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甘肅青海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華殿中的氣氛有些壓抑,緊隨羅馬朝使而來的是來自嘉峪關守將的消息。
消息是好消息,就是嘉峪關外連帶玉門關到罕東衛等地區皆納入明軍直接管轄,而肅州鎮守也是上奏求請調動士兵駐守。
一下子接收大量領土,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人口跟不上擴張,那可是會讓防守成本上漲,地廣人稀,勞動力的價值自然要比地狹人密還要貴上許多,除非重啟封建王朝的徭役,利用剝削來奴役百姓,從而得到免費的勞動力。
當然,朱祁鈺可沒有因此就叫停裁軍的步伐,他收到的消息要比內閣大臣還要早,也比羅馬來的朝使還要早。
甘肅省的成立早在去年就敲定,但張三那小子捅破了塞外當前的情況。
“陛下,諸位,讓勇武營團分駐西域各地,也可發揮其本地人特色,總比好過由中原遷移百姓,那裏,太遠了。”
沉默了許久,王直開口提議。
“可是,察合台情況不明,大明需要勇武營團在哈密形成威懾,若是瓦剌殘黨再來,或將重演縮邊之政。”
於謙語氣淡漠,話語中也沒有直接提到那始作俑者,明宣宗。
“臣以為,於尚書所言極是,但王尚書也十分有道理,這好不容易收複失地,總不能棄之不理。”
陳循隨之出聲,道:“當務之急,應是收攏西域難民,填充各土城之後,以工代賑,暫緩民急。”
朱祁鈺主要就是聽一聽尚書們的建議,結合實際再作判斷。
現在的大明以休養生息為主,但也不會像朱瞻基一樣,采取什麽縮邊政策,導致原本情況還可以的大明邊疆落入那些野心家的手裏。
“諸卿皆是謀國之言,西域乃我大明重要商路,至於察合台,安穩不了多久。”
朱祁鈺淡淡開口,道:“窺伺邊寨,以土魯番部為主,然,其內部動蕩再起,短時間無暇顧及哈密,朕也有心為勇武營團找一處安家之地,而此番張統領主要便是探查西寧青海之地產鹽情況。”
話音落下,尚書們都被挑起了興趣,雖然不知道聖人是從哪裏得到的消息,可總歸比他們知道的還要多,現在就是交換信息的時候。
“西寧青海盛產青鹽,與海鹽有些不同,其湖水自帶鹽分,擁有天然鹽場,取用十分方便。”
詳細位置,還需要張三探查清楚,但不妨礙朱祁鈺現在告訴各個尚書。
“古書便有記載,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棱,明瑩而青,且多孔竅,若蜂窩狀,西域青鹽便多出此處,以往我大明鹽商難去,而當地人難以入關,因而多以走私販市。”
朱祁鈺有條不紊,看向陳循,道:“若是擁有此鹽場,那甘肅也多了一進項,想必能吸引不少百姓以此為業。”
聞言,眾尚書都沉默思考了起來。
一個地方總要有實業發展才能有效匯聚人口,否則一片毫無用處的荒地,就隻能像洪武帝一樣,強迫百姓遷移。
事實證明,在不成熟的情況下,強迫百姓遷移,隻會造成更多的流民與傷亡。
現在的朝員可不會死認為隻有種田才能讓百姓聚集起來,實業才是發展的根基,而商賈就是串聯實業的紐帶。
“當然,朕知道,或許攤子太大,諸卿擔憂財政負擔。。”
見沒人開口,朱祁鈺才繼續道:“所以,朕決定將此計劃定為西部開發規劃,首先便是在五年之內,完善從京城至肅州沿途道路建設,加強沿途州府維穩治理,諸卿如何看待?”
這話給在場的尚書們提供了一個指導方向,並不是要操之過急,而是穩紮穩打。
“陛下,能否再詳細一些?”
