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毒計的陽謀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沒有直接幹預倭國,朱儀也沒有主動去抓那些壯勞力。
而在朱儀工地的那些倭女,也會向在工地的壯勞力解釋這些都是大名幹的。
大明所建立起來的,就隻會是正麵形象,而明軍越是文明對待倭女,越能襯托出大名的殘忍。
這種發糖戰略,不僅朱儀看得明白,整個明軍都十分清楚,就是要將怨氣轉移。
別管大明有沒有加劇倭國的動蕩,你就看在工地時,倭女有沒有受欺負就好了,到時候必然有倭國大儒站出來,用聲嘶力竭的聲音來為大明辯護。
喜兒身為欽差大臣,所需要的就是處理好大名的關係,同時,也要給那些大儒一些聲望。
城主府,朱儀看著眼前的活字印刷板,看向喜兒,笑道:“這裏也要辦一個通政司?”
聞言,喜兒笑道:“倒不是,聖上說了,這叫雜誌,就是給倭國文人發表文章之用。”
“也沒有區別,通政司的報紙不也如此。”
朱儀聳了聳肩道。
“沒區別?”
喜兒眉眼帶笑,道:“如果說,這些雜誌隻會刊登關於倭人的劣根性的文章,你還會覺得區別不大?”
“倭人會同意?”
朱儀有些不相信,道:“如此做法,不就離了倭人的心,文人雖然軟骨頭,但也有幾分風骨,怎會如此侮辱自己人?”
“聖上所說,風骨在稿費和聲望麵前,不值一提。”
喜兒不以為意,解釋著道:“咱們不僅要讓倭人辱罵倭人,還要設立獎項,從中挑選文章,給予來自大明的肯定,如此,獲獎者便能夠被倭國貴族所歡迎,畢竟有著我大明的存在,如那大村純忠一般,知道阿諛奉承的大名,都無需我等開口,便會主動配合。”
這些事情,都不需要說,隻需要把台子搭好,就會有人知道該怎麽做。
所謂無形的大手,便是如此,用武力征服倭國,對於大明來說,並不難,但朱祁鈺要的是,摧毀其精氣神。
有著後世豐富的經驗,朱祁鈺隻需要遠程遙控,在經營倭國資源的同時,提前將倭國一切的可能性摁死在萌芽之中。
朱儀點了點頭,來長崎也有一段時間了,那些大名是什麽樣的人,朱儀也有些了解,很明顯,相比倭國利益,他們更注重自己。
這不是什麽毒計,而是陽謀。
“既然是聖上之命,那你看著辦,需要什麽人手,從軍中調用便是。”
朱儀十分配合,若是以前,要說從軍中調用,那要選出識字的人,必然是指揮級的,作為將領,那肯定不同意,可是現在,軍中識字頗多,抽取一些小隊長,對於軍隊來說,並不麻煩。
“那是當然,不過,還需要從工人之中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工匠,將他們收為己用為好。”
喜兒拍了拍這些活字印刷的印章,道:“比起文人,工匠更加貼近百姓,所以,我想從工匠開始入手。”
拉攏文人是一迴事,但若是倭人都是文盲,那拉攏文人的效果,肯定比拉攏工匠還要低一些。
聖人給了自己和朱儀那麽多的自決權,不就是讓自己因地製宜,隨機應變。
因而,喜兒也沒有打算照本宣科,而是嚐試用適合的方法去執行聖人的命令。
大村郡便是喜兒選中的試驗地,這可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喜兒沒有理由拒絕對方。
“這會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朱儀對於文人還是有著些許的尊重,就好比許多武將在功成身退後,多會開始附庸文雅一樣。
而這樣的方式,雖然是聖命,但朱儀還是有些擔心會反噬迴大明。
不過,喜兒可沒有直接迴答朱儀,而是目光直勾勾盯著朱儀。
這下子,倒是讓朱儀有些不好意思了,撓了撓頭,道:“罷了,文人德行,風骨有之,見風使舵有之。”
文人之中有徐珵這樣的南遷派,也有於謙這樣的主戰共死派。
但結果終究是誰贏他們幫誰,這點在華夏已經有了充分的曆史文本印證。
和朱儀不同,喜兒本身是宦官,比起崇敬文人,更不如說是嫉妒多一些,但也僅此而已。
相比大明,現在的倭國更加沒有國家概念,講究的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國公爺不用多想,聖上讓我等在倭島行事無需顧忌,文人若有風骨,多走多看,也能看出孰對孰錯,為了些許獎項、錢財而賣命者,必然被大勢所碾壓。”
喜兒聳了聳肩,繼續道:“除了長崎,某已經和那大村純忠說好,在大村郡也設立雜誌衙門,”
“為何?”
