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封神之始 3
任務係統:終極一班開始 作者:兜裏有糖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1065 章
“娘,我是嬋兒,是我。”
楊嬋的聲音帶著顫抖,似乎又要忍不住哭出聲來。
得到確認,瑤姬更加焦急的環顧四周起來。
“嬋兒你在哪?娘看不見你。”
看著畫麵裏迫不及待想要找到自己的母親,楊嬋強忍著抹了一把眼淚,強行壓下情緒解釋起來。
大約用了半炷香的時間,楊嬋才將當初自己和楊戩被傳走之後的事情大致說了一下。
自從來到這桃山之後,瑤姬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當初自己送的兒子跟女兒。
如今知曉兩人一個拜了闡教十二金仙為師,一個更是拜了當世大能女媧聖人為師。
這原本擔憂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娘你放心,我跟二哥日後一定會來救你的。”
瑤姬飽含淚水的點著頭,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開口道。
“嬋兒,你若是遇到二郎,切記跟他說此事莫要怪罪你們舅舅,是為娘犯了天條理該受罰,你們舅舅也有他自己的難處。”
聽見瑤姬這樣說,林陽心中恍然。
沒曾想對方竟然如此放的下,難怪封神量劫之後二郎神會選擇在天庭擔任司法天神一責,感情這裏麵還有著瑤姬這層想法在裏麵。
大致的情況林陽都能猜到,楊戩得知要給自己的殺父殺兄的罪魁禍首當差十分不願,後來經過瑤姬的開導最後勉勉強強的接受下來。
不然就憑殺父殺兄囚母的仇恨,楊戩沒有大鬧天庭就算好的了,又怎麽可能甘心留下來做事。
不過依照林陽對楊戩的了解,對方就算答應了要在天庭任職,恐怕也是個聽調不聽喧的主。
楊嬋雖然不知道瑤姬為什麽要為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玉帝說好話,但既然母親都這樣說了,她自然不會去反駁。
之後母女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期間大部分時候都是母親在叮囑女兒。
讓楊嬋平日裏潛心修煉,能拜得女媧娘娘門下修行是她的福氣跟機緣,莫要惹得道尊跟女媧娘娘等人不快,若是有機會遇見楊戩,幫忙帶幾句話之類的。
對此楊嬋都一一應了下來。
很快一炷香的時間便到了,母女也結束了通話,於此同時林陽也將通天境的畫麵切換到了楊戩這裏。
此時的楊戩還在遊曆洪荒之中,林陽也就是讓楊嬋確認了一下自家二哥的安全後,便直接關閉的畫麵。
並非是他不想讓楊嬋也跟自家二哥聊一聊,而是確實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所幸楊嬋也是一個懂得知足的人,時隔近五百年時光能再次和自家母親說上幾句話,她也沒有非要跟自家二哥在暢談一番。
待到將楊嬋打發走,林陽和女媧也做起了自家的事情。
大手一揮,通天境的畫麵緊跟著就變成了朝歌城。
此時畫麵當中顯示的便是商朝的最後一位人王帝辛攜大臣去拜神的場景。
而這拜神的地方,正是供奉著他林陽的道觀。
“唉....”女媧歎了一口氣。
一旁的林陽聽見女媧歎氣,知曉對方的意思,伸出手放在對方的手上安慰道。
“行了沒事,此乃量劫的過程,輪迴前你也經曆過的。”
聽見林陽這樣說,女媧直接抽迴了自己的手,幽怨道。
“正是因為經曆過我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算計好的,說起來還是有些吃心的,為了一場無量量劫,天道竟然會讓我受此侮辱。”