既然是開發,自然要涉及財政撥款,所以陳循有必要問得詳細一些。
朱祁鈺也沒有賣關子,道:“簡單些便是,京城、山西、陝西至甘肅,沿途布政司執政需要便是發展民生,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素質,加強陸路、水路等基礎交通建設,為打通西部做好基礎。”
陳循若有所思,道:“此舉倒是可以涵蓋河套等地,之前山西礦業工司也能連成線,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隻不過牧民該如何?”
本就是寬泛的規劃,現在尚書們就需要開始填充相應細節,但也不需要多細,畢竟現在朝廷講究實事求是,在京城的京官,可沒有比地方官更加了解地方。
但是,對於牧民的管理,大明的經驗僅僅是停留在武力和貿易而已,並沒有過多幹涉牧民的生活。
如此就讓草原普遍遊離在統治之外,對於中原的向心力並不高。
於謙所推行的興建沈陽城,其實就是一種用城市化的方式來改變牧民,以求增加朝廷的存在感。
可這樣的方式,十分局限,特別是現在還是以畜力為主的交通方式,城市的輻射範圍並沒有後世那麽大。
所以,陳循的問題十分直觀且現實,當前的工業總歸隻能解決少部分人的問題。
“陛下,臣以為,陳尚書的問題,可以用瓊島方式解決。”
於謙靈光一閃,感覺自己抓住了什麽,頓了頓,再道:“以當前河套為示範,建立由朝廷統一管理的牧場,再輔以軍戶製,不過,此軍戶並不做限製,隻為方便管理,明確劃分草場,地歸朝廷所有,但畜歸牧民,分群飼養,按規定打貯飼草,如此,方能解決牧民居無定所之問題。”
當於謙說完之後,朱祁鈺的眼睛也是一亮,這不就是公私合營的方式嗎?
後世一開始便是推行集體畜牧,如此增加了牧民之間的連係,又加深了朝廷能夠幹預的方麵,換而言之,便是讓牧民不再孤軍奮戰,同時又不會出現地主式的牧場主。
“於卿謀國之言,朕以為可以,諸卿也莫要害怕犯錯,文華殿就是群策群議之場所,若是想法一直藏在心中,那也僅僅是想法而已。”
朱祁鈺點頭讚許了於謙的話,但同時也需要聽聽其他人的建議。
“若是如此,稅率應為幾何?朝廷劃分草場,若牧民不忿又當如何?也或是草場相隔甚遠,如何形成有效管理?”
王直大致捋順了思路,便開口問道:“如今朝中除了部分將領,官吏對草原極不熟悉,又能有誰來實行此政?”
“其實,王尚書想得複雜了些,以前牧民可沒有自己的牛羊,他們不過是為草原頭目看管牛羊而已,如今,遼地已然將牛羊給了牧民,而牧民牧畜,就是為了到市場換取生活所需,因而,劃分草場,牧民也不會不忿,相反,由朝廷出麵,能夠避免牧民依賴武力解決問題。”
於謙繼續分析道:“至於稅率,自然由戶部來解決,而若是推行,也需要為官者為民,將百姓放在心上,因而。”
本來看向王直的於謙,轉身麵向朱祁鈺,道:“臣以為,可以如舊港一般,任命草原英雄紮克為主官,輔以朝廷官吏,加強朝廷與草原的結合。”
其他尚書緩緩點頭,於謙的補充可以說在當前情況下,算是很好的建議,至少他們沒有一下子想出來。
“那不就落入以夷製夷的老政策了?”
朱祁鈺揚起嘴角問道,他並不介意王直問問題,能問問題是好事,總比有些官員,啥也不說,啥也不管。
“要知道,朕封施二姐,那是因為其本質還是華人,祖上便是粵地遷移往舊港,因而舊港可不算以夷製夷。”
朱祁鈺補充說道。
聞言,於謙則是搖頭,直接否認了朱祁鈺的說法,道:“陛下英明,不過,任命紮克,並非以夷製夷,隻不過當前朝廷各處缺人,更何況能夠治理草原之人,因而,重不在主官,而是副官,唯有如此,牧民才會更加容易接受,未來若是遼、漠南等地之人可參與科舉,臣以為能適當放寬條件,以便吸納更多可用之才。”
本來於謙還想說直接往外麵推行學校,可是,這想法僅僅是在一瞬間就被他給否定。
在他看來,學校太好了,因為太好,所以他並不想現在就向草原推行,說到底,於謙在心中還是防備著他們。
朱祁鈺認真聽著,之前對於河套的紮克,自然是立為了為朝廷反抗殘暴首領的英雄,這也是為什麽於謙會推薦他,再加上朱祁鈺冊封施二姐為侯,更是讓於謙有了類似的想法。
結合以往的政策,推陳出新,從中革新出新的政策,因地製宜,便可試行。
“王卿以為如何?”
