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可憐之人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倭國的現狀,自然是瞞不住長崎的朱儀。
都不需要朱儀讓人去探聽,光是倭女從那些倭工口中聽到的事情,就很自然傳到了朱儀耳中。
市舶工地已經完工,但為了壓榨剩餘價值,自然是修路建房都被安排了下去。
後麵送來的人,明顯精神狀態就不一樣,而相比在前線,長崎這裏簡直就是天堂。
雖然每天都要幹活,但至少還能吃上一頓飯,還能休息,主要是不用擔心自己的性命危險。
“那些個倭女,天天害怕個甚?”
朱儀一臉無奈,看向喜兒。
而喜兒則是看向一旁的侍女,道:“現在倭女可多歸爾等管束,在長崎,又何必害怕?”
頓時,眾人都看向侍女,說是侍女,其實也就是之前解救的明女。
明女苦笑,道:“迴大人話,那些倭人慘無人道,就是民女聽了,也是夜夜噩夢。”
“倭人還能打過來不成?”
張北海一聽就沉臉說道:“除非是我等死光了,否則又有爾等甚事?”
聞言,明女直接齊齊下跪,為首那人,心中自是感動,但還是說道:“大人,除非讓那些倭人不再交談。”
“咱可不管倭人之事。”
朱儀擺了擺手,道:“都起來,又非多大的事,打仗能不死人?”
“不過,倭兵殘忍無道,讓軍中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同情,各隊長關注並加強戰士思想工作,別隻看到了倭人苦難,若是對上了,那些個倭人,也會成為倭兵,對我等做的,可不會有多少仁慈。”
所謂慈不掌兵,倭人現在看起來可憐,可一旦讓他們吃飽,讓他們拿起武器,那他們就會變成倭兵,而現在聽到的一切,就會實施在敵人身上。
事情都是要從多方麵來看,倭寇對大明沿海所做的事情,間接導致了大明禁海,可見其罪惡之深。
“是,總督。”
張北海立刻應道:“當前戰士們多少也都聽到了些,不過總督放心,戰士之中,不少就是沿海百姓,自幼便聽那海上倭寇之事。”
“如此便好。”
朱儀點了點頭,道:“莫要看到了可憐,而忘卻了倭寇的罪惡。”
“民女也會安撫那些倭女。”
聽了在場領導的話,明女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便主動開口說道。
聞言,喜兒捂嘴笑道:“你倒不也安撫,那些個人,自然會逐漸適應,若你去安撫,反倒讓那些倭女覺得自己有些身份了。”
順杆子往上爬,喜兒可是把倭人給摸得透透的,更何況是那些倭女,一旦給了她們台階,讓她們覺得自己重要,說不定就起了什麽不好的心思。
現在軍隊不排斥戰士與倭女結合,可若是倭女反過來騎在戰士的頭上,那麽別說喜兒不答應,傳到大明,那就是整的一個笑話了。
“如此,那民女應該如何做?”
明女朝著喜兒屈身問道。
“不管,什麽都別管,讓她們自己想。”
喜兒直接說道:“得我大明將士庇護,光是這點都想不明白,那養著也是白眼狼。”
“是,大人。”
明女一時間有些搞不懂這些大人物是在想什麽,簡單的事情都要搞得麻煩。
不過,大人物的決定,也不是她一個侍者能夠幹預的。
朱儀在旁邊點頭,他明白,雞蛋隻有從內部打開才是新生,從外麵破開,那就是一盤菜。
大明可沒有拯救倭人,好聲好氣指導倭人的義務,若是倭女不開眼,換了就是。
喜兒的做法,可以說是開啟了自然淘汰法。
將一些沒有公主命,卻生公主病的倭女給淘汰在長崎之外,失去了長崎的庇護,她們的下場如何,明軍也不需要理會。
等明女走後,喜兒才看向朱儀,問道:“國公爺,您說那藤原氏是要打到什麽程度?”