朱儀微微皺眉,現今階段,他其實並不太想理其他地方的事情。
“大村純忠害怕倭島起戰事後,大村郡會被其他諸侯盯上,在其領地有我們的雜誌衙門,那麽其他諸侯也會忌憚一些。”
喜兒毫不猶豫迴道:“似乎那藤原氏接收刀槍鐵器後,就不安分了起來,外麵已經有了亂象,隻不過長崎還未感覺到罷了。”
聞言,朱儀沉默了下來,搓著下巴的胡渣,道:“原來如此,可以理解,那創辦雜誌,能讓明軍不受牽扯,又能影響部分局勢,不錯的方式。”
“要真正實施了之後才知道。”
倭國不比大明,很多東西都要打基礎,辦雜誌最重要的就是紙,而現在倭國的造紙業被各大名所壟斷,百姓連姓名都沒有,更不要說用到紙這種東西了。
而喜兒在開辦雜誌之前,還需要想辦法從大名那裏找些造紙工匠為自己做事,所以喜兒才會想從工匠先下手。
讓工匠心甘情願為自己做事,並不是很難,而從思想上讓工匠依賴大明,向往大明,那麽漸漸的,能工巧匠隻要有機會,就會前往大明。
這可比那些什麽文人有用多了。
又與朱儀聊了一會兒,喜兒才離開,現在長崎各種事情繁多,不少事情都要他們親力親為,行政體係都還沒真正搭建起來。
大村純忠並沒有迴大村郡,而是在碼頭工地閑逛。
得到了天朝欽差大人的應許,現在大村純忠的心情很好,走在工地,看著勞動的倭人,就跟看自己的奴隸一樣。
因為人力充足,碼頭工地的擴建很快,石塊和砂土填充擴建出來的平台,已經有了幾分雛形。
這可比大村純忠見過了任何港口還要大,他能想象,到時候這港口停著滿是商船,會是多麽壯觀的模樣。
到了那時候,他也能從這裏獲得來自天朝的貨物,隻要稍微轉手一賣,那就是白花花的銀子落入手中。
隻是,有人看重的是銀子,而有的人,看上的是銀山。
朱儀他們並沒有限製大名在工地的任何活動,所以大村純忠能夠在這裏四處活動,甚至能夠體驗監工的工作。
大村純忠站在依舊修好的角落,直麵大海,曾幾何時,長崎也不過是比大村郡強一些的郡而已,現在短短的時間,就有如此的變化。
在大村純忠身後站著幾個武士,目光一直警戒著那些做事的勞力。
大名出現在這裏,難免會怕有些勞力想不開,來個匹夫一怒什麽的,所以需要武士的護衛。
也是正因如此,多數來找朱儀的大名,也不會來這裏。
不過,就算是從大村郡抓來的勞力,看到大村純忠之後,也是跪在地上,絲毫生不起什麽異心。
劇烈的勞動,一天一頓食物,已經消耗了他們太多的力氣,根本無力反抗。
大村純忠現在想的都是未來如何開展生意,畢竟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就要開始想要怎麽快速斂財了。
“欽差大人已經答應了庇護大村,你說,到時候咱們要做什麽買賣最好?”