朱祁鈺看向王直,給漠南安排行政官員,那就是吏部的職責了。
聞言,王直立馬下跪道:“臣有罪,漠南三司未決,臣也不敢私下妄定。”
“朕恕你無罪,先起來,現在朕問的是,王卿以為於卿所言如何?”
朱祁鈺擺了擺手,定一個三司,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結合實際,調查數據,再做決定,更何況大部分官員可不願意去那裏。
別看大明現在一片和氣,但是人總是有私心的,有些官員喜歡將漠南、遼地和西域這些地方稱為蠻荒之地,去那裏就等於流放,甚至以此為恥。
因而,作為吏部尚書的王直,有時候也很難做。
王直站起身,頓了下,道:“臣以為,於尚書此法可試行,不過,副官選取,臣建議從兵部或京營之中選取。”
“此非臣之私心,漠南入我大明不久,民風彪悍,而文官多瘦弱,武將又無太多治理經驗,能擔此任者,必然需要強勢,遇事當斷則斷。”
把推薦人往兵部上推,那也是王直沒有辦法的辦法,風氣就是這樣,就好比被派往湖廣的那些官吏,他們大多數是不情願的,可身上背著罪責,這才讓他們認命。
可京營和兵部不一樣,現在的兵部,可不是文官的天下,或者說,兵部的武官都在學習,和京營一樣,如果文人不再作出改變,那被逐步淘汰也是必然。
朱祁鈺再次看向於謙,總覺得現在好像鍋都在往於謙身上甩,但王直所言,確實符合朱祁鈺的打算。
文官之中,雖然也有血性之人,可是,科舉的方式造就了這樣的人並不多,十年寒窗苦讀,那可是要熬壞身子骨的。
為什麽朱祁鈺在學校中推行文明精神和野蠻體魄,就是因為如此。
“迴陛下,可以從即將退伍之軍官中挑選,不過,臣有言在先,若是其表現尚佳且有政績,那吏部可不能厚此薄彼,寒了軍官的心。”
於謙感受到朱祁鈺的目光,立刻就開口迴答,並且說著就看向王直。
意思很簡單,就是讓吏部要拋棄文武之別,到時候人家做得好,就因為出身軍伍,讓人家一輩子耗在草原上,讓馬跑又不給馬吃草,這對於新政推行可是百害而無一利。
“於尚書放心,在某退休之前,必然將吏部安排妥當。”
王直眯了眯眼,眸中閃出寒光,吏部的冗餘,清理起來可沒有兵部那麽簡單,畢竟當初兵部屬於危險部門,很容易勸退人,可吏部不一樣,裙帶關係嚴重,學閥林立。
本來,王直可以從提拔的人中緩緩改變吏部,可這樣的徐徐圖之,眼見大明版圖擴大,有些跟不上步伐了,那王直也不介意激進一些。
“王卿放心去做。”
朱祁鈺適時開口,道:“朕隻有一個原則,那便是不要在暗地裏搞陰謀,不管是批評還是斷罪,都擺到明麵來,別讓小團體再次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是,陛下。”
王直直接鬆了一口氣,別看他年紀大,再高的位置,都需要得到聖人的支持,這就是聖人當前在大明的分量。
朱祁鈺點了點頭,維穩河套是為了山西和陝西,而山西和陝西又事關甘肅,從京城往西到肅州,這些地方是最方便的路線。
至於關外的西域,現在也不好一下子就用力太猛,察合台的土魯番要是賊心不死,當前還是需要以軍事方麵為主。
消息是好消息,就是嘉峪關外連帶玉門關到罕東衛等地區皆納入明軍直接管轄,而肅州鎮守也是上奏求請調動士兵駐守。
一下子接收大量領土,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人口跟不上擴張,那可是會讓防守成本上漲,地廣人稀,勞動力的價值自然要比地狹人密還要貴上許多,除非重啟封建王朝的徭役,利用剝削來奴役百姓,從而得到免費的勞動力。
