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的二層小樓一年來陸陸續續添置了不少東西,擺得滿滿當當,儼然是個宜居的小家。


    幾個孩子迴到家後,廚房已經飄來了飯菜的香氣,大概又做了點兒口味重的,香氣裏混著辣椒的刺激氣味,歲歲一進門還沒說話,就“哈秋哈秋”地打了好幾個噴嚏。


    “娘又次辣椒啦。”


    “迴來啦。”何秀英聽見小家夥的聲音,知道孩子們放學迴家了,就從廚房裏探出頭來,見歲歲不樂意地撅著嘴巴,她非但不哄反而笑了兩聲,“你不吃別人還吃哩。”


    歲歲年紀小,口味比大人清淡一些,吃不了太辣的,可家裏其他人偏好辣味兒,越辣越好吃。


    今兒她做的不算很辣,一道青椒炒蛋而已,不然光稀飯和饅頭,吃著多沒滋沒味。


    何秀英想起之前她新學了一道辣子雞,滿心歡喜地做出來讓一家子嚐嚐,本來是排除歲歲的,小家夥有自己的蛋羹吃,誰知歲歲看著那紅彤彤的油湯,以為是番茄味的,伸了一勺子就挖到嘴裏喝,被辣得立馬就哭了,直張著嘴巴,將舌頭晾在外麵,邊哭邊流鼻涕,可憐壞了。


    後來又是給歲歲吃糖,又是給喝牛奶,小家夥才緩過勁兒來,再上飯桌之後就擰著小眉頭,對那道辣子雞怒目相視,簡直要指著它說壞了。


    大度的歲歲當時沒說,但吃完飯後覺得肚子好像燒了火一樣,歲歲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以為自己生病了還爬去床上蓋著被子躺了一會兒,結果肚子還是火辣辣的,歲歲委屈地掉了幾顆金豆子,才罵辣子雞壞。


    因為這事兒,何秀英足足一個月沒做辣子雞,聽見家裏人念叨起那爽口的辣味,她還是沒忍住又做了一次。


    當然,這次沒有再讓歲歲偷吃了,讓小家夥吃蛋羹去。


    廚房有麵窗戶,但還是不足以散味兒,聞見一樓已經被嗆鼻的氣味兒占領,盛遂行便將門大敞開,抱著歲歲在院子裏待著,等開飯了再進屋。


    盛遂林跟盛遂禾沒在院子裏待,而是背著書包蹬蹬上了樓,估計是溫書去了。


    想起歲歲下午背的一嘴破詩,盛遂行不禁瞥了眼蹲在地上撿樹葉的小文盲,問了句,“撿完了沒?”


    “米有呀。”歲歲低著腦袋迴答,又撿起一片小扇子一樣的銀杏葉,對著小臉扇了扇,然後彎著眼睛笑,仿佛這小小的葉子真能扇出風。


    “那你撿完了可不可以過來?”


    “可以~”歲歲拉著長音乖乖答複,又撿了好幾片葉子以後,才直起身去找哥哥。


    盛遂行坐在院子裏的竹編椅子上,夏天的時候一家人嫌熱,便把桌椅搬到外麵吃飯,這隻椅子不怎麽穩當,就扔在了外麵。


    他身量高,腿又長,坐在椅子上時膝蓋不可避免地抬起,雙腿岔開,胳膊肘支在上麵,一副上半身前傾下壓的姿勢。


    等歲歲走過來,他又直起了身體,膝蓋將歲歲夾在中間,強製教小家夥背詩。


    “明天就要考試了對不對?我們再複習一遍《憫農》,保證明天不出錯。”


    “好。“歲歲點點頭,自信地張開嘴巴,”拔河在……”


    “停,不是拔河,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歲歲奶聲奶氣地跟著學,“楚河又端午,汗滴和土土。”


    怎麽還是個錯的。


    盛遂行聽完皺了眉,下意識低頭看了一眼,小家夥睜著大大的眼睛認真地望著人,眼神裏沒有一絲敷衍,乖巧倒是很乖巧,看著就讓人心軟……


    可嘴上偏偏又背錯了。


    “鋤禾,指的是用鋤頭在土地上勞作,種下糧食,不是楚河。”盛遂行仔仔細細地解釋完意思,思考了一下又繼續說道;“歲歲記不記得在村裏的時候,爹會扛著一根東西下地,在地裏刨土,那個就是鋤頭。”


    歲歲兩隻小手握成鬆鬆的小拳頭,放在哥哥的膝蓋上,聽完點著腦袋。


    原來鋤禾是用鋤頭種糧食,大人說話真偷懶,這麽長的話就說兩個字,他才會聽不懂呀。


    歲歲搖了搖頭,真是懶懶的大人。


    “日當午,是說太陽到了正午的位置……”