頭都沒有迴,大村純忠輕聲開口,而站在他身邊的輔官,微微鞠躬,道:“絲綢、茶葉、瓷器,隻要是天朝來的貨物,京都有的是貴人要,不過要抓緊了。”
聞言,大村純忠點了點頭,道:“這段時間,讓人去京都走走關係,趁著現在還早。”
他能想到,其他大名也自然能想到,京都作為大將軍和天皇所在,就算天下大亂,那裏也是最後才會被波及的地方,和大明的北平不同,倭國的京都,遍地權貴。
隻要是賺錢的買賣,在京都就不會錯,更何況是從大明來的貨物,最容易銷售的地方,首選就是京都了。
“下臣在京都有同窗,這不成問題。”
輔官開口,這對他來說,也是表現的機會。
現在大村純忠和其他大名相比,雖然還比不上藤原氏,但也稍微背靠了天朝,等到倭國兵亂,像他這種輔官,自然是能跟隨家主平步青雲。
而京都的同窗,在倭國也十分正常,畢竟各地學寮到最後,都會前往京都進學,算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吧。
“極好,極好。”
大村純忠頓時覺得今天是個好日子,做什麽事情都是那麽的順利,未來簡直就是一片坦途。
就算之後不能建功立業,讓他大村氏開枝散葉,壯大家族也是最少的事情。
再看港口,簡直就是自己的聚寶盆,大村純忠忍不住張開雙臂,享受著猛烈的海風。
“家主,先迴吧,風浪大,要下雨了。”
輔官看著逐漸厚重的雲彩,輕聲說道。
“不急,今天就住長崎了。”
大村純忠抬頭看向天空,無所謂道。
現在時間也不早了,迴大村郡估計要趕夜路,還不如在長崎這邊住一晚。
“是,家主。”
輔官也沒有繼續說什麽,作為家臣,自然是要聽家主的。
又在海邊待了一會兒,大村純忠才離開港口,路過沙灘的時候,還駐足觀賞了一番還豎立在沙灘上的幹屍,這可是前任長崎大名,死到現在,上頭都沒有一點點反應。
由此可見,藤原氏已經幫忙解決了不少麻煩,否則一個大名就這麽死了,還被串成人竿,警戒著整個長崎的人,京都竟然沒有絲毫消息。
長崎城主府下的村莊,因為不用充當勞力,所以村民的生活如往常一般,或者說,比平時還要好上不少。
新的統治者可沒有強搶他們的物資,相反,甚至願意以物易物或是直接購買,給村民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就連大村純忠來到此處尋求住處,也不敢強搶民宅,需要給予村民一些報酬來換。
這便是有著大靠山的好處,長崎村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都是靠天吃飯的人,因為要下雨的原因,多數村民都在外迴收各類魚幹和海菜。
輔官沒有問大村純忠為何不求助城主府,這種問題問出來,隻會顯得自己太過淺薄無知。
大村純忠可不想因為自己的臨時起意而讓喜兒落下壞印象,而給予長崎村民一些好處,說不定往後天使在村中走動,聽到自己的名聲,那豈不更是一樁美事。
成功往往都是在細節處,至少大村純忠是這麽想的。
與村民談妥之後,大村純忠也就在長崎住了下來。
而他的一舉一動,朱儀自然收到了消息,此時他正與喜兒一同用餐,不由得笑道:“這大村純忠,還真是個妙人。”
“多此一舉而已。”
喜兒忍不住白了一眼,都是利益關係,如果要考慮對方的品德,就那將自己領地之民抓來工地,不管領民死活,那在喜兒這裏就已經大大扣分了。
畢竟國與國之間的道德水準不一樣,倭國這類知小禮而無大義的邦國就是如此。
“至少說明,這人很想表現自己,很想依附大明。”
朱儀說完就往嘴裏扒了幾口飯,其實他和喜兒差不多,對於倭人怎樣都無所謂,除非對方的品德高到聲名遠播,能夠傳到聖人耳中,並且受到聖人賞識,否則與其做這些,還不如好好想想怎麽展現自身的價值來得直接一些。
“這種人,越多越好。”
喜兒笑著又給自己盛了一碗,這樣的人多了,那才對大明更加有利。
時辰未到,天色已然暗了下來,淅淅瀝瀝的雨滴落到地上,濺起塵土,雨聲漸漸密集了起來,很快變成了瓢潑大雨。
而在朱儀工地的那些倭女,也會向在工地的壯勞力解釋這些都是大名幹的。
大明所建立起來的,就隻會是正麵形象,而明軍越是文明對待倭女,越能襯托出大名的殘忍。
這種發糖戰略,不僅朱儀看得明白,整個明軍都十分清楚,就是要將怨氣轉移。
別管大明有沒有加劇倭國的動蕩,你就看在工地時,倭女有沒有受欺負就好了,到時候必然有倭國大儒站出來,用聲嘶力竭的聲音來為大明辯護。
喜兒身為欽差大臣,所需要的就是處理好大名的關係,同時,也要給那些大儒一些聲望。
城主府,朱儀看著眼前的活字印刷板,看向喜兒,笑道:“這裏也要辦一個通政司?”