聞言,朱儀也有些愣,他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畢竟他也不是很了解整個倭國的形勢是如何,而藤原氏是想要改天換日還是爭搶更多的地盤,戰略的不同,戰爭烈度自然不一樣,朱儀又不摻和,就沒有想過。
“就某個人感覺而言,那什麽藤原氏,所圖甚大,應當不會局限於當前形勢。”
朱儀搓著下巴的胡渣,都把明軍給拉到長崎了,如果說僅僅是為了幾塊地,那可就殺豬用大炮了。
長崎近萬的士兵補給量是巨大的,至少對於倭國而言,而付出多是奢求迴報,若是小打小鬧,藤原氏的投入成本就遠超收益,這明顯不合理。
喜兒轉頭看向張北海,道:“指揮可有何想法?”
張北海皺眉,道:“什麽想法?當前情報不足,某還是之前想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不過,或許能夠派出一些領隊前往肥前軍中觀察,若是能有及時情報傳迴,我等也能更好應變。”
似乎覺得之前的想法有點想當然了,張北海便補充了下。
“不行。”
朱儀直接搖頭,道:“那什麽藤原氏的,本身就拉虎皮扯大旗,若是往其軍中派遣我方戰士,豈不是落人口實,言我明軍參與這倭國爭端?”
表麵上還需要維護朝廷的體麵,更不要說大明本身的話語權除了武力,就是維護接受大明冊封人的利益。
當前幕府是永樂帝承認的日本王,而藤原氏很可能要反的就是足利氏,若是讓其他邦國知道大明派遣軍隊支持藤原氏,很可能造成邦國對大明的不信任,影響到整個朝貢體係。
在這種大事麵前,朱儀還是拎得清輕重。
“倒是不需要派出戰士。”
喜兒揚起嘴角,道:“那大村純忠就會給我等提供消息,隻要如大村純忠那般的人多些不就成了。”
和什麽事都想親力親為的張北海不同,喜兒在倭人身上看到了不少當倭奸的潛質。
對於大部分倭人而言,除了領主,他們是不認幕府朝廷的,換而言之,國家怎樣都和他們沒有關係,換哪個氏族上去,他們依舊該種地的種地,該交稅的交稅。
“非自己人,如何判斷情報真實性?”
知道了倭軍的所作所為後,張北海可不相信那些大名。
“真假又有何幹?”
喜兒直接聳肩說道:“我等隻守長崎,對於之外情報,知道個大概不就行了?”
頓時,張北海就上下打量著喜兒,不得不說,這位內官很有做監軍的潛質,或者說,當個參謀挺不錯的。
“欽差大人所言極是。”
張北海拱了拱手,道:“那不就是錦衣衛的活嗎?”
話音落下,在場的人都安靜了下來。
“倭島總不會有錦衣衛吧?”
許久之後,朱儀才開口,語氣都沒有什麽底。
說完,目光還不自覺看向喜兒,畢竟與錦衣衛齊名的,那就是東緝事廠了。
“看我做甚?”
喜兒瞪大了眼睛指著自己的鼻子:“我若能在緝事廠做事,又怎麽可能到倭島來?”
“不行嗎?”
張北海質疑道。
聞言,喜兒不斷深唿吸調整自己的情緒,道:“錦衣衛主外,緝事廠主內,這是聖上定下的規矩,爾等覺得那些大人會敢不聽嗎?”
“那你也可以是錦衣衛啊!”
朱儀大手一拍,似乎發現了一個極為緊密的邏輯。
既然錦衣衛對外,那麽喜兒隻要改一下身份不就得了,更何況在聖人接手錦衣衛之後,整個錦衣衛無不透露著神秘,就連那以前經常能見到的錦衣衛都指揮都沒見到人。
“如果倭島有錦衣衛,那會不會和我等聯係?”
張北海在喜兒狂翻白眼後,深思熟慮問道。
不過,他的問題,沒有人能夠迴答他,現在的錦衣衛已經不是以前的錦衣衛了,內部可沒有各種掛職,除了鎮撫司的官吏外,大部分番子都轉成了緝事廠吏員。
真正的錦衣衛,已經化整為零,沒有誰能準確知道誰是錦衣衛。
“應當不會吧?”