當然,朱祁鈺可沒有因此就叫停裁軍的步伐,他收到的消息要比內閣大臣還要早,也比羅馬來的朝使還要早。
甘肅省的成立早在去年就敲定,但張三那小子捅破了塞外當前的情況。
“陛下,諸位,讓勇武營團分駐西域各地,也可發揮其本地人特色,總比好過由中原遷移百姓,那裏,太遠了。”
沉默了許久,王直開口提議。
“可是,察合台情況不明,大明需要勇武營團在哈密形成威懾,若是瓦剌殘黨再來,或將重演縮邊之政。”
於謙語氣淡漠,話語中也沒有直接提到那始作俑者,明宣宗。
“臣以為,於尚書所言極是,但王尚書也十分有道理,這好不容易收複失地,總不能棄之不理。”
陳循隨之出聲,道:“當務之急,應是收攏西域難民,填充各土城之後,以工代賑,暫緩民急。”
朱祁鈺主要就是聽一聽尚書們的建議,結合實際再作判斷。
現在的大明以休養生息為主,但也不會像朱瞻基一樣,采取什麽縮邊政策,導致原本情況還可以的大明邊疆落入那些野心家的手裏。
“諸卿皆是謀國之言,西域乃我大明重要商路,至於察合台,安穩不了多久。”
朱祁鈺淡淡開口,道:“窺伺邊寨,以土魯番部為主,然,其內部動蕩再起,短時間無暇顧及哈密,朕也有心為勇武營團找一處安家之地,而此番張統領主要便是探查西寧青海之地產鹽情況。”
話音落下,尚書們都被挑起了興趣,雖然不知道聖人是從哪裏得到的消息,可總歸比他們知道的還要多,現在就是交換信息的時候。
“西寧青海盛產青鹽,與海鹽有些不同,其湖水自帶鹽分,擁有天然鹽場,取用十分方便。”
詳細位置,還需要張三探查清楚,但不妨礙朱祁鈺現在告訴各個尚書。
“古書便有記載,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棱,明瑩而青,且多孔竅,若蜂窩狀,西域青鹽便多出此處,以往我大明鹽商難去,而當地人難以入關,因而多以走私販市。”
朱祁鈺有條不紊,看向陳循,道:“若是擁有此鹽場,那甘肅也多了一進項,想必能吸引不少百姓以此為業。”
聞言,眾尚書都沉默思考了起來。
一個地方總要有實業發展才能有效匯聚人口,否則一片毫無用處的荒地,就隻能像洪武帝一樣,強迫百姓遷移。
事實證明,在不成熟的情況下,強迫百姓遷移,隻會造成更多的流民與傷亡。
現在的朝員可不會死認為隻有種田才能讓百姓聚集起來,實業才是發展的根基,而商賈就是串聯實業的紐帶。
“當然,朕知道,或許攤子太大,諸卿擔憂財政負擔。。”
見沒人開口,朱祁鈺才繼續道:“所以,朕決定將此計劃定為西部開發規劃,首先便是在五年之內,完善從京城至肅州沿途道路建設,加強沿途州府維穩治理,諸卿如何看待?”
這話給在場的尚書們提供了一個指導方向,並不是要操之過急,而是穩紮穩打。
“陛下,能否再詳細一些?”
既然是開發,自然要涉及財政撥款,所以陳循有必要問得詳細一些。
朱祁鈺也沒有賣關子,道:“簡單些便是,京城、山西、陝西至甘肅,沿途布政司執政需要便是發展民生,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素質,加強陸路、水路等基礎交通建設,為打通西部做好基礎。”
陳循若有所思,道:“此舉倒是可以涵蓋河套等地,之前山西礦業工司也能連成線,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隻不過牧民該如何?”