    盛遂行耐心地把每個詞語都解釋給歲歲聽,教完還會讓歲歲想一想中午的太陽是什麽樣子,地裏的糧食什麽時候豐收,如何加工,又怎麽被做成飯菜。


    城裏的孩子或許不太懂,可他們是村裏出來的,春來秋往,他們年年都看著秧苗下地,小孩子跑鬧間,一個沒留神,作物便抽節兒成熟,人們喜氣洋洋地豐收,將糧食在曬穀場攤平晾曬,一天下來,到處都是滿是麥香。


    之後,那些糧食會被注入磨盤,慢慢碾成粉末,最終進了家裏的缸中,再進了歲歲的碗裏。


    小家夥一歲多快兩歲的時候,就很喜歡大人帶他去曬穀場,他喜歡捏被曬得暖唿唿的麥子。


    不費盛遂行苦口婆心地教導,歲歲總算理解了詩的深意,每念一個字就能想起村裏春種秋收的景象。


    “係憫農。”歲歲握著拳頭恍然大悟,終於念準了詩名。


    是憐憫的憫,憐憫他的爹娘和大哥大姐曾經在村子裏辛辛苦苦地種地。


    不光是他們家,在村裏的叔叔嬸嬸們還在種地,憫農也憐憫他們的辛苦。


    盛遂行見他懂了,欣慰又親昵地捏了捏他的小臉蛋。


    他家弟弟確實不笨,隻是沒能理解詩的意思,便胡背一氣罷了。


    又用了不少時間記憶,歲歲終於學會背這首詩了,除了某些音不可避免地不標準外,小家夥已經徹底吃透了詩的深意。


    不標準的地方也隻是礙於歲歲的普通話不夠合格,不再是歪曲了詩句的意思。


    吃晚飯時,歲歲秉承著不浪費的原則,差點想壯士斷腕,再嚐試一次娘做的爆辣的菜——青椒炒蛋。


    一家人笑著推開他伸來的小勺子,打趣道:“咱們可剩不了,你就別來搶了。”


    這話沒錯,一家七口人,不算歲歲這張小嘴巴,還有六張大嘴巴要吃菜,一人一口,頂多兩三口,一盤菜就差不多沒了,哪還有浪費的機會。


    飯菜可口,唯有兩個人今天吃得十分不專心。


    當晚,盛遂林和盛遂禾姐弟兩個偷偷摸摸地下了樓,打開了客廳的小台燈,兩個人抱著一懷的書,一個對著廚房,一個對著大門,姐弟倆互不打擾地背起書來。


    客廳裏一會兒是九九乘法表的聲音,一會兒是各種蹩腳英文,背錯了也沒法指望對方幫忙,姐弟倆對彼此的知識都不甚了解。


    這也是盛遂禾數學能考四十分的原因,她以為她很強,實際上連乘法表都不會背,做算術題的時候每個都得列長長的式子從頭計算,到了最後根本做不完卷子。


    熬了一夜,姐弟倆頂著黑眼圈,萎靡地起床上學,不,是去考試。


    另一個要參加考試的孩子,歲歲就輕鬆多了,完全沒有學習的壓力,睡前想的是小熊餅幹,睡醒想的是香蕉牛奶,沒被知識摧殘過的小家夥,不論什麽時候都樂樂嗬嗬的。


    盛遂禾姐弟倆一個在樓上,一個在樓下,同一教學樓,同一時間,在漫長的考試中抓耳撓腮。


    而幼兒園中,小朋友們一個個排著隊給老師背詩,背得格外好的歲歲當場就拿到了李老師獎勵的小紅花,貼在額頭上像個喜慶的年畫娃娃,一整天搖頭晃腦地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地唱歌。


    上午考試,下午改卷,放學前學生們就拿到了剛交上去不久的考卷,盛遂禾姐弟倆顫顫巍巍地接過試卷,然後背著書包,一路戰戰兢兢地迴到了家。


    爹娘和大哥大姐都在家,如同四尊大佛坐在客廳裏,各據一方,而站在中間的未成年的三個小孩如同被審判的犯人,無死角地展露在一家人前。


    歲歲這小家夥獲得罷免,他腦門貼紅花,迴家的路上蹦蹦跳跳,早把他考試的好成績抖落出來了,一迴家又撲到大人麵前黏糊糊地炫耀,哄得爹娘和大哥大姐都很開心。


    不過,現在很開心,等會兒就不一定了……


    盛遂禾站在原地,看著四個大人此時和煦的笑容,提前在心裏為自己默默插了柱香。


    期待……不要動手。


    十分鍾後,安靜的盛家客廳裏忽然傳來了一陣響徹天的罵聲和痛唿聲,嚇得他們屋頂的雲朵都要躲到別處去歇一歇。


    盛遂禾內心苦笑,期待……落空了。


    四個大人中唯一識字比較全的就是盛遂行,他學習能力強,雖然沒上過幾年學,但在軍隊摸索幾年,對比著日常的念法和字的形狀,慢慢也就學會了。


    先呈上卷子的是盛遂林,他知道早死晚死都得死,因此在沉默中替二姐先負重前行了。


    “幾分啊?”何秀英笑著問,她懷裏還抱著歲歲,剛剛被小家夥的可可愛愛而逗起的笑意還沒落下,這會兒心情不錯。


    一年級隻有兩門課,一門數學,一門語文。


    盛遂行錯開卷子都看了一眼,看完就忽的氣笑了。


    兩門都是三十分,加起來才夠一門的及格線。


    這分數可真是少得可憐!