喜兒皺眉道:“我等來長崎也有些時日,也沒見有其他明人。”
“有沒有一種可能。”
朱儀撓了下頭,道:“那什麽藤原氏封鎖了我軍在長崎的消息,所以倭國知道我等在此的人,僅限於一部分人?”
這時,喜兒和張北海才反應過來,聖人早就和藤原氏有協議,若是藤原氏早有準備的話,確實能夠做到消息封鎖,不過,隨著戰事開啟,這件事也不知道能瞞多久。
“不對,總督,欽差,想這些做甚?”
張北海很快就反應過來,道:“就算倭島有錦衣衛,也不妨礙我等收集情報啊!”
如果倭島上有錦衣衛,那自然是更加方便明軍,而就算是沒有,其實影響也不會很大。
“這方麵,欽差比較熟悉,就由欽差挑選合適人選吧。”
朱儀立馬說道,既然不用士兵,那也就喜兒手下有從工人中挑選出來的倭人,所以讓喜兒來實施最合適。
“不急的話,那大村純忠就想做買賣,到時候咱們也組個商隊就成。”
喜兒稍加思索道:“當前倭工之中,就算放出去了,也無法保證其會如實迴稟情報,還需要再考察一段時間。”
雖然那些工人表麵上十分諂媚,可內心想什麽,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喜兒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阿諛奉承之輩不可靠,更主要的是,喜兒內心也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刻板印象。
幾人正在討論著之後的規劃時,就有士兵跑上前來,道:“總督,新一批物資送到,請總督清點。”
聞聲,幾人不約而同看向士兵,喜兒率先開口,道:“是何人運送過來的?”
“迴欽差,乃是大村氏,大村純忠。”
士兵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倭國大名的稱謂,就名字而言,倭國的發音和大明官話有些許相似之處。
“這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朱儀咧嘴一笑,朝著喜兒和張北海示意,道:“同去?”
“同去。”
喜兒和張北海同聲道。
外邊送來的物資自然不能全都存放在城主府中,所以朱儀他們早早就建好了糧倉,大多數糧食就放在其中。
村落之外,大村純忠讓自己的親信將圍觀的倭民給隔開,這些物資都是要送給明軍的,可不是給這些屁民。
沒讓他等多久,朱儀三人就走了過來,看到一隊長龍,其中有牛車運載物資,還有雞鴨牛羊等活物。
活物是之前朱儀要求加上的,畢竟長崎本身發展也離不開畜業,軍中人才濟濟,有的是會養家禽牲畜的戰士,索性就要來活物,讓軍隊來蓄養。
“總督大人,欽差大人,指揮大人。”
大村純忠看到來人,立刻朝著對方鞠躬,嘴巴不停開口。
“嗯,無需多禮。”
朱儀擺了擺手,讓身旁的士兵上前,道:“讓人清點一下,沒有問題就直接送去倉庫,活物送去規劃好的區域。”
“是,總督。”
身邊的士兵立馬就應道,隨後又點了好幾個人,各自分工,從胸前的口袋裏掏出小冊子和炭筆,走向運輸隊。
“你叫大村純忠是吧?”
見清點開始,朱儀看向大村純忠,一臉和善問道。
聞言,大村純忠連忙鞠躬,道:“是,總督大人,外臣大村純忠,得幸總督大人記得。”
“這裏交給別人,你我迴府去坐坐。”
朱儀走近大村純忠,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不知道為什麽,大村純忠總覺得今天的總督大人十分親切,以前可是連看自己一眼都懶得。
“是,總督大人。”
大村純忠不敢怠慢,隨後朝著自己幕僚說道:“你會漢話,留在這裏幫忙天兵清點。”
安排好後,他看到朱儀已經轉身,便跟了上去。
來到城主府後,朱儀讓人上了茶盤和糕點,剛坐下,就聽喜兒說道:“大村君,些許時日不見,怎麽沒待在前線?”
聞言,大村純忠歎了口氣,道:“欽差大人有所不知,外臣大村郡勢微,在前線也不過是任人擺布,得知要往長崎送物資,便自告奮勇護送。”
“怎會如此?”