林陽見其有些氣不過,索性提議道。
“如今你的修為也已經達到了混元無極境巔峰,與洪荒天道相差無幾,實在不行你要不去一趟紫霄宮,讓鴻鈞被天道附身做過一場好好出一口惡氣可好。”
女媧一聽林陽這樣說,本來是有些心動的,但想到鴻鈞畢竟在輪迴之前對她有恩,雖說打的是天道,但鴻鈞是天道代言人,打天道就等於打鴻鈞,說實在的麵對鴻鈞,縱使修為高過對方,她也是下不去手的,索性就放棄了。
“還是算了吧,之後我還得幫忙推進劇情呢。”
聽見女媧這樣說,林陽也沒再多說什麽,再次將注意力放在了畫麵上。
在帝辛的帶領下,一眾大臣齊齊來到了供奉林陽的道觀中。
說是供奉林陽的道觀,但這道觀之中卻並非隻有林陽一人的石像。
在林陽的左右兩邊,分別放著女媧跟後土的石像。
而位於三人的下方,則是放著稍小一點的三霄石像。
帝辛和他帶來的大臣一一從旁人手中接過香火,對著位於主位之上的林陽三人以及三霄上香。
看似隻是隻是一場普通的拜神,但其身後的這些大臣中,不乏四教的弟子。
其中以佛教弟子為最,在場幾十個大臣,佛門的人就足足占了8 成。
剩下的這些大臣,則是三教都有,不過大部分都是一些沒啥實權的人,隻有一少部分位居高位。
隨即拜禮結束,帝辛正準備將手中的香火插入鼎爐之中。
也不知是從哪裏飄來一道光劃過其眼睛,帝辛隻感覺被光閃的有些恍惚,眨了眨眼。
本來他也沒當一迴事的,剛想繼續將香火插入鼎爐裏,誰知不經意的一瞟便瞅見了女媧石像的麵容。
天青島這邊,林陽跟女媧都在剛剛的畫麵裏麵感受到了一股不一樣的能量波動。
後者直接就道:“好啊,本尊就說說他一個凡間人王哪來的本事敢欺辱本尊,感情原來全是天道搞得鬼,為了封神量劫能夠順利進行下去,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原本都打算放棄去揍一頓天道想法的女媧,在看到剛剛天道竟然親自下場迷惑帝辛,不由得就感覺又有些想要打人的衝動了。
就連一旁的林陽心中也是有了火氣,如果隻是帝辛本身也就罷了,方才顯然就是天道出手幹預了帝辛,讓其故意墮落。
這如果不討個說法,那都對不起他這麽多年在天道之上第一人的名號。
心中盤算著,找機會帶著女媧一起去將被天道附體的鴻鈞揍一頓出出氣。
就在兩人各自想著的時候,後土來到了這裏。
於此同時,畫麵裏帝辛的目光也從打量女媧變成在女媧跟後土身上來迴打量。
“方才我就感受到了有人對我產生了不敬之念,正打算去查看一番,沒曾想原來你們早已經知曉。”
“我這算是無妄之災吧,是誰把我的石像與阿陽放在一起的?”
聞言林陽有些無語,後土這樣說的好像是自家將這場災禍帶給她們的一般。
帝辛身後的大臣,見自家大王拜完神後也不說離去,反而還津津有味的打量起石像,一個個的也是麵麵相覷,不知自家大王這是鬧哪樣。
不過帝辛接下來的操作卻是讓在場的眾人都驚嚇的差點跌倒在地。
隻見帝辛拔出腰間寶劍,直接就對著一旁的柱子寫起了詩。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裝。
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妖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迴長樂侍君王。”
此詩一出,道觀外麵頓時狂風大作電閃雷鳴。
那些隨行而來的軍隊被狂風吹的七零八落,好似上天都在憤怒。
這時一個身著袈裟頭無虛毛的人焦急的走上前來。
“大王這是何意?女媧娘娘乃是我人族聖母,我等應該敬而為之,大王今日行徑可知是對女媧娘娘的大不敬,此舉難道就不怕聖人降下怒火,斷了大商的根基嗎?”
