線,光是在海邊討活的百姓,也就是漁民,便已經超過了整個倭國的人口。


    基數大,各項技能也全麵,打漁也是如此。


    海軍多是漁民子嗣,又並非局限於一個地區,彼此入伍交流,特別是後勤兵,對於漁獵技能有著獨到的見解。


    漁船在海上起起伏伏,船尾的魚線掛著鐵鉤沉入海中,隨著漁船而動,而船頭的士兵,或是拿著魚叉,或是捧著拋網,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收獲上船的海魚,一般會直接屠宰,利用大海的優勢,直接醃製成魚幹,以增加肉食的保質期。


    這樣的預製菜在當代可謂是難得的美食,不管是配開水還是直接煮粥,可比普通幹糧還要有風味。


    再遠一些的海上,那就不是小漁船能夠染指,所以這裏也是福船遊曳巡視的地區。


    長崎的大明海軍將兩支艦隊整合,然後分出排班,出休整之外,多數都會在離岸邊五到十裏之外的距離保持存在,這不僅僅是巡視,也是勘探海域,更是讓士兵習慣長崎的大海。


    有時候,身為總指揮的張北海也會隨船出海,檢查士兵對於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反應速度。


    這些對於從天津而來的海商而言,就感覺自己好像並沒有出國一樣,除了頻繁看到倭人,一切都和在天津似的。


    海商從大村純忠那邊得知現在倭國的具體情況,選擇繼續在長崎待上些時日,看有沒有肥前國的其他大名來找他們做買賣。


    如果沒有大明海軍的存在,他們或許會選擇去冒險,可能在安全區內掙錢,又何必以身涉陷。


    本來漂洋過海能活下來都算是幸運,還想穿越戰亂之地,那是對自己的運氣有什麽誤解才會幹出來的事情。


    至於和倭國的誰做買賣,對於海商而言,隻要價格合適,長崎總督不反對,那就都一樣。


    危險的事情讓地頭蛇去做,而自己隻需要把貨物批發給地頭蛇,也就是大村純忠去做,雙方都可以處於相對安全的區域。


    早有準備的大村純忠,當然樂見海商不亂跑,這樣的話,隻需要他賣掉第一批貨,那麽就能再錢生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喲吼吼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喲吼吼吼並收藏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