聞言,喜兒笑道:“倒不是,聖上說了,這叫雜誌,就是給倭國文人發表文章之用。”
“也沒有區別,通政司的報紙不也如此。”
朱儀聳了聳肩道。
“沒區別?”
喜兒眉眼帶笑,道:“如果說,這些雜誌隻會刊登關於倭人的劣根性的文章,你還會覺得區別不大?”
“倭人會同意?”
朱儀有些不相信,道:“如此做法,不就離了倭人的心,文人雖然軟骨頭,但也有幾分風骨,怎會如此侮辱自己人?”
“聖上所說,風骨在稿費和聲望麵前,不值一提。”
喜兒不以為意,解釋著道:“咱們不僅要讓倭人辱罵倭人,還要設立獎項,從中挑選文章,給予來自大明的肯定,如此,獲獎者便能夠被倭國貴族所歡迎,畢竟有著我大明的存在,如那大村純忠一般,知道阿諛奉承的大名,都無需我等開口,便會主動配合。”
這些事情,都不需要說,隻需要把台子搭好,就會有人知道該怎麽做。
所謂無形的大手,便是如此,用武力征服倭國,對於大明來說,並不難,但朱祁鈺要的是,摧毀其精氣神。
有著後世豐富的經驗,朱祁鈺隻需要遠程遙控,在經營倭國資源的同時,提前將倭國一切的可能性摁死在萌芽之中。
朱儀點了點頭,來長崎也有一段時間了,那些大名是什麽樣的人,朱儀也有些了解,很明顯,相比倭國利益,他們更注重自己。
這不是什麽毒計,而是陽謀。
“既然是聖上之命,那你看著辦,需要什麽人手,從軍中調用便是。”
朱儀十分配合,若是以前,要說從軍中調用,那要選出識字的人,必然是指揮級的,作為將領,那肯定不同意,可是現在,軍中識字頗多,抽取一些小隊長,對於軍隊來說,並不麻煩。
“那是當然,不過,還需要從工人之中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工匠,將他們收為己用為好。”
喜兒拍了拍這些活字印刷的印章,道:“比起文人,工匠更加貼近百姓,所以,我想從工匠開始入手。”
拉攏文人是一迴事,但若是倭人都是文盲,那拉攏文人的效果,肯定比拉攏工匠還要低一些。
聖人給了自己和朱儀那麽多的自決權,不就是讓自己因地製宜,隨機應變。
因而,喜兒也沒有打算照本宣科,而是嚐試用適合的方法去執行聖人的命令。
大村郡便是喜兒選中的試驗地,這可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喜兒沒有理由拒絕對方。
“這會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朱儀對於文人還是有著些許的尊重,就好比許多武將在功成身退後,多會開始附庸文雅一樣。
而這樣的方式,雖然是聖命,但朱儀還是有些擔心會反噬迴大明。
不過,喜兒可沒有直接迴答朱儀,而是目光直勾勾盯著朱儀。
這下子,倒是讓朱儀有些不好意思了,撓了撓頭,道:“罷了,文人德行,風骨有之,見風使舵有之。”
文人之中有徐珵這樣的南遷派,也有於謙這樣的主戰共死派。
但結果終究是誰贏他們幫誰,這點在華夏已經有了充分的曆史文本印證。
和朱儀不同,喜兒本身是宦官,比起崇敬文人,更不如說是嫉妒多一些,但也僅此而已。
相比大明,現在的倭國更加沒有國家概念,講究的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國公爺不用多想,聖上讓我等在倭島行事無需顧忌,文人若有風骨,多走多看,也能看出孰對孰錯,為了些許獎項、錢財而賣命者,必然被大勢所碾壓。”
喜兒聳了聳肩,繼續道:“除了長崎,某已經和那大村純忠說好,在大村郡也設立雜誌衙門,”
“為何?”