說話之人便是佛門位於人間王權之中地位最高的人,乃是修為達到了大羅金仙之境的伽羅尊者,現任商朝王亭太師。
他之所以敢如此跟帝辛說話,一來是佛門尊者給他的底氣,畢竟商朝的建立就有佛門的幫助,這二來嘛便是太師這個位置給予他的身份。
他算是商朝的三朝元老了,先後擔任過三位商朝大王的老師,自然也是眼前帝辛的老師。
對於弟子,老師這樣勸諫也無可厚非。
麵對伽羅的責備和焦急,帝辛倒是覺得沒啥所謂,慢悠悠的將寶劍插迴腰間,語氣帶著怪罪和不耐煩的迴道。
“太師此言何意,本王身為大商王上,難道配不上這女媧?”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和不敢置信,有的大臣甚至驚訝到瞪大了眼,看向帝辛跟看傻子一樣。
不明白對方這話是怎麽說出口的,配女媧?就憑你這個土狗?
伽羅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心想今日的大王是怎麽了?雖說平日沉浸在酒色之中不可自拔,但也遠不至於像今日這般愚蠢可笑吧。
當即怒不可遏道:“大王你可知女媧娘娘的道侶乃是道尊,那可是跟道祖平起平坐與天道比肩的人物,就算是聖人見了都要行弟子禮。大王此舉,視道尊為何物?倘若道尊怪罪,屆時莫說大商,就算是整個人族都難逃責難啊。”
“大王此舉,乃是斷我大商根基,我大商危矣啊!”
大臣裏,商榮高唿出聲。
本來聽著伽羅說話的帝辛就很煩了,此時再聽見商榮說什麽大商危已的話,頓時就火冒三丈。
“商榮你放肆,當著本王的麵竟然言我大商危已,莫不是以為本王不敢殺你。”
或許是帝辛今日的所作所為寒了在場之人的心,亦或許是真正感受到了商朝的大限將至。
商榮再高唿一聲後,整個人反而平靜了下來,聽見帝辛憤怒的話語絲毫沒有覺得自己說的不妥。
露出一絲淒涼又略帶譏諷的笑容迴道:“大王要殺要刮商榮悉聽尊便,隻是大王今日之舉不敬道尊,不敬聖母,必當至我大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大商危已,大商危已啊!哈哈哈哈。”
一邊說,商榮一邊踉蹌的朝著道觀之外走去,整個人宛如瘋癲了一般。
此時的外麵,狂風雷電依舊不見停息,甚至天空中還下起了大雨。
商榮前腳剛踏出道觀,下一秒便嘴角流下鮮血,身體不受控製的倒在了雨地之中。
其餘人見狀趕忙湊上前查看情況,這才發現對方已經氣絕而亡了。
聽見有人說商榮氣絕而亡了,伽羅也是趕忙跑了過去探查,見其真的氣絕而亡,明白對方這是對帝辛今日的所作所為感到了絕望。
本身年齡也大了,一口氣沒順過去,直接就過去了。
“大王今日之舉,已是將大商的根基斷送,無量量劫將至,大商已有滅國之禍。”
伽羅憤怒說道。
見其說的如此嚴重,帝辛也是越發的惱火。
“本王不就是看上了一個女人,何錯之有?爾等如此羞辱本王,真當本王是泥捏的不成,這大商還是本王的大商,爾等也不過是本王臣子,太師就不怕本王賜你死罪。”
伽羅直接無視了帝辛的腦殘發現,如今大錯已經鑄下,說什麽都為時已晚了。
今日之後,天下必將大亂,眼下他還是得先迴一趟須彌山,將今日所發生的事情告知給聖人知曉。
至於其他的事情,就得等聖人來拿主意了。
“大王好自為之吧,眼下趁著量劫還未臨,我且去門中搬些救兵,至於能否救下大商,我也隻能說盡力而為了,結果如何,一切還得看天意。”
言罷也不等帝辛說其他的,直接就駕雲朝著西方而去。
看著負氣離開的伽羅,帝辛麵帶怒意的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臣子,見一個個都是噤若寒蟬,憤怒道。
“本王何錯之有,你們是不是也覺得本王做錯了?”
這些臣子自然是不會這個時候觸帝辛黴頭的,且就算真覺得對方有錯,也不可能當麵說出來。
畢竟在官場待了這麽久,誰不知道帝辛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
...............................................................................................................................