喜兒與朱儀悄悄交流了眼神,才道。
看著眼前人,大村純忠選擇了大吐苦水,而朱儀也是時而安慰,時而發問。
都不需要朱儀讓人去探聽,光是倭女從那些倭工口中聽到的事情,就很自然傳到了朱儀耳中。
市舶工地已經完工,但為了壓榨剩餘價值,自然是修路建房都被安排了下去。
後麵送來的人,明顯精神狀態就不一樣,而相比在前線,長崎這裏簡直就是天堂。
雖然每天都要幹活,但至少還能吃上一頓飯,還能休息,主要是不用擔心自己的性命危險。
“那些個倭女,天天害怕個甚?”
朱儀一臉無奈,看向喜兒。
而喜兒則是看向一旁的侍女,道:“現在倭女可多歸爾等管束,在長崎,又何必害怕?”
頓時,眾人都看向侍女,說是侍女,其實也就是之前解救的明女。
明女苦笑,道:“迴大人話,那些倭人慘無人道,就是民女聽了,也是夜夜噩夢。”
“倭人還能打過來不成?”
張北海一聽就沉臉說道:“除非是我等死光了,否則又有爾等甚事?”
聞言,明女直接齊齊下跪,為首那人,心中自是感動,但還是說道:“大人,除非讓那些倭人不再交談。”
“咱可不管倭人之事。”
朱儀擺了擺手,道:“都起來,又非多大的事,打仗能不死人?”
“不過,倭兵殘忍無道,讓軍中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同情,各隊長關注並加強戰士思想工作,別隻看到了倭人苦難,若是對上了,那些個倭人,也會成為倭兵,對我等做的,可不會有多少仁慈。”
所謂慈不掌兵,倭人現在看起來可憐,可一旦讓他們吃飽,讓他們拿起武器,那他們就會變成倭兵,而現在聽到的一切,就會實施在敵人身上。
事情都是要從多方麵來看,倭寇對大明沿海所做的事情,間接導致了大明禁海,可見其罪惡之深。
“是,總督。”
張北海立刻應道:“當前戰士們多少也都聽到了些,不過總督放心,戰士之中,不少就是沿海百姓,自幼便聽那海上倭寇之事。”
“如此便好。”
朱儀點了點頭,道:“莫要看到了可憐,而忘卻了倭寇的罪惡。”
“民女也會安撫那些倭女。”
聽了在場領導的話,明女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便主動開口說道。
聞言,喜兒捂嘴笑道:“你倒不也安撫,那些個人,自然會逐漸適應,若你去安撫,反倒讓那些倭女覺得自己有些身份了。”
順杆子往上爬,喜兒可是把倭人給摸得透透的,更何況是那些倭女,一旦給了她們台階,讓她們覺得自己重要,說不定就起了什麽不好的心思。
現在軍隊不排斥戰士與倭女結合,可若是倭女反過來騎在戰士的頭上,那麽別說喜兒不答應,傳到大明,那就是整的一個笑話了。
“如此,那民女應該如何做?”
明女朝著喜兒屈身問道。
“不管,什麽都別管,讓她們自己想。”
喜兒直接說道:“得我大明將士庇護,光是這點都想不明白,那養著也是白眼狼。”
“是,大人。”
明女一時間有些搞不懂這些大人物是在想什麽,簡單的事情都要搞得麻煩。
不過,大人物的決定,也不是她一個侍者能夠幹預的。
朱儀在旁邊點頭,他明白,雞蛋隻有從內部打開才是新生,從外麵破開,那就是一盤菜。
大明可沒有拯救倭人,好聲好氣指導倭人的義務,若是倭女不開眼,換了就是。
喜兒的做法,可以說是開啟了自然淘汰法。
將一些沒有公主命,卻生公主病的倭女給淘汰在長崎之外,失去了長崎的庇護,她們的下場如何,明軍也不需要理會。
等明女走後,喜兒才看向朱儀,問道:“國公爺,您說那藤原氏是要打到什麽程度?”