朱儀微微皺眉,現今階段,他其實並不太想理其他地方的事情。
“大村純忠害怕倭島起戰事後,大村郡會被其他諸侯盯上,在其領地有我們的雜誌衙門,那麽其他諸侯也會忌憚一些。”
喜兒毫不猶豫迴道:“似乎那藤原氏接收刀槍鐵器後,就不安分了起來,外麵已經有了亂象,隻不過長崎還未感覺到罷了。”
聞言,朱儀沉默了下來,搓著下巴的胡渣,道:“原來如此,可以理解,那創辦雜誌,能讓明軍不受牽扯,又能影響部分局勢,不錯的方式。”
“要真正實施了之後才知道。”
倭國不比大明,很多東西都要打基礎,辦雜誌最重要的就是紙,而現在倭國的造紙業被各大名所壟斷,百姓連姓名都沒有,更不要說用到紙這種東西了。
而喜兒在開辦雜誌之前,還需要想辦法從大名那裏找些造紙工匠為自己做事,所以喜兒才會想從工匠先下手。
讓工匠心甘情願為自己做事,並不是很難,而從思想上讓工匠依賴大明,向往大明,那麽漸漸的,能工巧匠隻要有機會,就會前往大明。
這可比那些什麽文人有用多了。
又與朱儀聊了一會兒,喜兒才離開,現在長崎各種事情繁多,不少事情都要他們親力親為,行政體係都還沒真正搭建起來。
大村純忠並沒有迴大村郡,而是在碼頭工地閑逛。
得到了天朝欽差大人的應許,現在大村純忠的心情很好,走在工地,看著勞動的倭人,就跟看自己的奴隸一樣。
因為人力充足,碼頭工地的擴建很快,石塊和砂土填充擴建出來的平台,已經有了幾分雛形。
這可比大村純忠見過了任何港口還要大,他能想象,到時候這港口停著滿是商船,會是多麽壯觀的模樣。
到了那時候,他也能從這裏獲得來自天朝的貨物,隻要稍微轉手一賣,那就是白花花的銀子落入手中。
隻是,有人看重的是銀子,而有的人,看上的是銀山。
朱儀他們並沒有限製大名在工地的任何活動,所以大村純忠能夠在這裏四處活動,甚至能夠體驗監工的工作。
大村純忠站在依舊修好的角落,直麵大海,曾幾何時,長崎也不過是比大村郡強一些的郡而已,現在短短的時間,就有如此的變化。
在大村純忠身後站著幾個武士,目光一直警戒著那些做事的勞力。
大名出現在這裏,難免會怕有些勞力想不開,來個匹夫一怒什麽的,所以需要武士的護衛。
也是正因如此,多數來找朱儀的大名,也不會來這裏。
不過,就算是從大村郡抓來的勞力,看到大村純忠之後,也是跪在地上,絲毫生不起什麽異心。
劇烈的勞動,一天一頓食物,已經消耗了他們太多的力氣,根本無力反抗。
大村純忠現在想的都是未來如何開展生意,畢竟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就要開始想要怎麽快速斂財了。
“欽差大人已經答應了庇護大村,你說,到時候咱們要做什麽買賣最好?”