“娘,我是嬋兒,是我。”
楊嬋的聲音帶著顫抖,似乎又要忍不住哭出聲來。
得到確認,瑤姬更加焦急的環顧四周起來。
“嬋兒你在哪?娘看不見你。”
看著畫麵裏迫不及待想要找到自己的母親,楊嬋強忍著抹了一把眼淚,強行壓下情緒解釋起來。
大約用了半炷香的時間,楊嬋才將當初自己和楊戩被傳走之後的事情大致說了一下。
自從來到這桃山之後,瑤姬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當初自己送的兒子跟女兒。
如今知曉兩人一個拜了闡教十二金仙為師,一個更是拜了當世大能女媧聖人為師。
這原本擔憂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娘你放心,我跟二哥日後一定會來救你的。”
瑤姬飽含淚水的點著頭,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開口道。
“嬋兒,你若是遇到二郎,切記跟他說此事莫要怪罪你們舅舅,是為娘犯了天條理該受罰,你們舅舅也有他自己的難處。”
聽見瑤姬這樣說,林陽心中恍然。
沒曾想對方竟然如此放的下,難怪封神量劫之後二郎神會選擇在天庭擔任司法天神一責,感情這裏麵還有著瑤姬這層想法在裏麵。
大致的情況林陽都能猜到,楊戩得知要給自己的殺父殺兄的罪魁禍首當差十分不願,後來經過瑤姬的開導最後勉勉強強的接受下來。
不然就憑殺父殺兄囚母的仇恨,楊戩沒有大鬧天庭就算好的了,又怎麽可能甘心留下來做事。
不過依照林陽對楊戩的了解,對方就算答應了要在天庭任職,恐怕也是個聽調不聽喧的主。
楊嬋雖然不知道瑤姬為什麽要為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玉帝說好話,但既然母親都這樣說了,她自然不會去反駁。
之後母女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期間大部分時候都是母親在叮囑女兒。
讓楊嬋平日裏潛心修煉,能拜得女媧娘娘門下修行是她的福氣跟機緣,莫要惹得道尊跟女媧娘娘等人不快,若是有機會遇見楊戩,幫忙帶幾句話之類的。
對此楊嬋都一一應了下來。
很快一炷香的時間便到了,母女也結束了通話,於此同時林陽也將通天境的畫麵切換到了楊戩這裏。
此時的楊戩還在遊曆洪荒之中,林陽也就是讓楊嬋確認了一下自家二哥的安全後,便直接關閉的畫麵。
並非是他不想讓楊嬋也跟自家二哥聊一聊,而是確實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所幸楊嬋也是一個懂得知足的人,時隔近五百年時光能再次和自家母親說上幾句話,她也沒有非要跟自家二哥在暢談一番。
待到將楊嬋打發走,林陽和女媧也做起了自家的事情。
大手一揮,通天境的畫麵緊跟著就變成了朝歌城。
此時畫麵當中顯示的便是商朝的最後一位人王帝辛攜大臣去拜神的場景。
而這拜神的地方,正是供奉著他林陽的道觀。
“唉....”女媧歎了一口氣。
一旁的林陽聽見女媧歎氣,知曉對方的意思,伸出手放在對方的手上安慰道。
“行了沒事,此乃量劫的過程,輪迴前你也經曆過的。”
聽見林陽這樣說,女媧直接抽迴了自己的手,幽怨道。
“正是因為經曆過我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算計好的,說起來還是有些吃心的,為了一場無量量劫,天道竟然會讓我受此侮辱。”
林陽見其有些氣不過,索性提議道。