本就是寬泛的規劃,現在尚書們就需要開始填充相應細節,但也不需要多細,畢竟現在朝廷講究實事求是,在京城的京官,可沒有比地方官更加了解地方。
但是,對於牧民的管理,大明的經驗僅僅是停留在武力和貿易而已,並沒有過多幹涉牧民的生活。
如此就讓草原普遍遊離在統治之外,對於中原的向心力並不高。
於謙所推行的興建沈陽城,其實就是一種用城市化的方式來改變牧民,以求增加朝廷的存在感。
可這樣的方式,十分局限,特別是現在還是以畜力為主的交通方式,城市的輻射範圍並沒有後世那麽大。
所以,陳循的問題十分直觀且現實,當前的工業總歸隻能解決少部分人的問題。
“陛下,臣以為,陳尚書的問題,可以用瓊島方式解決。”
於謙靈光一閃,感覺自己抓住了什麽,頓了頓,再道:“以當前河套為示範,建立由朝廷統一管理的牧場,再輔以軍戶製,不過,此軍戶並不做限製,隻為方便管理,明確劃分草場,地歸朝廷所有,但畜歸牧民,分群飼養,按規定打貯飼草,如此,方能解決牧民居無定所之問題。”
當於謙說完之後,朱祁鈺的眼睛也是一亮,這不就是公私合營的方式嗎?
後世一開始便是推行集體畜牧,如此增加了牧民之間的連係,又加深了朝廷能夠幹預的方麵,換而言之,便是讓牧民不再孤軍奮戰,同時又不會出現地主式的牧場主。
“於卿謀國之言,朕以為可以,諸卿也莫要害怕犯錯,文華殿就是群策群議之場所,若是想法一直藏在心中,那也僅僅是想法而已。”
朱祁鈺點頭讚許了於謙的話,但同時也需要聽聽其他人的建議。
“若是如此,稅率應為幾何?朝廷劃分草場,若牧民不忿又當如何?也或是草場相隔甚遠,如何形成有效管理?”
王直大致捋順了思路,便開口問道:“如今朝中除了部分將領,官吏對草原極不熟悉,又能有誰來實行此政?”
“其實,王尚書想得複雜了些,以前牧民可沒有自己的牛羊,他們不過是為草原頭目看管牛羊而已,如今,遼地已然將牛羊給了牧民,而牧民牧畜,就是為了到市場換取生活所需,因而,劃分草場,牧民也不會不忿,相反,由朝廷出麵,能夠避免牧民依賴武力解決問題。”
於謙繼續分析道:“至於稅率,自然由戶部來解決,而若是推行,也需要為官者為民,將百姓放在心上,因而。”
本來看向王直的於謙,轉身麵向朱祁鈺,道:“臣以為,可以如舊港一般,任命草原英雄紮克為主官,輔以朝廷官吏,加強朝廷與草原的結合。”
其他尚書緩緩點頭,於謙的補充可以說在當前情況下,算是很好的建議,至少他們沒有一下子想出來。
“那不就落入以夷製夷的老政策了?”
朱祁鈺揚起嘴角問道,他並不介意王直問問題,能問問題是好事,總比有些官員,啥也不說,啥也不管。
“要知道,朕封施二姐,那是因為其本質還是華人,祖上便是粵地遷移往舊港,因而舊港可不算以夷製夷。”
朱祁鈺補充說道。
聞言,於謙則是搖頭,直接否認了朱祁鈺的說法,道:“陛下英明,不過,任命紮克,並非以夷製夷,隻不過當前朝廷各處缺人,更何況能夠治理草原之人,因而,重不在主官,而是副官,唯有如此,牧民才會更加容易接受,未來若是遼、漠南等地之人可參與科舉,臣以為能適當放寬條件,以便吸納更多可用之才。”
本來於謙還想說直接往外麵推行學校,可是,這想法僅僅是在一瞬間就被他給否定。
在他看來,學校太好了,因為太好,所以他並不想現在就向草原推行,說到底,於謙在心中還是防備著他們。
朱祁鈺認真聽著,之前對於河套的紮克,自然是立為了為朝廷反抗殘暴首領的英雄,這也是為什麽於謙會推薦他,再加上朱祁鈺冊封施二姐為侯,更是讓於謙有了類似的想法。
結合以往的政策,推陳出新,從中革新出新的政策,因地製宜,便可試行。
“王卿以為如何?”