    “六十。”盛遂行冷聲道。


    “六十,那還行吧。”畢竟孩子剛上學不久,能考個及格分也不錯,還有進步空間。


    何秀英還想著鼓勵鼓勵兒子,結果就看見大兒子冷著張臉,揮手遞來兩張卷子,“算術三十,語文三十,加起來六十!”


    加起來才六十?!


    何秀英懵了,還有些不相信,但拿過試卷一看,那上麵紅彤彤的數字可不就是三十。


    盛忠遠跟盛遂香也皺著眉拿卷子過去看,他們看不太懂上麵的題,但那分數卻是明晃晃的。


    他們村裏開掃盲班,還有以前村裏還開小學時,隻有班上成天睡大覺的才會得這個分數!


    遂林這上學是上了個啥?


    看見大人們盛怒的表情,盛遂林不語,而是拿過掃帚遞到娘的手裏。


    娘打人比較輕。


    念在盛遂林認錯態度良好,且他沒有上過學的基礎上,何秀英雖然生氣,但還能忍,並沒動手教訓他,隻是叫他下迴一定要好好學,不求第一第二,但求個及格分。


    好歹證明她家孩子是正常水平,不是小傻子啊。


    看見弟弟沒挨打,盛遂禾心裏冒出僥幸,說不定爹娘今天心情好,不會動手。


    於是盛遂禾也果斷地交出了試卷,被大哥伸手接過。


    縣城裏的學校從沒聽說過英語這門學科,但京都的一些重點小學都開了這門課,三年級才開始學。


    盛遂禾邊偷看大哥的臉色,邊解釋道:“我們班英語沒有考得好的,大家都不會,我感覺老師的發音都不是很標……”


    話沒說完,四個大人齊齊冷眼看她,這年代的老師很受尊重,是家長的心目中的蠟燭,飛蛾與園丁,可不是她一個小學生可以隨意置喙的。


    感受到那銳利的視線,盛遂禾嘟囔著閉上了嘴,惹不起惹不起。


    盛遂行先看了看分數,語文五十五分,比上次進步五分,數學三十九分,英語三十六分,合計一百三十分。


    氣得想笑,又笑不出來。


    英語沒學過,跳級數學還沒熟悉起來也就罷了,但語文是怎麽隻考了五十五分的?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國人,隻要認識字,就不至於做不出來題,盛遂行翻到了試卷背麵,一看,光作文就占了四十分,簡直是擺明了說會寫字就給分。


    盛遂禾覺得大哥臉色不對,弱弱地說道:“我進步了……”


    雖然還是不及格,但五分也是分。


    盛遂行卻冷哼一聲,眼皮抬也不抬,掃視著卷子,想看看這五十五分是怎麽答出來的。


    試卷上歪歪扭扭地寫著盛遂禾三個字,中間的“遂”字筆畫多,寫得跟快要分家了似的,盛遂行懶得罵了,掠過那難看的署名往下看。


    第一題,漢字注音和給拚音注漢字。


    允許,她給注成了run xu,鮮豔,注成了現眼包的現眼,還有一些錯別字多得數不勝數……


    光是第一大題,盛遂禾就錯了一半兒,下一道考近義詞反義詞的更是氣得人拳頭都攥起來了。


    溫暖的反義詞,盛遂禾填了凍人,打扮的近義詞填了臭美,古老的近義詞則是老古董,看得出二妹在這一題上犯難,因為這還不是第一答案,被塗掉的地方隱約能看見她還寫了老不死。


    盛遂行攥著試卷慶幸二妹還有點腦子,沒真寫上去,不然他怕爹娘被老師叫去學校挨訓!


    還有更離譜的,盛遂禾把絢麗多彩的近義詞幹脆寫成了多彩絢麗。


    盛遂行閉了閉眼,被氣得不想說話。


    她以為把四字詞語倒個個兒就是新詞了嗎?


    盛遂行不抱希望地朝下看,心裏已經麻木了,諸如鴉雀無聲的反義詞是雞狗鼎沸,糊裏糊塗的反義詞是聰裏聰明等已經無法讓他有任何情緒波動。


    除了無語,還是無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瑞獸崽崽的被寵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染浮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染浮光並收藏瑞獸崽崽的被寵日常最新章節