“如今你的修為也已經達到了混元無極境巔峰,與洪荒天道相差無幾,實在不行你要不去一趟紫霄宮,讓鴻鈞被天道附身做過一場好好出一口惡氣可好。”
女媧一聽林陽這樣說,本來是有些心動的,但想到鴻鈞畢竟在輪迴之前對她有恩,雖說打的是天道,但鴻鈞是天道代言人,打天道就等於打鴻鈞,說實在的麵對鴻鈞,縱使修為高過對方,她也是下不去手的,索性就放棄了。
“還是算了吧,之後我還得幫忙推進劇情呢。”
聽見女媧這樣說,林陽也沒再多說什麽,再次將注意力放在了畫麵上。
在帝辛的帶領下,一眾大臣齊齊來到了供奉林陽的道觀中。
說是供奉林陽的道觀,但這道觀之中卻並非隻有林陽一人的石像。
在林陽的左右兩邊,分別放著女媧跟後土的石像。
而位於三人的下方,則是放著稍小一點的三霄石像。
帝辛和他帶來的大臣一一從旁人手中接過香火,對著位於主位之上的林陽三人以及三霄上香。
看似隻是隻是一場普通的拜神,但其身後的這些大臣中,不乏四教的弟子。
其中以佛教弟子為最,在場幾十個大臣,佛門的人就足足占了8 成。
剩下的這些大臣,則是三教都有,不過大部分都是一些沒啥實權的人,隻有一少部分位居高位。
隨即拜禮結束,帝辛正準備將手中的香火插入鼎爐之中。
也不知是從哪裏飄來一道光劃過其眼睛,帝辛隻感覺被光閃的有些恍惚,眨了眨眼。
本來他也沒當一迴事的,剛想繼續將香火插入鼎爐裏,誰知不經意的一瞟便瞅見了女媧石像的麵容。
天青島這邊,林陽跟女媧都在剛剛的畫麵裏麵感受到了一股不一樣的能量波動。
後者直接就道:“好啊,本尊就說說他一個凡間人王哪來的本事敢欺辱本尊,感情原來全是天道搞得鬼,為了封神量劫能夠順利進行下去,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原本都打算放棄去揍一頓天道想法的女媧,在看到剛剛天道竟然親自下場迷惑帝辛,不由得就感覺又有些想要打人的衝動了。
就連一旁的林陽心中也是有了火氣,如果隻是帝辛本身也就罷了,方才顯然就是天道出手幹預了帝辛,讓其故意墮落。
這如果不討個說法,那都對不起他這麽多年在天道之上第一人的名號。
心中盤算著,找機會帶著女媧一起去將被天道附體的鴻鈞揍一頓出出氣。
就在兩人各自想著的時候,後土來到了這裏。
於此同時,畫麵裏帝辛的目光也從打量女媧變成在女媧跟後土身上來迴打量。
“方才我就感受到了有人對我產生了不敬之念,正打算去查看一番,沒曾想原來你們早已經知曉。”
“我這算是無妄之災吧,是誰把我的石像與阿陽放在一起的?”
聞言林陽有些無語,後土這樣說的好像是自家將這場災禍帶給她們的一般。
帝辛身後的大臣,見自家大王拜完神後也不說離去,反而還津津有味的打量起石像,一個個的也是麵麵相覷,不知自家大王這是鬧哪樣。
不過帝辛接下來的操作卻是讓在場的眾人都驚嚇的差點跌倒在地。
隻見帝辛拔出腰間寶劍,直接就對著一旁的柱子寫起了詩。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裝。
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妖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迴長樂侍君王。”
此詩一出,道觀外麵頓時狂風大作電閃雷鳴。
那些隨行而來的軍隊被狂風吹的七零八落,好似上天都在憤怒。
這時一個身著袈裟頭無虛毛的人焦急的走上前來。
“大王這是何意?女媧娘娘乃是我人族聖母,我等應該敬而為之,大王今日行徑可知是對女媧娘娘的大不敬,此舉難道就不怕聖人降下怒火,斷了大商的根基嗎?”