頭都沒有迴,大村純忠輕聲開口,而站在他身邊的輔官,微微鞠躬,道:“絲綢、茶葉、瓷器,隻要是天朝來的貨物,京都有的是貴人要,不過要抓緊了。”
聞言,大村純忠點了點頭,道:“這段時間,讓人去京都走走關係,趁著現在還早。”
他能想到,其他大名也自然能想到,京都作為大將軍和天皇所在,就算天下大亂,那裏也是最後才會被波及的地方,和大明的北平不同,倭國的京都,遍地權貴。
隻要是賺錢的買賣,在京都就不會錯,更何況是從大明來的貨物,最容易銷售的地方,首選就是京都了。
“下臣在京都有同窗,這不成問題。”
輔官開口,這對他來說,也是表現的機會。
現在大村純忠和其他大名相比,雖然還比不上藤原氏,但也稍微背靠了天朝,等到倭國兵亂,像他這種輔官,自然是能跟隨家主平步青雲。
而京都的同窗,在倭國也十分正常,畢竟各地學寮到最後,都會前往京都進學,算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吧。
“極好,極好。”
大村純忠頓時覺得今天是個好日子,做什麽事情都是那麽的順利,未來簡直就是一片坦途。
就算之後不能建功立業,讓他大村氏開枝散葉,壯大家族也是最少的事情。
再看港口,簡直就是自己的聚寶盆,大村純忠忍不住張開雙臂,享受著猛烈的海風。
“家主,先迴吧,風浪大,要下雨了。”
輔官看著逐漸厚重的雲彩,輕聲說道。
“不急,今天就住長崎了。”
大村純忠抬頭看向天空,無所謂道。
現在時間也不早了,迴大村郡估計要趕夜路,還不如在長崎這邊住一晚。
“是,家主。”
輔官也沒有繼續說什麽,作為家臣,自然是要聽家主的。
又在海邊待了一會兒,大村純忠才離開港口,路過沙灘的時候,還駐足觀賞了一番還豎立在沙灘上的幹屍,這可是前任長崎大名,死到現在,上頭都沒有一點點反應。
由此可見,藤原氏已經幫忙解決了不少麻煩,否則一個大名就這麽死了,還被串成人竿,警戒著整個長崎的人,京都竟然沒有絲毫消息。
長崎城主府下的村莊,因為不用充當勞力,所以村民的生活如往常一般,或者說,比平時還要好上不少。
新的統治者可沒有強搶他們的物資,相反,甚至願意以物易物或是直接購買,給村民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就連大村純忠來到此處尋求住處,也不敢強搶民宅,需要給予村民一些報酬來換。
這便是有著大靠山的好處,長崎村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都是靠天吃飯的人,因為要下雨的原因,多數村民都在外迴收各類魚幹和海菜。
輔官沒有問大村純忠為何不求助城主府,這種問題問出來,隻會顯得自己太過淺薄無知。
大村純忠可不想因為自己的臨時起意而讓喜兒落下壞印象,而給予長崎村民一些好處,說不定往後天使在村中走動,聽到自己的名聲,那豈不更是一樁美事。
成功往往都是在細節處,至少大村純忠是這麽想的。
與村民談妥之後,大村純忠也就在長崎住了下來。
而他的一舉一動,朱儀自然收到了消息,此時他正與喜兒一同用餐,不由得笑道:“這大村純忠,還真是個妙人。”
“多此一舉而已。”
喜兒忍不住白了一眼,都是利益關係,如果要考慮對方的品德,就那將自己領地之民抓來工地,不管領民死活,那在喜兒這裏就已經大大扣分了。
畢竟國與國之間的道德水準不一樣,倭國這類知小禮而無大義的邦國就是如此。
“至少說明,這人很想表現自己,很想依附大明。”
朱儀說完就往嘴裏扒了幾口飯,其實他和喜兒差不多,對於倭人怎樣都無所謂,除非對方的品德高到聲名遠播,能夠傳到聖人耳中,並且受到聖人賞識,否則與其做這些,還不如好好想想怎麽展現自身的價值來得直接一些。
“這種人,越多越好。”
喜兒笑著又給自己盛了一碗,這樣的人多了,那才對大明更加有利。
時辰未到,天色已然暗了下來,淅淅瀝瀝的雨滴落到地上,濺起塵土,雨聲漸漸密集了起來,很快變成了瓢潑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