聞言,朱儀也有些愣,他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畢竟他也不是很了解整個倭國的形勢是如何,而藤原氏是想要改天換日還是爭搶更多的地盤,戰略的不同,戰爭烈度自然不一樣,朱儀又不摻和,就沒有想過。
“就某個人感覺而言,那什麽藤原氏,所圖甚大,應當不會局限於當前形勢。”
朱儀搓著下巴的胡渣,都把明軍給拉到長崎了,如果說僅僅是為了幾塊地,那可就殺豬用大炮了。
長崎近萬的士兵補給量是巨大的,至少對於倭國而言,而付出多是奢求迴報,若是小打小鬧,藤原氏的投入成本就遠超收益,這明顯不合理。
喜兒轉頭看向張北海,道:“指揮可有何想法?”
張北海皺眉,道:“什麽想法?當前情報不足,某還是之前想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不過,或許能夠派出一些領隊前往肥前軍中觀察,若是能有及時情報傳迴,我等也能更好應變。”
似乎覺得之前的想法有點想當然了,張北海便補充了下。
“不行。”
朱儀直接搖頭,道:“那什麽藤原氏的,本身就拉虎皮扯大旗,若是往其軍中派遣我方戰士,豈不是落人口實,言我明軍參與這倭國爭端?”
表麵上還需要維護朝廷的體麵,更不要說大明本身的話語權除了武力,就是維護接受大明冊封人的利益。
當前幕府是永樂帝承認的日本王,而藤原氏很可能要反的就是足利氏,若是讓其他邦國知道大明派遣軍隊支持藤原氏,很可能造成邦國對大明的不信任,影響到整個朝貢體係。
在這種大事麵前,朱儀還是拎得清輕重。
“倒是不需要派出戰士。”
喜兒揚起嘴角,道:“那大村純忠就會給我等提供消息,隻要如大村純忠那般的人多些不就成了。”
和什麽事都想親力親為的張北海不同,喜兒在倭人身上看到了不少當倭奸的潛質。
對於大部分倭人而言,除了領主,他們是不認幕府朝廷的,換而言之,國家怎樣都和他們沒有關係,換哪個氏族上去,他們依舊該種地的種地,該交稅的交稅。
“非自己人,如何判斷情報真實性?”
知道了倭軍的所作所為後,張北海可不相信那些大名。
“真假又有何幹?”
喜兒直接聳肩說道:“我等隻守長崎,對於之外情報,知道個大概不就行了?”
頓時,張北海就上下打量著喜兒,不得不說,這位內官很有做監軍的潛質,或者說,當個參謀挺不錯的。
“欽差大人所言極是。”
張北海拱了拱手,道:“那不就是錦衣衛的活嗎?”
話音落下,在場的人都安靜了下來。
“倭島總不會有錦衣衛吧?”
許久之後,朱儀才開口,語氣都沒有什麽底。
說完,目光還不自覺看向喜兒,畢竟與錦衣衛齊名的,那就是東緝事廠了。
“看我做甚?”
喜兒瞪大了眼睛指著自己的鼻子:“我若能在緝事廠做事,又怎麽可能到倭島來?”
“不行嗎?”
張北海質疑道。
聞言,喜兒不斷深唿吸調整自己的情緒,道:“錦衣衛主外,緝事廠主內,這是聖上定下的規矩,爾等覺得那些大人會敢不聽嗎?”
“那你也可以是錦衣衛啊!”
朱儀大手一拍,似乎發現了一個極為緊密的邏輯。
既然錦衣衛對外,那麽喜兒隻要改一下身份不就得了,更何況在聖人接手錦衣衛之後,整個錦衣衛無不透露著神秘,就連那以前經常能見到的錦衣衛都指揮都沒見到人。
“如果倭島有錦衣衛,那會不會和我等聯係?”
張北海在喜兒狂翻白眼後,深思熟慮問道。
不過,他的問題,沒有人能夠迴答他,現在的錦衣衛已經不是以前的錦衣衛了,內部可沒有各種掛職,除了鎮撫司的官吏外,大部分番子都轉成了緝事廠吏員。
真正的錦衣衛,已經化整為零,沒有誰能準確知道誰是錦衣衛。
“應當不會吧?”
喜兒皺眉道:“我等來長崎也有些時日,也沒見有其他明人。”
“有沒有一種可能。”
朱儀撓了下頭,道:“那什麽藤原氏封鎖了我軍在長崎的消息,所以倭國知道我等在此的人,僅限於一部分人?”