說話之人便是佛門位於人間王權之中地位最高的人,乃是修為達到了大羅金仙之境的伽羅尊者,現任商朝王亭太師。
他之所以敢如此跟帝辛說話,一來是佛門尊者給他的底氣,畢竟商朝的建立就有佛門的幫助,這二來嘛便是太師這個位置給予他的身份。
他算是商朝的三朝元老了,先後擔任過三位商朝大王的老師,自然也是眼前帝辛的老師。
對於弟子,老師這樣勸諫也無可厚非。
麵對伽羅的責備和焦急,帝辛倒是覺得沒啥所謂,慢悠悠的將寶劍插迴腰間,語氣帶著怪罪和不耐煩的迴道。
“太師此言何意,本王身為大商王上,難道配不上這女媧?”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和不敢置信,有的大臣甚至驚訝到瞪大了眼,看向帝辛跟看傻子一樣。
不明白對方這話是怎麽說出口的,配女媧?就憑你這個土狗?
伽羅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心想今日的大王是怎麽了?雖說平日沉浸在酒色之中不可自拔,但也遠不至於像今日這般愚蠢可笑吧。
當即怒不可遏道:“大王你可知女媧娘娘的道侶乃是道尊,那可是跟道祖平起平坐與天道比肩的人物,就算是聖人見了都要行弟子禮。大王此舉,視道尊為何物?倘若道尊怪罪,屆時莫說大商,就算是整個人族都難逃責難啊。”
“大王此舉,乃是斷我大商根基,我大商危矣啊!”
大臣裏,商榮高唿出聲。
本來聽著伽羅說話的帝辛就很煩了,此時再聽見商榮說什麽大商危已的話,頓時就火冒三丈。
“商榮你放肆,當著本王的麵竟然言我大商危已,莫不是以為本王不敢殺你。”
或許是帝辛今日的所作所為寒了在場之人的心,亦或許是真正感受到了商朝的大限將至。
商榮再高唿一聲後,整個人反而平靜了下來,聽見帝辛憤怒的話語絲毫沒有覺得自己說的不妥。
露出一絲淒涼又略帶譏諷的笑容迴道:“大王要殺要刮商榮悉聽尊便,隻是大王今日之舉不敬道尊,不敬聖母,必當至我大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大商危已,大商危已啊!哈哈哈哈。”
一邊說,商榮一邊踉蹌的朝著道觀之外走去,整個人宛如瘋癲了一般。
此時的外麵,狂風雷電依舊不見停息,甚至天空中還下起了大雨。
商榮前腳剛踏出道觀,下一秒便嘴角流下鮮血,身體不受控製的倒在了雨地之中。
其餘人見狀趕忙湊上前查看情況,這才發現對方已經氣絕而亡了。
聽見有人說商榮氣絕而亡了,伽羅也是趕忙跑了過去探查,見其真的氣絕而亡,明白對方這是對帝辛今日的所作所為感到了絕望。
本身年齡也大了,一口氣沒順過去,直接就過去了。
“大王今日之舉,已是將大商的根基斷送,無量量劫將至,大商已有滅國之禍。”
伽羅憤怒說道。
見其說的如此嚴重,帝辛也是越發的惱火。
“本王不就是看上了一個女人,何錯之有?爾等如此羞辱本王,真當本王是泥捏的不成,這大商還是本王的大商,爾等也不過是本王臣子,太師就不怕本王賜你死罪。”
伽羅直接無視了帝辛的腦殘發現,如今大錯已經鑄下,說什麽都為時已晚了。
今日之後,天下必將大亂,眼下他還是得先迴一趟須彌山,將今日所發生的事情告知給聖人知曉。
至於其他的事情,就得等聖人來拿主意了。
“大王好自為之吧,眼下趁著量劫還未臨,我且去門中搬些救兵,至於能否救下大商,我也隻能說盡力而為了,結果如何,一切還得看天意。”
言罷也不等帝辛說其他的,直接就駕雲朝著西方而去。
看著負氣離開的伽羅,帝辛麵帶怒意的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臣子,見一個個都是噤若寒蟬,憤怒道。
“本王何錯之有,你們是不是也覺得本王做錯了?”
這些臣子自然是不會這個時候觸帝辛黴頭的,且就算真覺得對方有錯,也不可能當麵說出來。
畢竟在官場待了這麽久,誰不知道帝辛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