朱祁鈺看向王直,給漠南安排行政官員,那就是吏部的職責了。
聞言,王直立馬下跪道:“臣有罪,漠南三司未決,臣也不敢私下妄定。”
“朕恕你無罪,先起來,現在朕問的是,王卿以為於卿所言如何?”
朱祁鈺擺了擺手,定一個三司,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結合實際,調查數據,再做決定,更何況大部分官員可不願意去那裏。
別看大明現在一片和氣,但是人總是有私心的,有些官員喜歡將漠南、遼地和西域這些地方稱為蠻荒之地,去那裏就等於流放,甚至以此為恥。
因而,作為吏部尚書的王直,有時候也很難做。
王直站起身,頓了下,道:“臣以為,於尚書此法可試行,不過,副官選取,臣建議從兵部或京營之中選取。”
“此非臣之私心,漠南入我大明不久,民風彪悍,而文官多瘦弱,武將又無太多治理經驗,能擔此任者,必然需要強勢,遇事當斷則斷。”
把推薦人往兵部上推,那也是王直沒有辦法的辦法,風氣就是這樣,就好比被派往湖廣的那些官吏,他們大多數是不情願的,可身上背著罪責,這才讓他們認命。
可京營和兵部不一樣,現在的兵部,可不是文官的天下,或者說,兵部的武官都在學習,和京營一樣,如果文人不再作出改變,那被逐步淘汰也是必然。
朱祁鈺再次看向於謙,總覺得現在好像鍋都在往於謙身上甩,但王直所言,確實符合朱祁鈺的打算。
文官之中,雖然也有血性之人,可是,科舉的方式造就了這樣的人並不多,十年寒窗苦讀,那可是要熬壞身子骨的。
為什麽朱祁鈺在學校中推行文明精神和野蠻體魄,就是因為如此。
“迴陛下,可以從即將退伍之軍官中挑選,不過,臣有言在先,若是其表現尚佳且有政績,那吏部可不能厚此薄彼,寒了軍官的心。”
於謙感受到朱祁鈺的目光,立刻就開口迴答,並且說著就看向王直。
意思很簡單,就是讓吏部要拋棄文武之別,到時候人家做得好,就因為出身軍伍,讓人家一輩子耗在草原上,讓馬跑又不給馬吃草,這對於新政推行可是百害而無一利。
“於尚書放心,在某退休之前,必然將吏部安排妥當。”
王直眯了眯眼,眸中閃出寒光,吏部的冗餘,清理起來可沒有兵部那麽簡單,畢竟當初兵部屬於危險部門,很容易勸退人,可吏部不一樣,裙帶關係嚴重,學閥林立。
本來,王直可以從提拔的人中緩緩改變吏部,可這樣的徐徐圖之,眼見大明版圖擴大,有些跟不上步伐了,那王直也不介意激進一些。
“王卿放心去做。”
朱祁鈺適時開口,道:“朕隻有一個原則,那便是不要在暗地裏搞陰謀,不管是批評還是斷罪,都擺到明麵來,別讓小團體再次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是,陛下。”
王直直接鬆了一口氣,別看他年紀大,再高的位置,都需要得到聖人的支持,這就是聖人當前在大明的分量。
朱祁鈺點了點頭,維穩河套是為了山西和陝西,而山西和陝西又事關甘肅,從京城往西到肅州,這些地方是最方便的路線。
至於關外的西域,現在也不好一下子就用力太猛,察合台的土魯番要是賊心不死,當前還是需要以軍事方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