這時,喜兒和張北海才反應過來,聖人早就和藤原氏有協議,若是藤原氏早有準備的話,確實能夠做到消息封鎖,不過,隨著戰事開啟,這件事也不知道能瞞多久。
“不對,總督,欽差,想這些做甚?”
張北海很快就反應過來,道:“就算倭島有錦衣衛,也不妨礙我等收集情報啊!”
如果倭島上有錦衣衛,那自然是更加方便明軍,而就算是沒有,其實影響也不會很大。
“這方麵,欽差比較熟悉,就由欽差挑選合適人選吧。”
朱儀立馬說道,既然不用士兵,那也就喜兒手下有從工人中挑選出來的倭人,所以讓喜兒來實施最合適。
“不急的話,那大村純忠就想做買賣,到時候咱們也組個商隊就成。”
喜兒稍加思索道:“當前倭工之中,就算放出去了,也無法保證其會如實迴稟情報,還需要再考察一段時間。”
雖然那些工人表麵上十分諂媚,可內心想什麽,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喜兒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阿諛奉承之輩不可靠,更主要的是,喜兒內心也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刻板印象。
幾人正在討論著之後的規劃時,就有士兵跑上前來,道:“總督,新一批物資送到,請總督清點。”
聞聲,幾人不約而同看向士兵,喜兒率先開口,道:“是何人運送過來的?”
“迴欽差,乃是大村氏,大村純忠。”
士兵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倭國大名的稱謂,就名字而言,倭國的發音和大明官話有些許相似之處。
“這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朱儀咧嘴一笑,朝著喜兒和張北海示意,道:“同去?”
“同去。”
喜兒和張北海同聲道。
外邊送來的物資自然不能全都存放在城主府中,所以朱儀他們早早就建好了糧倉,大多數糧食就放在其中。
村落之外,大村純忠讓自己的親信將圍觀的倭民給隔開,這些物資都是要送給明軍的,可不是給這些屁民。
沒讓他等多久,朱儀三人就走了過來,看到一隊長龍,其中有牛車運載物資,還有雞鴨牛羊等活物。
活物是之前朱儀要求加上的,畢竟長崎本身發展也離不開畜業,軍中人才濟濟,有的是會養家禽牲畜的戰士,索性就要來活物,讓軍隊來蓄養。
“總督大人,欽差大人,指揮大人。”
大村純忠看到來人,立刻朝著對方鞠躬,嘴巴不停開口。
“嗯,無需多禮。”
朱儀擺了擺手,讓身旁的士兵上前,道:“讓人清點一下,沒有問題就直接送去倉庫,活物送去規劃好的區域。”
“是,總督。”
身邊的士兵立馬就應道,隨後又點了好幾個人,各自分工,從胸前的口袋裏掏出小冊子和炭筆,走向運輸隊。
“你叫大村純忠是吧?”
見清點開始,朱儀看向大村純忠,一臉和善問道。
聞言,大村純忠連忙鞠躬,道:“是,總督大人,外臣大村純忠,得幸總督大人記得。”
“這裏交給別人,你我迴府去坐坐。”
朱儀走近大村純忠,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不知道為什麽,大村純忠總覺得今天的總督大人十分親切,以前可是連看自己一眼都懶得。
“是,總督大人。”
大村純忠不敢怠慢,隨後朝著自己幕僚說道:“你會漢話,留在這裏幫忙天兵清點。”
安排好後,他看到朱儀已經轉身,便跟了上去。
來到城主府後,朱儀讓人上了茶盤和糕點,剛坐下,就聽喜兒說道:“大村君,些許時日不見,怎麽沒待在前線?”
聞言,大村純忠歎了口氣,道:“欽差大人有所不知,外臣大村郡勢微,在前線也不過是任人擺布,得知要往長崎送物資,便自告奮勇護送。”
“怎會如此?”
喜兒與朱儀悄悄交流了眼神,才道。
看著眼前人,大村純忠選擇了大吐苦水,而朱儀也是時而安慰,時而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